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義勇為的上海05後少年現身《石庫門的笑聲》「救人那一刻,我沒有...

2020-12-20 瀟湘晨報

盛曉涵(左二)來到《石庫門的笑聲》演出現場。 (中國大戲院供圖)

「歡迎小英雄上臺!」昨晚,獨腳戲《石庫門的笑聲》闊別觀眾11個月後,重返演藝大世界。毛猛達和沈榮海這對黃金搭檔人氣極高,而中國大戲院整晚最熱烈的掌聲獻給了一位特別嘉賓。他,就是引發全上海朋友圈刷屏的15歲見義勇為少年、上海格致中學高一男生盛曉涵。

穿著校服登臺的盛曉涵,看起來就是一名清清爽爽的上海男孩,就在受邀登臺之前,他還在想「作業怎麼做」。而這位少年一個月前,在放學回家途中,運用心肺復甦知識對一位倒地不起的老人施展救援,為生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但做了好人好事的盛曉涵卻怎麼也不肯留下姓名,老人最終通過他佩戴的校徽才輾轉找到了 「恩人」。雖然想保持低調,但這樣一位勇敢、冷靜、智慧又謙遜的上海「寶藏男孩」終是藏不住了。盛曉涵的義舉經過報導後,這些天獲得了大批市民、網友的轉發、點讚。

「我現在比當時緊張,當時來不及緊張!」盛曉涵幽默起來也十分可愛。「如果是遇到『碰瓷』該怎麼辦?」臺上,主持人「刁鑽」的問題來了。盛曉涵的語氣沒有半分猶豫:「事後,我和爸爸媽媽也探討過這個問題。我們一致以為,在能夠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遇到別人發生危險或需要幫助,應該挺身而出。」話音未落,臺下已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時隔多日,回顧起當時的現場,曉涵依然磊落堅定。「我注意到這位老伯的情況已經很危急,如果我不救他,他可能會變得更糟;但如果我救了他,他也許會變好。」危機時刻,容不得遲疑,他說:「既然學了(急救),就要敢用,要有能上、敢上的心理,而不是選擇逃避。」

「後浪可敬,後生可畏。」毛猛達豎起大拇指,「這小囡沉著冷靜,不慌不忙。關鍵時刻膽子大,腦子又清楚得不得了。」原來,15歲的盛曉涵不僅學習過心肺復甦和救護包紮,還喜歡鑽研醫典,平時的積累給了他救人時的「底氣」。他笑著告訴記者,「後浪」就應該「什麼都要會一點」。

這個大男孩,真的「什麼都會一點」。興趣愛好廣泛的盛曉涵,愛看醫學書籍,對京劇、相聲、滑稽戲、脫口秀也都很有興趣,雖然他平時學業繁重,很少有機會走進劇場。

「今天第一次有機會現場看滑稽戲,但很多『上海老哏』都接得上,畢竟我是上海小囡嘛。」從小就喜歡看《老娘舅》的他,終於有機會與「阿德哥」面對面了。從上海話的 「諧音」侃到 「石庫門」,從上海的 「四大文豪」聊到 「四大金剛」…… 「笑星」毛猛達和沈榮海的表演,令少年笑得合不攏嘴。

中場休息時,這個率真又可愛的男生被觀眾團團圍住,邀請他合影留念。 「我為我們這座城市有這樣的小英雄感到驕傲自豪!」在醫藥行業工作的徐先生激動地告訴記者。這位英雄少年並不想出名,這幾天已經謝絕了很多家媒體的採訪,因為在他看來,這就是一件普通人做的普通事。

「我們都要向你學習!」毛猛達說。

「我只是做了一個上海人應該做的。我相信,其他人遇到同樣的情況,也都會這麼做的。」盛曉涵說。

【來源:文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15歲小英雄盛曉涵看了半場獨腳戲《石庫門的笑聲》,「我現在比救人...
    12月17日,因疫情延後的獨腳戲《石庫門的笑聲》春節專場在中國大戲院重新亮相,這是該劇誕生後的第68場演出。 站在舞臺上,《石庫門的笑聲》主持人張民權問出許多人的心裡話,「看到老人摔倒,有些人不敢扶,怕被碰瓷,你不怕嗎?」或許是因為面對眾多現場觀眾,盛曉涵捏著拳,一下卡詞了。演員毛猛達調侃小朋友,「我看你現在倒是有點怕」,引發一片笑聲,沒想到盛曉涵接上了話,「現在比當時緊張,那時候救人來不及緊張!」觀眾們的笑聲更大了。
  • 「我只是做了一個上海人應該做的!」救人少年盛曉涵今晚受邀觀看...
    今天晚上,獨腳戲《石庫門的笑聲》在闊別觀眾11個月後又回到了中國大戲院。毛猛達、沈榮海這對黃金搭檔再次登臺,他們以疫情開場,噱說改革開放42年來上海人生活的種種變化,再次贏得了滿場的笑聲和掌聲。演出現場還來了一位特別的觀眾——勇敢救人的05後少年、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
  • 石庫門的笑聲
    恰恰是格個小名,承載了老城廂石庫門裡弄的滿滿愛意。沈榮海,名字很一般;但是伊的拿手名菜是「老上海紅燒肉」,濃油赤醬,充滿了老城廂石庫門裡弄的滿滿記憶。兩個老上海男人,用伊拉兩個人的兩隻嘴巴,給聽得懂上海閒話的上海人(包括新上海人),帶來了石庫門的笑聲,充滿老城廂市井氣息的笑聲。
  • 毛猛達、沈榮海形影不離,排練獨腳戲《石庫門的笑聲》
    如今,由編劇梁定東撰稿,毛猛達、沈榮海這對金牌搭檔挑梁的獨腳戲集錦《石庫門的笑聲》將於9月24日-30日在蘭心大戲院亮相,借著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契機,獨腳戲走進了新時代。記者獲悉,該劇開票一周便銷售過半,三周後全部售空,為現如今疲軟的滑稽市場增添了一抹亮色。
  • 從紹興方言鬧笑話到紮根上海,章瑞虹在《石庫門的笑聲》裡憶當年
    在來現場看《石庫門的笑聲》之前,越劇名家章瑞虹早已吃過圈中好友的「安利」,所以當她今晚來到中國大戲院為毛猛達、沈榮海演出助陣,心中十分歡喜。中場,章瑞虹登臺秀上一段拿手好戲《孔雀東南飛》,既是為了回報前輩當年帶自己跑碼頭的恩情,也是前來取經,畢竟,「這樣火爆的場面久違了!」
  • 《石庫門的笑聲》依舊,「獨腳戲」復興尚遠
    與上一輪演出相隔幾個月之後,由毛猛達、沈榮海搭檔的獨腳戲《石庫門的笑聲》從6月18日起在上海中國大戲院再度上演四場。儘管票價不算便宜(從280元到580元),6月18日與19日的兩場已早早售罄,足見滬上觀眾熱情仍然不減。
  • 上海格致中學領導評價05後救人少年,被救老伯同學到現場感謝少年
    近日,一則05後15歲的少年在街頭救一位63歲老伯的消息,在網絡傳遍,更是刷爆了上海市民的朋友圈。獲救的老伯伯通過這位少年校服上的「格致」二字,找到了這位危急時刻勇敢救人的男孩。少年明教盛曉涵,是上海格致中學高一年級的學生,他利用在學校急救課程上所學的知識,分析當時老伯的病情,在等待救護車到達的黃金五六分鐘時間裡,他對這位老伯展開了教科書式的急救,對老伯進行心肺復甦,挽救了老伯的生命。而如今,盛曉涵同學也成了學校的紅人,格致中學接到各大媒體的電話也是絡繹不絕,而原因當然基本都是想了解盛曉涵的情況及老師們對他的評價。
  • 一張模糊的照片,「暴露」了救人的05後少年
    昨天(12月16日)中午,一位老伯來到上海格致中學,為05後男孩盛曉涵送上錦旗,拉著他的手連聲道謝。「說實話,現在老人家摔倒在地上都沒人敢來扶一把,但是這小朋友義無反顧來幫我,真是太感動了。」王老伯激動地說,「遇到小盛,真是緣分。」
  • 教科書式救人搶回老伯一命!這個05後的上海少年刷屏了!
    一個多月前 63歲的上海居民王老伯 在參加完高中同學聚會後 突發疾病倒在路邊失去意識 「我判斷,他應該不是噎住了。」盛曉涵說,今年10月初在老師的指導下,他進行了心肺復甦和救護包紮的技能培訓和考核。現場,他留意到腳下有液體,這說明老伯已經尿失禁。
  • 這個05後少年鎮定救人背後的故事
    記者今天在上海格致中學見到盛曉涵時,只見坐在教室裡的他,與其他普通的高中生並沒有兩樣。他的課桌上,也是放滿了各種學習資料。 說起自己救人的動機,盛曉涵每一次的回答幾乎都是責無旁貸:「我確定我能幫到他,但是不確定能幫到什麼程度。是否真的足以挽救這個生命?但是我還是一定要上的。
  • 《石庫門的笑聲》約你下月劇場見
    都知道現象級獨腳戲《石庫門的笑聲》早在誕生之初就立下規矩,不對外錄像,不電視轉播,不出外巡演,堅持駐演中國大戲院、牢牢紮根「演藝大世界」。這樣的堅守是為了保護獨腳戲藝術的現場感染力,也為了吸引更多觀眾回歸劇場感受劇場魅力。
  • ...救人」後爆火,上海15歲高中生:有點累了……學校:讓他回歸書桌旁
    「說實話,現在老人家摔倒在地上都沒人敢來扶一把,但是這小朋友義無反顧來幫我,真是太感動了。」↓「復醫招辦向上海救人少年發出邀請」難道是指復旦醫學院伸出橄欖枝?等到高三畢業時,小盛如果真的有志於報考復醫,那就得參加高考並且分數要達到復旦醫學院的錄取分數線。
  • 「教科書式救人」!上海如何教出一批「盛曉涵」
    孫中欽攝05後上海少年「教科書式」救人,溫暖全網這兩天,上海一個15歲少年街邊救人的故事,穿破初冬降溫天,感動溫暖了很多人。一個多月前,63歲的王老伯在高中同學聚會後,陡然摔倒街頭不省人事,老同學們都有些手足無措,忙著扶他坐起,掐人中、拍背,希望喚醒他。
  • 劍橋三中姜程威被授予哈市「見義勇為好學生」稱號
    上學的路上,姜程威慢慢地閉上了眼睛,從4日傍晚江面上救出兩名落水少年的那一刻起,這幾天他感覺自己跟做夢一樣:當初的那個他認為再本能不過的舉動,一時間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人們紛紛對這名17歲的救人小夥兒點讚,「姜程威」的名字也見諸各大報端,8日還登上了央視《新聞聯播》,全國人民都被他的壯舉所感動,一時間姜程威成了名人。
  • 求職救人直接錄取 女大學生見義勇為圓護士夢|求職|救人-社會資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求職救人直接錄取 女大學生見義勇為圓護士夢 她們是90後,一個是準護士,一個是護士,在陌生人生死攸關的緊急時刻,她們都義無反顧地伸出援手。她們的救人事跡被圍觀群眾錄成視頻發到網上後,引來了不少人點讚。
  • 奚小琴:石庫門裡剪出上海風情
    我要訪問的上海工藝美術大師奚小琴此刻就在那間掛著「剪紙」標牌的工作室裡。戴著花鏡的奚小琴操弄著剪子,紙旋刀轉,剪子在鏤空的花紋上翻穿,頃刻間,一陰一陽兩隻小狗「脫穎而出」。她拿出襯紙粘上,一對栩栩如生的雙狗應運而生。  1956年生的奚小琴已退休,作為非遺項目「上海剪紙」的傳承人,研究所返聘了她,為傳承和弘揚這門藝術,也為了培養接班人。
  • 上海05後少年引全網點讚!老師同學「表白」:他一直是個熱心的人...
    進行了獨家報導今天,這個05後上海少年,刷屏了...05後少年的舉動引來了全網「刷屏」點讚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醫生陳勤奮熱情留言為小盛的身體素質點讚更為他的反應能力和臨危不懼的心理素質點讚大面積心梗留給搶救人員的時間非常有限,做心肺復甦是非常累的,除非沒有做到位。我們在病房裡搶救,都是輪流上去的,不然動作會走形。在極短時間內判斷、動作一氣呵成,可見心理素質和邏輯性很強。醫生經常值班,要搶救病人,那是職業歷練。但15歲少年能這樣,真是不得了!
  • 男生聚會飲酒後救溺水同伴死亡 是法定義務還是見義勇為?
    家人認為王某威的救人行為是見義勇為,向當地提出了申請。12月14日,王某威的哥哥王某超收到河南省清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的書面回復,稱其弟弟的行為是履行了法定義務,不構成見義勇為。「我不能接受這個認定。」王某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準備向濮陽市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提出申請覆核。
  • 獨家述評|少年無畏 少年可畏
    「加油,少年,鼓舞了我們很多人。」「如果每個人能多一份愛心,那麼這個社會就贏了。」……同樣以一己之力,盛曉涵溫暖了一座初遇寒潮的城市。人們不由自主地叫好,我想是因為盛曉涵做到了平常人不容易做到的事。明哲保身的世故如今頗為流行,見義勇為需要特別的勇氣。但盛曉涵不懼俗世目光,義無反顧地衝上去救人,所謂的「後果」,都在生命面前靠後,就像他所言:不能看著生命在我手裡消逝。跳河救人,火場拍門,見義勇為的暖心事和壯士之舉,在這座城市並不鮮見。今天我們的掌聲格外響亮,因為事件的主人公是一位15歲的少年。
  • 水中救過10人的阿伯捐出見義勇為獎金:我會一直救人
    他剛剛獲得了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見義勇為分子的榮譽。12月23日,他卻將3000元獎金捐獻給了泉州市冬泳協會。在鯉城區筍紅橋邊,迎著凜冽的冬風,肖金勇說:」水上救人當然有風險,否則,為什麼叫挺身而出呢?以我的身體,我覺得我還能一直救到75歲。為此,我每天堅持遊泳鍛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