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都聽不見了!醫生給你的孩子開這些藥,請主動說不!(小兒用藥...

2021-01-20 騰訊網

最近,央視一則公益短片,讓觀者忍不住落淚。

短片取材於真實故事,關於一個愛笑的小女孩的故事。

「 五歲聾兒:我想對媽媽說 」

小女孩說:吃完感冒藥後,我知道聲音都在我身邊,我很努力聽,不過就是聽不到!

這只不過是一次普通的發燒,用藥不當,便要以孩子的聽覺為代價。

兒童往往生理機能尚未發育成熟,服藥要慎之又慎。吃藥前,家長要認清成分,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區別使用。

而她只是上萬個不幸中的一個,每年大約有30000名兒童陷入無聲世界!

看了這個數字,你還敢隨便給寶寶用藥嗎?為此,我們特地總結了「兒童用藥慎用名單」,如果醫生給孩子開這些藥請主動說不!

小兒的用藥及疾病的養護是一大問題,今日推文特附上上世紀八十年代甘肅省中醫學校的周天心先生寫就的八大注意事項,望對醫生及家長都有所指導。

小兒時期,是人體發育最旺盛的階段。但因其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不耐邪襲,容易發病。既病之後,又變化迅速,治療上稍有不當,則易引起病情迅速惡化,急趨危重。

所以我們必須認識這些特點,尋找其治療用藥規律,方能提高療效,免遺後患。

1

吳鞠通的「解兒難」

吳鞠通在《解兒難·兒科總論》中強調指出:「其用藥也,稍呆則滯,稍重則傷,稍不對證,則莫知其鄉,捉風捕影,轉救轉劇,轉去轉遠。」

這就是說,治療兒科疾病,應當根據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準確辨證,恰當用藥。在具體用藥時,又須以清、靈為貴。

二十餘年來,我通過臨床實踐,體會到吳氏的這些見解是很可貴的,但還應有所補充和完善。

總括起來說,小兒疾病的治療,應以及時、果斷和審慎為原則,用藥以精、輕、清、靈為特點。

此外,還需選擇合理的劑型,注意適當的的用法和劑量,才能收到較為滿意的效果。

2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臨證治病的重要原則之一。由於小兒疾病變化迅速,往往輕病變重,重病轉危,故不失時機及時診治,比成人顯得更為重要。

譬如,感冒、痢疾、腹瀉等病,在成人一般多無生命危險,而在小兒,如不及時診治,則有導致死亡的可能。

其他兒科疾病如麻疹、百日咳並發肺炎等病,這種情況更為多見。所以,一個兒科醫生,在臨證時,必須牢記及時診治這一原則。

3

「審慎」用藥

治療小兒疾病,要求在及時的基礎上做到果斷和審慎。小兒屬「稚陰稚陽」之體,髒氣清靈,所謂「成而未全,全而未壯」是也。

基於這種特點,小兒對藥物的反應比較敏感,用藥稍有不當,就會損傷臟腑功能,使病情加劇。所以,小兒用藥,必須在及時的基礎上做到審慎,萬萬不可魯莽從事,對於危重小兒更應如此。

如龍膽草、大黃、苦參、甘遂、大戟、芫花之類,其味大苦,其性大寒,用之過量,則有害於中焦生發之氣;

烏頭、附子、乾薑之類,其味大辛,其性大熱,雖能壯陽溫十二經,但用之太過,則有耗陰傷血之患;

有劇毒的砒霜、巴豆、馬錢子、輕粉之類,在應用時更要慎重。

然強調「審慎」用藥,絕不是優柔寡斷,畏縮不前,放棄必要的治療。「有故無殞」,有是證必用是藥,這是問題的又一個方面。

也就是說,除了「審慎」的一面,還有「果斷」的一面。即患者倘有一線希望,就應急其所急,痛其所痛,果斷用藥,絕不可因審慎而坐以待斃。

4

小兒用藥以精、輕、清、靈為特點

根據小兒的病理特點,在用藥時,必須掌握「精、輕、清、靈」的原則,和其他有關問題。

所謂精,即選方用藥宜精,藥味宜少,以便藥力集中。

所謂輕,即藥量宜輕,中病即止,不可過劑。

所謂清,即取氣味輕清,以疏通氣機為要,且易於吞服。

所謂靈,即施治投方變通靈活,不能墨守成規,拘泥古方。

此外,治療小兒熱性病,應顧護津液;治療積乳停食,應當照顧脾胃;若疏風解表,需防辛散傷陰;補虛時,則需防滋膩生痰。

凡此種種,如用之不當,均可影響療效和健康的恢復。

還需補充的一點是,治療應採用內外結合的方法,能外治收效的,可儘量用外治法,而不採用內服藥。

5

重視傳統療法

小兒疾病的治療方法頗多,其中以藥物治療最為常用。但小兒服藥較為困難,常常因不能保證服藥以致半途而廢。為此,還需重視應用推拿、針灸、捏脊、割治等中醫的傳統療法

這些方法不但可以彌補服藥困難造成的不足,而且對多種疾病,如高燒抽風、急慢性腹痛、腹瀉等,亦能收到迅速的療效。

點擊播放 GIF 0.0M

6

不要濫施補藥

藥物的性能皆有偏盛,濫用或過用,都可產生不良後果。

小兒生機蓬勃,只要哺養得當,護理得宜,自然會正常發育生長。

所以,對於無病的小兒,不可妄投補劑。即使體弱有病的患兒,亦應辨證用藥、不宜濫施補藥。濫用或過用,非但無益,反而有害。

即使是大補元氣的大參,若用之不當,亦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因此而喪生。古人云:「人參殺人無過」,此之謂也。

7

酌情選取劑型

小兒常用的藥物劑型,以湯劑為主,另外還有丸、散、膏,丹、錠、片、糖漿、衝劑、針劑等。

湯劑滌邪最快,能隨證加減,應用靈活,一般說來,療效較高,故臨床使用較多。

丸劑的作用比湯劑略緩,多用於慢性疾病。但有一種形如小米的丸劑,如六神丸、驚風丸、七珍丹等,用量少,見效速,也便於小兒服用。散、錠、膏、丹等劑型,內服與外用都較方便。

片劑、糖漿(如板藍根糖漿)、衝劑、針劑(如黃芪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等,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採用。

總之,小兒用藥,多種多樣,臨證時可根據證情和條件,酌情選取,不可膠柱鼓瑟。

小兒服藥方法與成人亦有不同,口服藥一般以少量多次為宜。

湯劑力求濃縮,還應適當加入矯味品,以免引起嘔吐。

丸、片劑不便患兒吞服,多需研末用開水衝服。有些藥劑,可混入乳汁、粥湯內,以便服食。

對一些輕證和慢性疾病,還可採用以藥代食的辦法,如用山藥、白扁豆、薏苡仁和大米同煮粥服,可治腹瀉;葶藶子、大棗同煮,棄藥食棗,可治痰鳴等。

昏迷患兒不能服藥者,可用鼻飼法給藥。

8

小兒用藥劑量宜輕

小兒用藥劑量,一般比成人為輕,但亦不宜過輕。若病重藥輕,不但難收佳效,且易貽誤病機。當然亦不可病輕而藥重,如此則反傷正氣,同樣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我在臨床實踐中體會到,小兒用藥量的一般規律應該是:

新生兒用藥量小於成人量的三分之一;一月至一周歲的小兒用藥量大於成人量的三分之一;

一周歲至三周歲的小兒用藥量小於成人量的三分之二;三周歲至七周歲的小兒用藥量大於成人量的三分之二;

八周歲以上的用藥量相當於成人量或略小於成人量。

推薦四個很有趣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如果醫生給你的孩子開這些藥,請主動說不!
    最近,一則兒童安全用藥宣傳片,看完讓人感動得哭了!五歲小孩用藥不當變成了聾兒,一生都聽不見了! 小女孩說: 吃完感冒藥後,我的聽力越來越弱, 我知道聲音都在我身邊, 我很努力聽,不過就是聽不到! 看了這個數字,你還敢隨便給寶寶用藥嗎? 為此,我們特地總結了「兒童用藥慎用名單」, 如果醫生給孩子開這些藥,請主動說不! 1.
  • 「兒童用藥黑名單 」如果醫生給你的孩子開這些藥,請主動說不
    一則兒童安全用藥宣傳片觸痛了成千上萬父母的心扉五歲小孩用藥不當變成了聾兒一生都聽不見了!小女孩說:媽媽告訴我3年前我發高燒用藥不當後我的聽力越來越弱我知道聲音都在我身邊我很努力聽不過就是聽不到一次普通的發燒,因用藥不當,孩子的聽覺便成了代價。
  • 兒童用藥黑名單:醫生給孩子開了4類藥物,爸媽應主動說不
    3年前 我發高燒,用藥不當後,我的聽力越來越弱,我知道聲音都在我身邊,我很努力聽 不過就是聽不到。媽媽我怕,我不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只能遠遠地看著,有時候,我會大發脾氣,摔東西。媽媽,不是我不乖,只是想對你說話,但著急說不出。是我把媽媽氣哭了,但媽媽卻跟我說對不起......」
  • 媽媽,我再也聽不見了!淚奔……兒童安全用藥,請爸媽們牢記
    但各位家長請記住,無論如何心急,在給寶寶吃藥時一定要謹慎!兒童安全用藥檢測媽媽說3年前 我發高燒用藥不當後我的聽力越來越弱我知道聲音都在我身邊我很努力聽不過就是聽不到媽媽我怕...我不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只能遠遠地看著有時候我會大發脾氣 摔東西媽媽 不是我不乖只是想對你說話...但著急說不出來伊然健康基因檢測機構是我把媽媽氣哭了但媽媽卻跟我說對不起...
  • 為什麼醫生不建議吃小兒氨酚黃那敏?寶寶感冒,如何用藥更安全?
    寶寶若不到年齡吃這些藥,那可是弊大於利啊~今天,就來詳細解釋一下,不建議小嬰兒吃「小兒氨酚黃那敏」的真正原因!小嬰兒不能吃「小兒氨酚黃那敏」的真正原因是…不建議給孩子吃小兒氨酚黃那敏,並不是因為它添加了什麼不合格的藥物。
  • 兒科醫生:小兒用藥不等於成人用藥劑量的一半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營養健康>正文兒科醫生:小兒用藥不等於成人用藥劑量的一半 2012-12-04 09:42 來源:北京晚報
  • 若醫生給娃開這種感冒藥,請主動說「不」!
    盲目用藥、重複用藥,尤其是不恰當聯合用感冒藥、過多使用抗菌藥物和抗病毒藥物,都會對人體尤其是肝臟解毒和腎臟排洩等功能發育尚不完善的孩子,產生一定的危害。很多都是用量非常大的藥品,比如:小兒氨酚黃那敏、美敏偽麻口服溶液、維C銀翹片、咳特靈膠囊、鼻炎片等。我們在給孩子使用複方感冒藥時,務必要謹慎再謹慎!
  • 懷疑醫生開多了藥,哪個姿勢拒絕最「優雅」?
    大概一周前吧,孩子突然發熱咳嗽流鼻涕。因為是特殊時期,家裡人很重視,立馬就帶他去了家附近的三甲醫院看急診。醫生讓做了一個血常規,查出來是上呼吸道感染。接著就開了一堆藥,有奧司他韋、匹多莫德、強的松,益生菌、小兒清咽顆粒、止咳糖漿,還掛了兩瓶鹽水,光藥費花了500多。當時也不好多說,乖乖就去拿藥了。過了兩三天,病就好了。
  • 小兒感冒用藥誤區,聽兒科醫生講娃感冒的真相
    今天,我們邀請到華西婦兒聯盟的陳媛醫生來為爸爸媽媽們揭秘小兒感冒用藥的誤區,看看你躺槍沒~孩子一出現感冒症狀就趕緊吃藥,是很多媽媽安撫焦慮情緒的一種表現....俗話說的好,感冒這種病,吃藥7天好,不吃藥一周好。其實大部分沒有併發症的病毒性感冒都是有自愈傾向的。所以我們建議家長們不要盲目的自行使用感冒藥,甚至抗病毒藥。
  • 孩子咳嗽吃什麼藥,999小兒止咳糖漿怎麼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免不了因為感冒或者其他原因而出現咳嗽,在孩子咳嗽後,咳嗽愁壞了寶媽寶爸們,因為網上關於孩子如何護理,如何用藥,大家都發表了自己的不同意見,各個網友各持一詞,哪方聽上去都很有道理,所以很容易混淆各位家長對孩子的判斷,出現盲目幫助孩子治療的情況。
  • 多數藥品都沒有"兒童裝" 孩子用藥像做算術題
    趕緊把說明書找出來看,原來應該一天兩次,兒童每次只用服半袋,這位老大媽一不留神,就讓自己孫子服用了3倍量的藥物。     「不少家長都喜歡自己給孩子當『醫生』,孩子生病就去藥店買藥,而不是去醫院,看到孩子發燒咳嗽就吃退燒藥加消炎藥,根本弄不清楚孩子生病是病毒性、細菌性還是其他原因就隨便用藥,這很容易出現用藥過量或用藥不當。」
  • 兒科醫生:如果發現醫生給你孩子開這幾種藥,一定要...
    作為一名兒科醫生,看到這樣的新聞實令人痛心疾首。孩子死亡具體原因是與輸液有關,還是自身疾病,應該按相關程序調查後才能確定。我要強調的是基層醫生,尤其是兒科醫生需要合理用藥,因為視頻裡醫藥費用清單中的至少有兩個藥物是不應該使用的。
  • 用藥不當毀一生!最新兒童用藥黑名單:別再餵孩子吃這些藥了
    小蜜說,她自從生完孩子,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即便一家六個大人看護,難免還是會出現頭疼感冒,讓人心焦。「我現在家裡最多的就是藥,光是兒童藥就裝滿了2個藥箱。」在很多家長眼裡,能吃藥決不打針,所以只要不是十萬火急的病,首選的是吃藥,同樣地,這也是兒科醫生的治病法則。但是藥三分毒,家長該如何保證孩子的用藥安全呢?
  • 孩子發燒怎麼辦?這些退燒藥一定不要用!醫生給開也要說「不」
    孩子發燒了,爸爸媽媽們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心煩氣躁,坐立難安。這種心情,我們都能理解,看著平時活潑亂跳、愛說愛笑的小人兒突然蔫了,誰都會擔心,尤其是新手父母,更是不知所措,手忙腳亂。 當孩子發燒時,很多父母會在第一時間給孩子吃退燒藥,其實這種做法並不科學。
  • 如果醫生用這些藥給寶寶霧化,一定要說不!
    歐洲呼吸協會(ERS)和國際醫學氣溶膠協會(ISAM)指出,霧化的精準給藥讓它與吃藥和注射相比,總體用藥量小。但與此同時,局部用藥濃度卻高,減少其他器官對藥物的吸收,進而避免或減少了全身給藥可能給人體產生的潛在不良反應。 霧化治療無痛苦。
  • 如何正確小兒用藥?多數家長都不錯了!(一)——前言
    由於小兒特別是6個月-3歲的小兒免疫系統的不完善,自我保護機制差,常常會存在疾病多發,初期不嚴重時,家長會覺得到醫院就醫掛號、排隊、看病、檢查等一系列過程很麻煩。所以一般到醫院就診時家長會在敘述小兒病情時同時會告知醫生已經在家中給小兒服用過什麼藥。
  • 這些兒童禁用藥,千萬別給孩子用,尤其第一種!
    好幾個寶媽朋友在下面評論說,之前她們的孩子也是這樣,因為發燒,要麼被開了安乃近注射液,要麼被要求滴安乃近鼻滴。想想都後怕。 很多父母都知道,雖然安乃近在解熱鎮痛方面效果不錯,但副作用太強。
  • 小兒感冒發燒用藥細則
    關於兒童用藥,筆者覺得一方面是遵循醫囑,另一方面要關注一些不符合藥品安全的黑名單。  2、小兒氨酚烷胺顆粒  小兒氨酚烷胺顆粒,含有鹽酸金剛烷胺成分,該成分最早用於治療帕金森症候群,後來發現它可以治療亞洲流感病毒,認為具有抗流感的作用。它屬於抗病毒藥物,最早是在二十年前,「病毒靈」就是這種成分,但是前幾年就說金剛烷胺成分不能用於小兒。
  • 小兒用藥知多少 - 合理用藥 - 中國好軍醫
    一方面由於新陳代謝旺盛,血液循環快,吸收、排洩都比大人快。另一方面,器官和組織發育還不成熟,既抵抗力低,容易生病,又對藥物反應非常敏感。用藥稍有不當就會產生嚴重不良反應。根據小兒生理上的特點小兒用藥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不能隨意用藥:解熱鎮痛藥和抗生素除非萬不得已儘量不用,既便使用也必須在醫生嚴格指導下使用,退燒藥不可過量,用藥時間不可過長;三個月以內的嬰兒慎用,因為退燒藥可以使小嬰兒出現虛脫;八歲以內的小孩,特別是小嬰兒服用四環素容易引起黃斑牙(四環素牙),個別的還可引起顱壓增高(表現為囟門鼓起
  • 兒科醫生:如果發現醫生給你孩子開這幾種藥...
    作為一名兒科醫生,看到這樣的新聞實令人痛心疾首。孩子死亡具體原因是與輸液有關,還是自身疾病,應該按相關程序調查後才能確定。我要強調的是基層醫生,尤其是兒科醫生需要合理用藥,因為視頻裡醫藥費用清單中的至少有兩個藥物是不應該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