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舉辦體育節活動,開幕式上,6名小學生用中、英、西、日、法、德六國語言輪番主持。視頻裡,同學們表達相當流利,超自信超有國際範兒!」網友紛紛表示,「雖然聽不明白,點頭鼓掌就行」,「我的語言水平不如小學生」,「這外語自帶麻辣味兒」。
作為家長的我們,都希望孩子多學本領。關於幼兒學外語這件事,我有如下幾點建議。
一、0—3歲是啟蒙的黃金時間
有的家長會覺得這個時間段孩子也在學習中文,會不會容易混淆,反而得不償失。而事實卻非如此,全球很多教育研究機構用數據和調查結果證明了,儘早學習第二外語,對大腦發育好!
雖然嬰兒不會說話,但是他們已經具備分辨「語調」和「聲音」的能力。當媽媽和其他人一起說話時,他可以聽出媽媽的聲音。同樣,當媽媽說兩種語言時,他也可以區分的出來。
二、4—6歲是詞彙量累積的關鍵期
4-6歲時,大部分幼兒基本能發清各種元音和輔音。他們會有意識的重複練習,也能夠分辨出讀音的對與錯。在這個時期,幼兒的學習能力很強,詞彙量有了很大的積累。孩子通過模仿得到知識,能夠形象地模仿準確的發音。並通過機械式的記憶,逐步掌握日常口語。
三、學習環境很重要
語言是用來溝通的,生活在兩國交界的人,無需進行專門的學習,便可以掌握一門外語。那是因為他生活在那裡,可見語言環境說多麼重要。
幼兒學英語時,家長可以創設更適合的環境。比如,有能力的可以用外語進行日常對話。達不到這種水平的家長,可以用便利貼寫上外語單詞,貼在對應的物品上。周末選擇播放外文歌曲,電影等。
語言是文化溝通的紐帶,不同國家有不同的人文歷史,也有不同的語言。學習外語,也會了解這個國家的發展史。堅持學外語,孩子的眼界也會得到拓展。那我們還猶豫什麼,從現在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