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
一朵在國內外物理學界的耀眼奇葩,讓多少同處一種研究領域的社會名流為其豎起大拇指。
他用十足的努力,讓自己的青年時代充滿各種榮譽,卻在僅34歲的壯年時期,縱身一躍,選擇了與這個世界的永恆告別。
他是被上帝親吻過的幸運兒
總有一類人,從出生起,就站在離終點並不遙遠的起跑線上,接受著人生裡毫無遮掩的幸運與饋贈。在
這個特殊年代出生的孩子,相信百分之八九十是伴隨著窮困潦倒、甚至有些人都撐不到讓自己活下來看看世界,可他,
卻一出生就有著擁有著優渥家庭。
父親馮宇鵬是國家經濟委員會的總工程師、母親沈文筠則是解放軍醫院的外科醫生,
父母二人皆屬於高級知識分子,雖然身處一個政局混亂的年代,卻從未因此而對兒子馮奚喬實行禁錮指令式培育。
馮奚喬從小有著富足的物質生活,自由的興趣愛好,
在那個敏感的年代,馮奚喬熱愛的小提琴音樂是一種很有可能讓父母工作受到牽連的東西,但是父母卻從未因此而嚴令禁止,反而和爺爺一同為馮奚喬抄錄各種曲譜,從而滿足他對小提琴的熱愛。
學習方面,父母雖然知識淵博也深知當前國家局勢下的人才培養放下,但是依舊沒有對馮奚喬嚴加管制,反而放任自由,讓他學自己喜歡的知識、玩自己喜歡的遊戲、做自己嚮往的人。
17歲時,正值我國1977年恢復高考之際,馮奚喬剛好高二,為了考上自己理想的學府,馮奚喬開啟了廢寢忘食的模式,
沒日沒夜的鑽進圖書館、每天如饑似渴的吮吸著書本上的相關知識。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像馮奚喬這樣的天之驕子,即使不努力也照樣可以在家人的安排下找到安逸又待遇豐厚的工作,可更令人驚慌的是,原本就比你優越的人,還比你更努力。
成績下來,馮奚喬如願以償的考上了北京大學物理學專業。
就讀期間,馮奚喬秉持自己一貫的只當第一的風範,事事都願意下功夫,事事都做班級裡、院系裡最優秀的那一個。
入學考試時按英語成績排名馮溪喬被分到了快班,上有免修班、下有慢班,身處快班已屬不易,可他硬是花一段時間惡補英語衝到了免修班,甚至實際水平早已超出了免修班的基本要求。
在那個出國成風的年代裡,馮奚喬的英語水平已經達到了可以直接閱讀英文版魔幻小說的地步。這讓他在同學堆裡十分耀眼、也為他後來順利出國進修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馮奚喬20歲大三時,北京大學剛好有一場通過相關考試去世界一流學府——哈佛大學讀研究生的機會,馮奚喬想也沒想就知道千辛萬苦自己也一定要試試
於是他再次沉浸在了學習的海洋裡,甚至比高考那年更加瘋狂。別人學習時馮奚喬在學習,別人吃飯睡覺時他還在學習。而且,他永遠不怕自己受累,他總是自動把自己的學習範圍擴大化、深入化,像其他同學幾乎不涉足的量子力學、統計力學等領域,馮奚喬都在不屑的努力下有所研究。
在考試臨近的幾個晚上,馮奚喬甚至緊張到睡不著覺,也許是自己為了這場考試付出了太多心血,每天晚上,他都需要通過安眠藥來強迫自己進入睡眠。
終於,考試如期而至,當其他考生還在為全英文試卷而一籌莫展的時候,馮奚喬卻以紮實的英語基礎在試卷上手到擒來。
絲毫沒有疑問,馮奚喬通過了考試,並且是以全校第一、全國第四的排名獲得了哈佛大學交流學習的研究生入學資格。
哈佛大學是一個世界天才雲集的地方,很多人自己沒考上,就傳閒話說坐等馮溪喬被各大世界級天才虐。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馮奚喬並沒有讓這些人吃到"瓜",反而在高手雲集的哈佛大學也小有名氣。
每次上專業課,馮奚喬都在課前已經對講課內容有所了解,課堂上老師稍加點撥便可以完全掌握,至於課後,只需要抽空練練題鞏固一下知識體系便可以做到萬無一失。
所以每年評獎學金,馮奚喬都是常駐嘉賓,連其物理專業的專家教授都頻頻誇讚馮奚喬是個學物理的好苗子,將來必成大器。
同時,馮奚喬還是社交領域的一把好手,並不是我們印象中,傳統學霸那種只知道學習而在社交領域毫無能力的"書呆子"。
因為專業知識吸收的很快,馮奚喬經常擁有大把時間來參加娛樂活動,加是自己從小有繪畫和小提琴基礎,更是讓他在同學奚喬吸引眾多優質女生的目光。
23歲時,馮奚喬臨近碩士畢業,憑藉自己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順利獲得了博士申請資格。
1986年3月,身居美國這座先進國度四年多的馮奚喬順利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論文,並且首創了無序系統的傳輸特性,哈佛校方將其科研成果放置在圖書館供後輩參閱。
同年9月,馮奚喬又馬不停蹄的申請了博士後學位,在那個年代,馮奚喬的這一學術經歷已經足以在國內成為物理學界的佼佼者,但他的腳步卻從未想過停止。
博士後期間,馮奚喬成為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助理,並且入駐UCLA。
為了時刻保持自己的成就感,馮奚喬驚人的在8年時間裡發表了80多篇優質期刊論文,讓周遭學者嘆為觀止。
同時,他在基本粒子物理、超導理論、凝聚態物理、量子力學這些領域也分別做出了不同程度的獨創性研究成果,堪稱天才。
關於馮奚喬的人生,一切都看起那麼美好,因為自己從小擁有的良好生活環境、學習環境、教育觀念、尤其是自身積極向上的生活觀念,馮奚喬在事業方面風生水起。
在情感方面也從不匱乏,很多年前開始,馮奚喬身邊就不乏各大校花寫來的情書,
可謂是活成了我們所有人理想中的樣子。可是事情的結局卻總是令人猝不及防。
人生繁盛正當時,他卻選擇告別
他就像一朵在朝陽中努力綻放的花朵,仿佛在追光過程中早已用盡了所有的熱情、所有的力氣,所以,一則"物理學天才馮奚喬在巴黎某酒店跳樓身亡"的消息傳來,所有人都無力悲嘆。
這一年,馮奚喬僅僅34歲,他的所有學習研究成果才開始在社會應用中發光發熱,他年輕健壯的生命才開始放慢腳步享受生活,他卻用縱身一躍,讓世界譁然。
沒有人知道馮奚喬為什麼要在這樣一個黃金髮展階段選擇死亡,而我們能做的,也就只是在無盡的哀傷中讓他的精神在我們心目中永遠蓬勃、滿懷希望。
為了緬懷這樣一位物理學天才的消逝,加州大學分校校長下令學校,舉行國旗降半旗儀式來為其哀悼,
當國旗緩緩落下,所有加州大學學子都痛心無比,恨不得衝去生命的盡頭把這位給物理學界帶來蓬勃朝氣的青年才俊強行拽回。
物理學知名雜誌《Physics Today》甚至專門為馮奚喬刊登了訃告,將馮奚喬稱為"一個罕見的天才"。
我國著名物理學界泰鬥——李政道,也在得知傑出晚輩馮奚喬的死訊之後,表示這簡直就是我國科學界的一大損失,"奚喬是他那一代的領軍物理學家之一,物理學失去了一顆明亮的新星"。
此外,其他各界人士也紛紛對馮奚喬的死訊做出了哀悼,以表惋惜。
雖然關於馮奚喬的死因,至今仍無準確斷定。
一位曾經在物理學界冉冉升起的新星,本該在餘生中用自己的畢生所學發光發熱,如今卻在毫無前兆的情況下毅然跳樓,這件事情帶給所有人無限悲痛的同事,又給所有人留下了一個深深的疑問。
出身高幹子弟、學習成績步步高升、父母開明慈愛、性格活潑開朗,不論如何廣大民眾都想不通馮奚喬的人生有什麼過不去的要在自己最輝煌的歲月裡選擇跳樓永逝。
當大家根據歷代才子英年早逝的現象推斷,馮奚喬也許是因為最容易導致天才們自殺的原因之一——抑鬱症才選擇離世的。
其曾經的同窗好友卻表示,馮奚喬在校期間性格十分開朗,平時雖然學習用功卻也非常喜歡參加社交娛樂活動。
所以他的情緒的自我調節能力、緩解壓力的能力都是不容許自己在學習壓力下鬱鬱寡歡的。
如果一定要推測他的死因,那最有可能的無非就是戀愛關係了。
畢竟不論是多大的天才,都終究是凡人,終究逃不過七情六慾的振奮與折磨。
並且馮奚喬死亡的地點在巴黎,並非自己工作生活的加州,既然是因為學術壓力而對人生心灰意冷,又何必特意跑到巴黎呢。可是如果說是趕來見一個人卻發生了預期之外的結果,便顯得更具說服性了。
當然,一生種種也僅僅是猜測而已,馮奚喬究竟為何放棄大好時光匆匆赴死,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不過,即便如此,馮奚喬在他短暫的生命裡,還是為我們留下了十分珍貴的寶藏,不僅包括他獨創的學術研究成果,還有他一生中熱愛學習、勤奮刻苦的那一份不朽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