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鼓勵兒子假期玩,不惜和妻子「吵架」,結果卻培養出學霸

2020-12-25 陸北老師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

作為央視名嘴,白巖松在節目中、採訪中和自己寫的書中,經常會表達一些觀點。

他的獨到見解經常讓人眼前一亮,特別是一些對於教育的看法,更是讓人感受到他在做父親時的睿智。

比如在網上流傳著一句家長的言論:「你要是考上全市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斷絕父子關係。」這句驚掉人下巴的話,就是出自白巖松之口。

其實,白巖松在教育兒子時,有非常多值得大家學習的底層邏輯。今天就來帶大家看一下,白巖松的另類教育法。

1.你不必考第一,但是你得好好讀書

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的心願,而折射到學習上,就是孩子的成績排名。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考試中力拔頭籌,甚至許諾,如果孩子考了第一就能實現願望等,可以說是非常期盼孩子中狀元了。

而白巖松對名次卻不是很看重,他也從來沒有要求兒子必須考到第幾名。事實上,在白巖松得知兒子排名非常靠後時,他也是淡然一笑,從不放在心上。

這個做法讓大家十分費解,很多人覺得,既然升學都是按名次錄取,不追求排名是不可能上好學校的,白巖松這麼做是誤人子弟。

但其實,白巖松對學習另有想法。他認為學習中最重要的是端正態度。只要能好好念書,成績和排名都是次要的。

這種說法非常值得人們深思。古語云「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名次只是一個結果,無法反映過程。

或許有的孩子天賦比較好,理解力強,所以考試成績優異。但如果不能樹立積極向上,奮勇拼搏的意識,那麼孩子難免會有頹廢和耍小聰明的時候,這樣一來,就有可能會導致聰明反被聰明誤。

此外,白巖松認為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排名,而是為了實際應用。如果滿腹經綸卻不能合理運用,那就是死讀書。

確實,一些家長在追求名次時往往太過於注重攀比,以分數為第一要務,卻忽略了孩子的實踐能力。

這就讓很多學生在學習時只是死記硬背,沒有發散性思維,最終導致高分低能,是理論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應注重孩子綜合能力的發展。不要過分強調單一的考試分數,而是要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幫助孩子培養起正確的學習態度。

2.假期應該玩,但是學習有規劃

在白巖松寫的書裡,他談到自己經常鼓勵孩子在假期好好玩耍,也經常帶兒子出去旅遊,因此妻子經常為這事和自己吵架,說容易讓孩子不務正業。

在普通家長眼裡,白巖松妻子的說法應該是正確的。畢竟現在升學競爭激烈,假期不給孩子報幾個補習班,那就是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不過反過來想想,白巖松的做法也有一定道理。十幾歲的年紀,正是孩子喜歡玩耍的時候。強迫孩子上課無異於扭曲孩子的天性,而且學習效果也不一定理想。

此外從生理角度講,孩子也不一定能承受如此高強度的負荷。成年人加班都要怨聲載道,孩子的苦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把假期還給孩子,讓他們快樂成長,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在遊戲過程中,孩子也能結交朋友,對未來發展以及人際關係都有好處。

當然,白巖松並非放任兒子盡情玩耍,而是讓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既能玩也能學。比如每天學習多長時間,娛樂多長時間,都寫得十分清楚。

這樣張弛有度的生活,也使孩子時刻保持好心情,在學習的時候事半功倍,完全沒有任何負面情緒。

這點和我國教育家李大釗的說法不謀而合。他提倡玩就要痛快玩,學就要認真學。當然,一切都是建立在計劃之上的,不能為了玩耍荒廢學習。

實際上,一些家長太過強調大棒或糖果,這都是過猶不及的,要麼會讓孩子畏首畏尾,要麼會讓孩子驕傲自滿,都是不正確的培養方式。

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賞和罰都應該分明,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所以白巖松的做法值得廣大家長效仿。

3.你做什麼我都允許,但是我會給你親身示範

據白巖松兒子回憶,他在成長過程中從未受到父親的任何幹涉,基本上都是由他自己拿主意。

不過最令他難以忘懷的,是父親以身作則的態度。白巖松的兒子說,父親要麼不立規矩,一立雙方就都要遵守。

比如在制定學習計劃時,白巖松自己也會和兒子一起準備讀多少書,寫多少筆記等。而且父子還互換計劃,互相監督,這讓他時刻都能感受到來自父親的關愛。

這種做法讓很多教育專家拍案叫絕,稱這正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子女時所缺失的,很多父母也都因為不會這麼做,而引發了不少家庭矛盾。

不錯,有些父母在抱怨孩子不聽話時,往往將其歸結於兒童的逆反心理,卻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試想,如果父母不讓孩子玩手機,自己卻肆無忌憚地刷網頁看視頻,在孩子看來,這自然是不公平的。這樣的做法,久而久之就會引發衝突,甚至造成一些嚴重後果。

所以,家長在平時一定要注意維護個人形象。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上梁不正,孩子自然容易下梁歪。

此外,白巖松在採訪中也提倡教育要春風化雨,儘量減少說教意味。正所謂「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好的教育也應該在潛移默化傳遞知識,讓孩子意識不到自己在學習。

因此,廣大家長在教育時,不要總是照搬以往經驗或者書本上看來的方法,而是應該換位思考,想想孩子更喜歡哪種學習模式。

正如先賢提出的亦師亦友關係,儘量不要讓孩子發現自己的教育意圖。寓教於樂,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白巖松的教育,可能在大部分父母眼中顯得有些另類。但是他培養出了學霸兒子,而且還是全面發展的,說明這種方法行得通。

當然,教育不一定只有一個方法。只要掌握了底層邏輯,就能因材施教。廣大家長在培養孩子過程中一定要訓練自己的邏輯思維,這樣才能給子女正確的引導。

陸北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育兒師,大學心理教師,寶媽一枚;多平臺籤約作者,致力於用最直白的講述,讓父母了解最深奧的育兒知識,陪孩子一同成長!

相關焦點

  • 白巖松妻子:曾和丈夫踩三輪車四處搬家,把兒子培養成學霸
    她嫁給白巖松住單身宿舍,和丈夫踩三輪車四處搬家,做丈夫背後的女人,還把兒子培養成學霸,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 但由於種種原因,最開始時房子都住不久,一年多的時間白巖松和妻子踩著三輪車前後搬了6次家,而夫妻倆踩著三輪車四處搬家的時光也成了他們永恆的記憶。
  • 「白巖松」怎樣的育兒觀培養出來個學霸兒子
    從他提到孩子的隻言片語中,我們知道他的兒子的確很出色。白巖松在他的書中多次提到,兒子和自己有許多相似的愛好,例如父子倆都是足球迷,經常一起看球聊天,在這個過程中父子關係可以很好地發展。如何培養一個學霸兒子的心理歷程改變父母的養育方式,
  • 如何培養出學霸兒子?白巖松:這類書不僅要看,更要逼著孩子學
    從小就是學霸他,現在在英國的一所大學學習蒙古學。提到蒙古學,很多人可能都會認為,這個專業學出來將來會有用嗎?現場主持人也將這個疑惑告訴了白巖松,白巖松表示,他對兒子的就業並不擔心。那時兒子選擇了蒙古學這個專業,白巖松說自己非常支持兒子的選擇,他沒有不會試圖去改變和左右孩子的想法和選擇。兒子選擇學習蒙古學,或許將來可以為這個不被大家熟知的專業,開闢出另一個新的天地。白巖松認為讓兒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非常重要,閱讀也是如此。孩子讀什麼書他都不會左右,孩子喜歡看的,他都會讓兒子看。
  • 「你要是考第一,就斷絕父子關係」 白巖松另類教子透露的教育核心
    古語云「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名次只是一個結果,無法反映過程。 或許有的孩子天賦比較好,理解力強,所以考試成績優異。但如果不能樹立積極向上,奮勇拼搏的意識,那麼孩子難免會有頹廢和耍小聰明的時候,這樣一來,就有可能會導致聰明反被聰明誤。 此外,白巖松認為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排名,而是為了實際應用。
  • 白巖松為啥會養出學霸兒子?不是他多優秀,而是教育理念太出色了
    文/麗麗育兒達人相信大家都知道知名主持人白巖松吧,他不僅優秀,教育出來的孩子也同樣出色。白巖松近幾年來不只是因為業務能力被人稱讚,還有她教育兒子的裡面深入人心,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他的教育理念很多家長都做不到,這也是他為什麼會培養出來學霸兒子的原因。他的兒子白清揚,不僅學習成績優異,在全國作文大賽中獲獎,還用筆名出版過小說,同時在其他各方面也很優秀,不僅是學校足球隊的隊長,而且還喜歡搖滾樂,妥妥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走紅:讓孩子吃3種苦,要狠心
    白巖松,有個兒子叫白清揚,他在白巖松的教育下,從小就成為一名學霸。在初中的時候,白清揚就出版了一本自己的小說。 而白巖松平時很少在公共場合提起自己的孩子,他不想讓白清揚在自己的光環下成長,所以,白清揚所取得的成績基本是靠自己努力而獲得的,就連這些白巖松的兒子白清揚的消息,也都是網友們自己搜集找到的
  • 白巖松是如何培養出「學霸」兒子的?父母必須要讓孩子吃這三種苦
    雖然說一個人是否聰明和他先天的基因有關,但是後天的綜合培養會對孩子日後的發展產生更大的影響。白巖松的育兒觀培養出了一個學霸兒子著名的主持人白巖松教育兒子也是以嚴格著稱。白巖松的兒子之所以會取得這麼傲人的成績,除了孩子自身努力以外,還與白巖松的教育方法離不開。
  • 想培養出學霸兒子,白巖松指出,別心軟讓孩子吃這3種苦準沒錯
    想培養出學霸兒子,白巖松指出,別心軟讓孩子吃這3種苦準沒錯 每個家庭當寶寶降臨的時候,父母總是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期待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也付出了很多心力用於孩子的教育上面,但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這一幕幕悲涼的場景也是讓很多新手父母不禁擔憂孩子未來的教育應該要怎麼進行。
  • 如何培養出「學霸兒子」?白巖松育兒觀: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孩子可以從一個父親的身上學會對家庭的擔當和對工作的堅持,可以說,父親是孩子的榜樣和指引孩子人生道路的明燈。現實生活中,白巖松兒子大學所就讀的專業是蒙古學。可以說是一門非常冷門的專業。當別人問到白巖松,不擔心自己兒子找了一個這麼冷門的職業以後不好就業嗎?
  • 白巖松養出「學霸」兒子靠的是什麼?獨特的育兒觀,值得父母學習
    什麼樣的家庭就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關鍵前提和重要基礎。白巖松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是著名的央視名嘴,他和朱宏鈞有個兒子叫白清揚,小名叫巴蒂,大家可能就不太熟悉了。他可是一個學霸。
  • 白巖松超正育兒觀火了!「苦」出來個學霸兒子,網友:學到了
    「苦」出來個學霸兒子說起白巖松,大家一定很熟悉。作為一名出色的主持人,學識淵博、談吐風趣又不失深度,深受中國觀眾的喜愛。這樣的一個學霸兒子,離不開白巖松的一手培養和教育。白巖松自己一直推崇「吃苦式教育」,這才養出了名校學霸兒子。
  •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很簡單:請讓孩子吃這3種苦
    白巖松,大家應該聽說過吧,他作為一名央視主持人,風趣又幽默,深受老一輩人的喜歡,當然白巖松不光是一名主持人,同樣也是一位好父親,他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了一個學霸,因此她的育兒觀在網絡上火起來了。優秀的父母自然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就像是央視名嘴白巖松,他就將自己的兒子培養成了學霸,而他的育兒觀念也很簡單,
  •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育兒觀走紅:別心軟,多讓孩子吃這3種苦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但要付出時間和精力,也是要熟練掌握一定的方法的。就從最純粹的輔導作業而言,就能難倒許多家長。白巖松,不但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節目主持人,他或是一位特別厲害的爸爸,在撫養兒子白清揚的過程中,白巖松能夠說是跟他在主持人的崗位上一樣盡職盡責。
  • 白巖松教育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火了:孩子吃這3種苦,別幫他
    白巖松教育出學霸兒子白巖松的兒子白清揚在上小學的時候喜歡上了金庸的小說,為了看小說幾次都沒有完成作業。大部分的家長可能都會責怪孩子,讓孩子專心學習。但是白巖松不僅沒有反對,反而還非常支持兒子,由此讓白清揚對歷史產生了興趣。
  • 白巖松兒子才是真「學霸」:培養出牛娃,家長要狠心讓孩子吃3種苦
    提起白巖松,不少人都會想起「央視名嘴」、「高情商」 這幾個標榜,但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是一位學霸兒子的父親。白巖松在央視主持人當中,當屬一位真正的實力派,無論主持什麼樣的節目都給人帶來滿滿的正能量,讓人不禁為之信服。
  • 白巖松養出學霸兒子靠的是什麼?他獨特的育兒觀,值得家長思考
    白巖松的兒子白清揚在他的教育下,一直是學校中品學兼優的學霸,在高中時就已經以筆名出版了一部小說,高三時就已經成為倫敦某名校的預備生,現在在大學學習的是歷史系研究蒙古史作為父親,白巖松無疑是成功的,那麼他是靠什麼養出學霸兒子的呢?
  •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火了: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是我國非常著名的節目主持人,他對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視的,兒子是優秀的學霸,可是他的兒子在大學的時候所學的是蒙古專業,很多人疑惑,蒙古專業是非常冷門的,為啥不學習一些熱門的專業呢,像醫學專業、設計專業或金融專業這些呢?
  •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獨特育兒觀爆紅: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是我國非常著名的節目主持人,他對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視的,兒子是優秀的學霸,可是他的兒子在大學的時候所學的是蒙古專業,很多人疑惑,蒙古專業是非常冷門的,為啥不學習一些熱門的專業呢,像醫學專業、設計專業或金融專業這些呢?
  •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走紅: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白巖松的兒子白清揚可謂是一個典型的學霸,不僅文化課成績優異,體育、美術各個方面都有著優異的成績。白巖松很少在公共場合提到自己的兒子,也不想讓兒子活在自己的光環下。在白巖松看來,做父母不管想對孩子多好,在這3件事上千萬不能心軟,這3種苦一定要讓孩子吃!
  • 好物分享|白巖松如何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火了:要讓孩子吃這3種苦
    文/天天(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白巖松是我們熟悉的主持人,他不僅觀點清晰明確,而且在育兒方面也有一定的經驗,不然他也不會連連出書籍了,這說明他不單單是主持人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