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男生胸外按壓6分鐘成功救人 網友建議:把急救技巧寫進中小學教材

2020-12-20 映象網

據人民網微博,10月27日,上海63歲的王老伯在參加完同學聚會後突發疾病,倒在街邊失去意識,此時,上海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迅速上前,對老伯進行持續的心肺復甦,正是救護車趕到前的這場救助,為老伯搶回了一條命。盛曉涵表示,當時「不敢停,真的不敢停!」

當時少年怎麼也不肯告訴大家自己的姓名。事後,老人家們通過他的校服問到了學校,原來救人的少年是上海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而他的一席話,更是讓人點讚。

網友建議:把急救技巧寫進中小學教材!利國利民!

網友熱評:

尼奇窩窩 :少年強則國強。

雄峙天東_ :這種年輕化,真是讓人欣慰,更讓人看到了希望。

尤寶er :望急救知識早日進課堂。

奇妙星火 :許多學校都會開急救講座,但真正能學會急救方法並且有勇氣施救的人並不多,這位同學很厲害,這件事也讓我們看到了急救知識的重要性,希望學校能更加重視急救知識教育。

我是辛不是幸 :孩子真棒。

陽古慕尚:新時代好少年。

美女愛吃餅:小小年紀碰到這種情況敢上去實操,需要極大的勇氣。

@北川光明:這位同學及時施救挽救了一個寶貴生命,老人估計是心臟病突發,這樣的情況下如不及時搶救人就亡了,這位同學沒有顧慮有些人常說的專業不專業,非常反感這種人,假如施救人還要憂慮我專業與否,會不會出問題?不是就要眼睜睜看著一個生命逝去嗎?為這位好學生點讚。

桔桔幾點睡:別說什麼結果相反,應當自愧不如,聽聽孩子最後說的幾句話,價值觀太正了 。

其實,不光是學生們需要學,我們也應該掌握最基本的急救知識,關鍵時刻甚至能挽救自己或他人生命。下面給大家帶來人工呼吸、胸外按壓、外傷止血、海姆立克急救法等,一起來看:

(來源:映象網綜合人民網微博 新浪微博整理)

相關焦點

  • 15歲男生胸外按壓6分鐘,"教科書式"救人!
    據新民晚報消息,10月27日,上海63歲的王老伯在參加完同學聚會後突發疾病,倒在街邊失去意識,此時,上海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迅速上前,對老伯進行持續的心肺復甦,正是救護車趕到前的這場救助,為老伯搶回了一條命。盛曉涵表示,當時「不敢停,真的不敢停!」當時少年怎麼也不肯告訴大家自己的姓名。
  • 高一男生胸外按壓6分鐘成功救人:不敢停,也不能停!
    高一男生胸外按壓6分鐘成功救人:不敢停,也不能停! 2020-12-18 15:29:57  來源:@看看新聞      10月27日,上海63歲的王老伯在參加完同學聚會後突發疾病,倒在街邊失去意識,此時,上海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迅速上前,對老伯進行持續的心肺復甦
  • 高一男生胸外按壓成功救人,他說自己是傻子,我卻被他「圈粉」
    #高一男生胸外按壓6分鐘成功救人#今年10月27日,家住上海的王老伯,今年63歲,原本高高興興地參加同學聚會,哪知道自己突發疾病,呼吸困難,漸漸的失去了意識。胸外按壓輔以人工呼吸。盛同學請老伯身邊的朋友,進行人工呼吸。動作不停,直到醫務工作人員喊「cut」。
  • 上海高一男生胸外按壓6分鐘成功救人
    10月27日,上海63歲的王老伯在參加完同學聚會後突發疾病,倒在街邊失去意識,此時,上海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迅速上前,對老伯進行持續的心肺復甦,正是救護車趕到前的這場救助,為老伯搶回了一條命。  心跳停止後的4分鐘為急救黃金時間,在4分鐘之內實施有效的心肺復甦能大大提高存活率。  一般來說傷員心跳驟停,休克倒地,若發現心跳呼吸已停,就要馬上進行心肺復甦。  學點急救常識,說不定哪天就能用上了。常說的有備無患,在關鍵時候真的很重要。
  • 05後高一男生胸外按壓6分鐘成功救人!德才兼備的少年偶像是雷鋒
    英雄少年:盛曉涵 格致中學高一(7)班10月27日晚,上海63歲的王老伯參加完一場同學聚會,剛走出飯店大門就突發疾病,倒在街邊失去意識事後,老人家們通過他的校服問到了學校,原來救人的少年是上海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而他的一席話,更是讓人點讚。看到這個視頻,很感動!小朋友,雖有點拘謹,表達有點緊張,但身上透出陽光、帥氣、滿滿的正能量!
  • 影視劇別再誤導觀眾了 心肺復甦最重要的是胸外按壓
    原標題:影視劇別再誤導觀眾了心肺復甦最重要的是胸外按壓 又到了每年需要重點強調「溺水急救」的關鍵時刻。 6月以來,浙江連續發生4起孩子溺水遇難事故。對網絡上出現各種溺水「救人神招」,很多專業人士看到後,憂心忡忡。 那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 按壓胸部就能救人性命!心肺復甦兩個關鍵必須掌握
    心肺復甦是唯一能拯救心臟驟停患者生命的急救技術,也是現場急救培訓的重點內容。我們形象地將心肺復甦比喻為「手搖柴油機」和「吹氣球」。那麼,心肺復甦成功,也就是心臟驟停患者能被救活的關鍵是什麼呢?我們先來看兩個真實案例。
  • 有人暈倒,立刻胸外按壓?錯!這4種情況別亂按
    我要立刻過去胸外按壓嗎? 會不會給按壞了? 這些疑問其實非常重要!因為並不是所有的「暈倒」都要立刻開始心肺復甦。
  • 黃金四分鐘,心肺復甦急救措施
    筆者最近通過培訓的機會學到了關於人的心臟驟停,如何在黃金四分鐘採取的措施。(心肺復甦)以及大聲叫喊周邊的人幫忙撥打120告知患者所在的具體位置以及當下的狀態,3、立即啟動心肺復甦急救措施,尋求周圍人士幫助在急救措施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流程步驟:(1)馬上進行胸外按壓;按壓部位:兩個乳頭連線中心點;
  • 男童溺水被「倒掛」急救,豆嫂告訴你溺水如何正確急救
    然而溺水的急救方法對不少家長來說仍有誤區。最近,廣東開平某水上樂園一8歲男童不慎溺水,一男子對溺水的小孩實施「倒掛急救」,後醫護人員緊急到場救治後送醫,最終搶救無效死亡。為此網上引發了熱烈討論。兒童溺水後到底該怎樣正確急救?「倒背急救」不可取關於溺水的急救,首先來闢謠所謂「倒背奔跑」神技!絕對是謠言!
  • 教科書式救人!甌海民警這三分鐘收穫滿屏點讚
    三分鐘教科書式急救,成功挽救群眾生命!日前,甌海區公安分局仙巖派出所民警的一段救人視頻,獲得滿屏點讚。視頻中,民警對一名醉酒男子胸外按壓、人工呼吸、拍背催吐等動作一氣呵成。正是他的心肺復甦手法,及時爭搶到了轉危為安的黃金急救時間。
  • 急救抓住「白金十分鐘」 專家教你心肺復甦救命絕招
    在我們生活工作學習的場所經常出現意外傷病,在緊急傷病事件發生的最初十分鐘是急救處置的關鍵時期。比如心跳驟停,大量急救措施實踐證明:4分鐘內進行復甦者,有一半能被救活;4—6分鐘開始進行復甦者,僅10%可以救活;超過6分鐘者,存活率僅為4%;而10分鐘以上開始復甦者,幾乎無存活可能。
  • 你揮汗如雨、跪地救人的樣子真帥!
    &nbsp&nbsp&nbsp&nbsp近日,北京定慧公園內&nbsp&nbsp&nbsp&nbsp一名北大醫生跪地急救造成膝蓋滲血&nbsp&nbsp&nbsp&nbsp讓網友紛紛被感動&nbsp&
  • 吳昊醫生「教科書式」救人引發急救技能學習熱,十多位記者今日組團學習
    「每一個成功的急救案例都不僅僅是醫務人員的功勞。因為並不是每次需要搶救時身邊都有醫學專業人士,因為120急救車很難於10分鐘內到達,所以,普通市民學習急救知識和技能就顯得十分重要。」在「點讚」活動現場,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黃盛輝也呼籲所有市民重視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在這樣的背景下,媒體記者們學習的熱情更是高漲。
  • 手把手教心肺復甦術 浙大兒院專家進高新實驗學校講解急救知識
    面對自然災害、突發事故,倘若自己有心卻無力自救救人,那將會是怎樣的一種遺憾。如果能夠掌握一定的救護技能,我們就能在危急關頭進行現場救護,盡力延長傷者的生命以爭取專業醫治的時間。章書記介紹了此次專家團隊,在黨委書記章偉芳的帶領下,浙大兒院的護理部主任、副主任,各科護士長、護士等20名導師共同參與了這場講座。  你知道心肺復甦的定義嗎?
  • 胸外按壓最關鍵
    1.更強調胸外按壓  2005版《心肺復甦指南》建議,對心跳驟停病人應同時實施胸外按壓和通氣(人工呼吸)。新指南修改為,對於未曾接受過心肺復甦培訓的旁觀者而言,如果遇到突然倒下的成年病人,應立即進行單純胸外按壓,即在胸部中央用力快速按壓,直到專業急救人員到來。
  • 黃金搶救時間4-6分鐘,學會心肺復甦,關鍵時候可救人一命
    相信很多小夥伴在電視上或者生活中都看到過,醫護人員在搶救病人的時候快速的胸外按壓。 尤其是「心臟驟停」如果病人得不到及時的搶救,(4~6分鐘是黃金搶救時間),4~6分鐘後大腦會出現缺氧,會造成患者大腦不可逆轉的損害,同時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也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心搏驟停後的心肺復甦,必須在現場立即進行。病人搶救及時,脫離生命危險,所以各位小夥伴們或多或少都會一點胸外按壓,但光是胸外按壓是不夠的,學會心肺復甦,說不定關鍵時候可以救人一命。
  • 嬰幼兒急救常識大全:有備無患,建議收藏!
    如果寶寶沒有呼吸,開始胸外心臟按壓。這會兒不要再去檢查寶寶的脈搏了。因為我們是普通人不是專業的醫務人員。直接開始進行按壓。第二步:儘快擺好體位,進行心肺復甦急救。1、擺好體位。讓寶寶仰臥在地面或者堅實的平板上,頭部和軀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不得高於胸部。
  • 六個月寶寶火鍋店噎住失去意識,護士成功急救!這個急救方法必學
    近日,貴州安順,一位護士用海姆立克法為一名六個月的嬰兒,急救成功的視頻被網友紛紛點讚↓↓↓6月21日晚,貴州安順貴航三0二醫院門診部護士長周京清與家人來到當地一家火鍋店就餐,就在用餐期間,突然聽到鄰桌有吵鬧聲。
  • 人人學急救 急救為人人
    在生命健康安全日益為社會重視的當下,普及急救知識,學習急救技能,既是為了他人,更是為了自己。我們不妨將急救教育視作一門必修課,多多接受急救培訓,讓猝不及防化為「防可勝防」。學習中一位男同胞恍然大悟,下期帶老婆來一起學,否則光我救她,到時誰救我啊?友情提示哈:最好一個家庭夫妻雙修,不給隔壁老王留機會……二是急救既是技術活,也是力氣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