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在中國坐月子是一種愚昧陳舊的「陋習」,這是中醫導致的,並被一些人宣揚坐月子是沒必要的,要與時俱進。只有中國還在沿用坐月子這種習慣,人家外國人根本不用坐月子!筆者想說的是,這是對中醫的一種誤解。事實真的像這些人所說的嗎?非也。通過完孩子後的一段時間,在國際上被認為產褥期,通常是6周。在此期間,產婦需要改善飲食、合理休息、調理體質、恢復子宮活力。如以上觀點,如今的生活條件已經得到了很大改善,沒有必要坐月子了,而分娩的過程導致產婦腎精和氣血雙虛,並不是因為生活改善,就可以迅速恢復體質的。
坐月子是「愚昧陋習」!人家外國人根本不用坐月子,中醫惹的禍?
「坐月子」在民間是一種通俗的叫法,比較形象。人們並沒有稱為站月子、過月子、臥月子或養月子等,稱為坐月子,坐骨主要承載著身體負擔。月子初期採取半臥半坐的姿態,後面改成走走坐坐,讓腹肌也得到了鍛鍊,其主要環節還是靠褥子或枕頭來坐下來,這樣的姿態有助於產婦身體的恢復。
坐月子是產婦分娩後的一項休養權利和保障。產婦的生殖器官需要在一時期修復,這包括排惡露、剖腹產的傷口、產道造成的損傷、子宮的復原等。這樣一種恢復過程需要不低於6周的時間。若產程出現疼痛、出血、用力、藥物等引起機體虛弱,產後對寶寶進行母乳餵養消耗體力,就需要讓恢復的時間延長。
我們在醫學上所聽到的「產褥期」即是我們民間所說的「月子」。而「褥」指的是床上的墊具,用來坐或臥,那麼,坐月子和產褥的本意是表達的同一意思。產後出現體虛,如果不注重對身體進行調養,很容易患上月子病,其特徵是經久不愈。
有些女性一直保持著勤勞的好習慣,在他們產後還迫不及待地參與到體力勞動之中,這種是非常危險的,也有出現由於過早從事體力勞動,而終生喪失勞動能力的真實案例。因此,產婦造成要警惕月子病。月子病的不同,取決於人們生活條件的不同。生活在都市的產婦,更容易患上產後抑鬱症、厭食症、失眠症、甲狀腺炎和乳腺炎等。而鄉村的產婦容易患上關節炎、產後頭身痛、子宮下垂等。都市的產婦和意識、情緒、精神相關,而鄉村可能太早從事體力勞動或受到風寒所致。筆者想強調的是,隨著城鄉居住條件、生活水平、教育水平、認知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不斷縮短,這方面的差異在不斷模糊,或出現雷同的疾病和症狀。
家庭環境中溫度、溼度和空氣流通是非常關鍵的,不但要防暑熱,又不能太乾燥或太潮溼。其中,風寒對新媽媽的影響和危害也是最大的,產程對產婦身體有比較大的消耗,讓機體抗風寒的防禦能力下降。風寒可以波及導致疼痛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人類機體就像是一個細菌庫,也是細菌的一個「小宇宙」,有的病原微生物是外界帶來的,有的是自身攜帶的,很多細菌類微生物成了致病的根源。機體的免疫力比較強時,身體是可以維持平衡,「你走你的陽光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各類細菌可以人體內做到和平共處。可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時,人體的熱量就會受外界的寒冷帶走一部分,機體就容易受到感染。
產婦在飲食上要注意營養平衡和寒熱平衡,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要優先考慮。在炎熱的夏秋季節,具有熱性體質的產婦來講,即使沒有把冷飲和冰激凌當成禁忌,最好還是少吃。在寒冷的冬季,可以以溫熱食物為主。寒性體質需要注意吃寒涼食物。對自己體質符合的水果可以直接攝取,如果引起消化不良,需進行加工後再食用。不可胡亂滋補,如吃紅參有益於寒性體質的人,對熱性體質的人群是有害的,熱性體質可用西洋參之類的中藥進行調理。還有,麥芽糖類食品有回乳功效,在生完孩子後或哺乳期要禁食。
追溯坐月子歷史
把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進行唾棄,並扣上「陋習」或「惡習」的帽子,顯然,筆者認為是不合適的,坐月子可追溯到西漢,當時被稱為「月內」,在《山海經》中也有「產翁制」的文化遺俗。由於古代或近代由於民間生活條件貧窮或簡陋,也讓坐月子的產婦,受到一定的限制,有人把它稱之為「陋習」,從這個角度來講,筆者也無話可說,這種是因為貧窮導致的簡陋,是受客觀條件所限,並非坐月子的初衷。若生存條件比較好的情況下,方法和習慣應隨條件做出調整。若在饑寒交迫、風雨交加的生存環境中,產婦也極易受到風寒侵襲,就需要採取各種保暖措施,如使用厚衣被裹頭,把門窗關嚴。舊時不如現在(現在的貧困山區還可能存在這樣的住戶),他們的牆壁和屋頂、門窗很容易讓外面風雨侵入室內,用紙把窗戶糊起來,怎能和如今的空調房相比。那種寒冷自不必說。現在生活條件好的地方,特別是那些炎熱的地區和季節,這樣做就不妥了,那是一種極端和教條。產婦防風寒的共同點是一樣的,需要注意不要使用電扇和空調直吹產婦身體;不過度吃生冷食物;刷牙時不要用冰水或冷水,要用溫水。室溫舒適,後一個禮拜可用沐浴或溫水洗頭。
有的人覺得,民間形成的坐月子是一種「愚昧習俗」,是由於中醫造成的,大加宣揚,貶損傳統中醫文化,這完全是對中醫的一種曲解。傳統中醫講究陰陽平衡,人們的飲食起居要符合、平衡原則,還注重因人、因時、因地制宜。追求中庸,不走極端。預防風寒,追求寒溫適度。預防七情,追求心平氣和。預防偏食,追求營養平衡。防勞傷,從剛開始的坐躺過渡到功能鍛鍊,而後恢復健康。
可馨育兒說Tips
坐月子會隨生活環境的不同,而隨之變化,不求一成不變,只需掌握產後調養的關鍵要素,就可恢復機體功能,做到母嬰健康。
難道西方不坐月子真的好嗎?你認為國人坐月子的習俗要丟掉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給大家。可馨育兒,一個有溫度的自媒體。本平臺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並不作為疾病診療依據。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孕育健康問題,或喜歡我們的育兒知識,記得收藏關注分享哦,你的關注,是我們持續創作的動力!圖片來源網絡,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