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庖丁解牛》

2021-03-01 文言文閱讀

   莊子(約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國蒙(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人,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過宋國蒙地方的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相傳,莊子自幼聰明好學,與惠施為同學、摯友,曾南遊楚越,探訪古風,一生率性任真,崇尚自然,非毀禮法,傲視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禮聘其為相,被他拒絕,從此終身不仕,退隱江湖,以編草鞋為生,寓言傳道,著書十餘萬言。

  

  這個寓言故事選自《莊子·內篇·養生主》。它說明世上事物紛繁複雜,只要反覆實踐,掌握了它的客觀規律,就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迎刃而解。

  文章敘議相間,層次分明。寫宰牛時動作之優美,技術之高超;成功後的志得意滿等,繪聲繪色,如聞如見,引人入勝。語言生動形象,「目無全牛」、「遊刃有餘」、「躊躇滿志」等成語,即出自本篇。

  牛無疑是很複雜的,庖丁解牛,為什麼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輕鬆簡單,原因是什麼?是因為掌握了它的肌理。牛與牛當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麼牛,它們的肌理都是一致的;每個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為熟悉了牛的肌理,自然懂得何處下刀。生活也一樣,如果能透解了、領悟了生活的道理,摸準了其中的規律,就能和庖丁一樣,做到目中有牛又無牛,就能化繁為簡,真正獲得輕鬆。

  做事應處處小心,還要保持著一種謹慎小心的態度,收斂鋒芒,並且在懂得利用規律的同時,更要去反覆實踐,像庖丁「所解數千牛矣」一樣,不停地重複,終究會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

  人類社會充滿著錯綜複雜的矛盾,人處世間,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樣避開矛盾,做到順應自然,才能保身、全生、養心、盡年。

  出自本文的成語:

  遊刃有餘:現代人使用它來比喻技術熟練高超,做事輕而易舉。

  目無全牛:一般用來指技藝達到極其純熟的程度,達到得心應手的境界。

  躊躇滿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的意思。躊躇,一般用於形容猶豫不決的樣子。躊躇滿志,指對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樣子。

  切中肯綮:切中,正好擊中.肯綮,是指骨肉相連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關鍵。切中肯綮是指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方向準,一下子擊中了問題的要害,找到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批郤導窾——批:擊;郤:空隙;窾:骨節空處。從骨頭接合處批開,無骨處則就勢分解。比喻善於從關鍵處入手,順利解決問題。

  新硎初試——硎:磨刀石;新硎:新磨出的刀刃。象新磨的刀那樣鋒利。比喻剛參加工作就顯露出出色的才幹。亦作「發硎新試」。

  官止神行:指對某一事物有透徹的了解。

  庖丁解牛:廚師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技術純熟神妙;做事得心應手。

  善刀而藏:善:拭;善刀:把刀擦乾淨。將刀擦淨,收藏起來。比喻適可而止,自斂其才。

相關焦點

  • 文言文虛詞研究:高中文言文虛詞乎的用法
    文言文虛詞研究:高中文言文虛詞乎的用法 2012-11-20 17:21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成語大講堂】——庖丁解牛
    【成語】庖丁解牛 <páo dīng jiě niú> 【釋義】庖丁:廚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經過反覆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近義詞】 左右逢源  得心應手【反義詞】一籌莫展  捉襟見肘 【例句】他是花高薪聘請來的,所以他應對各種問題便如庖丁解牛,遊刃有餘。梁惠王又稱魏惠王,是有史明確記載的第一個在開封定都的國君,對開封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歷史貢獻。
  • 文言文閱讀高頻詞語收錄大全!快列印記熟,文言文閱讀少走彎路!
    文言文作為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難點,背誦、抄寫、釋義、閱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常態。其中一個環節做不好,對文言文的理解就會十分吃力,也會導致文言文的學習越來越難。到了初中階段,隨著課本中文言文篇幅的加大,語文學習也逐漸變難。
  • 2014成人高考臨考必讀:高起點語文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作為一種中國古代文化,尤其是語言文化的重要標誌,是古代文明的最主要的載體,要了解古代歷史,文言文的知識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中學,大學都要學習並考察文言文知識。  文言文學習的難點在於其自身意思比較晦澀,語法現象的生僻,以及背靠的古代文化經濟等較為繁雜,使人閱讀理解起來障礙重重。
  • 文言文閱讀理解知識導圖,閱讀高分必備
    文言文閱讀是古詩文閱讀的重頭戲,考查內容以課內基本篇目為主,同時兼顧課外文言片段。文言字詞依舊遵循「避虛就實」原則,以考查實詞為主,動詞尤其是考查的重點。其中,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是歷年考查的熱點。
  • 你不可不知的成考文言文翻譯要訣!5步教你庖丁解牛:遊刃有餘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語言文化的精華,中國古文明的主要載體。想了解古代的歷史,文言文知識不可或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出的成人高考文言文翻譯要訣,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多記誦古文,形成語感 每一種語言,就其學習者而言,都對其有一種感覺。
  • 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的能力
    筆者將教材中文言文部分的編寫特點進行簡要介紹,以期幫助廣大教師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切實培養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一依託課標,遴選名篇教材選文是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最主要的資源,也是教材的主體組成部分。統編初中語文教材共收錄文言文39篇。
  • 初中文言文閱讀訓練題50篇文言文,鞏固基礎不慌張。
    #文言文#文言文在每個階段都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難點。在語文教材中,初中語文必定有關於文言文的考試內容。初中階段的文言文,鞏固文言文基礎,上高中後,學文言文比較輕鬆。很多人都有疑問,日常生活中沒有使用文言文,為什麼學習文言文是學生必修課程,因為這是民族的文化承傳,單純從學習的觀點來說,學生學習文言文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感。
  • 課外文言文閱讀方法指南
    然而提高語文成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靠平時點滴積累下功夫,尤其文言文閱讀更是如此。今天,小編就為同學們介紹一種課外文言文的閱讀方法,希望能幫助到緊張備考的你們。文言文閱讀是非常重視整體感知的。從2020年上海中考所選的課外文言文語段來看,學會掌握運用整體感知的閱讀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文言文閱讀中斷句的技巧歸類
    在教師招聘筆試考試中,文言文閱讀是常見的考查模塊,考查篇目小部分是課內篇目,大多為課外篇目;所涉及的知識包括字、詞、語法及音韻等方面,課內學過的佔主要部分;題型包括單選、多選、填空、簡答等,大多能與上述知識點進行一一對應。但文言文閱讀中,有一類考查點,不算是,即使有,所佔分值也不大,但是這類題綜合了上述各種知識點,滲透在篇目的整體閱讀中,這就是斷句。
  • 文言文比較閱讀,《湖心亭看雪》比較閱讀,教學設計
    文言文比較閱讀 ,《湖心亭看雪》比較閱讀,教學設計教學要求:1、熟記並背誦中考16篇文言文 2、根據三年中考題型,預測中考文言文閱讀題型 3、試著以《湖心亭看雪》為基準,給文言文出一組比較閱讀 教學課程: 一、什麼是文言文比較閱讀 是把兩則或兩則以上有某種聯繫的文言語段作為閱讀材料,要求讀者在文章內容、主題思想、人物形象、寫作技巧、語言特點、結構形式等方面進行比較的閱讀形式。
  • 怎麼快速提高高考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根據近三年高考對考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考查試題來看,考查內容為四個方面:斷句、文化常識、選文理解、翻譯。只有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快速提高高考文言文的閱讀能力。高考全國卷文言文閱讀試題的選文,多選自史書,如《後漢書》、《晉書》、《舊唐書》、《宋史》、《明史》等,都是某個歷史人物的傳記,記人敘事述言。都是簡單的敘事文體,其實並不難。難就難在語言句意的疏通上。弄懂語言是快速提高高考文言文閱讀能力的基礎與關鍵。
  • 精讀,一文告訴你怎麼閱讀文言文
    首先,閱讀者應該明白,文言文是過去時代的書面語言,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記載語言。如果你想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就必須能夠讀懂文言文。中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規定:高中生應該具備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但是,由於文言文與現代文是存在著閱讀隔離的,所以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視文言文閱讀為難關,心理上先產生了畏懼感。
  • 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文言字音
    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文言字音   (一)多音字所謂多音字是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讀音的字。一個漢字,讀音不同還意味著詞性不同、意義不同和用法不同。因此,掌握好文言文中的多音字,對於文言文的學習十分重要。
  • 高中成語——庖丁解牛、目無全牛、遊刃有餘
    Hello,手機旁親愛的同學,我是 燕燕527 現在我們要一起學習欣賞的成語有三個,分別是:庖丁解牛、目無全牛、遊刃有餘  《莊子·養生主》記述了一個「庖丁解牛」的故事,戰國時期一個宰牛救贖非常高超的廚師「庖丁」,有一次,他給梁惠王宰牛,梁惠王見他宰牛又快又好,就問:「你是怎麼練成這麼高超的技術的?」
  • 文言文閱讀部分中考命題有什麼特點
    文言文閱讀部分中考命題有什麼特點呢?   1.加大了對古詩文考查的分量。2001年不少地區,如廈門、廣西等地,已將文言文閱讀語段由傳統的一大段上升到兩大段。考查背誦或默寫有此項要求的文言課文的段、篇或名言、警名等的比重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雖然出現不少新題型,傳統的解釋、翻譯仍佔不少比例。
  • 分享:小學家長文言文課後閱讀路徑,原來文言文也是要課外加餐的
    人稱雙語閱讀。可我們很容易漏掉一個重要的閱讀版塊:文言文閱讀(也可以叫小古文閱讀,或古代漢語閱讀)。這個版塊內容重要、分值高、難度大,光靠一年兩篇的課堂進度(小學階段),是完全撐不起流利閱讀和熟練做題的,所以也得瓜分咱們寶貴的課外閱讀時間,來進行提升。
  • 語文文言文閱讀滿分攻略——文言文斷句方法
    給文言文斷句,首先要研讀短文,理解文段的大意。熟讀精思,理解內容是正確斷句的前提。因為讀不懂就點不斷,不理解就點不準。   下面一些語言標誌,可以幫助我們斷句:   1.文言文在敘述人物的對話時,經常用「曰」「雲」「言」等字,所以,遇到「曰」「雲」「言」等字,如果它是表示「說」的意思時,後面應斷開,如「其鄉人曰」等。   2.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
  • 課外文言文閱讀三部曲,做對了中考拿滿分!
    課外文言文難度大,是廣東中考語文滿分的攔路虎!那麼,怎樣才能攻克課外文言文呢?面對從未讀過的文言文,需要掌握一些閱讀方法,下面我們介紹一下閱讀課外文言文的常用方法。課外文言文閱讀應分三步進行:第一步:細看文後題目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給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細看題目有助於同學們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如2010年廣東中考的附加題第3題:「于成龍如何斷定被捉的兩人就是『真盜』?」這一題目本身就已經概括了文章大意。
  • 文言文閱讀和句讀翻譯
    文言文閱讀和句讀翻譯  文言文閱讀  近年高考文言文閱讀的題型已經比較固定,考查實詞、虛詞、句式、對文段內容的理解和對文中重要信息的歸類。對詞語的理解,需要考生對古漢語的一些詞法和句法進行有效的歸納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