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天才馮奚喬:20歲上哈佛,34歲跳樓自殺,美國大學為他降半旗

2020-12-12 不見長安舊少年

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無數能人才子輩出,但沒有誰的人生一帆風順,傲嬌如李白也曾被貶出京,大才子歐陽修也有抑鬱不得志的時候,經歷磨難,才能獲得成長。

現如今的社會,同樣人才輩出,更有不少長江後浪推前浪者,能力出眾,天賦異稟,但卻以悲劇收場。就像鼎鼎有名的天才馮奚喬,先後到北大、哈佛等世界都著名的高校就讀,最終卻選擇一躍而下,結束自己的生命,就連美國一流的大學加州大學都為之嘆惋,降半旗表示哀悼。

這樣的一個人,有什麼的秘密,為何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呢?

學霸人生

1960年,馮奚喬生在北京一戶富足的知識分子家庭中,馮奚喬的父親是國家的一名高級工程師,母親是北京市一所著名醫院的外科醫生。在那個年代,父母都有穩定的生活,還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可想而知馮奚喬所生活的環境是非常優越的。

優越的家庭環境、知識氛圍濃厚的家庭背景,父母從小便對於馮奚喬的美好的期望和悉心教導,再加上馮奚喬本人天生便天資聰穎、十分好學,因此馮奚喬的成績一直都很優秀。

除此之外,成績優異的馮奚喬也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愛好,兩歲的時候,馮奚喬便表現出了對水彩畫的興趣,父母也給了他很大的支持。七歲的時候,馮奚喬喜歡上了小提琴,父母再次為他選擇輔導班用心的教導,這讓馮奚喬的愛好得以堅持下來,持續了一生的時間。

1977年,百廢待興的中國恢復高考這條選拔人才的道路,這一年,馮奚喬不過十七歲,但他滿懷信心與抱負,想要去中國的最高學府學習更深入的知識。而馮奚喬也委實爭氣,在那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年代,脫穎而出,以極高的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成為了北大學子當中的一員。

進入北大的馮奚喬並沒有泯滅在眾人當中,他依然十分地勤奮好學,成績優異,虛心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問題,不耽誤一份時間。在馮奚喬的心裡,北京大學已經是國內頂尖的名校了,那麼下一步就是出國留學深造,繼續提升自己。勤學好問的馮奚喬不僅十分受老師的喜愛,就連同學們也非常喜歡這個腦子靈活、成績優異卻平易近人不擺架子的學霸。

1979年,這一年馮奚喬大三,他意外地得知了今年即將舉辦第一屆中美物理研究生考試,這對於馮奚喬而言無異於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對馮奚喬出國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

馮奚喬非常想抓住這次機會,用功讀書、向老師請教與物理相關的各種課程。馮奚喬的努力付出很快就獲得了回報,在這場考試當中,年僅20歲的馮奚喬取得了全校第一、全國第四的好成績,並且成功地進入到哈佛大學的視線當中。

1980年,不過二十歲的馮奚喬來到了美國的哈佛大學繼續深造。馮奚喬天資聰穎,且十分刻苦努力,他的時間表,安排得滿滿當當,而他不是在學習,就是在去學習的路上,就連在路上。在大佛這所天才如雲的學校裡面,馮奚喬依然是人們眼中的天才學子,在不少教授、導師的眼中,馮奚喬也是個可造之才

從哈佛畢業的馮奚喬,再次到美國的最高學府麻省理工學院進修,發表了許多有見地的論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畢業之後的馮奚喬,因為成績優異、成就突出,被加州大學聘請為大學教授,教育學生。

馮奚喬在加州大學依舊潛心於物理研究,在物理研究方面有許多成就,發表了不少深刻的論文。而他的論文在物理界得到了許多學術大咖的認可,對馮奚喬未來的發展給予了厚望。

天才的夭折

馮奚喬的經歷放到人們眼中,就是一枚妥妥的學霸,並且時運俱佳,學業之路坦坦蕩蕩不說,就連工作之路都順風順水,沒有波瀾。從讀書、求學,到工作,馮奚喬都走在康莊大道上,但在人生之路上,馮奚喬遇到了挫折,並且一蹶不振,最終選擇一躍而下,結束自己的生命。

1995年9月16日,這一年的馮奚喬三十四歲,他站在巴黎一所高樓之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個消息震驚了美國學術界,也震驚了國內,人們紛紛議論這件事,嘆息一個天才的消失,感慨一顆新星的墜落,更引發了深刻的思考,過度追求知識而忽略了人生的教育,算不算得上是失敗的教育。

馮奚喬跳樓自殺的消息引發了很多的討論,人們也對他跳樓背後的原因也有著各種各樣的猜測。有人說他從小到大,一直頂著學霸的名號,壓力巨大,雖然現在已經身居教授之位,但對自己目前所取得的的成就並不滿意,想要更進一步,卻苦尋無果,焦慮不已,對自己過度苛刻,要求極高。

也有人說馮奚喬墜入了愛河,對象是一個法國的女子,但由於各種原因不能在一起,最終選擇跳樓自殺。

在人們的眼中,馮奚喬已經取得了最高的、最頂尖學校的學歷,剛剛擁有了房車、職業上也即將再進一步,在這生活都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他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實在是不能理解。

降半旗哀悼

加州大學是馮奚喬畢業之後就當教授教學的學校,並且他幾年的工作已經即將升為正教授,但他選擇跳樓自殺,放棄了一切,對於加州大學來說,失去了一個偉大的天才,失去了一個優秀的教授,為了哀悼馮奚喬,加州大學特意降半旗表示哀悼,降半旗對於一個外國人而言能夠享受到這樣的待遇,可以說是非常高了。

現如今的教育,過度的重視考試成績,而往往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情商教育,導致現如今培養的人才往往高分低能,雖然自身條件優秀、能力出眾,但往往受到一點挫折便萎靡不振,大受打擊。

教育的本質是教書育人,如果通過正確的教育把祖國的花朵培養成為未來的棟梁之材,值得深思!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他17歲上北大20歲上哈佛,34歲跳樓身亡,美國頂尖大學為他降半旗
    「天才總是特立獨行」,我一直對這句話深信不疑。為什麼天才總是和常人不同?我覺得,可能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超越平常人,因此曲高和寡,倍顯孤獨。中國歷來有很多天才,但其中不少天才的人生多是悲劇收尾,比如馮奚喬,這位北大校史上最有名的天才,34歲在巴黎突然離世,死後美國頂尖高校加州大學為其降半旗。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 馮奚喬:北大校史上最有名的天才,34歲在巴黎跳樓身亡,令人惋惜
    曾經17歲考上北大,也是北大校史上最有名的天才馮奚喬,卻在34歲時跳樓身亡,令無數人嘆惋。一帆風順的天之驕子人生1960年馮奚喬出生在北京,父親是國家級總工程師,母親是一個醫生,是一個高知家庭。大三那年以北大第一、全國第四的出色成績通過了中美物理研究生考試,接著當年僅20歲又憑藉自己流利的口語和敏捷的思維成功通過面試,成功考進哈佛大學。哈佛大學作為全球頂尖大學,匯聚了各國精英人才,馮奚喬遇強則強更加優秀。
  • 17歲考北大,20歲進哈佛,他是帶著光芒的金子,卻在34歲選擇自殺
    當時馮奚喬年僅20歲,是通過考試的學生裡年紀較小的一位,全國排名在他之前的前三甲,年齡都比他大,人們忍不住讚嘆,真是少年天才。馮奚喬不僅通過了中美物理研究生考試,還在全國物理普通考試上奪得第一名的桂冠,同年,馮奚喬考進哈佛大學。
  • 17歲考上北大,24歲成哈佛博士,去世後美國大學為他降半旗
    ——胡瑗前言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在這些人裡面天才的表現尤為突出,每個人對於天才的定義不太一樣,因此每個天才身上所攜帶的光芒也就不一樣,曾經就有一個天才,他17歲時考上了北京大學,24歲考上美國哈佛的博士,然而卻因為一場意外死在了異國他鄉,這其中發生了什麼?
  • 中國少年17歲上北大,20歲被哈佛錄取,34歲去世後美國高校降半旗
    世界上優秀的人數之不盡,馮奚喬無疑是其中一位。從學業上看,他一帆風順:17歲考北大,20歲考哈佛。從興趣愛上看:他會拉小提琴,划船,跳舞,遊泳。從性格上看:他風趣幽默,熱情謙遜,善良又和藹。馮奚喬各個方面近乎完美,然而,這樣一位才華橫溢,聰明好學的人,卻在34歲選擇結束生命,永別他那令人羨慕的生活和他熱愛的事業。十七歲進北大馮奚喬一生中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歸功於家庭的栽培。馮奚喬1960年出生在北京,他非常幸運,有一對眼界開闊,思想開明的父母。
  • 一個中國天才的短暫人生:20歲進哈佛,卻在34歲自殺,死因至今是謎....
    ,20歲上哈佛,取得博士後又被UCLA聘為助理教授,本文主人公馮奚喬可謂稱得上是「大神」般的存在,然而他卻在34歲那年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他的離去讓學界震動,無數人追索他自殺的真相,他到底經歷了什麼?又為何會讓美國加州大學降半旗致哀悼念?今天,讓我們走進馮奚喬的傳奇故事。支持閱讀第一,請進入公眾號主頁面「星標」我們,從此「不失聯」。
  • 北大最出名的物理奇才,34歲就英年早逝,世界名校降半旗致哀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千百年來人們對天才就有種莫名的崇拜情節。在世人眼裡看來,這幫天賦秉異,擁有超高智商的人是引領人類文明更向前的中堅力量。正是因為&34;,天才的稀有程度決定了他們的價值。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一位難得的人才,他曾經17歲考上北大,被稱為北大史上最優秀的人才。
  • 物理天才馮奚喬:17上北大,20進哈佛,34跳樓身亡,死因成謎
    一朵在國內外物理學界的耀眼奇葩,讓多少同處一種研究領域的社會名流為其豎起大拇指。 他用十足的努力,讓自己的青年時代充滿各種榮譽,卻在僅34歲的壯年時期,縱身一躍,選擇了與這個世界的永恆告別。
  • 天之驕子20歲留學哈佛,因愛殉情後,美國高校降下半旗向他致敬
    ,為的就是能夠早一點考進自己所理想的大學,很快的他就陷入了瘋狂的學習當中去了,他就這樣日復一日的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終於在17歲那年實現了自己的願望,考上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大學。,他積極的參加學校所舉辦的活動,1980年的時候他參加了中美聯合物理研究生考試,這次考試當中,馮奚喬的天賦得到驗證,此後他就以北大第一、全國第四優異的成績,進入了美國的哈佛大學學習的機會。
  • 20歲進哈佛的物理天才,死因莫衷一是,美國高校降半旗為他哀悼!
    馮奚喬自幼聰明好學,對世界充滿好奇,2歲半時就學會了水彩畫,七歲時愛上了小提琴。當時學琴並不容易,小提琴曲很難找到,父母為了不剝奪他的愛好,親自為他手抄下一首首練習曲,讓他對著彈奏。這培養了他往後多情浪漫、熱愛生活的性格,小提琴也因此成為他的愛好,伴隨了他的一生。馮奚喬六歲的時候,家裡又高興地迎來了一個弟弟。
  • 「華裔天才」馮奚喬:曾17歲進北大、20歲讀哈佛,34歲在法國去世
    他從小聰明好學,對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兩歲半時,就開始和自己的爺爺學中國水彩畫。七歲時,開始學習小提琴。他就是參加文革後首次高考,從高二考入北大的馮奚喬,當時年僅17歲。不僅如此,在參加了美國大學教授面試後,美國教授們給馮奚喬的評價是,將來馮奚喬會成為世界上第一流的學者。當然,馮奚喬最終也沒有讓這些教授失望。哈佛物理系雲集了世界上頂尖物理研究生,但是馮奚喬成為了那裡拔尖中的尖子。
  • 他是北大天才,上哈佛,成UCLA最年輕正教授,兩個月後卻離奇去世
    中國歷來有很多天才,但其中不少天才的人生多是悲劇收尾,比如馮奚喬,這位北大校史上最有名的天才,34歲在巴黎突然離世,死後美國頂尖高校加州大學為其降半旗。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如何連美國人都為他的離去扼腕嘆息,咱們一起來聊一聊。
  • 高二被北大錄取,20歲去美國成知名教授,34歲從大樓縱身一躍
    他在高二就被北京大學錄取,20歲留學哈佛讀研,是美國加州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30歲時,他在美國就已經擁有一座配有3個停車位車庫的大房子,停著兩輛保時捷。而立之年,他就已經擁有讓人羨慕的學識、名望和財富,簡直就是「開掛的人生」。讓人沒想到的是,正值事業巔峰的他,卻在法國巴黎的一處大樓縱身一躍,告別世間,年僅34歲。
  • 批八字:簡批馮奚喬八字
    2歲時馮奚喬就拿著水彩筆同爺爺學習作畫,不一定要在繪畫領域做出成績,但是起碼可以豐富一下思維方式;7歲時又練習小提琴,挖掘出自己在音樂方面的特長。馮奚喬在理科方面有著驚人的天賦,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次考試,馮奚喬就全力備戰最終以出色的成績進入我國最高學府北京大學。在北京大學讀書期間,馮奚喬充分展示了在物理方面的天分,即使是在人才濟濟的北大,他的成績也依然名列前茅。
  • 北大兩位才子赴美留學,改美國國籍:一位街頭刷碗、一位巴黎殞命
    02馮奚喬,可以說是北大史上最有名天才。1977年,17歲的馮奚喬以其優異的成績考入北大物理系,也成為當年考生中,年紀最小的一位大學生。大三時,他報名參加了中美物理研究生考試,最終以北大第一、全國第四的成績順利通過考試。之後,美國高校來人面試,馮奚喬才思敏捷,口語流利,最終被哈佛大學錄取。這一年,他20歲。
  • 哈佛大學為李文亮醫生降半旗?很遺憾,是假的
    其中一個不實信息,便是「美國哈佛大學降半旗為李文亮致哀」。正文:如下圖所示,目前這個宣稱「美國哈佛大學降半旗為李文亮致哀」的說法,不僅在社交媒體上傳播了起來,而且還出現在了一些門戶網站的新聞資訊中。然而,耿直哥經過多方核實得知,哈佛大學的醫學院雖然這兩天確實降了半旗,但這並不是偽李文亮醫生所降,而是為了紀念今年1月9日離世的哈佛醫學院著名教授Stephen P. Dretler。
  • 我國培養的3位頂級物理學家,為何都突然自殺而死
    死因成謎,公認天才的隕落引界內惋惜1994年的一天美國加州大學的旗幟隨著一位天才的離去降至半空以告亡靈,而此舉祭奠的就是中國曾經最有潛力的物理學家馮奚喬。物理學界曾感慨他的離去是二十世紀末界內最大的損失。
  • 中國天才科學家,15歲考入芝加哥大學,回國前夕卻在美國「自殺」
    15歲考入中國的天才科學家任偉任偉,上海人,從小到大他就是眾人眼中的天才,5歲時參加上海奧數比賽獲得冠軍。從小到大,他就是父母眼中的驕傲,父親為了他一天打三份工,為一家人的生活以及任偉的未來努力。十年時間,父親打下了一片天地,足以讓任偉不用有任何負擔,只需要認真學習。
  • 中國天才科學家,15歲考入芝加哥大學,回國前夕卻在美國「自殺」
    從小到大他就是眾人眼中的天才,5歲時參加上海奧數比賽獲得冠軍。任偉也沒有讓父母失望,9歲時就已經進入中學學習,15歲參加美國大學入學考試,被多所大學錄取,最終由於他對數學的興趣,學者了被稱為「菲爾茲獎」搖籃的芝加哥大學。
  • 13歲被北大錄取,27歲獲哈佛博士學位,28歲卻嫁美國教授更改國籍
    對於很多成年的詩歌作者來說,能夠出版一本詩集就已經能夠算得上是很不錯的成績了,但是田曉菲在自己剛剛十來歲的時候就已經出版了5本詩集了。如此出眾的文學天賦,吸引的當然不僅僅是社會上的注意力,很多名牌大學也注意到了這個不一般的女孩,其中最著名的大學應該就是北京大學了。在一次田曉菲的詩歌作品獲獎之後,北大決定特招這個天才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