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比較閱讀 ,《湖心亭看雪》比較閱讀,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1、熟記並背誦中考16篇文言文
2、根據三年中考題型,預測中考文言文閱讀題型
3、試著以《湖心亭看雪》為基準,給文言文出一組比較閱讀 教學課程:
一、什麼是文言文比較閱讀
是把兩則或兩則以上有某種聯繫的文言語段作為閱讀材料,要求讀者在文章內容、主題思想、人物形象、寫作技巧、語言特點、結構形式等方面進行比較的閱讀形式。
文段的選取一般遵循以下原則:
(一)、兩個文段之間必定存在著「聯繫點」,課外文段往往是課內文段的補充或延伸,在文體、主題、題材、人物形象、表達方式、表現手法等要素中有一個或多個相同(相近)之處。
(二)、比較閱讀的各文段之間必定存在著「可比點」,或同中存異,或異中有同。
(三)、課外選文與課內選文難易程度相當,均為淺易文言文。
(四)、有三種組合情形:
1、課內與課內型 2、課內與課外型 3、課外與課外型
二、考察2016-2018年的中考文言文真題
列舉2016-2018三年中考真題,學生考察、總結文言文考試的題型。
三、列出2019考綱對文言文的要求:
(一)理解文言文中常見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思。
(二)理解並正確翻譯文言文中的重要句子。
(三)理解並能概括文言文中的基本內容。
(四)初步領略古詩文的內涵,從中獲得有益啟示。
四、考察常見題型及其應對策略:
(一)理解常見實詞和虛詞的意思
1、重點實詞、虛詞
2、特殊用法
以《湖心亭看雪》為範本,解釋文本中的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的含義。如:是、毳、沆碭、焉得、更……
(二)理解和翻譯重要句子
策略:
1、以直譯為主。
2、要字字落實,注意文言文中的關鍵字詞的意義。
3、要文從字順,合乎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 注意: 要譯出文言句式的特點。 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三)比較探究
聯繫上下文文段,解讀內容,相互比較,找出對應點。
常見題型1——比較寫作手法異同
2018. 【甲】【乙】兩段文字刻兩人物主要運用了描寫,【甲】在寫作手法上還使用了 的手法 。(2分) 常見題型2——比較人物形象異同
2017.
兩段文字都表現了美好的君子形象。從中你能看出「君子」應具有怎樣的情操?(4分)
常見題型3——比較文段內容、主題、情感異同
2016. 兩段選文分別反映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請簡要概括。(4分) 常見題型4——主觀探究性題
2019中考預測
學生試著出一組關於《湖心亭看雪》的比較閱讀題型。
如:比較張岱《湖心亭看雪》和柳宗元《江雪》
(一)、《湖心亭看雪》選自 。(1分)
(二)(二)、解釋加點詞語。(4分)
拏:, 沆碭:, 客此: , 絕: 。
(三)、譯句(4分)
1.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2.焉得更有此人
(四):這一文一詩都描寫雪景和人物的活動,文章和詩歌各自用了怎樣的描寫方法?表達怎樣的情感?(4分)
(五):默寫蘇軾筆下《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中後兩句,同樣面對西湖蘇軾表達了怎樣的情感?(2分)
五、具體做法
複習原則:咬住教材,狠抓落實,課內輻射課外,課外鞏固課內。
複習方法:全文翻譯——抽問、聽寫——老師給提、學生出題相結合。
複習要求:將還不能落實的文言詞彙做好標註,早讀晚讀理解記憶。
複習目標:讓學生真正做到取法於課內,運用於課外。
祝願你們取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