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湯琛│蘊藉古典美感的現代抒情詩歌:王曉波詩歌閱讀札記

2021-02-18 《詩人文摘》

楊湯琛│蘊藉古典美感的現代抒情詩歌:王曉波詩歌閱讀札記

 

在崇尚異質性寫作,並對泥沙俱下的擴容式書寫抱有普遍興趣的當下詩壇,王曉波質樸而古典的抒情詩仿佛一串悠遠的民謠,它從古典詩詞歌賦中款款飄來,真摯而優美,既呈現了蘊含中國傳統之美的詩意、詩境,又細緻入微地呈現了現代個體的情感維度與噬心體驗,其古典與當下、傳統與現代的渾融一致使之成為古典抒情傳統在現代有效轉換的重要詩歌樣本。

羅蘭·巴爾特曾說「古典時代的寫作破裂了,從福樓拜到我們時代,整個文學都變成了一種語言的問題。」[1]印之當下新詩創作場域,亦然如此,如果說雪是雨的精魂,那麼,語言便是詩歌的精魂,言為心聲,特別對於迢述情志的抒情詩而言,語言更成為我們辨識詩人面目的重要印記。王曉波的詩歌語言醇厚、古雅,宛然夾雜有現代的情緒、舊時代的風情又兼得古詩詞的中正,如《相信愛情》一詩,不但用典考究、詩詞歌賦信手拈來,而且又毫不違和,詩人以融古典於筆端的麗辭典故對當代愛情進行了深情吟詠:

 

在空山新雨後幾度悵望

在潯陽秋瑟中幾分相送

隔著多少春鞦韆百度遙望

枯禪苦等中

灑落了多少唐風宋雨

佛說緣定前生幾多前塵往事

幾回人閒桂花落

千百次凝眸換來今生的擦肩

浮生多變

別問別再問

今生相遇是緣是劫

 

幾度彩霞滿天

幾許風雨滿途

撐傘默然走來

盼只盼能與你途中遇見

相信愛情相信未來

你我能在途中遇見

只盼與你途中遇見

 

上述詩作寫的婀娜多姿、跌宕有致,其中化用了王維、白居易、戴望舒等前輩的詩情詩境詩語,不僅如多寶樓臺般炫目地構造了有關相思、苦戀、錯過等古典愛情場景,而且在古典詩詞歌賦的語言化用上體現了作者爐火純青的功力。空山新雨直接取自王維的《山居秋暝》,本意是對隱逸之地的詩意描繪,而被詩人巧妙銜接於愛情之相思的「悵望」,古老的語言在創造性的縫合間迸發了新意,而「空」與「悵」的詞語對舉則讓開篇之句包孕了迴環無窮的意蘊;同理,第二句的「潯陽秋瑟」化用了白居易名詩《琵琶行》的首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詩人擇取潯陽秋瑟兩詞,不僅詩語由此沉澱了歷史風塵而愈發古雅,而且巧妙地將千年前的送別之景與當下的情人相送進行了場景摺疊,亦真亦幻、亦古亦今,時空交錯間,別離因歷史的厚度而更意味深長;另諸如「幾回人閒桂花落」、「撐傘默然走來」等語都隱隱迴響著王維的禪意、戴望舒的深情,王曉波如語言魔法師,將古今詩語進行複雜化合、變形,造就了這首深情綿邈的當代抒情傑作。

 

江南 多荷多蓮

荷葉田田倚天碧

總是錯把每朵紅蓮

看成伊  羞紅的笑臉

又把隨風的那朵白蓮

看成伊  盈盈的背影

多蜻蜓 多蝴碟

又多燕子的江南

再仔細也分不清哪只是伊

好想  問一問

那飄逸的風箏

伊卻纏著那根繩線不放手

——王曉波《江南》

 

古語的化用、言辭的考究是王曉波詩歌古意盎然縈迴、繁衍的特定物質,亦構築了屬於王曉波詩歌獨有的古典氣息與文化場域,《江南》一詩仿佛詩人將時光追溯至思無邪的上古時代,又悄然一瞥,將眼底波影投向了五四時做著青春之夢的湖畔詩人之上,千年的江南綿延至今,不僅是文人的夢鄉,更是文化的故鄉。

《漢字》一詩思接千載:

 

我的字裡花飄香

我的字裡見荷塘

我的字裡散浮雲

 

我的字裡有造紙術

我的字裡見北鬥司南

我的字裡有夸父逐日女媧補天

我的字裡有愚公移山精衛填海

 

我的字裡有楚河劃漢界

我的字裡有鼎足魏蜀吳

我的字裡長江長城萬裡長

我的字裡看見昭君出塞依戀難捨

我的字裡有寒風列隊兵馬俑嘶鳴

我的字裡番邦胡騎朝賀華夏文明

我的字裡有上下五千年秦漢盛唐

 

我的字裡帶走一盞漁火

我的字裡回頭一片滄海

我的字裡擁抱永遠鄉愁

我的字裡灑落煙雨把秋水望穿

我的字裡人海浮沉相思比夢長

我的字裡藏著寂寞笑看清風瘦

我的字裡歲月悠悠思念也悠悠

我的字裡太多無奈紅塵來去一場夢

我的字裡不管桑田滄海停泊楓橋邊

 

我的字 象形宋隸楷柳新魏

我的字 堂堂正正不屈不撓

我的字 有流雲翅膀下呼嘯飛逝

 

漢字作為文化之根、文明之源,在詩人筆下,漢字暈染著神話的神秘,也煥發著歷史的光芒,更包含了朝代興亡、個人情長,王曉波充分調動其縱橫捭闔的想像力,以連綿不絕的典故將文字的內涵與外延一一道盡;這些融古典詩詞於一爐,將古典意象運用自如的詩作再現了古典抒情在現代性境遇下的美與力。

可貴是,王曉波對於古典抒情並非一味沉溺其中,而是有所創生與發明。畢竟,古典抒情有著強大而慣性的傳統,詞語的擇取、典故的呈現、詩意的安排都有著一套固定乃至僵化的程式,幾千年的重複已經成為不斷自我繁衍與複製的形態,再精美的詩作都有可能成為古典詩歌的一道幻影。正是介於對詩歌創作的警惕與現代性生存境遇的敏感,王曉波在締造風流蘊藉的古典美感的同時,總是以反轉的姿態於古典的光滑肌理上劃以現代情緒的利刃,從而使得仿佛迷失於古典迷途中的詩作穩穩落腳於現代地平面,如《相信愛情》一詩,層疊出現的清詞麗句不脫古典情詩的巢穴,愛而別離、求而不得,很容易讓我們記憶起《詩經》的「在水伊人」「輾轉反側」、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但是,詩人清醒地意識到不能在慣性的情感中滑行,因此,在倒數第三句,他喊出了充滿力量與現代情緒的「相信」,決絕而重若千鈞的「相信」兩字不但是當下情緒的肯定,亦是對前述古典情緒的內在否定,它以倒轉的方式推翻了古典情緒的重重疊疊,以簡潔而有力的方式宣告了現代情感的誕生。

曾幾何,在現代新詩的論述脈絡中,認為經過口語化改造、白話文引入、歐化薰陶等雜合而成的現代漢語,已是一種與文言文截然不同的語言材料,構成了與古典漢語世界相分離的「場」,由此,古典詩詞的典故抑或詞句被視為老舊、落伍之物,似乎古語抑或古詩詞中的語言始終與僵化、符號化等同,而對於諸多當代詩人而言,語言與意象的現代性追求成為唯一可能的方向。在這種傾向性的場域下,現代詩歌書寫與古典抒情詩愈行愈遠,然而,對傳統的背棄也讓中國新詩失去了文化血脈與獨特的民族性,逐漸淪為日常生活碎片化的見證與西方他者的複製品。而王曉波對古典語言的淘洗與把握讓我看到現代新詩與傳統之間的有效勾連與充滿生機的承續,他擅長對古語進行妥帖的變形、對古典詩境進行創造性的化用與創生,以柔和的方式在現代文學的借鑑與綜合中融入了古典元素,締造了古意盎然又洋溢著現代情感的別具一格的抒情詩歌。 

 

         楊湯琛,文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當代詩歌批評、晚清文化與文學研究。華南農業大學校聘教授,碩士生導師,曾在《文學評論》《當代作家評論》等刊物發表論文四十餘篇,出版有《迷途的風景:微觀視野下的中國現代文藝研究》等。

 

 

附錄;

王曉波2018年詩九首

 

重陽,王維與我

 

秋意漸濃

推窗,左手隨意擰亮

寒露沾衣的月色

右手拔通微信電話,問家兄

南方以南是否明澄與曖昧依舊

霧靄冉冉升起

十七歲滿襟離愁的王維在山東

近半百的我如染黃樹葉在中山

思鄉的孤獨指數

相近與否,無人奉告

坐禪、畫荷、茗茶、品樂

王維與我

相隔了1099個重陽

相隔了千山萬水的路途

相隔了萬紫千紅的花香

此刻,一隻瞌睡的蝴蝶

正撲翅驚飛

 

(原載《詩林》雜誌2018年第1期)

 

 

此時寂靜

 

萬物之靈裸露在外的善良

笨拙、難看、微不足道

不善言辭,不習慣寒喧

 

鷹隼不聞千仞遠,俯瞰著

篝火東倒西歪高原空曠無比

松針落地,雪斜吹向河床

 

愈是寒冷,會愈是孤獨

此時風開始消褪冰雪的凜冽

泥土裡,一點點地伸展嫩綠

 

神的氣息,在黑暗中

閃爍、舞蹈、奔流

夜深深幾許誰正記錄此時寂靜

 

(原載《詩刊》雜誌2018年4月(上半月刊))

 

 

沙漏

——致洛夫

 

暮色四起

雨霧冉冉飄散

一輪皓月落在

粼粼波光的映月湖畔

遊魚揺曳著斑斕

你是隨風的

一縷荷香,一閃而沒

沒法觸摸的思緒

萬象皆由心生,五蘊皆空

誰人正遊向永恆

時間在瓶裡滴溜溜地轉

 

(原載《椰城》雜誌2018年1月;美國《新大陸》詩刊2018年6月(總第166期))

 

 

蕩漾

 

蝴蝶翩然在尖尖小荷上
池塘一陣蕩漾
沒有風  沒有水流
分明聽見池塘的心跳

顫動了小荷  生動了水面的
盈盈是一種
愛意  蕩漾

(原載《詩刊》雜誌2018年4月(上半月刊))

 

 

 

思念你

    想

        中

那一聲沉重感嘆

成了靜夜飛逝的流星

遙遠的你

可有望見

 

(原載《詩潮》雜誌2018年5月)

 

傳說

 

哪年哪月
那個桂子飄香的牽手晨曦
那個荷香渺渺油桐傘下的午後
那個花燈中煙火裡的元宵
那個石頭記裡的西廂往事
那個死與生   又生與死
那個打不成又解不開的結

我是你前世的守望
無奈卻讓你化成了
石頭   卻望不到頭
盼不了
望不見
在江邊守望千年的一個傳說

你是我無心卻相遇
無緣
卻千裡尋覓
望得見
盼不了
化蝶雙飛的前塵往事

剎那的思緒如電閃
現世的我
驚疑前世
一個個遙遠的愛情傳說

 

(原載《詩選刊》雜誌2018年2月上半月刊)

 

 

我叫你梅或者荷

無需要太多 期盼相逢
縱使千裡獨行跨萬水越千山
縱然旅途  千裡封冰萬裡雪飄  盼只盼
遇見一名叫梅或者荷的女子

無需要太多  祈盼相逢
不懼畏獨行千裡險阻滿途
不畏懼萬裡無路  覓前路
心中有光  定能看見光亮  盼只盼
遇見一名叫梅或者荷的女子

她有梅的不畏苦寒有荷般高潔清芳

 

(原載《詩選刊》雜誌2018年2月上半月刊)

 

 

獅城

 

你聽,點點星光

在歌唱著真善的暖

望海,望向星海

此刻與你站於窗前

遠眺無垠太空

星星在心中無盡無遠

 

曾經有你,因此有我

並肩而行的你我

在獅城,和風擁抱著心愛

請不要問街角的胡姬花

請不要問河口的魚尾獅

請不要問絢麗的18棵天空樹

一場關於星月的戀愛預告

我和你幾時再見

 

(原載《詩林》雜誌2018年第1期)

 

 

六月天

 

我把一月的天空打掃乾淨 

期待二月

飄落足夠的寒冷雨雪

你我的梅   不羨春暖   傲雪而立

待到三月鶯歌燕舞

這個季節萬象更新  心存感恩

望著雨落大地 雨灑庭院

你雖沉默   笑而不言

轉眼卻已是人間四月天

清晨黃昏吹著風的軟

飛花散似煙   

你我牽手走進晴朗五月天

一說到六月

便想到海天廣闊 萬裡相牽

拔開浮雲  隨緣即安

 

(原載《詩選刊》雜誌2018年2月上半月刊)

        王曉波, 1968年出生於廣東廉江,中山市詩歌學會主席、中山市作家協會第四屆副主席、《香山詩刊》主編。著有《騎著月亮飛行》《雨殤》《銀色的月光下》《生命·情感》;其詩學評論《吹掉泡沫 還詩歌以亮麗》(載《人民日報》2002年6月11日)和《不敢苟同的錯誤詩學》(載《作品與爭鳴》2003年7月)曾受到廣泛關注;有作品載於《人民文學》《中國作家》《詩刊》等刊物;有作品被《青年文摘》《意林》《詩選刊》等刊物選載;有作品入選《中國詩歌選》《中國詩歌年度選》《天天詩歷》等多種選本。


[1]羅蘭·巴爾特:《寫作的零度》,《符號學原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 年版,第 65 頁。

相關焦點

  • 古典詩歌的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抒情手法可分為兩大類,即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又分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託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諷今、敘事抒情。 1、直接抒情,又稱直抒胸臆。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表明愛憎態度的抒情方式。例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全詩以慷慨悲涼的基調,通過登幽州臺直接表達了詩人功業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 2、借景抒情 是屬於間接抒情的一種。
  • 開課了|鑑賞古代詩歌的抒情手法
    追源課本抒情性是詩歌的主要特點,詩歌的抒情手法多種多樣。
  • 中國古典詩歌的美感特質與吟誦
    演講人:葉嘉瑩  時間:2012年3月17日  地點:國家圖書館     今天很榮幸在這裡,跟大家談一談「中國古典詩歌的美感特質與吟誦」。目前我國正在提倡吟誦,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我卻產生了一點點的憂慮。
  • 2016年河北詩歌閱讀札記:穩健紮實的詩歌音韻
    2016年河北詩歌的一次集團衝擊,是十一位河北詩人在《廣西文學》(2016年第11期)「詩歌雙年展」集中發表敘事性作品,重新擦拭、發現敘事在詩歌中的作用,梳理當下生活日常、精神日常與詩歌的關係,用各自的方式來闡釋他們對詩歌敘事性的見解,旨在突破自我重複、新老相陳、群體性僵化板結的困境,將敘事性更多地納入到詩歌之中,從敘事中獲得重量、突破和個人標識。
  • 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歷程
    1.早期的古典詩歌 中國古典詩歌的出現與民歌密不可分,民歌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的體現,所以古典詩歌是根植於這個民族深處的智慧。這樣的狀況被東晉末年的陶淵明所改變,他的出現為古典詩歌開創了一個新的境界,在他手中的五言詩有了一個新的高度。他開創的田園詩,對後世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他的代表作有《歸園田居》、《飲酒》。
  •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表現手法 詩歌鑑賞抒情手法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表現手法 詩歌鑑賞抒情手法詩歌鑑賞中的表現手法、藝術手法、表現技巧、藝術技巧這些概念大同小異,可以歸結為都是手法的運用。而表現手法又可以細分為:描寫手法、描寫角度、修辭手法和抒情手法四類。
  • 現代漢語虛詞與新詩美學趣味
    體現現代人格精神  古代漢語詩歌由於固定詩體的囿限,常少用或不用虛詞,語義趨向於內在的意會和聯想,常指向語言的多義、朦朧與模糊性。這雖形成了蘊藉朦朧的美感,但在某種程度上卻犧牲了表意的明確性。如馮至採用大量介詞和關聯詞,以十四行體的形式規約抒情,減少了情緒的奔湧,體現出詩人情感的節制與敘述、思辨因素的彰顯。詩人也尋求在客觀世界中尋找心靈對應物,但這不同於古代詩歌的興感思維,而是具有以理束情、情理結合的現代思維趨向。這種沉思內斂的美學趣味與虛詞所嵌入的十四行體形式形成了相應的統一。
  • 當代書評 | 著火的文字與抒情的變革——安然詩歌論
    一、草原抒情者的鄉愁作為一個抒情者的形象,安然有著一種不同於一般女性的大氣、磅礴和凌厲,這從地緣關係上說,還是在於她身上帶著北方女子的豪邁,正因為那種根植於廣袤草原的開闊,她必須以強大的抒情才能保持詩的勢能。
  • 葉嘉瑩:吟誦,讓古典詩歌生命延續
    當我們閱讀詩歌的時候,我們在傾聽靜靜的小小的詩歌聲音,這個聲音和龐大的文化喧鬧和社會的爆炸聲形成強烈對比。」目前中國正在提倡吟誦,這是非常好的事情。不過,有些年輕人沒聽過古人吟誦,常把吟誦與朗誦或歌唱混為一談。雖然唱歌很好聽,有節拍、韻律,學起來也更加容易,但那並非傳統的吟誦。
  • 吟誦,讓古典詩歌生命延續
    現任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她是為數不多的用英語講授中國古典詩詞的中國學者之一,對中國古典詩詞創作、教學、研究、對外傳播作出了傑出貢獻。   以獨體單音的語言文字尋求一種詩歌語言的節奏感,中國詩歌自然就形成了對詩句吟誦時之節奏頓挫的重視。一般,四言詩節奏以二、二之頓挫為主,五言詩以二、三之頓挫為主,七言詩就以二、二、三之頓挫為主。  此外,因中國語言文字之獨體單音的性質,要在形式方面產生一種抑揚高低的美感效果,那麼聲調的講求必然是一項重要的要求。把吟誦時聲律的自然需求加以人工化,就形成了近體詩的平仄聲律。
  • 在英語教學中享受詩歌之美
    大家都知道,學習詩歌是學習語言的一種好方法,尤其是在高階思維能力層級上學習語言思維的一種好方法,這是因為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來生動形象地表達詩人的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在各種不同體裁的詩歌裡,我們可以學到各種語法結構的佳句和豐富的詞彙,事實上,詩歌也為我們提供了標點符號使用的範例。
  • 中考語文現代詩歌閱讀技巧
    1.鑑賞現當代詩歌知識儲備  (1)主題:是指詩人通過豐富的鄉下,用精粹的語言創造清新的意境,集中概括地反映社會生活,揭示社會生活深廣的蘊涵,以及表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2)意境:是指作品描寫某種事物所達到的境界,是詩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圖景和諧統一的結果,它是詩歌感染人的魅力所在。
  • 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技巧
    前面的敘述是後面的抒情和議論的基礎,後面的抒情和議論是前面敘述的升華。二、詩歌表達的是什麼感情,塑造的是什麼形象1.古典詩歌中常見的5種主要情感①憂國傷時A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窮兵黷武B邊塞徵戰的壯烈,山河淪喪的痛苦C對百姓離亂的憂愁,對民族命運的擔憂D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諷今的情懷②人生志向A建功立業的渴望
  • 如何從事詩歌鑑賞教學
    現代詩歌在文字理解的難度並不大,進入詩歌的狀態也不是很困難,學生在聲情並茂的反覆朗誦後,是很容易走進創作的氛圍與詩意之中的。2、以相關背景為依據,把握解讀詩歌的切入點明白詩歌是作者在特定的背景下情感突然爆發之作。創作時,作者一般都選取最易而又最直接地表現自己情感的語詞。這樣,有助於幫助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
  • 楊威威:淺談古典詩歌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
    如何使其「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不僅是執政者考慮的問題,也是當今古代文學研究者關注的焦點。如何促進優秀古典詩歌在當下的傳播,現代流行歌曲的創作和傳播經驗或許值得借鑑。下面,筆者以《題都城南莊》為代表的「人面桃花」文化在流行歌曲《九妹》中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談一點看法。
  • 中國古典詩歌不僅修辭唯美,而且內容含蓄一語雙關
    中國古典詩歌,往往有大量比喻、隱喻,一語雙關,內容含蓄。《文心雕龍·隱秀篇》說:「隱以復意為工。」又說:「隱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獨拔者也。隱以復意為工,秀以卓異為巧,斯乃舊章之懿績,才情之嘉會也。」說的正是此意。
  • 語文詩歌鑑賞之表達技巧分析
    為了方便備考教師招聘考試的小夥伴,北京華圖特整理了有關語文詩歌鑑賞之表達技巧分析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在招教考試閱讀理解三大模塊當中,詩歌鑑賞相對來說分數佔比較低,難度也較小,但是仍然使相當一部分考生頭痛不已,如以上思維導圖所示,詩歌鑑賞的考察點主要分為內在鑑賞和外在鑑賞。
  • 語文詩歌鑑賞題怎麼做?
    詩歌鑑賞是語文考試的必考試題之一,想贏得高分,需要掌握以下幾點解題技巧:01把握主人公的立足點一般而言,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時空立足點,就可以為貫通全詩提供一個堅實的平臺,是解讀詩歌的重要方法。抒情類詩的主體分為兩類:一類有詩人設身代言,即詩人設想自己就是詩中的人,為他們奔走呼喊,代他們傾訴衷腸;一類是詩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詩人自身的形象。總體看,後一類居多。
  • ...當第一批90後三十而立,來自大巴山的朱光明用「正統」抒情詩歌...
    如何在匆忙的時代找到詩歌的節奏?近日,《詩刊》社主辦了一場「首屆90後詩歌雲端峰會」。會上,王二冬、李唐、李壯、朱光明16位詩人圍繞「三十而立: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與詩歌」,暢談各自生活現狀、詩人身份的確立話題。《詩刊》主編李少君鼓勵年輕的詩人們,努力將當代新詩的營養來源三大傳統(包括中國古典詩歌、百年新詩、西方現代詩歌)融會貫通,並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白浪情.詩詞講座第二課:中國現代詩歌寫作ABC與詩歌語言(上)
    此課由中國現代詩歌寫作ABC與詩歌語言兩部分組成。試圖通過解讀、剖析、點評、朗誦(MTV)、互動、思考題等形式,力求達到所預期的目的,使之基本理解此課的主題。第一部分:中國現代詩歌寫作ABC現代詩歌有三個要素:語言,意境和韻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