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傳統文化,重拾餐桌禮儀,富城社區開展食育課堂

2020-12-13 和諧寬城

食育,是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的基礎。將食物教育延伸到藝術想像力和人格培養上,對青少年綜合素質的提升起著很大的幫助。

8月4日,長春市寬城區興業街道富城社區圍繞「弘揚傳統文化,重拾餐桌禮儀」開展食育課堂,並邀請社工來進行講解,活動中第一環節社工講解《禮記·曲禮》節選部分,通過「十四毋」讓青少年對於餐桌文化、餐桌禮儀有了一定的了解。隨後孩子和家長集體誦讀,加深記憶。第二環節便是家長和孩子共同製作水果拼盤,在製作過程中,青少年懂得尊長、謙讓等用餐禮儀,並通過社工講解,青少年在家長的協助下擺出各式各樣的水果拼盤。

這次活動從餐桌禮儀入手,讓青少年對於傳統文化有了基本的了解,並在思想品德上有了顯著的提升,家長表示此次活動有著教育性意義,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知識,在飲食中提高品德素質。

相關焦點

  • 九江社區攜手社區匯健康養老餐廳開展「國學餐桌禮儀」課堂活動
    隨著暑假的到來,2019年7月14日下午,九江社區攜手社區匯健康養老餐廳,邀請社區匯助老愛心志願者協會會長、國學老師閆麗娜,為暑期的孩子、家長及轄區居民帶上了一堂豐富多彩的「國學餐桌禮儀課」。「夫禮之初,始諸飲食」,餐桌禮儀古已有之。
  • 富城社區開展「厲行德育教育 體驗農耕文化」主題活動
    2020年9月13日,富城社區開展服務群眾專項經費親子學農活動,採摘蔬菜,學習耕地知識,學農事、幹農活、參加活動的青少年們化身成小小農夫,傳承農耕文化,體會田園生活,體驗豐收的喜悅,大家在一起利用鍋臺燒食物,最終一盤盤美味的菜餚擺上桌臺,大家在一起享用自己努力勞作的「成果」,也體會到了團結合作的重要以及感受到勞動的價值、提高了他們掌握勞動技能的綜合素養,並通過勞動體會到「一粥一飯」的來之不易。
  • 食育:餐桌上缺失的素質教育
    從那時起,她便開始查找材料,了解日本等其他國家的食育教育和發展模式,她希望:「國內也可以開闢全新的食育教育。」  「食育」二字,字面意思簡單好懂,但到底什麼是食育?食育教育包含哪些具體內容?  其實,食育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早就有所體現和傳承。
  • 兒童食育引導兒童學會最基本的餐桌禮儀
    蘋果兔兒童食育引導小朋友學會最基本的餐桌禮儀:餐前準備:洗手-拿碗筷-擺放碗筷-入座;進餐禮儀:吃飯的時候尊敬長輩,禮貌謙讓,不大聲喧譁,保持桌面乾淨;進餐坐姿:小腳放在桌子下面,身體挺直,一手拿筷子,一手拿碗;愛惜食物:知道食物的來之不易,珍惜食物,不浪費食物;餐後整理:整理桌面-把碗送到洗碗池-擦嘴巴-漱口;兒童食育是哈佛多元智能理論基礎上的兒童成長教育體系
  • 花山區公益組織心夢想禮儀協會聯合佳山社區開展「學習中華傳統...
    花山區公益組織心夢想禮儀協會聯合佳山社區開展「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端午拜禮」活動 2020-06-24 03: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食育路上,播種芬芳——洛陽市洛龍區廣利街小學食育課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婦聯可以在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建設健康環境等方面發揮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紮實有效推進食育工作,2020年,洛陽市4個學校被定為省定食育工作試點學校。
  • 林真//不敢遺忘的傳統「食育」
    不敢遺忘的傳統「食育」林真前些日子,我看到了這樣的一則故事:一個在日本生活的中國母親去參加女兒的小學學園祭(類似於國內的校園開放日),在學園祭中,最令這位母親驚訝和感動的是,五年級的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一共做了1000多份年糕餅招待來參加學園祭的家長以及同學們。
  • 富城社區攜手社區匯開展「迎新年 聊民俗 福袋匯愛心」茶話會活動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大的節日,春節的傳統習俗則包含了豐富的民族文化和知識。為了在新春佳節向社區居民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傳遞人文科學知識,富城社區攜手長春市寬城區社區匯助老愛心志願者協會,共同舉辦了「 迎新年 聊民俗 送福袋」活動。
  • 幸福課堂進社區,知文明學禮儀
    迎著初秋的陽光,9月8日,重報幸福+主辦的「千家企業公益行幸福課堂進社區(園區)暨美好生活便民服務展」攜手多家美好生活服務商,走進南岸區南坪街道東路社區,通過幸福課堂、便民惠民服務、幸福+電商平臺,把幸福送進社區。居民健康 交給我們來守護東路社區活動室前的黃桷樹下,幸福+的工作人員正在給居民們倒蜂蜜水。雪白的椴樹蜜香甜可口,正好解秋燥。
  • 《知食中國》:從中國傳統文化探尋食育之道
    人們從美食中領受文化的厚重,感受人文情懷的溫度時,是否知道什麼是食育?食物和教育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所謂的「食育」,是指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教育。是從幼兒期起,給予食物、食品相關知識的教育,並將這種飲食教育,延伸到藝術想像力和人格培養上。在我國,食育文化源遠流長,食育中蘊藏著眾多深刻的國學精髓,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
  • 食育:吃飯的學問
    近年來,我校秉承「給師生幸福的權利和能力」的辦學目標,借鑑日本等國家先進的教育理念,開展了雙語「食育」文化建設,讓「食育」文化真正走進課堂
  • 三門峽市實驗幼兒園打造食育教育模板
    本報訊 (曹安月 張燕) 河南省三門峽市實驗幼兒園依食而養,借食而育,吸收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結合三門峽地方特色,將食育環境創設、食育課程推進、幼兒健康自我管理、家園合作有機地融入幼兒園食育課程中,讓孩子們通過與食育材料、環境以及同伴的充分互動,在體驗、感受、操作中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 常州推15所食育教育試點學校 探索食育模式
    5月2日下午,常州市「在食育中提升品格」生命教育月總結會在常州市第一中學隆重舉行。自3月份生命教育月活動開展以來,圍繞「食育與健康」「食育與環保」「食育與勞動」「食育與感恩」「食育與禮儀」五大主題,全市中小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食育教育活動。
  • 食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身心健康 人格完整的人
    食育引申出多元化的教育在田園食育聯合創始人、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食育」推動計劃公益項目負責人劉璐心中,食育的概念既簡單又博大:通過食物這個媒介,對人進行全方位的教育。2012年,劉璐作為公共營養培訓師,曾給很多營養師做培訓,並經常走進企業、學校、社區或農村地區做食育科普。
  • 三門峽市實驗幼兒園:仲夏時節綠意濃 滿園清香話食育
    教育文摘周報三門峽訊(記者 曹安月 通訊員 張燕)三門峽市實驗幼兒園依食而養,借食而育,吸收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結合三門峽地方特色,將食育環境創設、食育課程推進、幼兒健康自我管理、家園合作有機的融入幼兒園食育課程中,讓孩子們通過與食育材料、環境以及同伴的充分互動,在體驗、感受、操作中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 圍棋教學進課堂 啟智育人揚文化
    圍棋教學進課堂 啟智育人揚文化
  • 從「食慾」到「食育」,「舌尖」課堂在這樣做!
    2005年日本頒布《食育基本法》。日本政府將食育視為智育、德育、體育的基礎,作為一項國民運動,通過對食物營養、食品安全的認識以及食文化的傳承、與環境的調和、對食物的感恩之心等,來達到「通過食育,培養國民終生健康的身心和豐富的人性」這一目的。
  • 親子餐桌 文化拾趣!中國一向重視禮儀,在飯桌上亦很講究傳統
    我說,餐桌美食固然好,但最好能讓孩子多學習餐桌文化禮儀!生活反映文化,從餐桌上可見不同國家對孩子的教育。美國強調獨立精神,在餐桌上放任孩子自由發揮,即使年幼,父母也會任由子女揮動叉、匙來自己吃,不會在旁餵食,即使孩子把食物吃得一塌糊塗,瀉滿一桌也視而不理,而會讓孩子獨自收拾。孩子雖或越拾越亂,父母也不大幫忙!
  • 全面「食育」,滬上中小學整裝待發
    從餐桌開始  培養良好用餐習慣  餐桌是「食育」工作順利推進的「主戰場」,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最根本就是讓學生在吃的同時逐漸規範。  上海市高境一中成立了學生自主管理部,該部門對學生就餐實行同伴式管理,即每層學生食堂安排3名學生幹部管理學生的就餐秩序,杜絕浪費現象的發生,同時引導學生開展同桌分餐活動,即同一個餐桌上的學生,食量小的可將食物調配給確有需要的同學。
  • 北京海澱開展非遺文化進社區 傳承傳統文化
    為使人們體驗京津冀不同地區非遺大師和傳承人的手工絕活,領略風格迥異的中國傳統文化,進一步強化對非遺項目的保護意識。海澱區各街鎮社區開展非遺文化進社區活動。  內容多樣傳承傳統文化 「弘揚傳統文化 兔兒爺手工製作」活動,將一個個兔兒爺「請」到了社區,請進了居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