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半年閱讀一百本書

2020-12-13 勤志服知

前幾天寫了一篇半年閱讀一百本書的感悟,引起很多人的群嘲:「那是翻書,不是閱讀。」「那樣也叫讀?」「連環畫吧!」「沒有任何收穫!」......更多的則是三個字:「我不信!」我的本意是將感悟寫出來,分享給喜好讀書的同道中人一些參考,實沒有炫耀之意。當今這個追求個性化的時代,讀幾本書有什麼好炫耀的?讀了也並不見得有用,況且半年讀一百本也不多啊!倒是在質疑聲中,我也反思是怎麼做到半年讀一百本書的呢?想來想去只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讀書要有積累。雖然較十年前有退步,但我現在的讀書速度也不慢。專心的情況下,一般每分鐘可閱讀七百到八百字。可這速度,閱讀一本二十萬字的書也得四五個小時。能讀比較多的書,以前有很多的積累是很重要的因素。以讀《魏晉南北朝史-分裂與融合的時代》為例,這本書近三十六萬字,不受幹擾閱讀都需要八個小時左右。但本人非常喜歡研究魏晉南北朝史,在讀這本書之前,已經讀過《晉書》三冊,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東晉門閥政治》......魏晉南北朝史讀了十多年,不誇張地說,閱讀過相關書籍近三十種。因此,一本原本需要閱讀八小時的書,用四小時左右或更少的的時間便可讀完。

同樣,由於工作的原因,讀過所謂「成長類」的書籍不下三十本。但讀完十本左右便知道,這種書的套路都是一樣的。後來類似的書讀起來自然更快。「有積累」是一種主題閱讀。接受不同角度的觀點,強化核心的要素。這樣讀書,不會有書讀百遍的厭煩,反而會有更多其它方面的啟發,同時還可以加快閱讀速度。個人覺得是一種比較好的讀書和學習的方法。

二是讀書要有方法。近幾年,頗讀了上十種讀書方法的書籍。包括最經典的《如何閱讀一本書》和最近很火的《讀懂一本書》,都買回來通讀了一遍。主題閱讀,思維導圖、如何記讀書筆記,如何寫書評等等,大體上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成年人最難的還是保持專注力,各種方法書中也有介紹。我現在一般用一支鉛筆控制注意力,鉛筆指定閱讀的一行,一行一行移動。這樣就不會因注意力分散,老需要回讀讀過的內容,加快閱讀速度。

三是讀書要有計劃。要讀的書太多,每年都會趁著「買一百減五十」這類的活動,屯積一大批書。買的時候感覺每一本都是自己想要閱讀的,真正到手之後便犯了難。往往這一本翻看幾頁或數十頁,便丟在了一邊。再找另外一本重複這個過程。很久很久之後,拿起翻動過的書,前面看過的幾乎沒有了印象,只好重頭來過。因此,讀書要制定閱讀計劃。每月讀書計劃,再分解到每周讀書計劃。看書再慢的人,一小時看兩萬字的速度總有。這樣的速度,十萬字的書,五個小時可以看完。這樣算來,每周看一本書的時間總有吧?如果回答沒有,那只是證明你內心中並不願意看書。讀完之後,畫一張思維導圖強化閱讀記憶,留著備查。

四是讀書要有興趣,或者是要有動力。有興趣最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多人以讀書為樂,古人說「至要莫若教子,至樂莫如讀書」就是這個意思。對讀書有了興趣,總會擠出時間來閱讀。但現代人容易分心,如果願意讀書又沒有興趣的話,有動力也行。宋朝皇帝勸人讀書,寫出了著名又俗氣的詩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雖然惡俗,但是有道理、有吸引力。工作中、生活中碰到的難題,書中往往有答案。書籍也能讓一個人變得「腹有讀書氣自華」,能讓一個人能力快速提升。有這些好處,你讀不讀?讀著讀著,就形成了習慣。每天會想盡辦法擠出時間來讀書。把刷手機的時間用來讀書,你算算每周可以讀幾本書?

平常注意積累,掌握好讀書方法,制定讀書計劃,培養讀書興趣。總的說來,半年讀一百本書真的不難。這並不是說書讀得越多越好。書讀得多好還是讀得精好,可能因人而異。個人的看法,沒讀過幾本書的人,當然是讀得多好;有一些閱讀基礎的人,要挑好書來讀。甚至,不讀書也可以讀人、讀事,這些都是促使人進步的良方。但無論如何,對於一個愛書之人而言,人生之路漫漫,有書相伴的時光都是獎賞。

相關焦點

  • 推薦給青少年的一百本書
    而這本《青少年必讀的一百部經典》卻了我們一份好 的閱讀指南,而他是的受眾群體,跨越 6至 22歲,從小學到大學都做了很好的推薦。 本書的作者付惟龍金融專業,博士畢業的公務員,寫作的文筆相當深厚。 在閱讀本書前,我對此書並不好奇,封面的設計看上去實在是太幼稚,對我這個本科畢業的 人而言實在是不適合。可在朋友一再的建議下,我還是買了本書。
  • 如何閱讀一本書
    2  如何做一個好的讀者,讓書真正屬於你 閱讀的層次了解了,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如何讓一本書真正屬於你自己?實用性的作品是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或你認為你應該做的事。 那麼究竟如何透視一本書呢? 那就是找出這本書的骨架。確切的說就好比一個人,沒有骨架,它是站立不起來的。
  • 如何深度閱讀一本書?
    後來我在豆瓣上刷到了4本閱讀書籍,看完之後,我只想感慨:相見恨晚!接下來,我就從讀書筆記、目錄讀書法、垂直型閱讀、如何實踐和虛構類閱讀技巧來講解這個問題。一、學做讀書筆記第一本是日本作家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這本書很適合新手學習如何做讀書筆記。作者是位筆記本達人,以「筆記本作家」的身份活躍在媒體節目和論壇中。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今年7個月閱讀了126本書,輸出書評90多篇,從一天閱讀一本書,到現在2小時左右閱讀一本書。當然,會有人質疑,你閱讀這麼快,能學到重點內容嗎?能夠內化知識嗎?其實,閱讀方法是否有用,從兩個方面就能體現,那就是效率和效果。
  • 《如何閱讀一本書》:03 利用主題閱讀,輕鬆吃透很多本書
    今天為你解讀的書是《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第三個知識點:利用主題閱讀,輕鬆吃透很多本書。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一本書對一個人而言,在困難也很容易。但是,我們為什麼需要將很多本書「吃透」呢?其實啊,因為這是快速掌握某個領域知識的最佳方法。
  • 大學生用一年時間讀了一百多本書,從此他的命運發生了改變
    導語:大學生用一年時間讀了一百多本書,從此他的命運發生了改變。現在網際網路上經常傳播有關大學生的信息,最近有這樣一則有趣的新聞。猶太人被稱為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這個民族最大的特點就是從小教育孩子閱讀各種各樣的課外書籍。讀書有什麼用處?讀書的好處比比皆是。讀書可以使人明智,讀書可以使人的能力得到提高。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多數讀書多的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勸君儘早多讀書,讀好書。一個大學生在一年之內讀了一百多本書,從此他的人生因閱讀而改變。
  • 《如何閱讀一本書》⑦:閱讀的終極目標
    之前,我們介紹了一系列閱讀方式,都是在講如何閱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但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圍繞一個主題,去搜集不同的書、文章、網站裡面的相關內容,比如寫論文,專題報告,自媒體文章等,又或者你想要提升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就會閱讀大量相關的書籍。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用到【主題閱讀】裡的閱讀方式了。
  •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完本書再讀書
    「你背過一本書的目錄麼?」
  • 《如何閱讀一本書》: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
    不論你的回答是什麼,相信你在看完《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後,會對閱讀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很可能之前已經看過很多書的讀者,會禁不住感嘆一句:以前的書都白看了!《如何閱讀一本書》由美國的莫提默J艾德勒於1940年初版,由查爾斯範多倫於1972年大幅增訂再版,稱之為新版。顧名思義,這本書寫的是有關閱讀的方法,這些方法打破了閱讀的傳統思維,給了讀者終身受用的閱讀指導。
  • 《如何閱讀一本書》讓你少走閱讀的冤枉路
    你會閱讀嗎?「當然!」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在很多人看來,閱讀這件事小學生都會。其實不然,閱讀是有方法,有技巧的。只有當我們了解了作者說的內容,做讀書筆記,吃透一本書,能把書中的主旨表達出來,並且深入思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才算是真的會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呢?
  • 如何閱讀「孩子」這本書?
    孩子就像一本博大精深的好書,父母要想真正讀懂孩子這本書,絕非易事。《如何閱讀「孩子」這本書》?主動去讀,反覆去讀,帶著思考去讀——我相信,孩子絕對是一本值得深入解讀的好書,從這本書中,我們能收穫的成長,受用終身。
  • 如何1小時閱讀一本書?
    主題:如何一小時閱讀一本書?(粗讀)上周,隆重和大家介紹了自己加入了讀書會,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步,我通過各種方法,搜索並學習「如何閱讀」,想要為後續的閱讀打好基礎。值得一提的是,搜索閱讀方法時,通過抖音認識了鬍子哥,並學習了很多除了閱讀方法之外的,很多底層認知方面的知識,是我本周最大的驚喜了!
  • 如何閱讀一本書:閱讀是一場和作者的對話
    摘抄一段《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面的一段文字作為本文的開篇;「閱讀一本書應該像是你與作者之間的對話。有關這個主題,他知道的應該比你還多,否則你根本用不著去跟這本書打交道了。但是了解是一種雙向溝通的過程,學生必須向自己提問題,也要向老師提問題。一旦他了解老師的說法後,還能夠跟老師爭辯。在書上做筆記,其實就是在表達你跟作者之間相異或相同的觀點。這是你對作者所能付出的最高的敬意。」 本書由來:記得是在閱讀一篇文章時看到的這本書的介紹,我總是這樣地在閱讀中遇見或發現下一本我要閱讀的對象。
  • 閱讀與寫作的映照,《如何閱讀一本書》,教你如何寫論說文
    寫作離不開生活,更離不開閱讀,閱讀與寫作總是互相映照。如何通過閱讀一本書,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呢?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將閱讀按照閱讀的目的、層次以及相對應的操作方法區分開來,希望透過系統性地分類來提高讀者的閱讀效率。既然閱讀有法可循,每一步都有汲取不同類型信息的閱讀目的,那麼同樣的方法自然也可以運用到寫作中,讓作者在寫的時候就去思考什麼樣的鋪陳方式能讓讀者清楚簡單地掌握內容。正因為如此,這本書既適合拿來學習如何閱讀,也適合用來練訓練寫作方法。
  • 閱讀與寫作的映照,《如何閱讀一本書》,教你如何寫論說文
    寫作離不開生活,更離不開閱讀,閱讀與寫作總是互相映照。如何通過閱讀一本書,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呢?《如何閱讀一本書》一書對閱讀方法做了十分詳盡的介紹,並將閱讀技巧延伸至論說文的寫作訓練上。作者美國人莫提默·J. 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將閱讀按照閱讀的目的、層次以及相對應的操作方法區分開來,希望透過系統性地分類來提高讀者的閱讀效率。
  • 解讀《如何閱讀一本書》教你如何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
    今天為您解讀的這本書叫做《如何閱讀一本書》,本書中文版共計20萬字,我會用5期的內容為您來講解本書的精髓,本期是講解的第4期。開始今天的講解之前,我先問大家兩個問題。1、你在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時,都是使用一種方法嗎?
  • 如何有效地閱讀一本書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Jackyiming,歡迎關注我的專題:《如何閱讀一本書》。目標當我們確定好讀書的目標之後,我們必須思考一個重要的問題:究竟我們要如何閱讀一本書?我用黃金圈思維羅列了三個問題。我們要做到有效的閱讀一本書,首先要確定閱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你是需要解決你的哪些困惑和問題?提升你的哪些認知和技能?其次就是如何挑選一本合適你需要的書籍?最後如何做到快速閱讀檢索?如何排除那些不需要的內容?如何從書中有效的獲取這些知識?這些問題如果迎刃而解的話,你就是在有效的閱讀。
  • 英語閱讀分享:《How To Read A Book》如何閱讀一本書?
    閱讀文字本身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要正確理解作者意思並且有所收穫並不容易。達到這一點需要我們對閱讀理解能力進行刻意訓練。怎樣刻意訓練呢?或許你可以讀一讀 How To Read A Book(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 作者是著名教育學家莫提默·J. 艾德勒(Mortimer J.
  • 08如何閱讀一本書
    ,這四個規則在告訴你一本書的內容是關於什麼,要如何將架構列成綱要。        現在你準備好要進行第二個階段了,這也包括了四個閱讀規則。第一個規則,我們簡稱為「找出共通的詞義」。也就是達成共識。        在用分析閱讀閱讀一本書時,找出共通的詞義,是第一個步驟,因為詞義是可供溝通知識的基本要素。
  • 《如何閱讀一本書》:它的目的是介紹閱讀的方法
    《如何閱讀一本書》屬於實用類型的書。它的目的是介紹閱讀的方法,並希望讀者能認同並學以致用。就我個人而言,它介紹的方法(當然還有書的分類及閱讀的意義)我十分認同,當然我以後還會回過頭來繼續閱讀這本書,到時又會有一些新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