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非遺研培呈上「時尚黔風」新答卷

2020-12-13 瀟湘晨報

學員設計的創新民族服裝讓人手動點讚,非遺研究如何在國際化的魔都生根開花,傳統刺繡創意與時尚設計聯袂帶來精彩作品秀演……11月19日-22日,東華大學第八期非遺研修班結業系列活動舉行,此次活動為上海設計之都十周年主題活動「東華活動周」的「傳承」板塊。「精英回歸,精準幫扶」是本期研修班的特點,12名往期優秀學員和8名來自上海對口幫扶的貴州遵義學員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研學,交上了一份美好答卷。

作品颳起時尚「黔」風

在19日開幕的「東華活動周」時尚黔風·第八期非遺研培成果靜態展上,20位學員的百餘件創新設計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包括貴州傳統民族服飾、學員在研修班學習期間以及在貴州設計製作的刺繡產品、非遺文創品等。來自貴州的苗、布依、仡佬等民族的刺繡非遺傳承人學員通過高校研培平臺,盡展好身手。通過研修實踐,學員們不僅掌握了從選擇面料開始的服裝製作全過程所需技能,而且積極性高燃,更有不少學員的設計靈感一發不可收,製作了好幾套馬上能投入市場的創新民族服裝。

研修班學習現場

鑲上銅片,再配以流蘇,原本兩片式有些「老土」的民族服裝,頓時靈動了許多。服裝設計製作者韋厚珍是老師眼中「愛動腦筋」的「學霸」,曾參加過第五期研培的她在「回歸」研修中如饑似渴地學習。除了傳統民族服裝外,她還做出了 4套抱枕,且面料、工藝手法各不相同。「從初稿設計到做出成衣,這是我第一次獨立完成。東華老師們耐心地教我,啟發我創新改良。」 韋厚珍談起研修獲得感滿滿。在貴州六盤水開辦扶貧企業的她,想嘗試「校企合作」的路子。「東華大學是我理想的合作高校,這裡的服飾設計、文創品都比較適合我。我要努力帶動更多姐妹就業創業。」

當非遺遇上國際化

新時代,非遺保護如何立足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22日上午,「本來·外來·未來:國際化視野中的上海非遺研究」東華大學第八期非遺研修學術論壇舉行。論壇分為致敬研培——《上海絨繡研究》首發式、總論壇和分論壇三個板塊,匯聚了校內外專家、學者、業界精英與傳承人同臺論「道」。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文旅部非遺項目原評審專家、中國民俗學會原副會長陳勤建認為,在上海中西交融的文化遺產數量眾多,鮮豔奪目,非遺與城市文化個性和精神品味互為依存,上海的非遺形塑也造就了這座城市獨特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個性。

論壇現場

「國際化」是上海的地緣文化特色之一,也是東華大學設計學的學科特色之一。上海絨繡頗能體現地緣文化的國際化特色,它從西方舶來卻在上海開枝散葉生根開花,最終成為一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由東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書《上海絨秀研究》首發式上,青年學子致敬非遺,現場充滿了文化傳承的儀式感。

近年來,東華大學充分發揮「研培高校」作用,在「研」與「培」上下功夫,將非遺研培與學術研究、學生培養緊密結合,為非遺傳承發現和培養更高層次的新生力量,促使設計學科在融入國際、聚焦時尚的同時,更深植於中華優秀文化。東華大學非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柯玲教授表示,舉辦論壇的宗旨之一就是為滬上學者、學子提供學術交流、試水的機會,鼓勵研究生不僅聽大咖說,更要有獨立研究、主動交流的勇氣和底氣。

「秀」一段傳承發展的佳話

「民族與時尚,傳統與創新,矛盾與融合,看似不搭又緊密相連。我希望能成為它們之間解密的橋梁,做苗族刺繡文化的傳播者、創新者。」來自貴州的少數民族繡娘、學員熊寬燕激動地說。由傳承人學員和10位東華服裝設計專業研究生結對設計的40套時裝,在22日下午舉行的非遺研培成果動態秀上輪番登場。學生、設計師與非遺學員同臺共秀,一場「魔都+黔風」的服飾盛宴訴說著傳承與發展的時代佳話。

動態秀演現場

苗族紋樣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澱,蘊含著較高的美學價值和審美情趣。T臺上,由藝術設計專業研二學生徐君怡和非遺傳承人黃賢梅、田孟勤、馮時素聯合設計製作的《苗意》系列服裝奪人眼球。《苗意》以苗族挑花背扇紋樣、銀飾紋樣為靈感來源,傳承人和研究生共同設計苗族銀飾紋樣,將傳統手藝與現代技術相糅合,探索更多呈現可能。通過雷射表面處理技術,把八角紋、蝴蝶媽媽等有苗族代表性紋樣呈現在面料上,加以十字繡、打籽繡等裝飾,讓圖案富有層次感。在雷射標記的基礎上,以鎖繡等完成銀飾紋樣刺繡,再輔以銀飾點綴,使服裝保留了銀飾的靈動感。

《苗意》系列服裝設計圖

以明亮鮮豔的紅色為主調的《喜上眉梢啊》系列服裝,打破了人們對苗族以藍、黑、白為主,較為深沉的傳統印象。作品設計靈感來自黔東南苗族「蝴蝶媽媽」的傳說,在工藝上,將蝴蝶媽媽、花、鳥等苗族紋樣用鎖繡、平繡、纏繡等繡在印花面料上,提升了服裝的立體感。

《喜上眉梢啊》系列服裝秀

作為「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首批定點研培高校,東華大學聚焦貴州、雲南,通過非遺研培厚植設計學科發展內涵,助力教育扶貧,體現了研培高校的責任擔當。(孫慶華)

(責編:唐小麗、韓慶)

【來源:人民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東華大學非遺研培:呈上「時尚黔風」新答卷
    學霸作品颳起時尚「黔」風 在「東華活動周」時尚黔風·第八期非遺研培成果靜態展上,20位學員的百餘件創新設計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包括貴州傳統民族服飾、學員在研修班學習期間以及在貴州設計製作的刺繡產品、非遺文創品等。
  • 「土非遺」遭遇「洋設計」,貴州少數民族繡娘走上東華大學時裝T臺...
    11月22日,由非遺傳承人學員和10位東華大學服裝設計專業研究生結對設計的40套時裝,學生、設計師與非遺學員聯袂共秀,在「東華活動周」的子活動——「非遺」研培成果動態創演秀上精彩綻放,訴說著傳承與發展的時代佳話。
  • 東華大學呈現時尚設計視覺盛宴—新聞—科學網
    ,東華大學活動周再掀熱潮。時尚設計論壇、非遺服飾動態創演秀、創意設計靜態展覽等活動在東華大學延安路校區輪番上演,設計、藝術、創意、傳統等多種元素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小雪節氣的「魔都」被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充滿個性和創意的作品和才情「點燃」。
  • 傳統服飾上T臺,腳上穿著城市街景,東華活動周帶你看懂「時尚」
    時尚設計論壇、非遺服飾動態創演秀、創意設計靜態展覽等活動在東華大學延安路校區輪番上演,設計、藝術、創意、傳統等多種元素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小雪節氣的「魔都」上海被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充滿個性和創意的作品「點燃」。在「設計點亮生活—時尚設計論壇」上,眾多時尚人集聚一堂,帶公眾讀懂、看懂「時尚」。
  • 時尚盛宴開啟 上海設計之都十周年主題活動東華活動周進行中
    時尚設計論壇、非遺服飾動態創演秀、創意設計靜態展覽等活動在東華大學延安路校區輪番上演,設計、藝術、創意、傳統等多種元素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小雪節氣的「魔都」被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充滿個性和創意的作品和才情「點燃」。可持續VS時尚,時尚也要「可持續」?
  • 輪番上演的這些精彩,「東華」點燃你的激情!
    時尚設計論壇、非遺服飾動態創演秀、創意設計靜態展覽等活動在東華大學延安路校區輪番上演,設計、藝術、創意、傳統等多種元素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魔都」上海被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充滿個性和創意的作品「點燃」。
  • 桐梓這5位繡娘東華大學畢業啦
    這5位繡娘收到上海東華大學錄取通知書得益於東西部扶貧協作近年來,上海東華大學的專家教授培養我們獨特的時尚眼光,溝通與協調能力。教導我們要大膽創新,更要有面對挫折的勇氣,我會將所學運用於到苗繡中,成為新時代手藝人的希望,成為苗族刺繡文化的傳播者,創新者,並且一直為之努力下去,希望還能與東華大學再續前緣。
  • 上海設計之都十周年主題活動東華活動周送上時尚設計視覺盛宴
    時尚設計論壇、非遺服飾動態創演秀、創意設計靜態展覽等活動在東華大學延安路校區輪番上演,設計、藝術、創意、傳統等多種元素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小雪節氣的「魔都」被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充滿個性和創意的作品和才情「點燃」。  近年來,「可持續時尚」越來越成為時尚產業的關鍵詞之一。
  • 東華大學發揮專業優勢 用「東華特色」助力首屆進博會
    、標識設計「以人為本」……11月5日,第一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滬啟幕,門類各異的「東華特色元素」紛紛亮相服務於盛會,東華大學也以特色學科成果助力進博軟硬體建設和推廣。  在進博會的展覽區現場,東華大學非遺研培成果——「貴州非遺拋花繡帽」格外搶眼。與以往的傳統苗繡不同,這組融合了現代設計和貴州刺繡工藝的帽子,是來自東華大學非遺研修班學員、苗繡傳承人胡運和高級定製設計師沈婕的合作作品,更符合當下時尚審美、生活。  胡運從事刺繡至今已有40多年,2017年到東華大學非遺研修班的學習。
  • 中國非遺(祁太秧歌)傳承人群研培計劃在中北大學開班
    12月16日,文旅部、教育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祁太秧歌)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中北大學藝術學院開班。中北大學已連續四年承辦該研培計劃。本次研培班主旨是「非遺助力扶貧·非遺走進生活」,為期一個月。該校黨委副書記薛智、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張衛東出席儀式。
  • 麗呈愛伯曼落戶青島,打造山東首個非遺研學基地
    綠地青島城際空間站引入麗呈愛伯曼非遺主題酒店青島西海岸新區是我國第九個國家級新區,也是我國北方新興濱海度假目的地。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迎來經濟社會發展高鐵新時代,高鐵樞紐引領商貿新城崛起,在吸引業內廣泛關注的同時,也吸引了各地遊客源源不斷前往打卡。
  • 研培追蹤 | 段燕儷:在溝通與交流中轉變意識
    專訪教師:段燕儷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首飾與金工專業教師非遺研培:段老師您好,又在研培課程上見到您了。說起來您帶過很多屆非遺班,也經歷過中國美院不同主題的非遺研培,您覺得這次的研培與以往有什麼不同呢?段燕儷:本次非遺研培主題延續了上一屆的「跨界」,從課程設置和培養的側重點上自然是跟以往不同的,這些內容在去年已經探討過了。但是今年的研培與去年又有很多不同,一方面因為通過去年初次的嘗試我們有了實踐經驗的總結,更主要的原因是2020年特殊的情況導致了實踐課程的壓縮。
  • 海派時尚校服發布會在東華大學舉行—新聞—科學網
  • 東華大學「碧優緹」杯第四屆研究生時尚禮儀
    東華大學「碧優緹」杯第四屆研究生時尚禮儀大賽決賽落下帷幕    四年的回眸,四年的執著,四年的獻禮,四年的逐高峰。    2007年5月24日18點30分,東華大學「碧優緹」杯第四屆研究生時尚禮儀大賽決賽在東華大學延安路校區逸夫樓表演大廳勝利落下帷幕。
  • 東華活動周掀熱潮 感受時尚設計的視覺盛宴
    11月18日-24日,作為上海設計之都十周年主題活動重要的支線活動之一,東華活動周持續進行中,「設計點亮生活—時尚設計論壇」、非遺服飾動態創演秀、「亞洲聯盟超越設計作品展」、「D•DREAM」的草坪國際插畫邀請展等活動在東華大學延安路校區輪番上演,設計、藝術、創意、傳統等多種元素相融合,帶領觀眾感受時尚設計的視覺盛宴。
  • 共創文旅新品牌中華非遺(璧山)國際設計周正式啟動
    中國網6月28日訊  來自臺灣米其林大師廖建華料理的「非遺的味道」撩人味蕾,「大美東方」非遺設計時尚大秀奪人眼球、崑曲《牡丹亭》深情唱響,藏族原生態音樂表演精彩呈現……6月27日—28日,以「非遺創新 點亮秀湖」為主題的中華非遺(璧山)國際設計周啟動暨秀湖水街國際非遺手藝特色小鎮入駐項目籤約系列活動在璧舉行
  • 長寧聯手東華大學建"環東華"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
    【新民網·獨家報導】由東華大學承辦的「第18屆上海國際服裝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即將於4月18日拉開帷幕。記者獲悉,作為歷屆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的品牌項目,此次從服務上海市、長寧區和東華大學共同制定的「環東華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發展戰略規劃出發,在連續10年舉辦「東華時尚周」的基礎上首推「環東華時尚周」。  據介紹,2010年,東華大學與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長寧區人民政府共同籤署的《環東華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戰略合作協議》。
  • 上海長寧區與東華大學攜手發展時尚創意產業
    新華網上海10月23日電(記者陸文軍)20日下午,東華大學60周年校慶活動之「協同創新共謀發展——區校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籤約儀式」在東華大學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行。  中共長寧區委副書記、區長李耀新致辭說,東華大學建校60年來,積極參與地方經濟建設,參與「三區聯動」,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區校合作互利共贏。
  • 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科創中心揭牌成立
    7月12日,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科創中心(以下簡稱為「中心」)在該校延安路校區揭牌成立。美國康奈爾大學纖維科學與服裝設計系主任、康奈爾服裝和纖維創新研究所主任範金土教授受聘為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
  • ...綻放·趁現在——上海花樣時尚模特大賽總決賽」在東華大學舉行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旨在為「50後青年」提供積極、時尚生活方式平臺的「綻放·趁現在——上海花樣時尚模特大賽總決賽」,近日在東華大學上演。上海女人花文化藝術團獲得金獎,東華老年大學時裝表演隊獲得銀獎,上海老齡藝術團獲得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