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千百年來人們對天才就有種莫名的崇拜情節。在世人眼裡看來,這幫天賦秉異,擁有超高智商的人是引領人類文明更向前的中堅力量。正是因為&34;,天才的稀有程度決定了他們的價值。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一位難得的人才,他曾經17歲考上北大,被稱為北大史上最優秀的人才。
1960年,馮奚喬出生在北京,父母皆是知識分子,對去年是國家級的總工程師,母親則是救死扶傷的醫生,在這樣一個高知的家庭裡,馮奚喬從小就接受了很好地教育。
▲馮奚喬與家人舊照
得益於父輩們的優秀基因,再加上自己的勤奮學習,初入學堂的馮奚喬就成為了班級裡的學霸,學習成績極為優秀。同時他還是個熱心腸的人,面對身邊同學有不會的難題,馮奚喬都會耐心的給對方講解。也因此,學生時代的馮奚喬也受到同學和老師的喜愛。
雖然馮奚喬的文化課很優秀,但他卻不是死讀書的書呆子,在各個方面他都有著較為不錯的發展。2歲的時候他就和爺爺一起學習繪畫,7歲的時候開始學習小提琴,在音樂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
當然,作為天才。馮奚喬最出色的還是在理工科方面。在高考剛恢復的第一年,他就以超高分進入了北京大學。尤其是物理方面,馮奚喬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天賦。即使在高手如雲的北大,馮奚喬也是每次名列前茅。以至於身邊的同學,都用天才來稱呼他。
▲北京大學校門
大三那一年,憑藉著出色的成績,以當年北大第一名,全國第四名的成績通過中美物理研究生考試,然後再以20歲的年紀,憑藉出色的綜合能力,成功考進世界頂尖名校哈佛大學。
在更高等級的學堂裡,馮奚喬並沒有因為壓力而有所後退,在這裡他依然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即使再晦澀難懂的物理知識,他都可以較為輕鬆的理解。在他看來,一個個複雜的物理公式,就像跳動的音符讓他如痴如醉。
因為對物理學科的熱愛,價值用心的學習,馮奚喬甚至拿到了哈佛大學的最高榮譽「年度優秀研究生獎」,在高手如雲的哈佛大學,能夠拿到這個獎項的人本來就少之又少。馮奚喬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也難怪當時哈佛大學的教授直接評級其為「世界的一流學者」。
▲馮奚喬舊照
當然,這裡不是天才的重點,只是一個起點。在之後的時間裡,馮奚喬很輕鬆的就拿到了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剛畢業就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聘為教授。馮奚喬在物理理論研究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不多長的時間裡就在世界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70多篇重量級論文。
取得如此碩果的馮奚喬,在1992年以年僅32歲的黃金年齡成為洛杉磯分校的終身教授。
▲馮奚喬舊照
17歲考上北京大學,先後在哈佛、麻省理工就讀,僅用四年半時間就拿下博士學位,30歲出任名牌大學教授。按理來說,他已經過上了眾人羨慕不已的生活。照著這樣的既定軌道走下去,一定會創造出更大的成績,甚至成為世界知名的物理大師。
然而天妒英才,上天總喜歡和世人開玩笑,就是這樣一位極為優秀的物理天才,在人生34歲的年紀選擇跳樓自殺。
對於他的死至今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但目前較主流的說法是為情所困。這不得不讓我們感嘆,即使再優秀的人,在處理感情方面的問題來,也不能做到遊刃有餘。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作為年少成名,傑出的人才代表,可能就是在學業上太過於順利的他,在生活中所裡大大小小的事情來,也應當是應對自如的。然而,真正走進需要柴米油鹽的世界以後,他們也會有茫然無措的無奈。
所以說,人生早年多經歷些磨難並不一定是壞事,這些磨難是磨礪我們心智的最好手段。不使我滅亡,必使我強大。
可惜的是馮奚喬最終沒有走出感情的困境,把大好的人生停留在最美好的花季。他的骨灰也像他的愛一樣被留在了大洋彼岸,朝著他家鄉北京的方向。
▲馮奚喬舊照
馮奚喬的去世很讓人意外,他所任教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校長聽聞其死訊後,降半旗為他致哀。世界知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李政道教授更是扼腕嘆息,聲稱:「奚喬是他的時代領軍的物理學家之一,物理學一顆明亮的新星墜落了」。知名物理雜誌《Physics Today》稱他為「一個罕見的天才」,並專門發表了一篇關於他的人物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