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式救人」!上海如何教出一批「盛曉涵」

2020-12-20 人民日報

王老伯為格致中學高一(7)班學生盛曉涵送上錦旗。孫中欽攝

05後上海少年「教科書式」救人,溫暖全網

這兩天,上海一個15歲少年街邊救人的故事,穿破初冬降溫天,感動溫暖了很多人。

一個多月前,63歲的王老伯在高中同學聚會後,陡然摔倒街頭不省人事,老同學們都有些手足無措,忙著扶他坐起,掐人中、拍背,希望喚醒他。此時,一個高個子校服少年擠入人群。他細心觀察到老伯出現尿失禁,用手在他鼻下試探,感覺呼吸已變得微弱。有人猜測老人可能被食物噎住了,少年認為應該是心臟驟停,但為了排除可能性,還是先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做了拍擠壓動作,見沒有任何食物吐出,立刻依照自己的判斷,將老人放成平臥姿勢,開始進行心肺復甦的急救。

他一邊疏散圍觀人員,一邊解開老人胸前紐扣,為他做體外按壓。為了讓救援更有效,他還趕緊教會王老伯的同伴做「鼻式人工呼吸」,協助救人。經過五六分鐘連續按壓,原本脈搏微弱、體溫下降、僅有微弱喘息的王老伯,重新開始自主呼吸。少年不敢停手,一直堅持按壓到120急救車趕到、醫護人員拍著他的肩說「小夥子可以放手了」,才松下一口氣。此時,距離他開始施救,已經過去20分鐘。

經瑞金醫院診斷,王老伯遭遇大面積心梗,心臟外側三根血管全部堵塞,整整昏迷了十天十夜才醒來,若非搶救及時,後果不堪設想。

老人們憑著這張救人現場拍下的照片,到格致中學查詢到了救人少年的身份。(受採訪人提供)

救人少年不肯透露姓名,回到學校也不曾提起救人的事。但老人家們憑校服上的「格致」二字推斷出,他可能是上海知名實驗性示範性高中格致中學的學生。他們拿著現場拍下的模糊照片到學校詢問,老師們一眼認出,他是學校高一(7)班學生盛曉涵。

12月16日中午,住了26天醫院、身體康復的王老伯剛出院,就在高中老同學和老師的陪伴下來到格致中學,為這個見義勇為、搶回一條命的少年送上錦旗,親口道一聲感謝。

15歲的「救命恩人」,像大多數青春期少年一樣,被一群爺爺包圍著、擁抱著、感謝著時,流露出靦腆、窘迫的表情。

但正是這個少年,救人之際積極勇敢、不慌不忙;雖不願多受關注,不希望被太多曝光,但面對採訪,仍將自己急救時的判斷依據和不夠完美之處精準說明,勇氣、理性、正能量、知識技能、行動力,一樣都不少。

「教科書式救人」的少年,是怎麼養成的?

面對鏡頭和一群老伯伯們的包圍和擁抱,15歲的「救命恩人」有點窘,遠不像救人時那樣「手勢正確」。孫中欽攝

熱心少年有底氣,他就讀過的每所學校都有急救課程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上海小囡,盛曉涵的成長細節不難找。

聽說他救人,格致中學的老師和同學們都不意外。高一年級組長餘光輝老師和盛曉涵同班同學張芳寧、胡智翔都說,他性格開朗,是學校裡有名的熱心人,課間主動幫老師調試投影設備、扛實驗器材,不厭其煩為同學解答學習上的問題,積極報名參加班級活動,幫同學去衛生室拿藥,大掃除主動乾重活累活……平時不論認不認識,只要看到別人有麻煩,他一定會站出來幫忙。

盛曉涵在奧林幼兒園就讀時候的老師、現在的回民幼兒園副園長吳軼老師「起底」:做遊戲時,小盛最愛做「小醫生」,為「小病人」救死扶傷,懂的醫學知識最多。「還是小暖男,會照顧小夥伴。有次我帶班,嗓子不舒服,一直咳嗽,小盛讓全班孩子安靜,讓我休息一下去喝杯水。當時就被他感動到了。」

盛曉涵想得更深:「我只是做了出於本心的事情。真不想讓大家覺得『某個人很厲害』,只想讓大家想到,這麼小的學生都能這麼做,我為什麼不能這麼做呢?」

上海舉辦中小學健康教育主題活動,心肺復甦體驗活動吸引了很多家長和學生參與。劉蕾攝

萬一老人沒有被救回來怎麼辦?萬一是「碰瓷」遇到訛詐怎麼辦?……盛曉涵說,危急時刻,誰能想這麼多?

「當一個人倒在地上,如果走過去的人都想是不是會訛我、我會不會虧錢之類的,這個社會就輸了;人人都想我要不要去幫他、他是不是遇到困難了,不管最後幫沒幫成,那麼這個社會就贏了!」

小盛這段話,一半是戳人心窩、讓成年人羞愧的尖銳深刻;一半則讓人溫暖,心生希望,看到「一代更比一代強」的例證。

出手救人,僅有熱心或書本知識是不夠的。生死攸關的瞬間,人多嘴雜的紛亂環境,頭腦不慌,準確研判,動作不走樣,還能被稱為「教科書式救人」,必定經過專業技能培訓,甚至反覆練習。

盛曉涵的底氣,除了對醫學的個人興趣,更多來自於學校教育。他說,要感謝從上海市教科院實驗小學、格致初級中學到格致中學,他就讀的每所學校都開設有急救課程。今年10月7日,格致中學初、高一年級全體師生還在東方綠舟老師指導下,進行了心肺復甦和救護包紮技能培訓和考核。事實證明,一次次的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練習確實有效。

救人之後,小盛想的全是「技術性」細節:喜歡打排球,最高紀錄是一個小時連續墊球2300下,才能堅持連續體外按壓20分鐘;「當時太緊張了。其實不遠處有酒店,我應該趕緊讓人去借一個AED設備來,說不定更有效。」

軍訓期間,黃浦區的高一新生正在參加急救技能培訓。 黃浦區教育局供圖

素質教育見成效,上海要讓高中學生都有能力成為「盛曉涵」

小盛的話,不經意間,透露出上海在布設城市應急救護設施、開展技能培訓方面的成績,也讓人看到上海孩子「上學」之後,除了讀書、刷題、考試之外,學到、練過的本領還真不少。說了多年的「素質教育改革」,終是見了成效。

「學校會舉辦健康教育講座,由衛生老師中午通過學校電視臺向學生宣傳健康衛生知識,包括急救知識。高一軍訓安排傷口包紮、心肺復甦知識學習和演練,軍訓結業式上還會進行匯報表演。定期舉辦逃生演練,學會自救和互救,每個班的衛生員都是紅十字會員骨幹,衛生老師會對他們定期進行培訓,並組織他們參加市區相關比賽。」格致中學老師這樣介紹。

上海開設了公共安全體驗教室和區域體驗中心,學生們正在學習使用滅火器。 陸嘉輝攝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動營地東方綠舟舉辦的學生軍訓,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下系列活動就包括學習緊急救護、心包紮、止血、固定、搬運與自救互救方法。格致中學所在的黃浦區紅十字會,會在學生完成救護培訓項目後,為他們頒發合格證書。

據上海市教委介紹,近年來,上海中小學校通過健康教育課程、主題班會活動、晨會等形式,開展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疾病預防、安全應急與避險等知識教育。理論授課與技能實訓結合,讓不少高校和中小幼教師都熟悉掌握了急救具體實施步驟、過程及各類常見傷害事故緊急處理方法,包括心肺復甦及自動體外除顫器的使用。2017年起,全市還組織開展中小學校園應急救護基本知識與技能宣傳展示活動,已連續舉辦四屆。

上海率先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圖為高中生志願者在敬老院為老人們服務。 陸嘉輝攝

從幼兒園到大中小學分段普及緊急救護課程,將其列為高中軍訓的必備項目,意味著一大批學生都將有能力成為「盛曉涵」。這是一個時代、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福音。

「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王平將對學生的救護知識技能培訓,提升到教育改革和未來取向的高度來看待。他指出,上海著手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全面深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著眼探索德智體美勞全要素的過程性評價辦法,不再單純以考分排名評老師、以考試成績評學生、以升學率評學校,扭轉了教育功利化傾向。

「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上海市委書記李強這樣說。

一流教育與一流城市,必不是精緻利己主義的培養皿,而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溫暖、光明的所在。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上海頻道)

相關焦點

  • 高中生「教科書式救人」背後的故事
    高中生「教科書式救人」背後的故事 2020/12/20 20:48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遊歷 瀏覽:890
  • 上海高中生盛曉涵「教科書式」施救 生命健康教育潤物無聲
    央廣網上海12月20日消息(記者吳善陽)12月16日中午,市民王老伯在其高中同學和老師陪同下來到上海市格致中學,給盛曉涵同學送錦旗,對他危急之際給予自己的急救行為表達感激之情,小盛同學救人不留姓名的事情才被學校師生們所知曉。
  • 「我只是做了一個上海人應該做的!」救人少年盛曉涵今晚受邀觀看...
    毛猛達、沈榮海這對黃金搭檔再次登臺,他們以疫情開場,噱說改革開放42年來上海人生活的種種變化,再次贏得了滿場的笑聲和掌聲。演出現場還來了一位特別的觀眾——勇敢救人的05後少年、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圖說:盛曉涵登上舞臺 官方圖「好久沒看戲了!滑稽戲我很喜歡的,比京劇還喜歡。」走進劇場,穿著校服的曉涵開心地說。
  • 15歲小英雄盛曉涵看了半場獨腳戲《石庫門的笑聲》,「我現在比救人...
    沿襲傳統,每場《石庫門的笑聲》邀請嘉賓在上下半場之間出現,17日晚站上舞臺的是15歲的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 10月27日,盛曉涵在回家路上發現王星華老人暈倒在街邊,他毫不猶豫地上前助人,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排除食物阻塞的隱患,之後進行心臟復甦急救按壓,幫助老人贏得急救時間。王星華被送往醫院後診斷為大面積心梗,昏迷10天後才醒來。
  • 上海格致中學領導評價05後救人少年,被救老伯同學到現場感謝少年
    近日,一則05後15歲的少年在街頭救一位63歲老伯的消息,在網絡傳遍,更是刷爆了上海市民的朋友圈。獲救的老伯伯通過這位少年校服上的「格致」二字,找到了這位危急時刻勇敢救人的男孩。少年明教盛曉涵,是上海格致中學高一年級的學生,他利用在學校急救課程上所學的知識,分析當時老伯的病情,在等待救護車到達的黃金五六分鐘時間裡,他對這位老伯展開了教科書式的急救,對老伯進行心肺復甦,挽救了老伯的生命。而如今,盛曉涵同學也成了學校的紅人,格致中學接到各大媒體的電話也是絡繹不絕,而原因當然基本都是想了解盛曉涵的情況及老師們對他的評價。
  • 教科書式救人搶回老伯一命!這個05後的上海少年刷屏了!
    「課上學的,派上用場了」 10月27日晚,上海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八點多時離開學校。 盛曉涵擠進去一看,一名老伯倒在地上,另一名老伯扶起他上半身幫他拍著背。 「我判斷,他應該不是噎住了。」盛曉涵說,今年10月初在老師的指導下,他進行了心肺復甦和救護包紮的技能培訓和考核。現場,他留意到腳下有液體,這說明老伯已經尿失禁。
  • 15歲男生胸外按壓6分鐘,"教科書式"救人!
    據新民晚報消息,10月27日,上海63歲的王老伯在參加完同學聚會後突發疾病,倒在街邊失去意識,此時,上海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迅速上前,對老伯進行持續的心肺復甦,正是救護車趕到前的這場救助,為老伯搶回了一條命。盛曉涵表示,當時「不敢停,真的不敢停!」當時少年怎麼也不肯告訴大家自己的姓名。
  • 見義勇為的上海05後少年現身《石庫門的笑聲》「救人那一刻,我沒有...
    他,就是引發全上海朋友圈刷屏的15歲見義勇為少年、上海格致中學高一男生盛曉涵。穿著校服登臺的盛曉涵,看起來就是一名清清爽爽的上海男孩,就在受邀登臺之前,他還在想「作業怎麼做」。而這位少年一個月前,在放學回家途中,運用心肺復甦知識對一位倒地不起的老人施展救援,為生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 馬上評|救人少年「火了」,折射社會對價值觀的共識
    上海坊間,近日對格致中學高一男生盛曉涵在回家的路上的救人善舉,幾乎是「一邊倒」的稱讚。12月18日上午,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招生辦主任還到了救人少年所在的學校,與盛曉涵聊人生規劃,給少年鼓勵。我認為還有一條原因,正是反映了社會對救人少年這一事所體現的價值觀的認同和共識。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提起價值觀,尤其是青少年的價值觀,會不時地聽到一些不以為然的聲音。比如,對學生來說,唯有考高分,考上名校,甚或贏得一個什麼國際學習科目大獎,才會值得大家的羨慕和誇獎。
  • 老人突發大面積心梗倒在街頭,上海高一學生「教科書式」急救
    原來,10月27日,王老伯在王朝大酒店參加同學聚會,不料吃完飯剛出飯店,他就突然暈倒在肇嘉浜路上。正當周圍人手足無措時, 一位身穿校服的少年緊急出手,在等待救護車期間為王老伯實施心肺復甦,最終王老伯轉危為安。做了好事,少年卻不肯留下姓名。
  • 一張模糊的照片,「暴露」了救人的05後少年
    昨天(12月16日)中午,一位老伯來到上海格致中學,為05後男孩盛曉涵送上錦旗,拉著他的手連聲道謝。「說實話,現在老人家摔倒在地上都沒人敢來扶一把,但是這小朋友義無反顧來幫我,真是太感動了。」王老伯激動地說,「遇到小盛,真是緣分。」
  • ...救人」後爆火,上海15歲高中生:有點累了……學校:讓他回歸書桌旁
    人民日報都點讚了↓獲人民日報點讚的上海高中生,什麼來頭?他的一句話,可能讓許多成年人都汗顏…這兩天,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的故事溫暖了冬日的上海他自己也一下子成了「小網紅」↓一個多月前的一個晚上,63歲的王星華老伯剛剛參加完同學聚會
  • 15歲少年救人的底氣,來自何處
    一個多月前,上海肇嘉浜路上,63歲的王老伯在參加完同學聚會後,剛出飯店門就倒在了路上,老人們手足無措時,一個男孩子擠入人群,在等待救護車到達的五六分鐘時間裡,持續對王老伯進行心肺復甦,搶回了老伯一條命。
  • 高一男生胸外按壓6分鐘成功救人:不敢停,也不能停!
    高一男生胸外按壓6分鐘成功救人:不敢停,也不能停! 2020-12-18 15:29:57  來源:@看看新聞      10月27日,上海63歲的王老伯在參加完同學聚會後突發疾病,倒在街邊失去意識,此時,上海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迅速上前,對老伯進行持續的心肺復甦
  • 讓每個高中生都有能力成為「盛曉涵」上海已在高中軍訓中普及緊急...
    圖說:老伯給男生送上錦旗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下同)六旬老伯心臟驟停倒地,危機時刻,上海格致中學高一男生盛曉涵挺身而出,通過五分鐘的心肺復甦將老伯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記者從東方綠舟國防教育基地了解到,上海在所有高一學生軍訓中,除了隊列訓練、軍事拓展等內容,還安排了緊急救護課程,讓每一個上海少年都有能力守護自己,救助他人。圖說:浦東中學學生在校園內,接受東方綠舟國防教育課程今年,疫情突襲,在上海市教委指導下,高中生「駐地軍訓」改為「送訓進校」。
  • 滬上醫學院向救人少年發出邀請
    上午9時,格致中學校長辦公室內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訪客,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招生辦主任高海峰。「我第一時間看見新民晚報的推送,在朋友圈轉發以後引來很多點讚。畢竟盛曉涵才高一,所以今天我也想先來看一看,堅定一下他學醫的志向,希望他能夠不受外界的影響,繼續好好學習。」高海峰說。
  • 高一男生胸外按壓6分鐘成功救人 網友建議:把急救技巧寫進中小學教材
    據人民網微博,10月27日,上海63歲的王老伯在參加完同學聚會後突發疾病,倒在街邊失去意識,此時,上海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迅速上前,對老伯進行持續的心肺復甦,正是救護車趕到前的這場救助,為老伯搶回了一條命。盛曉涵表示,當時「不敢停,真的不敢停!」
  • 上海格致中學「05後」少年的善良與勇敢 遠比成績耀眼
    最近,上海格致中學「05後」少年盛曉涵因為一次「教科書式急救」刷屏。不少網友被他的善舉感動,讚揚其「自古英雄出少年」,畢竟,當時不少圍觀的成年人尚且束手無策。  急救知識和技能,在滬上不少學校已納入必修課  能在緊急時刻挺身而出,盛曉涵不僅有一腔熱血,具備硬核的急救技能,才是這一善舉背後的底氣。那麼,小小少年為何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和進行教科書式的急救?是偶然,還是有一定的必然性?如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言,這受益於他在學校剛上過緊急救援的相關課程。  培養更多「急救小達人」,在上海,急救知識進校園已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