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培之都」土城古鎮「八·一」特輯:傳承紅色精神 厚植紅培文化

2020-12-17 中華網科技

在「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紅培之都」土城古鎮——紅培文化迎客來。他們非真正意義上的軍人,卻在這裡歷練如軍人一樣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的精神,用忠誠和擔當續寫紅軍「四渡赤水」新長徵篇章。

「紅培之都」土城古鎮-四渡赤水培訓學院篇

·興義市委黨校外出學習主體班到四渡赤水培訓學院院開展主題培訓

7月23至25日,興義市委黨校「守共產黨人初心 擔為民服務使命」外出學習主體班一行45人到四渡赤水培訓學院開展主題教育培訓。

在四渡赤水紀念館,學員們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解,學習四渡赤水戰役戰史,思考這場紅軍長徵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的現實影響與意義,感受革命先輩們為民族獨立、人民幸福不怕犧牲、矢志奮鬥的堅定信念。

在原紅軍總參謀部駐地——惠明宮,聆聽現場教學課《從四渡赤水勝利看黨的群眾路線》,探尋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的根本原因,感受那份軍愛民、民擁軍的軍民魚水情。

在青槓坡戰鬥遺址,學員們重走長徵路,體驗艱苦卓絕,弘揚長徵精神。來到青槓坡紅軍烈士紀念碑前,學員們舉行祭奠儀式,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聆聽青槓坡戰史講解和情景詩朗誦《祖國,只要您需要》,向為了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不惜犧牲生命的革命先輩們獻上自己最崇高的敬意。

在青槓坡廊橋,聆聽學習現場教學課《「初」發——用信仰的丈量新時代的長徵路》,感悟先輩們對革命必將勝利的堅定信念和國家必將富強的深切渴望。

在政治生活館,從序廳開始,學員們認真聆聽講解員的講解,回顧黨發展的光輝歷程,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在宣誓大廳,學員們聆聽我院微型黨課《錚錚誓言》,面對黨旗,莊嚴宣誓。重溫入黨誓詞,更加堅定了學員們心中的理想信念,錘鍊了自身黨性,強化了黨性意識。

·貴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遵義分行「不忘初心創四新 牢記使命譜五好」黨性修養培訓班在四渡赤水培訓學院開班。

7月27-29日為期3天的培訓中,來自貴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遵義分行的學員們學習了《向利用特殊資源以權謀私者亮劍-警示教育貴州整治領導幹部利用茅臺酒謀取私利問題》、《創新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的方法和途徑》、《遵義會議與遵義會議精神》、《2020國際形勢與中國發展》四堂專題教學課。培訓中,學員們在黨員政治生活館學習了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發展史和砥礪奮進的光輝歷程,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在黨員宣誓大廳,聆聽微型黨課——《錚錚誓言》,重溫入黨誓詞,接受黨性教育,升華黨性思想,接受心靈洗禮,錘鍊黨性修養。

在紀念碑前敬獻花籃、緬懷先烈,聆聽戰史講解,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在紅軍烈士集墓群學習現場教學《「初」發——用信仰丈量新時代的長徵》,堅定信仰,強化信念。在紅軍醫院紀念館,學員們憶苦思甜,體驗紅軍餐;學習紅軍故事,弘揚紅軍長徵精神。學員們開展分組討論,分享培訓收穫。

「紅培之都」土城古鎮-新長徵教育中心篇

·中共中國農業銀行鳳岡縣支行委員會全體黨員到新長徵教育中心開展黨性教育培訓

7月25日,中共中國農業銀行鳳岡縣支行委員會全體黨員先後來到女紅軍紀念館、四渡赤水紀念館參觀學習,感受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人勇敢堅毅、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

在青槓坡紅軍烈士陵園,舉行莊嚴的祭奠儀式,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重溫入黨誓詞,聆聽青槓坡戰史,瞻仰青槓坡紅軍烈士紀念碑,以此緬懷先烈,寄託哀思,堅定對黨的忠誠意志。

在紅軍總參謀部駐地舊址,黨員同志們席地而坐,通過對《從四渡赤水勝利看黨的群眾路線》的學習,深化了對長徵四渡赤水精神內涵和時代意義的認識。深刻理解了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才是黨的根本路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信心,就一定能築牢黨長期執政最可靠的階級基礎和群眾根基。

黨員同志們一致表示,要銘記共產黨人使命,堅守初心,傳承革命精神。

當幸福的歌聲像風一樣在夏天的指間流淌我們站在和平歲月的陽光裡站在高高的紀念碑下默默地想像著他們模糊的背影、青春的面孔想像著他們的眼睛在關閉之前的那一瞬格外明亮的憧憬雖然我們已經說不出他們的名字了但我們知道他們共同的名字叫英雄他們的軀體不朽已幻作撫遍山河溫柔的風他們的靈魂不朽依然住在青槓坡的石碑裡古老的城鎮沿著赤水河擰成一股不息的繩向著紅色的土地蜿蜒前行英雄的靈魂住進每一個到來的人

連結:「中國土城·紅培之都」

中國紅色文化看遵義,遵義紅色文化看土城!土城,一座改變世界的小鎮!赤火7月,土城正式提出打造「紅色文化培訓之都」,將舉全城之力打造「紅培之都」。

土城,一塊紅色聖地,一座英雄的城市,從青槓坡的戰火到四渡赤水的笙歌,書寫了一代偉人的「得意之筆」。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河」,是發軔地也是中心戰場。紅軍四渡赤水河留下的指揮部舊址,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同志住居,青槓坡戰鬥、一渡渡口紀念碑等歷史遺址,是歷史留給土城這座紅色小鎮寶貴的精神財富。

土城古鎮組建紅色教育課程研發團隊,按照「挖掘更深、內容更全、啟迪更大」要求,開展教學課程的挖掘和創作,打造了《四渡赤水的現實意義》《四渡赤水的群眾路線》《得意之筆》《信仰》《重走長徵路》《紅色記憶》《再現四渡赤水》等15部課堂教學課程,形成了一套集專題教學、現場教學、情景教學,引導廣大幹部、群眾重溫革命傳統,傳承革命精神,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摒棄傳統的「教師授課、教室聽課」模式,推廣幹部培訓現場教學模式,參訓幹部通過參觀革命舊址、教師現場授課等方式,結合「聽、觸、感」,領悟紅軍「四渡赤水」文化和「長徵」精神。

土城紅培機構始終以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群眾重溫革命傳統、傳承革命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為根本目的,堅持"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的理念,堅持姓黨"原則,把講政治貫穿一切科研活動,嚴把授課內容、師資關,推進中心向四渡赤水文化綜合體和教育培訓綜合體方向發展,構築精神高地,為全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專院校黨員幹部、群眾提供生動、感人而又深刻的黨性教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中國土城:將傾全城之力打造「紅培之都」
    共同促進土城紅色文旅事業和特色經濟快速高質量發展,將土城打造成為「紅色文化培訓之都」(簡稱「紅培之都」)的序幕正式拉開。經過三天的實地參觀考察、多次溝通磋商,確定了資源共享,發揮優勢,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合作總基調,傾全力把土城打造成為享譽全國的「紅培之都」!  土城古鎮,紅色元素相當多元豐富,打造「紅培之都」的基礎硬體條件極為突出。土城是當年紅軍四渡赤水的發韌地,是以四渡赤水紀念館為龍頭的博物館小鎮、紅軍小鎮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土城是全國紅色博物館最多的小鎮之一,一個小鎮就有17個博物館之多。
  • 【媒體關注·湘潭日報】傳承紅色基因 壯大紅培產業
    湘潭是偉人故裡、紅色聖地,這裡走出了一代偉人毛澤東以及彭德懷、黃公略、陳賡、譚政等將帥,擁有毛澤東同志故居、彭德懷同志故居等偉人名人故居以及大量的革命歷史遺址遺存,紅色資源非常豐富。為了用好用活自身資源稟賦,將紅色基因融入新時代黨員幹部教育,湘潭市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指示精神,大力發展壯大紅色教育培訓產業。
  • 紅船精神進校園示範校⑮|內聚「精神」 「紅」潤童心—— 海鹽縣...
    ,推動全市教育系統黨員幹部、教職工和廣大青少年兒童把「紅船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形,傳承紅色基因,讓「紅船精神」成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強大精神動力,嘉興教育發布推出「紅船精神進校園示範校」系列報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海鹽縣實驗幼兒園。
  • 貴人黔行|生態與文化並重——走進千年古鎮紅色土城
    貴人黔行|生態與文化並重——走進千年古鎮紅色土城 2020-04-23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土城古鎮:傳承紅色基因 生態與文化並重(高清組圖)
    貴州土城古鎮:傳承紅色基因 生態與文化並重(高清組圖)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2015年04月25日08:58 從貴州習水縣向西南方向出發,在距離縣城約30公裡的土城古鎮,石鋪小道循環交織,古亭院落錯落有致,乾淨整潔的道路兩旁,蔥綠的古樹、紅軍長徵舊址、商埠茶館文化獨具特色。此處的工人們處於忙碌之中,正準備將土城文化融入綠色環境,建設一個集紅色文化、「十八幫」文化、生態文化為一體的旅遊集散地。
  • 習水土城古鎮:舉辦紅色故事講述會 打造文化旅遊新名片
    遊客們安靜地坐在古色古香的紅軍總政治部舊址,聆聽發生在紅軍長徵時期的各種紅色故事,感受那段激情燃燒的紅色歲月。 紅色故事講述會舉辦以來,受到了當地群眾和遊客們的歡迎,正成為土城古鎮一張文化旅遊新名片。
  • 傳承紅色精神,厚植青春底色
    紅色,傳承了中華民族多少歷史和辛酸。但在歷史長河中,那種鮮亮,那種光芒深沉而又勇敢。回憶革命的徵途,回憶革命的事跡,回憶革命的精神,讓紅色精神歷久彌新。傳承紅色精神,厚植青春底色。8月6日晚,河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暑期實踐隊藉助微信平臺,向留守兒童分享許多陪伴我們長大的抗日英雄的故事,並與留守兒童們一起學習了紅色精神。
  • 土城古鎮,兜兜轉轉最舒心的地方
    冬季一般都是屬於出遊的淡季,但有一個地方,它不受四季交替的限制,那份獨特的韻味,不由得讓人驚嘆!這就是素有「地球紅飄帶上的明珠」之稱的土城古鎮。 它不僅是一座千年古鎮,更是國內罕有的「博物館小鎮」,四渡赤水紀念館、春陽剛酒窖博物館、宋窖博物館、十八幫文化陳列館、中國女紅軍紀念館、紅軍戰地醫院陳列館、鹽號陳列館等數十個博物陳列館,全方位向遊客展示著土城的紅色歷史和豐厚的文化積澱。 土城古鎮以「紅色為魂、古韻為神、生態為形」的規劃理念,分為三個功能區,分別是古鎮景區、新陽產業園區、華潤生態旅遊景區。
  • 讓心靈安靜的土城古鎮
    土城古鎮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100年,「土城」名字的由來可上溯到元末明初時期,當時這裡的居民在改建街房時,發現大量用泥土建房築城的牆基,「土城」由此得名。 土城水路交通便捷,往來商船川流不息,四方商賈雲集,自古以來就是川黔地區的交通重地,系古時「川鹽入黔」的重要碼頭和集散地。
  • 習水土城紅色文化旅遊創新區「與國同慶」
    多彩貴州網訊(趙小兵  李宛儒)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長假不少人選擇「與國同慶」,傳承紅軍精神,遊覽紅色路線。國慶長假期間,土城,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四渡赤水的主戰場,自然少不了遊客的「青睞」。
  • 文家市鎮:深耕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
    毛澤東與文家市的三次結緣,為這個歷史悠久的邊陲小鎮厚植了賡續不斷的紅色基因,賦予了動人心魄的紅色氣韻。設施完備的「旅遊小鎮」穿過繁花似錦的秋收大道,便可看到氣勢恢宏的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園。這是文家市鎮的核心標誌,佔地105畝,包括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秋收起義紀念館、積穀倉、秋收起義紀念廣場等部分。
  • 最是奪目遵義「紅」|遵義市高質量推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搶抓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機遇,加強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和紅色文化成果研究,深度挖掘長徵故事,促進紅色文化傳承,凸顯遵義特色,弘揚長徵精神、遵義會議精神,遵義的紅色底蘊將有更具象的再現。      紅色文化品牌亮  永放光芒的遵義會議精神和豐富的紅色資源,賦予了遵義最濃烈的紅色文化底色。紅色文化不僅植根於黔北大地,還在遵義市與時俱進的傳承方式中生發新枝,讓長徵精神更加浸潤人心。
  • 「紅色之旅」:一個83歲土城老人的紅色記憶
    本報習水專電 連日來,我們都生活在貴州方言中,採訪間隙我們會相互用當地方言說上幾句,釋放旅途的困頓與疲乏。    土城之行,我們收穫頗豐。史料記載,紅軍四渡赤水的時間是從1935年1月19日開始,5月9日離開貴州境內,總共不到4個月時間。四渡赤水中的一渡、二渡、四渡均在貴州省習水縣境內,而土城之戰又是遵義會議後中央紅軍組織的一次較大規模的戰鬥。
  • 培紅菜的另類故事
    在紹興,醃菜都是男人踩的,套用一句俗語,踩醃菜讓女人走開。所以紹興的醃菜製作,都是男人的事。         如果哪家出了一缸好菜,這個踩的人就成了名人,村子裡都會請他幫忙。        培紅菜實際也是醃菜的一種,只是製作這個菜和前面的醃菜不同,大多都是女人的事,做的方法是手捏,不用腳踩。        培紅菜的故事紹興很普及,說是一個叫培紅的女孩子為了讓長工能吃得好一點,創製了這道菜。        既然發明者就是女的,這菜自然應該是女人做的。
  • 土城古鎮,一個淹沒在歷史長河的千年古鎮
    去年六月我們也湊也鬧走進了貴州,不過我們避開熱門旅遊地,去到黔北赤水河流域,其中一站是土城古鎮。土城古鎮地處偏僻,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西部,與貴州赤水市、四川省古藺縣接壤,是川黔兩省結合部。古城的規模也很小,鎮區人口才一萬人。所以非常小眾,在網絡平臺上幾乎看不到習水有什麼旅遊景點,就算是其最著名的景點土城古鎮,去過的人甚至知道的人也並不是很多。
  • 鎮依山建,水繞鎮轉 讓心靈安靜的土城古鎮
    土城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赤水河中遊,其東、西、南三面臨水,北面靠山,形成「鎮依山建,水繞鎮轉」的典型山水格局。土城古鎮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100年,「土城」名字的由來可上溯到元末明初時期,當時這裡的居民在改建街房時,發現大量用泥土建房築城的牆基,「土城」由此得名。
  • 千年古鎮土城:紅色文化綠色旅遊交相輝映【組圖】
    習水縣土城鎮紅色文化旅遊資源豐富,舉世聞名的紅軍四渡赤水戰役發軔之戰——土城青槓坡戰鬥發生在這裡,迄今留下了為數眾多的遺址和文物,至今保留完整的有紅軍一渡赤水渡口、土城青槓坡戰鬥遺址、紅軍總司令部駐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領導同志住居等遺址遺蹟12處。
  • 習水土城:講好「紅色」故事 做好「旅遊+」文章
    馮四方 攝 人民網12月12日習水電 12月10日,由國家旅遊局主辦的「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主題活動走進習水縣,在「四渡赤水?千年土城」感受了土城古鎮的淳樸風貌,以及習水縣以紅色旅遊為引領、推動紅色旅遊發展的成果。 土城古鎮是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歷史文化名鎮。
  • 遵義土城打造「四有」特色古鎮
    入夏以來,每天晨曦初現時分,三三兩兩的遊客和原住居民,就開始沿著習水土城古鎮老街信步而行,享受閒適自在的慢生活。 正是因為這樣的場景,讓因生活貧困而外出打工多年的土城鎮村民王建決定返鄉生活,留在土城古鎮景區工作。 2016年8月19日,總投資約16億元,由習水縣紅城旅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的土城古鎮景區正式開園迎客。
  • 東華大學非遺研培呈上「時尚黔風」新答卷
    學員設計的創新民族服裝讓人手動點讚,非遺研究如何在國際化的魔都生根開花,傳統刺繡創意與時尚設計聯袂帶來精彩作品秀演……11月19日-22日,東華大學第八期非遺研修班結業系列活動舉行,此次活動為上海設計之都十周年主題活動「東華活動周」的「傳承」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