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買菜要燒錢的節奏?我不看好!

2020-12-23 新零售參考

所謂的o2o模式鬧了很多笑話,比如:上門洗車、共享單車、網約車等等,網上買水果也是火了一陣子,現在看來也沒有搞出什麼大名堂。外賣吧,燒錢的時候很火,現在退燒了,大家會發現點外賣要麼和堂食不一樣,分量少了,要麼價格貴了,這就是補貼減少了,我們最終會發現外賣這個模式其實是建立在消費者必須多掏錢,並為送餐上門買單的。另一個,對於商家來說,不但補貼沒有了,還扣點提高了,搞得商家很難掙錢。現在外賣市場趨於平靜,他們得找新的出路啊,估計就想到反正有這麼大的配送隊伍,買菜上門試試看,反正順便的事情。結果網上買菜這個模式最近就開始火了。

前幾天,在小區偶然就碰到幾個網上買菜的地推人員,好像在那裡無所事事,也沒什麼人去圍觀。拍了張照片,我笑了,我看這個商業模式又要涼涼。為什麼這麼說呢?

圖片拍攝:故海

1、首先,網上買菜必須是定位時間很值錢的那類人,願意為選菜送菜付費,這基本就限定了可以做的區域大概是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或強一線城市,而且還是中高端社區,一般社區有的是時間自己買菜,也意味著他們付不起這個費。這樣一來,恰恰跟拼多多相反,這個是個五環內的內的小生意,相當於賣法拉利的生意,這市值能有多大?當然對於美團和餓了麼這樣的配送巨頭,不管你這個網上買菜規模多大,他都按單收配送費。

2、我們要分析下中國的家庭情況和生活習慣,沒時間買菜還要在家吃飯的人,買菜有兩種法子:一是自己搞定,這是小家庭了,而且這樣的群體我覺得不多,因為與買菜比起來,做飯的整個流程才費時,實際上,時間寶貴的人天天自己做飯的概率太小了,這個買菜頻次太低了。第二種是父母或保姆做飯,那更不需要網上買菜了。儘管不差錢,但是傳統來說,大部分父母還是比較節約的,而且喜歡做飯的父母是很享受那個買菜的感覺的,保姆就更不用說了。

3、短期來看,網上買菜的品類根本無法與傳統菜市場匹敵。買過菜的都知道,菜市場不僅僅是個賣菜的地方,柴米油鹽醬醋茶什麼都有,包括肉鋪、水產品、豆腐店、食雜店、滷肉涼拌、速凍食品店、乾貨店、烤炸店、米麵店、麵包店、水果店等等,可以說目前已經發展成熟這麼多年的超市都還是無法取代傳統菜市場。

4、我不知道網上買菜的這些公司會僱傭多麼優秀和認真的員工,會像自己買菜一樣認真地把最好的食材挑給顧客?菜市場這些品類和目前的淘寶京東可不一樣,完全不是非標的東西,從一片菜葉到一個番茄,都需要人為挑選,把這個活交給商家,就等於花了高價錢,把選擇權交給了別人,買家失去了自主選擇權。這種品質控制和信任建立放在目前這個大環境下,估計是沒轍。

5、買菜頻率很高,經常在家吃飯的年輕人,大部分應該是大家庭,就是上有老下有小,買菜的主體就基本上是父母了,他們去傳統菜場買菜還是一個社交的滿足,這個恐怕是網上買菜滿足不了的。

總結起來,年輕人小家庭,高頻次買菜做飯吃不消,市場就太小,大家庭倒是頻次高,但是人家買菜就是找樂子,走走路鍛鍊身子骨。

所以,我認為網上買菜不靠譜!雖然美團、餓了么正在給網上買菜加油鼓勁,但他們其實是個配送或營銷分發平臺,多樣化的品類當然樂意。

相關焦點

  • 網上買菜成為「剛需」?社區團購不能再走「燒錢換壟斷」的老路
    投入不設上限、不用擔心虧損、老闆親自帶隊……在購物、打車、外賣等之後,社區生鮮團購正在成為不少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新「風口」。網上買菜,在兩年前曾被視為一門最難啃的生意。物流成本高、利潤太微薄,讓一眾大小公司鎩羽而歸。
  • 燒錢運營,大爺大媽教你如何薅,線上買菜的羊毛
    除了優惠券能吸引我,其它的都不重要。外賣之爭也好、打車之戰也罷,大佬們拼的你死我活,視金錢如糞土,那是優惠券漫天飛的一段時間,也是用戶最快樂的一段時間,所以新興的電商什麼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會不會競爭,有沒有優惠,作為用戶我可以有什麼好處。這大概是親身感受顧客就是上帝。
  • 社區團購來了 「買菜大戰」你看好哪家?
    滴滴CEO程維也放出豪言「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第一。」7月,美團優選快速上線,在山東濟南開城,並在9月3日宣布「千城計劃。」緊跟著8月,拼多多的「多多買菜」也強勢上線。9月份,阿里巴巴組建了盒馬優選事業部,11月份傳出字節跳動、快狗打車都計劃進軍社區團購。
  • 多多買菜員工猝死 網際網路大廠除了燒錢還要賭命?
    在瘋狂擴張和燒錢的背後,是員工加班幹活的身影,「健康」成為不可迴避的話題。 多多買菜業務是拼多多內部孵化的新興業務。在微信小程序內測2個多月後,拼多多於2020年8月在App內上線買菜業務「多多買菜」,與其他平臺不同,多多買菜主打「次日達」配送,業務範圍覆蓋武漢、南昌等多個二三線城市。
  • 網上買菜哪個網站好網上買菜品質有沒有保證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真的是忙到連去菜市場買菜的時間都沒有,所以網絡的發達使得這些人選擇在網上買菜。然而對於多數人來說,一提到網上買菜,可能會好奇的問題之一就是網上買菜哪個網站好了。像蔬菜這種東西,在網上買就已經讓大家不免擔憂了,所以自然就更加關注網上買菜哪個網站好了。
  • 說說網上買菜那些事
    網上買菜的不斷拓展方便了不少市民,但在使用服務的過程中,市民也發現存在不少問題。  品質參差不齊  家住河西區的馮女士經常使用網上買菜、送菜到家等服務,用她的話說,網上買菜節省了買菜時間,下班時下個單,到家就有新鮮的蔬菜送上門,很是方便。
  • 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網際網路賣菜,除了批評還有啥?
    從今年6月起,滴滴的「橙心優選」、美團的「美團優選」、拼多多的「多多買菜」、阿里的「盒馬優選」等陸續上線。有消息稱,「京東優選」「今日買菜」也即將上線。一時間,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爭相投資的「香餑餑」。美團的王興,更是指出:社區團購這個賽道我們輸不起。要把社區團購作為公司戰略級的根本目標。」
  • 北京疫情期間超市如何買菜?(網上買菜+出門買菜)
    圖片來源攝圖網(ID:500506251)  1、北京疫情期間出門買菜  (不建議,如果需要出門去實體超市買菜,請做好防護措施,戴好口罩,「速戰速決」)  》》北京新型肺炎期間各大商場超市營業時間一覽  2、北京疫情期間超市網上買菜  【家樂福買菜攻略】  特點:  ①食物品類較完備  ②小程序含除菌防護專區,餓了麼APP及美團外賣APP含寵物專區  下單平臺:家樂福、
  • 網際網路巨頭開啟燒錢賣菜大戰 搶佔社區團購風口
    12月1日,手機淘寶和支付寶在湖北地區上線「淘寶買菜」業務,採用社區團購模式。這是阿里巴巴首次向社區團購業務開放核心流量資源。除了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滴滴、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燒錢賣菜大戰愈演愈烈。《證券日報》記者在某電商平臺看到,1分錢可以買到多種蔬菜和水果。
  • 網上買菜,當真的物美價廉嗎?
    網上買菜,當真的物美價廉嗎?文/孫新合不知道怎麼回事,最近總是收到不同網絡平臺推送的相同信息,那就是網絡買菜。著實讓人厭煩。我這人本身就不喜歡網絡購物,至於讓買菜,更加不可能。我始終認為,到菜市場能隨便直觀挑選,質量有保證,能大模大樣的和攤主討價還價,還能順便閒逛,比較有趣。網絡買菜呢,你看到的圖片都是精心做出來的,和實物有可能存在著很大的區別。送上門發現有問題,怎麼辦?是的,可以申請退貨,但是很鬧心啊。如果再等著下鍋,更是極度窩火。
  • 網際網路大佬集體「賣菜」,燒錢捲土重來
    社區團購與以往買菜方式對比,比如去菜市場、商超連鎖、街邊菜攤或者用生鮮APP買菜,對於消費者而言,除了最初「薅平臺羊毛」低價買菜外,是否真的便利?畢竟還是要花時間去自提點提貨;對於平臺而言,除了瘋狂補貼帶來一擁而上的流量外,究竟能帶來什麼?是否有長遠的盈利點?恐怕連在傳統零售行業浸染多年的人士都會看不懂:社區拼團的KPI,究竟首先要考慮的是流量還是銷量。
  • 瀋陽:網上買菜 方便便宜受歡迎
    新華網瀋陽4月15日專電(記者李克瑤)「4.2元/斤的西紅柿在買菜網上3.5元/斤;3元/斤的芹菜在買菜網上2.5元/斤;買菜網上的椰菜花4.5元/斤,也要比市場上每斤便宜0.9元。」近年來,在南方很多城市興起的買菜網也現身沈城,由於價錢比市場還便宜,省時省心,很受人們歡迎。
  • 「買菜網」為啥吃不開
    最近,「蒜你狠」捲土重來,而淘寶網發布數據稱,大蒜網上批發價比線下低兩成。不少人認為,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在網上買菜遲早會成為一種消費趨勢。   網上賣菜是否有市場?  3年前,鄭州首個「買菜網」開辦,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如今,該「買菜網」早已轉型改賣土特產。  疑問  網購大蒜雞蛋可省錢?
  • 網上買菜變「網上買貸」?「美團月付」吃相太難看
    不少網友表示,自己此前也遇到過類似問題,並且涉及的業務不僅是外賣和買菜,還包括單車、打車等。深圳網友「做減法的蔥姑娘」表示,前幾天收到一條簡訊,提示有貸款記錄,並附上了連結。「我第一時間想到被騙,趕緊打客服電話,客服也沒法現場回答我,讓我按照連結上傳簡訊截屏。他們查清楚後給我電話,原來是被貸款了。」
  • 叮咚買菜,被合圍!
    瘋狂融資燒錢補貼、強大的地推鐵軍、前置倉這些叮咚買菜在上半場祭出的殺手鐧能否在下半場發揮出如昔的戰鬥力尚未可知。但2020年進入下半年以來,叮咚買菜的步履顯然加快了。繼4月揮師北上後,在8月下旬,叮咚買菜宣布將連續進軍南京和廣州兩城。一方面是對規模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叮咚買菜急於撇開區域性劣勢。
  • 叮咚買菜的進京隱憂
    這種複雜和困難放在叮咚買菜身上,會因為它的生鮮屬性而得到翻倍。 全新的供應鏈體系,漫長的市場燒錢培育期,密集鎖定局部區域市場的不可能性等……更為麻煩的是,北京還是當前疫情管控最嚴厲的城市。叮咚買菜開倉的北京朝陽區,前幾天剛剛列為全國唯一疫情高風險地區。 叮咚買菜的創始人梁昌霖唯一對進軍北京的說法是,開拓北京市場屬於叮咚買菜的既有計劃。
  • 盒馬菜市和叮咚買菜,你更看好哪個?
    從叮咚買菜這個軟體來看,是一個非常具有生活化的場景,例如購買魚肉、蔬菜等產品,系統也會免費為用戶贈送一把小蔥,這是一種非常貼心且溫暖的設置,在商品新鮮度上也是非常獲得消費者的信賴,系統體驗整體效果佳。生鮮市場一直都是剛需的存在,叮咚買菜的模式是只做平臺,不做線下,通過菜品種類,適當的價格,體貼的服務快速吸引了大量用戶。
  • 網上買菜有硬傷,巨頭們補貼過後將平靜
    一、社區團購有硬傷,決定了無法取代菜市場社區團購,本質上仍是網上購物(網上買菜)。區別只不過是把單打獨鬥的消費者,通過團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由過去的個人單獨網上買菜,變成了一個小區內一群人共同網上買菜。但本質上,依然是網上購物。
  • 多多買菜混戰買菜江湖
    拼小站是因為對站點的管控措施不到位,導致後期站點不受平臺約束;而「快團團」則是對商家和訂單的管理不夠系統化,經常出現用戶訂單過於分散和漏送訂單的情況,用戶體驗極低。擁有了兩次失敗經驗後,如今的多多買菜採用預售+站點自提這一社區團購常用的模式,降低試錯成本。目前平臺上出售生鮮果蔬等生活日用品,用戶當日23點之前在線上下單後,第二天四點以後到選定站點自提。
  • 網上買菜比市價便宜兩成
    每天有3500個家庭網上買菜家事易首創的「電子菜箱」無人交付網上買菜模式,正加速發展。「本月剛上線的『電子分揀線』將產能至少提升5倍,服務2萬個家庭網上買菜。」家事易副總經理遊澤宇透露,「現在,『電子菜箱』已經從洪山區,擴展到漢陽、礄口、江岸、江漢等區,累計在270個小區投放了近450組,發展會員12萬人,每天為3500個家庭提供生鮮配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