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藝術和表現主義的先驅愛德華~蒙克的七幅版畫

2020-12-19 聞是藝術

愛與焦慮:愛德華蒙克的七幅版畫賞析

大英博物館將舉辦英國近45年來最大規模的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版畫展,將展出83件藝術作品,其中50幅版畫來自奧斯陸的蒙克博物館,揭示藝術家的創作與人生。他的作品描繪了愛、焦慮、嫉妒、孤獨等心理狀態,以及崇尚波西米亞主義(Bohemianism)的同好,展現了創新性技巧和對色彩的大膽運用。這裡是他的六幅版畫作品

《兩個寂寞的人》(The Lonely Ones),Edvard Munch,木刻版畫,1899年

挪威藝術家愛德華·蒙克1863年生於奧斯陸,是現代藝術和表現主義的先驅,以代表作《吶喊》聞名於世。儘管蒙克創作了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藝術作品之一,但他的知名度不及同時代的梵谷、高更等藝術家。

蒙克的家鄉奧斯陸是一個受路德教會嚴格控制的社會,為了打破傳統生活方式的束縛,他廣泛遊歷歐洲,在巴黎和柏林結識了一群崇尚波西米亞主義的作家、詩人、藝術家。他們批判社會傳統、追求自由戀愛,促使蒙克的創作逐漸打破藝術、文學和哲學的邊界。

《克裡斯蒂安尼亞的波西米亞人》(Kristiania Bohemians II),Edvard Munch,蝕刻版畫,1895年

克裡斯蒂安尼亞為奧斯陸的舊稱

蒙克前十年的創作以繪畫為主,1894年左右轉向創造性版畫的製作,以彩色石版畫和獨特的木刻版畫作品在藝術市場名聲鵲起。展覽的「焦慮與分離」部分將呈現蒙克在1895年創作的一幅黑白版畫《吶喊》,以及與之相關的1892年的素描《絕望》,後者與油畫版本的《吶喊》都描繪了血紅色的天空,以及內心痛苦的相似情緒。

《吶喊》(The Scream),Edvard Munch,石版畫,1895年

《頭靠頭》(Head by Head),Edvard Munch,木刻版畫,1905年

《聖母》(Madonna),Edvard Munch,石版畫,1895-1902年

《吸血鬼2》(Vampire II),Edvard Munch,1896年

蒙克作品: 吸血鬼油畫 愛與痛

木版畫《吻》

相關焦點

  • 「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展(2020岡德森收藏...
    這個秋天,如果漫步外灘,如果對內心和情緒主題感興趣,那麼請不要錯過「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展(2020岡德森收藏)」。據界面藝術了解,此次展覽由上海久事美術館、上海邁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攜手挪威Snowflake藝術公司聯合主辦,挪威駐上海總領事館、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大力支持。
  • 世界名畫家——表現主義大師蒙克《吶喊》賞析
    孟克是挪威表現主義畫家和版畫複製匠,偉大的挪威畫家,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他是具有世界聲譽的挪威藝術家,他的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畢卡索、馬諦斯就曾吸收他的藝術養料,德國和法國的一些藝術家也從他的作品中得到啟發。他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
  • 表現主義的符號—蒙克除了《吶喊》外,還有《絕望》和《憂慮》!
    蒙克在1892年1月22日的日記中寫道:「我和兩個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陽快要落山時,突然間,天空變得血一樣的紅,一陣憂傷湧上心頭,我呆呆地佇立在欄杆旁。深藍色的海灣和城市,是血與火的空間,朋友相繼前行,我獨自站在那裡,突然感到不可名狀的恐怖和戰慄,我覺得大自然中仿佛傳來一聲震撼宇宙的呼號。」他的藝術,飽含著個人的思想情緒, 而不是無主題性的感覺表現。
  • ...蒙克版畫與油畫展(2020岡德森收藏)」今天在上海久事美術館開幕
    2019年倫敦大英博物館舉辦了英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愛德華·蒙克版畫展:「愛與焦慮」,共展出其各時期、各種風格並通過不同基質創作的版畫作品83件。此次展覽是英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蒙克版畫作品展。策展人歌莉婭·巴特魯姆直言:「愛德華·蒙克是表現主義的代表性藝術家,而他的聲譽實際上是通過他的版畫建立起來的。版畫是他的創作中的核心,極具實驗性和創新性。」
  • 鑑賞|上海「蒙克展」中的版畫,也是畫家的心靈日記
    愛德華·蒙克(1863-1944),挪威藝術家,也是享譽全球的表現主義大師。2020年9月25日,展覽「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2020岡德森收藏)」在上海久事美術館開幕。展出挪威收藏家帕爾·岡德森(Pål Gundersen)收藏的53件作品,包括《吶喊》版畫在內的版畫創作,以及其生涯晚期的繪畫作品。
  • 北歐旅行之挪威「蒙克博物館」——欣賞世界頂級藝術
    蒙克博物館與挪威國家美術館是挪威的兩大館,這座博物館內收藏著挪威著名的畫家蒙克的畫作。愛德華·蒙克是挪威堪稱國寶級的存在,出生於奧斯陸的蒙克將他的畫作與奧斯陸點點滴滴糅合在一起。當然,作為挪威的美術博物館,館內也收藏著畢卡索、莫奈等印象派大師的畫作。但是因為蒙克是挪威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所以這座博物館也被稱為蒙克博物館。
  • 淺析德國表現主義的藝術特徵
    關鍵詞:德國;表現主義;主觀情感;個人色彩 中圖分類號:J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8-0166-02 一、德國表現主義的先驅人物 代表先驅:「蒙克」、「康定斯基」等。表現主義的先驅: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
  • 和藝術大師蒙克「尖叫」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愛德華·蒙克愛德華·蒙克(1863-1944),挪威藝術家,也是享譽全球的表現主義大師。在蒙克的所有作品中,《吶喊》是當今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藝術作品之一。2020年9月25日,展覽「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2020岡德森收藏)」在上海久事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作品來自於挪威的收藏家帕爾·岡德森(Pl Gundersen),展出的53件作品,包括蒙克最早的一批版畫創作,以及其生涯晚期的繪畫作品。
  • 人物肖像畫:克裡斯蒂安·蒙克-蒙克|美術作品
    19世紀至20世紀挪威畫家_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生於1863年12月12日至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現主義畫家、版畫複製匠,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愛德華·蒙克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他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
  • 蒙克作品今秋將來滬,計劃展出油畫與《吶喊》石版畫等
    」澎湃新聞今天獲悉,上海久事美術館將於今年秋季舉辦蒙克展——「吶喊與迴響——2020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大展 」,計劃展出蒙克的6件橫跨30年不同階段的油畫及47件版畫作品。其中,包括計劃展出一幅《吶喊》石版畫。由於疫情影響,目前上海久事美術館正在與藏家商討運輸,展品等問題,具體展期還尚未確定。
  • 蒙克來魔都了!《吶喊》卻不是唯一值得尖叫的
    近日,「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展」登陸上海久事美術館,展出挪威著名收藏家帕爾·岡德森收藏的53件蒙克版畫及油畫,創作時間跨度長達30年。其中,最令人「尖叫」的,莫過於蒙克珍貴的1895年石版畫、也是他本人唯一手工上色版《吶喊》(又名《尖叫》)。據悉這是地位僅次於四幅全色彩繪畫《吶喊》的版本,也是《吶喊》主題作品本世紀首次到訪。
  • 石版畫《吶喊》將亮相
    疫情下,壓抑、驚恐、悲傷、吶喊這些詞如今已成為了2020年全球的關鍵詞,而這些正是蒙克所關注的,就如蒙克曾說的,「我要描繪那些在生存、在感受、在痛苦、在戀愛的活生生的人們。」
  • 樺樹風景畫:樺樹的樹幹、雪中的白樺樹-蒙克|美術作品
    19世紀至20世紀挪威畫家_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生於1863年12月12日至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現主義畫家、版畫複製匠,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愛德華·蒙克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他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
  • 海灘風景畫:海灘的繪畫研究、海灘上的月光-蒙克|美術作品
    19世紀至20世紀挪威畫家_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生於1863年12月12日至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現主義畫家、版畫複製匠,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愛德華·蒙克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他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
  • 蒙克《吶喊》背後10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展覽「愛德華·蒙克:愛和焦慮」正在大英博物館展出,聚焦蒙克的版畫作品。這場蒙克版畫作品展的成功之處在於抓住了蒙克藝術中創作神話的精髓,相比色彩,其畫中的內容或形象更具普世性,能讓畫前的人們不禁發出「吶喊」。關於《吶喊》,蒙克創作過多個版本,最早版本是1893年的蛋彩畫版,在創作《吶喊》前,蒙克還畫過一張結構類似的《絕望》。
  • 翠西·艾敏/愛德華·蒙克:探索「靈魂的孤獨」的異同
    翠西·艾敏(Tracey Emin),她在近25年來一直是當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 挪威藝術大家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他開創了一種新穎的被稱為表現主義的新風格。在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的展覽「翠西·艾敏/愛德華·蒙克:靈魂的孤獨」中,艾敏選擇了蒙克的傑作與她近期的畫作一起展出,呈現她對蒙克的喜愛、追隨,以及兩位藝術家對情感與靈魂的寂寞的探索。英國當代藝術家翠西·艾敏此前公布了自己與癌症鬥爭的經歷。她在過完57歲生日的後幾天進行了手術,如今,她又重新拿起了畫筆。
  • 藝術先驅Emil Nolde——豐富的表現手法
    Emil Nolde諾爾德(Emil Nolde,1867—1956)是德國表現主義藝術的先驅。他的藝術典型地體現出德國表現主義追求「內在衝動」渲洩的藝術傾向。他的畫注重情感表現,色彩濃重,造型簡潔,人物動態強烈。他以激越的情緒所描繪的那些極富戲劇性的宗教高潮場面,充滿了神秘感與象徵性,滲透著中世紀式的狂迷之情。
  • 《吶喊》等蒙克名作上海開展
    蒙克經典版畫《吶喊》的1895年石刻(手工上色)版本亮相上海。新華社記者許曉青攝新華社上海9月27日電(記者許曉青)繼一周多前莫奈名作《日出·印象》在上海外灘展出後,愛德華·蒙克的劃時代經典版畫《吶喊》日前在上海開展。
  • 雙十一優惠|蒙克展特惠票限時開售!
    53件(47件版畫及6件油畫),橫跨蒙克最精彩紛呈的30年。是蒙克用一生追尋的關於「生命輪迴,我自永恆」的藝術表達,策展人用三個關鍵元素來串聯並凸顯這些主題。 蒙克展的排隊入口處有一面貼有蒙克生前最愛獨處地方——位於艾克裡莊園的工作室,一生未婚的蒙克晚年被「社交焦慮症」所困擾,回歸故土後的生活除了幾位摯友和管家以外
  • |版畫|油畫|畫家|石版畫|...
    小鬼當家版吶喊  今年9月,上海久事美術館隆重迎來「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展」,展出包括1895年石版畫版《吶喊》在內、由挪威岡德森收藏(GundersenCollection)的53幅版畫及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