他是北大天才,上哈佛,成UCLA最年輕正教授,兩個月後卻離奇去世

2020-12-13 留學字典

留學字典 2020-03-16 20:39:22

「天才總是特立獨行」,許多人一直對這句話深信不疑。為什麼天才總是和常人不同?筆者覺得,可能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超越平常人,因此曲高和寡,倍顯孤獨。

中國歷來有很多天才,但其中不少天才的人生多是悲劇收尾,比如馮奚喬,這位北大校史上最有名的天才,34歲在巴黎突然離世,死後美國頂尖高校加州大學為其降半旗。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如何連美國人都為他的離去扼腕嘆息,咱們一起來聊一聊。

17歲上北大20歲上哈佛

的天才少年

馮奚喬於1960年10月1日出生在北京。爸爸是國家經濟委員會的總工程師,曾經任中國駐德國經濟參贊;媽媽是解放軍304醫院(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胸外科主任;弟弟馮一意,比奚喬小六歲,後來考入清華大學自動化系。

年幼的馮奚喬和父母合影

出生在這樣家庭,馮奚喬自小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除了課本知識,他還2歲多學水彩畫、7歲開始學小提琴。在學習,成績出眾又多才多藝的馮奚喬深受老師喜愛,同時他也富有同情心,經常幫助同學,可以說童年時代的馮奚喬生活在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家庭。

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這個消息讓當時還在讀高二的馮奚喬興奮不已,按照當時的制度,他也可以直接參加高考。馮奚喬改變了學習進度,開始全力備戰高考。幾乎是毫無懸念的,馮奚喬在那一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大物理系,這一年,他17歲。即便是到了高手雲集的北大,馮奚喬的成績依舊能名列前茅。

大學時的奚喬和爸爸、媽媽和弟弟

大學同學回憶那時常常看見馮奚喬早上起來在宿舍樓前走來走去地背單詞;每個周末他騎車回家,還把生詞卡片貼在車把手上,利用路上的時間記單詞。不久,他就開始讀大本的英文小說。他還經常主動去找外國留學生聊天,練習口語。剛上三年級時,奚喬的英語口語已經是年級裡最好的了。1980年底學校辦了一次理科系英語競賽,奚喬拿了全校第一名。

三年級上學期,北大物理系的同學們被告知李政道教授要在下半年主持首屆中美物理研究生考試 - CUSPEA (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 招學生到美國最好的大學去學物理。

馮奚喬聽了這個消息後如獲至寶,抓緊時間自學了量子力學、統計力學等高年級的課程,最終以北大第一、全國第四的成績順利通過考試,之後美國高校來人面試,馮奚喬才思敏捷,口語流利,最終被哈佛大學錄取,這一年,他20歲。當時的面試官就評價馮奚喬將來會成為世界上第一流的學者。

北大物理77級的畢業照因為眾多同學赴美留學也提前了半年拍攝

據說當年那次CUSPEA考試的試卷用的是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博士資格考試的題,那是研究生上了一年到一年半的課之後才參加的考試,通過了就能取得攻讀博士的資格。

UCLA最年輕的正教授

在哈佛,馮奚喬一如既往的優秀,在這個雲集世界頂尖物理學子的傳奇高校,馮奚喬依舊是金字塔尖的存在,哈佛大學授予了馮奚喬1984-1985年度優秀研究生獎(Merit Award)。這是一個極高的榮譽,全校只有很少幾位傑出的研究生能夠獲得,並且每個人只能獲得這個獎勵一次。這個獎有一筆一個學期的獎學金,是為了使獲獎者能夠集中精力做研究,而不用(也不允許)去做TA 等工作以取得收入。

馮奚喬在哈佛

從三年級開始,馮奚喬在哈佛本科生宿舍 Leverett House 做 resident tutor(住校輔導員)。除了輔導大學生物理外,奚喬還組織了好多活動,包括音樂會,藝術展覽,中文桌等等。馮奚喬的智慧、熱心、加上風趣幽默,使他贏得了許多大學生的愛戴。

奚喬在哈佛本科生 Leverett House 做resident tutor

1986年3月,到美國四年半後,馮奚喬提交了他的博士論文《Study of Elastic and other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Disordered Systems》,從此奚喬成為了馮博士。他的論文收集了他研究生時做的幾項非常出色的工作,主要是研究無序系統的傳輸特性,他在這個方面做了開創性的工作。

隨後馮奚喬前往 MIT 跟 Patrick Lee(李雅達)教授做博士後了,在那裡他的學術光芒依舊耀眼。不久,他就接受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助理教授的教職。

1987年的夏天,馮奚喬開車橫貫美國大陸,從東海岸到西海岸,來到 UCLA 當教授。

馮奚喬和同學在UCLA物理系樓前

到UCLA後,馮奚喬的學術做得更加出色,每年要發表十餘篇文章,速度之快水平之高無人能望其項背,研究涉及到凝聚態物理理論的多個方面,更難得的是每個方面都有建樹,可以說,在凝聚態理論物理界,馮奚喬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各種國際物理大會都要邀請他參加,耀眼的光輝很難讓人不知道他。

1995年6月30日下午,一向不主動聯繫同學的馮奚喬給北大物理系11屆的全體同學寫了一封郵件,在郵件裡,他告訴大家,34歲的他即將成為加州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之一。這不是炫耀,這是表示美國學界對整個北大物理系77級的認可。

那個時候的馮奚喬是如此的年輕,有一次他在學校裡請一位女學生給他拍照,那位女生接過相機問:「你是新來的學生嗎?」 「我在這兒教書。」 馮奚喬笑著回答。

馮奚喬在洛杉磯家中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那時的馮奚喬不僅僅是整個物理學界冉冉升起的巨星,還準備在美國政屆一展拳腳。

馮奚喬看的唯一電視頻道就是 C-SPAN,可以好長時間專注地看國會兩院的辯論和聽證。他桌上放著一本美國憲法,隨時就拿起來看看,引用裡面的幾個條文。他不止一次的告訴身邊的朋友自己準備從政,已經想好了他的綱領平臺,也許在幾年之內競選參議員。

34歲,巴黎離奇死亡

然而,一切的美好都在1995年9月16日那天戛然而止。

1995年9月16日,年僅34歲的馮奚喬在巴黎突然死亡的消息在物理界炸開了鍋,這位才華橫溢、正值壯年的天才,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突然傳出離世的消息,而巴黎警方在仔細勘查現場後給出的結論是「意外」。

奚喬葬禮的程序冊

唁電像雪片一般地飛來,包括從加州大學校長 、UCLA 校長、奚喬的導師 Bertrand Halperin 教授、Patrick Lee 教授、李政道教授,和在 Schlumberger-Doll 以及世界上許多國家和馮奚喬共過事的科學家和認識他的朋友。大家都對馮奚喬過早的離開表示深深的哀悼和惋惜。

李政道教授對奚喬的不幸去世表示非常地震驚和惋惜,他在唁電裡寫道:「Shechao was one ofthe leading physicists of his generation. Physics has lost a brilliant young star. (奚喬是他那一代的領軍物理學家之一。物理學失去了一顆明亮的新星。)」

1995年10月5日,UCLA大學校長 Charles E. Young 下令全校為馮奚喬教授降半旗一天,以示哀悼。

因為馮奚喬當時是凝聚態物理領域裡一顆正在升起、前途無量的新星,他的突然離世在當時美國物理學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動。美國物理聯合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在它的月刊《今日物理》(PhysicsToday)1996年第一期上為年輕的奚喬刊登了訃告,並且放在第一位,還破例登了奚喬的照片。

《今日物理》1996年第一期上為年輕的馮奚喬刊登了訃告

馮奚喬的葬禮於1995年10月21日在洛杉磯南邊臨海的一個小城舉行。他被安葬在在一個風景秀麗、朝著太平洋的山丘上,面向著中國北京 ——那個他出生的地方。

直到如今馮奚喬的死因仍是一個謎,關於這位天才離世的原因,普遍的說法是馮奚喬為情所困,才在巴黎跳樓身亡。但也有許多人不認可這一說法,當時的馮奚喬風華正茂,在物理學界也如旭日生天,為他著迷的各方美女沒有一百也有八十, 許多與馮奚喬相識的好友都認為馮奚喬絕不會為一個女人而殉情。

回顧馮奚喬輝煌又短暫的一生,如此年輕便已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如果活到今天,我們無法估量他到底會取得多麼輝煌的成就。

*本文參考資料均來自公開新聞報導和網站消息

相關焦點

  • 中科大培養的天才,出人頭地後放棄中國國籍,成哈佛最年輕教授
    可話雖如此,面臨國家斥巨資培養的物理天才,卻在哈佛大學畢業後選擇加入美國國籍,成為哈佛曆史上最為年輕的華人教授時,有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出來了,我們為什麼沒能留住這個人才?他八歲開始自學微積分和量子力學,九歲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12歲以572分的高考成績,順利考入中科大九六級少年班。他是那一屆年齡最小的一名大學生。
  • 13歲被北大特招錄取,成哈佛史上最年輕女博士,卻嫁給了美國人
    當時,以柳溪為代表的的天津老一代作家,都成了田曉菲的忘年交。13歲被北大特招轟動一時不得不說,田曉菲既有天分又有實力,小小年紀出了不少詩集,還收到了文壇大家的關注,在當時也成為了一段佳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13歲可能剛剛邁入初中,田曉菲卻因為詩歌優秀就被北大破格錄取,堪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事,畢竟北大是國內最頂尖的高校之一。16歲文章入選中學課本不同於一些最後泯然眾人的神童,進入北大以後,田曉菲的「天才」仍在上演奇蹟。
  • 尹希:哈佛史上最年輕華人正教授
    根據中國科技大學官網發布的消息,9月4日,哈佛大學高能理論研究組發布一句話新聞:「祝賀尹希晉升正教授」。在中科大,上一位廣為公眾所知的「史上最年輕」哈佛大學華人正教授是莊小威。莊小威是中科大87級少年班的學生,獲評哈佛正教授時34歲。
  • 天才物理學家尹希:加入美國籍成哈佛最年輕教授,一番話引人深思
    在中國地質大學,就有一位天才物理學家,他就選擇了加入美國國籍成哈佛最年輕教授,他是誰呢?他就是中國地質大學的高材生尹希,在他成才之後選擇了加入美國國籍。所以尹希的父母從小便就給他制定了一個非常完善的培養計劃,而且這樣一種培養計劃還是隨著尹希的成長而不斷進行變更的。也就是說,與很多家長的固定思維不同,尹希的父母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將他培養成為哪一類具體的成功人,只是在將他往學術的道路上引導。
  • 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哈佛最年輕華人教授,天才尹希現狀如何?
    Sloan Foundation)頒發的美國斯隆研究獎;2015年,成為哈佛最年輕的華人教授(物理系教授);2017年,斬獲有著「豪華版諾貝爾獎」之稱的科學突破獎-物理學新視野獎;同年,成為唯一獲獎華裔,每項獎金高達300萬美金。
  • 8歲自學微積分,12歲考入中科大,32歲成哈佛最年輕華裔正教授
    他可以稱得上中國的神童了,8歲自學微積分,12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32歲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哈佛華裔正教授,他就是 尹希,是被國際物理學界寄予厚望的青年物理學家之一,主要研究領域為弦理論。下面咱們就來看看他的簡歷。
  • 他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哈佛最年輕教授,如今已是美國人
    天才總是少數,但是對於天才自身而言,不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在許多人都喊著80後「老了」的時候,有這樣的一個人卻成了物理學界令人驚嘆的存在。這個人就是尹希。一個從小就戴著天才光環的人。而最值得令人稱道的事情,便是他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而31歲有成了哈佛大學最年輕的教授。
  • 中科大物理天才尹希,加入美籍拒絕回國,32歲成哈佛最年輕教授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中科大少年班,作為神童、天才的聚集地,這裡被稱為是中國學術精英的「黃埔軍校」。能進入這裡的絕不是普通的孩子,能從這裡畢業的,未來也不會成為普通人。1996年,12歲的尹希以572分的好成績,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成為了這個學校年齡最小的一位大學生。2001年,年僅17歲的尹希獲得了學士學位,同時,也收到了來自世界各所頂級名校拋出的橄欖枝。通過篩選後,最終,尹希選擇到哈佛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在哈佛求學期間,尹希仍舊非常刻苦,面對老師布置的作業,總是第一個完成。2006年,尹希順利從哈佛畢業,並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
  • 我國培養出的物理學天才,放棄中國國籍成哈佛最年輕教授
    83年出生的尹希,12歲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是一個天才級別的人物,因為成績優異,享受國家特別優待。2001年,尹資拿到哈佛大學的2萬美元全額獎學金,之後在美國攻讀物理學博士,08年畢業後,24歲的他在哈佛大學擔任物理學副教授。15年,31歲的他成為哈佛大學正教授。從此開始了他終身的美國人生。
  • 中科大物理天才入美籍拒回國,成哈佛最年輕教授,直言科學無國界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中科大少年班,作為天才神童的聚集地,這裡可以說是中國學術精英的發源地。能進入這裡的學生可以說是萬裡挑一,而能從這裡畢業的,未來也註定不會普通。中科大少年班設立之初就是為了給國家培養一批專注於科學技術領域的高端人才。但從結果來看,並沒有很好的貫徹這個目的,很多學生都備受爭議,尹希就是其中一位。
  • 「華裔天才」馮奚喬:曾17歲進北大、20歲讀哈佛,34歲在法國去世
    他從小聰明好學,對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兩歲半時,就開始和自己的爺爺學中國水彩畫。七歲時,開始學習小提琴。他就是參加文革後首次高考,從高二考入北大的馮奚喬,當時年僅17歲。在北大學習期間,也就是1980年10月,馮奚喬參加了 CUSPEA 考試,並且奪得了北大的第一名,全國的第四名,是當年考上CUSPEA中最年輕的幾位之一,更是年輕中成績最好的那一個,他的普通物理奪得了全國第一,可見其優秀的程度。
  • 中國天才12歲考上中科大,24歲成教授,哈佛為留住他打破百年慣例
    這位中國天才他叫尹希!如今是美國哈佛大學物理系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弦理論,是目前世界上最受人們關注和期待的物理學新星之一。在實驗班那一大堆的天才少年少女之間,尹希卻是班上倒數第二大的學生,其學習天賦可見一斑。在實驗班上了三年之後,12歲的尹希參加高考,最終以572分的高考成績成功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6級少年班,他也「順理成章」地成為那一屆中科大錄取學生中年紀最小的學生!
  • 「天才」尹希:8歲自學微積分,31歲成哈佛年輕教授,為何不回國
    從這句話裡面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殘酷的邏輯,那就是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少天才,而且天才的厲害之處真的讓我們這些平凡人都感覺到難以企及,這似乎是一種以努力和智慧都無法比擬的天賦。例如我們本期要聊的主人公就是如此,他8歲就自學微積分,31歲居然就成為了哈佛最年輕的華人教授。
  • 他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為哈佛最年輕教授,看尹希的開掛人生
    ,他放棄了耶魯、哥大、芝大等多所世界名校,選擇了哈佛,他獲得了哈佛大學2萬多美元的全額獎學金,赴哈佛大學碩博連讀;31歲,他正式成為哈佛大學正教授,一舉創下哈佛最年輕華人正教授的記錄。這個人就是尹希,他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哈佛大學華人正教授之一,他是被國際物理學界寄予厚望的青年物理學家之一。尹希出生於1983年12月,兒時就讀北京八中少年班,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7歲完成中科大5年制本科學業後留美,成為當年去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年齡最小的學生。入讀哈佛後,他又成為首位本科直接讀到博士後的學生。
  • 8歲自學微積分,31歲成哈佛最年輕華人教授,天才尹希為何不回國
    對於天才,我們往往的印象是天賦異稟,通過不懈的努力,最後取得領域上的極大成就。但也有傷仲永這類年少展現異於常人的天賦,但是在長大的過程中方向走偏了最後泯然眾人矣的人。對於天才的更高一步的要求是要他愛國,有些天才成就斐然,但最後不再為國付出,引得無數非議。
  • 他是國際奧賽最傳奇的中國天才,北大視他如珍寶,哈佛要人也不給
    近幾年,中國學子在國際奧數舞臺上創造了很多輝煌,而今天我們要介紹這其中最傳奇的一位——北大數學天才韋東奕我們都知道,對於中國學子來說,北京大學是頂級學府,而北京大學的數學系,更是被譽為「第一學府第一系」,在北大全校所有專業中排第一。
  • 中國物理天才尹希成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他為啥拒絕回國?
    最近一條科技界的新聞刷爆了國內媒體,物理天才尹希成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此消息引發了國內的廣泛關注。尹希是何許人也,他留美不歸為啥會造成軒然大波呢?終身教授——尹希)尹希出生於1983年12月,他從天資過人,是屬於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
  • 17歲考上北大,24歲成哈佛博士,去世後美國大學為他降半旗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前言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在這些人裡面天才的表現尤為突出,每個人對於天才的定義不太一樣,因此每個天才身上所攜帶的光芒也就不一樣,曾經就有一個天才,他17歲時考上了北京大學,24歲考上美國哈佛的博士,然而卻因為一場意外死在了異國他鄉,這其中發生了什麼?
  • 北大天才馮奚喬:20歲上哈佛,34歲跳樓自殺,美國大學為他降半旗
    現如今的社會,同樣人才輩出,更有不少長江後浪推前浪者,能力出眾,天賦異稟,但卻以悲劇收場。就像鼎鼎有名的天才馮奚喬,先後到北大、哈佛等世界都著名的高校就讀,最終卻選擇一躍而下,結束自己的生命,就連美國一流的大學加州大學都為之嘆惋,降半旗表示哀悼。
  • 16歲考上哈佛,25歲成最年輕教授,他是美國史上最難抓的瘋子
    他智力超群,五年級就智商167。16歲考上哈佛大學數學系。20歲博士畢業。25歲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聘為助理教授......27歲,他從高校消身匿跡,深山隱居......七年後,他在美國的多個名校裡投下十六枚炸彈,炸死了三人,炸傷了二十三人,變成一個恐怖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