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本世紀最頂流的表情包,真跡來了!|版畫|油畫|畫家|石版畫|...

2021-01-09 網易

  

  2020已經到了尾聲,

  全球人類與病毒的惡鬥還在繼續,

  如果要用一個表情總結這魔幻的一年,

  這個表情包必須上榜:

  夾雜著惶恐、尖叫、甚或有些失控

  ——

  說起這個表情包,它的創作靈感來自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極具辨識度的曠世名畫《The Scream》,中文譯名《吶喊》(同樣獲此「殊榮」登陸Emoji的還有「」,原型是日本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

  

  《神奈川沖浪裏》

  輝煌的暮色映襯著藍得深沉的峽灣,一個禿頭、長相詭異的人捧著自己那顆因驚悚而扭曲、嘴巴大張的腦袋,其身後是漸行漸遠的兩個身影……

  蒙克一共創作了四幅《吶喊》,每一副的構成基本一致,第一幅和第四幅的創作隔了17年,當中最為大家熟知的是1893年第二版的《吶喊》

  

  即使你不了解《吶喊》的作者和創作背景,一旦看過這個直接簡單又充滿張力的畫面,你幾乎很難不把它記下來。這也是為什麼《吶喊》橫空出世一百多年,關於它的討論熱度就從未退減。

  

  

  

  東京美術館在2018年舉辦蒙克展覽的時候 聯合《精靈寶可夢》 合作,推出一系列」吶喊「為靈感的周邊產品,萌出血。

  

  腦洞精奇的網民一次又一次把各種版本的《吶喊》推到大眾視野前,它甚至成為有史以來被改(è)編(gǎo)得最多的超級IP之一,流行文化大放異彩,它也功不可沒。

  

  辛普森一家版吶喊

  

  Joker版吶喊

  

  綠巨人版吶喊

  

  小鬼當家版吶喊

  今年9月,上海久事美術館隆重迎來「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展」,展出包括1895年石版畫版《吶喊》在內、由挪威岡德森收藏(Gundersen Collection)的53幅版畫及油畫。

  

  這不僅是「」表情包本尊空降上海,更是自1997年挪威國王攜蒙克作品訪滬後,大師真跡於本世紀再度與上海結緣。

  KLOOK已為你準備好了門票,直達蒙克的藝術世界。門票 98元起,分平日票和周末全通票,付款的時候輸入優惠碼【KLOOK18】還能再打折。

  吶喊與迴響 —— 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2020岡德森收藏)

  展覽時間 | 2020年9月25日-2021年1月3日

  參觀時間 | 10:00-18:00(17:30停止入場)

  展覽地址 | 上海久事美術館(黃浦區中山東一路27號6樓)

  

  人生如戲

  而蒙克的「戲」是一出大寫的悲劇

  蒙克1863年生於挪威一個軍醫家庭,他的命運,卻是編劇都不敢這樣編的悲催:蒙克的前半生被死亡圍繞,32歲前,蒙克的父母、姐姐、弟弟就先後辭世,可以說經歷了絕大部分人年輕時想都不敢想的苦難。

  

  蒙克在他艾克利莊園的工作室內,1937年拍攝

  歷劫重重,讓他變得孤絕,內心的劇痛統統訴諸筆端,卻又似乎冥冥註定,他終將像古往今來眾多天才一樣,閃耀如星

  

  《有骷髏手臂的自畫像》

  1974年的傳記電影《愛德華·蒙克》重現了蒙克面對至親一一離去的情景。1877年,蒙克最愛的姐姐蘇菲死於肺結核,年僅15歲,那個年代,肺結核可是會要了人命的絕症。

  為了紀念姐姐,蒙克在1885年開始畫《生病的孩子》(《The Sick Child》),這個系列一畫便畫了40年,同一個場景反覆修改畫材、顏料、色彩、技法,蒙克近乎一個偏執狂,力求重現姐姐彌留之際最真實的印象。

  《生病的孩子》部分版本,

  最左為1886年完成的第一幅布面油畫

  Photo Wikipedia

  

  

  

  《吶喊》不止一個版本

  它的誕生可能跟愛迪生有關?

  看完上面的故事,你已經知道蒙克是一個會不斷就同一主題N次再創作的畫家,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吶喊》上。而叫「吶喊」這個名字的原因,可能並非你認為的那樣。

  根據蒙克自己的描述,這幅畫起源於他與兩個朋友在峽灣岸上散步的黃昏,突然之間,晚霞變得如火如血,他感到無休止的尖叫響徹自然萬物(「I sensed an infinite scream passing through nature」),他精疲力竭、焦慮不安,不得不倚靠欄杆停下。

  

  《吶喊》1893蠟筆、蛋彩畫

  因此,這幅畫之所以叫「吶喊」,並非畫面那個張嘴的主人公發出狂吼,而是來自自然深處的尖銳之聲。蒙克顯然對那個黃昏和那陣聲響念念不忘,《吶喊》的創作從此貫穿了他將近20年的藝術生涯。

  他最先於1893年創作了兩幅《吶喊》(蠟筆版和蠟筆、蛋彩畫版),1895年又畫了第二幅蠟筆畫,15年後的1910年,創作的執念未減,第二幅蛋彩畫又面世了。

  1895年版本於2012年在紐約蘇富比以接近1.2億美元的天價由私人藏家拍得,這也令這幅《吶喊》成為目前全球最貴的十幅畫之一。另外,其餘三幅均藏於奧斯陸的挪威國家畫廊或蒙克博物館。

  

  挪威蒙克博物館,建於1963年,蒙克一半以上的作品都收藏在這裡。

  至於畫中主角那個讓人過目不忘的模樣,據說靈感源自蒙克在1889年巴黎世博會上看到的秘魯木乃伊,又說是愛迪生同場展出其剛剛發明的電燈泡,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搜索比較一下哪個更像。

  

  《吶喊》的故事還沒完……

  實際上,蒙克還畫過另外幾幅主題和意境相仿的作品,堪稱《吶喊》的番外篇:如1892年《黃昏時分的情緒,絕望》(《Sick Mood at Sunset, Despair》)、1894年的《絕望》(《Despair》)和《憂慮》(《Anxiety》),不過,同一片天空和峽灣卻有不同的命運,這三件作品遠不及《吶喊》知名。

  

  《黃昏時分的情緒,絕望》1892

  

  《絕望》1894

  除了上述四幅油彩或粉彩版本,蒙克還於1895年在柏林專門找人做了一個石版畫《吶喊》,並印成40多幅印刷本,蒙克還精心挑選了一部分上色,但這些畫作如今多已散佚。

  版畫之於蒙克來說意義匪淺。藝術界普遍認為,這位從未接受過版畫訓練的畫家,偏偏是靠版畫立足歐洲藝壇並彪炳後世的。

  

  《生病的孩子 I》 三色石版印刷於宣紙1896 蒙克在巴黎的克洛製作,拍賣網站顯示已拍出 188,500英鎊,約165萬人民幣。

  我們也的確看到,蒙克於1894年才開始版畫創作,《吶喊》最早的蛋彩畫和蠟筆畫版本於1893年在柏林登場時,一度被認為是過於激進的。

  這次於上海久事美術館展出的《吶喊》,正是收藏家帕爾·岡德森(Pl Gundersen)帶來的一幅由蒙克親自手工上色完成的《吶喊》石版畫,非常珍貴,可以說看到就是賺到!

  

  《吶喊》,黑色石版印刷

  上海久事美術館本次大展,是繼2019年大英博物館舉行「愛與焦慮」愛德華·蒙克特展後,規模和作品數量均最可觀的蒙克作品展覽。

  除《吶喊》外,現場還將展出蒙克幾張重要的版畫作品,包括他的另一件名作《麥當娜》及唯一一幅版畫自畫像《有骷髏手臂的自畫像》,此外還有1911年的《海灘上的兩個男孩》等。

  

  《海灘上的兩個男孩》,布面油畫,1911年

  蒙克終生未婚,他把自己與藝術的關係比作婚姻,而一件件作品無疑就是可愛的孩子。1944年,80歲的蒙克在奧斯陸的家中離世,根據維基百科記述,他生前捐了1,000幅油畫、15,400張版畫,4,500件素描和水彩畫,以及6件雕刻作品予奧斯陸政府。

  

  《憂慮》雙色石版印刷1896 蒙克在巴黎的克洛製作

  無論你是否蒙克粉絲,都能從風格多變的畫作中試圖理解他在人生早期經歷的黑夜般的絕望,是如何投射於畫布上,並感受他是如何在得到精神治療後獲得救贖,讓手中畫筆重披彩色光芒。

  

  《太陽》布面油彩

  作品授權複製放大版本在展廳末尾,可供打卡拍照

  當然,能夠朝聖「」表情包,本身就是一個很棒的理由。

  KLOOK已為你準備好了門票,直達蒙克的藝術世界。門票 98元起,分平日票和周末全通票,付款的時候輸入優惠碼【KLOOK18】還能再打折。

  ——

  KLOOK客路旅行出品

  「跟著我們玩點不一樣的」

  作者:Amber

  

  KLOOK是一個可以預訂全球和中國境內超過400個目的地超過10萬種當地旅行玩樂體驗的旅行平臺,每天都有千萬境外旅行者通過KLOOK預訂門票、交通卡、機場接送、一日遊、有趣體驗、當地美食。

  | | | | | | | | | | | | | |

  領取KLOOK訂閱號粉絲專屬出遊折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鑑賞|上海「蒙克展」中的版畫,也是畫家的心靈日記
    蒙克是從挪威峽灣走出的天才畫家,他的藝術道路可謂一場「逆襲」。他在長達超過60年的創作生涯中留下了大量優秀的繪畫作品。這其中,油畫及版畫無疑是最為重要且出彩的部分。而此次展覽的重點無疑是他的版畫作品,通過這些作品可以讀到他筆下的孤獨、絕望、焦慮、死亡和愛的感受,這也是畫家的心靈日記。
  • 蒙克作品今秋將來滬,計劃展出油畫與《吶喊》石版畫等
    」澎湃新聞今天獲悉,上海久事美術館將於今年秋季舉辦蒙克展——「吶喊與迴響——2020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大展 」,計劃展出蒙克的6件橫跨30年不同階段的油畫及47件版畫作品。其中,包括計劃展出一幅《吶喊》石版畫。由於疫情影響,目前上海久事美術館正在與藏家商討運輸,展品等問題,具體展期還尚未確定。
  • 你見過版畫麼?版畫又是怎麼樣設計出來的呢?
    大家應該都見過蒙娜麗莎的微笑,《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時代畫家李奧納多·達·文西所繪的麗莎·喬宮多的肖像畫。法國政府把它保存在巴黎的羅浮宮供公眾欣賞。那麼它也是一幅經典的油畫作品,油畫是以用快乾性的植物油(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製作的一個畫種。作畫時使用的稀釋劑為揮發性的松節油和乾性的亞麻仁油等。畫面所附著的顏料有較強的硬度,當畫面乾燥後,能長期保持光澤。憑藉顏料的遮蓋力和透明性能較充分地表現描繪對象,色彩豐富,立體質感強。油畫是西洋畫的主要畫種之一。
  • 石版畫《吶喊》將亮相
    上海久事美術館將於今年秋季舉辦蒙克展——「吶喊與迴響——2020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大展」,展出蒙克的6件橫跨30年不同階段的油畫及47件版畫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吶喊》石版畫。 愛德華·蒙克,1863年12月12日出生於挪威東部小鎮洛頓,挪威藝術家、版畫家,現代表現主義之父,象徵主義的代表人物。
  • 趙準旺先生帶您解讀什麼是版畫
    當代版畫的概念主要指由藝術家構思創作並且通過製版和印刷程序而產生的藝術作品,具體說是以刀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石、麻膠、銅、鋅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圖畫。原創限量版畫與限量籤名版畫的區別?因為加入了畫家的主觀意圖,所以限量版畫並不追求100%還原原作,比如局部色彩,畫家可能會認可比原作深一點或淺一點的顏色,只要他們認可,就都是忠於原作的。最重要的是,這些版畫是限量的,每一張版畫都會在作品的左下角標明印數和印張,一般是用阿拉伯數字的分數形式寫成的,如32/99,即此畫共印製了99張,這一張是第32張。右下角是作者的籤名和製作年代。既然是限量,仿數越少,價格肯定越高。
  • 「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展(2020岡德森收藏...
    版畫讓蒙克的藝術創作走向高峰愛德華·蒙克作為藝術家的身份更多是通過他的油畫作品為人所知的。但是,同樣不可否認的是,版畫才是最體現他作為一個極具實驗性與創作力的藝術家的特點,並最大程度上滿足他持續的好奇心,旺盛的創作熱情與強大且持久的能量。
  • 古今中外經典版畫作品集
    版畫插圖中的線條流暢,刻工精細,畫面完整,無論是繪畫還是印刷工藝都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尤其重要的是,在這些版畫中,除了線條的運用之外,還有一部分已經開始出現大塊的黑色,這說明當時的畫家已經認識到版畫的一些特殊之處,這些形態銳利的黑色就是由木版的材料特性形成的藝術特點,它能產生出不同於其他繪畫手段的畫面結構和韻律。
  • 觀察|從《日出·印象》到《吶喊》,世界「頂流」藝術真跡緣何紛紛...
    就在上月,「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和「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先後在外灘的Bund One Art Museum和久事美術館開展。兩幅世界「頂流」名畫真跡,不約而同地來到外灘展出,在外灘匯流的「巧合」背後,也是近年來外灘打造人文藝術新高地的一個必然。
  • 3分鐘快速了解版畫是什麼?
    圖片來自丟勒《亞當和夏娃》 銅版畫  作為一個繪畫種類,版畫由來已久。《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中對版畫的解釋為:版畫,是繪畫種類之一。以刀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石、麻、膠、銅、鋅等版面上雕刻或腐蝕後印刷出來的圖畫。
  • ...蒙克版畫與油畫展(2020岡德森收藏)」今天在上海久事美術館開幕
    愛德華·蒙克作為挪威歷史上,乃至人類藝術史上最重要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之一,其創作不僅在歐洲,甚至在世界範圍內都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蒙克最為世人所熟知的就是他的經典之作《吶喊》。幾乎所有的藝術史著作都會在表現主義或象徵主義的板塊以《吶喊》作為代表性作品呈現。而畫面中那個驚悚的形象甚至已超越藝術史的範疇成為一個跨越時間與空間,貫穿不同文化領域的全球視覺符號。
  • 傳奇畫作提升家居逼格 —絲網版畫體驗評測
    於是人們喜歡用一些裝飾畫來提升家居品味,讓家居風格不至於那麼呆板單調。世界名畫無疑可以提升家居品味的逼格,平添幾分藝術氣質,可且不說名畫千金難求,即使有那樣的經濟實力和渠道可以求到真跡,恐怕也沒有幾個人會捨得堂而皇之地掛在牆上。於是掛一幅名畫仿品在牆上,是大多數家庭的最佳選擇。
  • 《吶喊》主題作品本世紀首次來中國展出,去外灘的這個美術館來一場...
    這是繼2019年英國大英博物館「愛與焦慮」愛德華·蒙克特展之後,規模最大、作品最完整的一次以蒙克原創版畫作品為主的展覽,也是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一次愛德華·蒙克作品展。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吶喊》主題作品本世紀首次來訪。
  • 美國版畫專業留學怎麼樣
    美國版畫專業留學是將創造性和技術性的想法,通過墨水、染料、紙張和織物渲染出來。當代版畫的概念主要指由藝術家構思創作並且通過製版和印刷程序而產生的藝術作品,具體說是以刀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石、麻膠、銅、鋅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圖畫。
  • 格拉斯哥藝術學院 2020 畢業展- 油畫與版畫專業
    在這樣一個實體展覽被取消、線上展示成為新流行的時刻,我們希望能以此記錄學生們當下最即時的回應,觀察他們的思考和創作。今年在 COVID-19 疫情和學校爆發內部矛盾的雙重影響下,格拉斯哥藝術學院(簡稱GSA)不得不暫時關閉校園,導致學生無法回校進入工作室創作,無法得到技術指導。
  • 現代藝術和表現主義的先驅愛德華~蒙克的七幅版畫
    愛與焦慮:愛德華蒙克的七幅版畫賞析大英博物館將舉辦英國近45年來最大規模的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版畫展,將展出83件藝術作品,其中50《克裡斯蒂安尼亞的波西米亞人》(Kristiania Bohemians II),Edvard Munch,蝕刻版畫,1895年克裡斯蒂安尼亞為奧斯陸的舊稱蒙克前十年的創作以繪畫為主,1894年左右轉向創造性版畫的製作,以彩色石版畫和獨特的木刻版畫作品在藝術市場名聲鵲起
  • 魯迅美術學院學生國畫、油畫、版畫、雕塑藝術作品
    魯迅美術學院學生20世紀七八十年代創作作品(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生活氣息。、油畫系、雕塑系、攝影系、環境藝術設計系、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工業設計系、美術史論系、文化傳播與管理系)和一個水性材料工作室、一個藝術文化研究中心(中國人物畫工作室);設有16個專業及方向:中國畫、書法學、版畫、水彩、油畫、雕塑、攝影、影視攝影與製作、環境藝術設計、城市規劃與設計、染織藝術設計、
  • 簡單有趣的創意美術兒童畫擦色版畫恐龍世界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恐龍種類多,體形和習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雙腔龍可能超過50米,而最小的蜂鳥可能還不到10釐米就食性來說,有溫順的草食者和兇暴的肉食者,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如果把它畫出來你覺得應該先畫什麼再畫什麼呢?
  • 絲網印刷名作非版畫賣高價涉嫌商業欺詐?
    因為這樣的東西只是複製品,沒有什麼藝術價值、收藏價值,必須按照普通商品的計價方式來定價——材料成本加人工成本,再加上營銷通道的成本及合理的商業成本。否則,就有欺詐嫌疑。  就算是藝術家用版畫這種形式來進行創作,在限量裡面,無論你複製了多少件,也要把這些作品作為一個整體來看,由此來確定每件作品的價格。
  • 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教學體系
    工作室的教學方向與實驗室研究實踐相結合的模式有力地推進了課程的改革,一批內容新穎、特色鮮明的新設課程極大地豐富了版畫系的教學體系,其中尤以文化考察課程最受學生歡迎。文化考察課程圍繞三個教學方向展開教學,一、周、秦、漢、唐專題歷史文化考察。
  • 兒童創意繪畫之簡易版畫——吹塑紙版畫
    從古至今,傳承下來的藝術形式數不勝數,有國畫、素描、水粉、油畫、版畫等等,但其實真正能讓孩子實際去體驗的少之又少,都是些必須到達一定程度才能去接觸的手法和方式。不過今天不同,我將帶著孩子們一起體驗簡易版的版畫——吹塑紙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