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猜謎語?如何提升孩子的溝通能力

2020-12-13 十月呵護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以下的場景:

餐廳裡:一個1歲多的寶寶,不停的嘗試著轉身,想要從嬰兒座椅上站起來。他的媽媽注意到後想要讓他重新坐好,可是寶寶就是不配合,並開始哭鬧將食物打翻在地。緊接著一場孩哭娘罵的戲碼就開始上演,最終媽媽無奈地將孩子抱離了餐廳。

公園裡:一個2歲多的小女孩,不停的用手指著什麼,嘴裡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她的媽媽看著她指的方向,「對不起,寶貝兒,你能再說一遍嗎」小女孩又重複了好幾次,最後她的媽媽才煥然大悟:「哦~原來樹上有隻小松鼠」。為此,前後共用去了10分鐘。

放學路上:一位媽媽領著3歲的兒子,低頭詢問他幼兒園的情況,可是小男孩不是支支吾吾的說不清楚,就是答非所問。最後,媽媽無奈的問道:「那你到底喜歡這所幼兒園嗎?」小男孩噙著眼淚,憋著小嘴看向媽媽,先點了點頭緊接著又搖了搖頭。

養娃路上,以上這樣的場景並不少見。不過好在,寶寶從出生開始,他們的溝通能力一直在跨越式的發展著。一般來說,到孩子三歲左右就能夠表達日常的情感和想法,從生理角度,到孩子五歲左右,語言表達的功能就已經發育完成。

早期的語言和溝通能力對孩子們來說至關重要,既有利於孩子理解他人(即接受語言)和表達自己(即,表達性語言),也有利於孩子能在學校取得更好的成績。那麼,我們怎麼樣才能儘早的提升孩子的溝通能力,早日做到無障礙溝通呢?

首先,我們要做到的就是與孩子多說話。

美國兩位經濟學家曾開展過一個公益項目「三千萬單詞行動」,其目的就是為了激勵家長多和學齡前兒童講話,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以提升孩子的溝通能力,並縮短不同家庭之間孩子們的學習差距。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只要跟孩子說話就能促進他們溝通能力的發展。像「打屁屁、乖乖吃飯飯」這樣不規範的日常用語,「不行!站好!不能動!」這樣簡單的命令語句,對溝通能力的發展並沒有實際的意義。

良好有效的對話需做到以下幾點:

1 讓孩子被標準的語言包圍

日常我們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在孩子的腦子裡留下烙印。一個字一個詞,塑造出了孩子的語言結構和框架,他們的大腦飛快的接受和消化著,這些聽到的訊息。當他們還在一兩歲時,就已經有了很強的語言學習能力,從一開始我們就應注意字、詞、句的標準化使用。

給孩子穿襪子時,不要說「給丫丫穿襪襪」,而應該說「來,讓我們把襪子穿上」。吃飯時不要總說「吃飯飯」,而應該說「讓我們一起吃飯」。要像同大人一樣跟孩子交談,說的多了,多讓孩子感受正常的交流方式。

2 增加談話的回合數

如果總是我們單方面在講,孩子們是不會感興趣的。只有在「一問一答」的互動中,孩子們才會有參與感,在對話裡,思考、聆聽和表達他們的真實想法。當然,這個互動不能過短,至少要在三個回合以上才能對溝通能力的發展有益。

「今天你在幼兒園感覺怎麼樣?」

「你和小朋友都做了什麼遊戲?」

「哇,那一定很有意思吧!能給媽媽講講嗎?」

3 想方設法的為孩子創造溝通的機會

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大量的練習,語言光靠簡單的聽是學不會的。日常中可能孩子需要主動開口的機會並不多,所以我們就需要人為的創造場景,讓孩子們多說多練。

讓孩子模仿小老師,在家開個小課堂;在孩子遊戲時,故意將他的玩具藏起來,讓他開口詢問:媽媽,我的小汽車去哪了;一家人出遊時,將爸爸落在後面,看看孩子會有何表達。

其次,多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也是幫助孩子提升溝通能力的好方法。

澳洲的兒童教育專家蘇珊佩羅,曾不止一次強調:講故事對於孩子們的作用極大。她嘗試將一些新穎的詞彙、句子、日常規則,融入到故事中講給孩子聽,發現孩子們掌握的非常快。

除此之外她還發現:讀繪本不但提高了孩子對色彩、圖片的敏感度,甚至還提高了孩子的觀察力,並激發出孩子的表達欲望。她提醒我們,在給孩子讀繪本時一定要留意孩子們的表現,他們可能並不只是在關注著書中的那一條主線故事,他們還能有可能發現更多。

我們應當鼓勵孩子,讓他根據他的發現,重新編撰出一個新故事並講給我們聽。也許一開始這個故事並不精彩,但是通過慢慢練習,孩子們一定能快速的掌握其中的技巧,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都會有質的飛躍,孩子們也會因此而愛上了閱讀。

最後,我們還應儘量迴避造成孩子溝通障礙的幾種情況:

1過高的要求和期望會讓孩子不願開口說話

從兩歲開始,孩子們慢慢進入了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個逆反期,自我意識逐漸萌芽,學會了對大人說不,並開始反抗大人們的要求。此時,如果家長要求過於嚴苛,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牴觸,形成逆反心理。長期下去孩子就不願意與父母進行交流,進而影響了溝通能力的發展。

2 警惕孩子「唱反調」,及時關注孩子的表現

每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忙碌的父母。孩子們單純的想要用「唱反調」來吸引爸媽的注意。此類情況發生時,父母需格外警惕,並反省自己的行為,如果還是繼續忽視孩子的感受,只會使孩子變得消沉、自卑而膽怯。不再願意表達自我,進而形成了溝通障礙。

3 過分關愛孩子,影響了孩子們的正常社交

捏泥巴、玩沙子、踢皮球,都是孩子們之間的社交方式,有些家長由於過分關愛孩子,擔心孩子受傷,或者怕弄髒衣服,就常常阻止孩子外出遊玩,總是讓孩子呆在室內。失去了與外界溝通交流的重要途徑,自然也會影響到孩子溝通能力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如何提升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
    如何提升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 在《奇葩說》中,被稱為「辯論之神」的黃執中曾說:人生的困擾,十之八九都出在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的困擾,十之八九都是因為溝通出了問題。
  • 如何提高孩子的英語溝通能力呢?
    對很多爸爸媽媽來說,如何幫助孩子提升英語口語能力,是很頭疼的「育兒難題」。語言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除了要為孩子提供適宜的語言環境,給爸爸媽媽分享3個小方法,快學起來吧!圖書的語言既豐富又準確,孩子在大量閱讀中,會在場景中習慣性地使用這些表達方式,從而也就達到了英語溝通的目的。在iEnglish的書籍版塊中,增加了跟讀功能和個性化智能推送功能,不僅讓孩子做到有效的大量閱讀,還可以鞏固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增強孩子與他人交流的自信心。
  • 如何提升溝通與交流能力
    如何提升溝通與交流能力在每一次信息的傳遞、接收及反饋中,其間的每個環節無論內容表達,抑或情緒表達都有被摺疊和被曲解的風險,而拼命想建立默契的初心,往往也因詞不達意而事與願違。如何提升溝通與交流能力選擇好了恰當的溝通方式,如何排布溝通內容才是重點,也是提高溝通能力的第二步:精煉溝通內容、預見溝通難題並提供解決辦法。
  • 寶媽必看,如何提高孩子的英語溝通能力呢?
    對很多爸爸媽媽來說,如何幫助孩子提升英語口語能力,是很頭疼的「育兒難題」。語言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除了要為孩子提供適宜的語言環境,給爸爸媽媽分享3個小方法,快學起來吧!圖書的語言既豐富又準確,孩子在大量閱讀中,會在場景中習慣性地使用這些表達方式,從而也就達到了英語溝通的目的。在iEnglish的書籍版塊中,增加了跟讀功能和個性化智能推送功能,不僅讓孩子做到有效的大量閱讀,還可以鞏固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增強孩子與他人交流的自信心。
  • 孩子不敢張口怎麼辦,如何提高孩子的英語溝通能力呢?
    對很多爸爸媽媽來說,如何幫助孩子提升英語口語能力,是很頭疼的「育兒難題」。語言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除了要為孩子提供適宜的語言環境,小i還想給爸爸媽媽分享3個小方法,快學起來吧!圖書的語言既豐富又準確,孩子在大量閱讀中,會在場景中習慣性地使用這些表達方式,從而也就達到了英語溝通的目的。在iEnglish的書籍版塊中,增加了跟讀功能和個性化智能推送功能,不僅讓孩子做到有效的大量閱讀,還可以鞏固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增強孩子與他人交流的自信心。
  • 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溝通能力
    語言的功能是溝通交流和表達感情,這就意味著語言是人類進行社交的必要工具。很多人都想成為社交達人,在朋友、家庭、同事、兩性等關係中如魚得水,用三寸不爛之舌掃平前進道路上的一切溝通障礙。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溝通能力  希望總是美好的,現實也總是殘酷的。
  • 溝通能力怎樣提升
    他不說不的原因是怕得罪了他人,但是如果你溝通技巧更勝一籌的話,你完全可以使用說話來解決這些煩惱呀,就比如,你去拿快遞,舍友讓你幫忙拿快遞,你不知道如何拒絕他,這時的你直接拒絕不好,影響宿舍的和諧,但是你又不想拿,你該怎麼辦呢?是不是我們也可以用溝通能力來解決。
  • 孩子良好的溝通能力如何培養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說:人類的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很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交往和溝通能力,能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更遊刃有餘,獲得更多機會,更易得到成功。孩子的良好溝通能力怎樣培養?
  • 英語學習 | 如何提升溝通能力
    每天幾分鐘,簡單又輕鬆,各位同學,歡迎來到公眾號一塊學外語。
  • 和孩子相處只會讀睡前故事?不妨試試猜謎語,孩子喜歡又益智
    不僅如此,研究表明:通過猜謎語小遊戲,可以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常與孩子一起猜謎語,孩子會更加聰明伶俐,同時也非常有助於父母與孩子良好親子關係的培養經常猜謎語的孩子為何會更加聰明?無論是直白的表達,還是比喻、擬人、象徵等手法,謎語都能用簡短的語言精煉地描述事物的特徵,引發孩子去思考,從而建立語言和具體事物形象之間的聯繫,對孩子的語言能力以及想像能力都是很好的鍛鍊。
  • 如何準確評判他人,提升溝通能力?
    我們每天都在不停地做著各種評判,有時我們讚揚別人,有時會指責別人,同時每個人又會不停地受到別人的讚揚或者指責。一般來說,人們都喜歡被讚揚,討厭被責備,但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明明在讚揚別人,但反而會引起對方的牴觸呢?
  • 如何鍛鍊孩子的溝通能力?父母批評不當,孩子缺乏自信
    文/可馨育兒21世紀是溝通合作的時代,因為科學技術日益進步,人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短,交往日益頻繁,世界正在變成「地球村」,人際和國際之間的交往合作將更加密切。將來的社會將是一個重溝通、重合作的社會,溝通將成為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之一。
  • 如何鍛鍊孩子的理解能力,你學會了嗎?
    語言理解能力好的孩子呀往往能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個經典的遊戲「猜謎語」,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這個遊戲可能大家都會玩。但是,如何引導孩子猜出謎語如何吸引他的興趣呢?一起來看看吧!給孩子講解謎語的特點讓他掌握猜謎語的方法告訴孩子接下來要說一個兒歌這首兒歌描述的是個東西,一定要聽清楚你說的每一個字和每一句話,然後要把每句話連起來想一想,猜猜看到底是什麼,「仔細聽,我要開始說嘍,嘴上安鉤子,頭上掛扇子,四根粗柱子,拖條細繩子」。猜猜是什麼。
  • 如何幫孩子提升閱讀能力?
    鍛鍊孩子的閱讀數量、提升理解能力迫在眉睫。閱讀理解能力差怎麼補?其實,通過一些實用方法是可以提高的。《中小學讀寫現狀調研報告(2019)》顯示,19.6%的學生每天閱讀時間不足半個小時,50%的學生每天閱讀時間為0.5~1小時。隨著年齡增長,每天閱讀時間不足1小時的學生明顯增多。沒有足夠的閱讀量,孩子的認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會受影響,進而經常出現添字、漏字、漏行、替詞、重複、顛倒、認讀不流暢、認讀速度慢等問題。2.閱讀類型單一。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需要培養孩子團體溝通的能力
    培養孩子團體溝通的能力孩子的意見雖然在成人眼中可能幼稚,但是必須多多肯定他的努力、讚賞做得好的地方,才能有效增強這方面的信心。現代社會對於團體溝通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面對團體溝通的機會也來得越來越早。由於社會步調及工作節奏快速,若不能有效了解他人的興趣,並清楚說明自己想法的人,往往很容易失去許多發展的機會。
  • 3個溝通方面通用能力,掌握了溝通能力至少提升30%
    善於溝通的人,他們是不是都具備一些優秀的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他們至少都會擁有幾個溝通方面的突出能力,可能邏輯思維很強,可能共情能力很強......今天主要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花姐講溝通時分享的3個通用能力,掌握了的話,至少可以有效幫你在溝通方面提升30%。
  • @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
    金剛飛天編程-每日育兒資訊​在和孩子溝通時,很多父母會面臨一些情況:為什麼孩子總是不聽話?跟孩子講話好像「耳旁風」……面對孩子,家長如何有智慧地進行溝通,這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課。親子溝通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教育形式,親子溝通的質量直接影響家庭教育的質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家長具體該怎麼做吧!
  • 家長如何幫助提升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其實方法並不難,四招告訴你如何幫助孩子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第一就是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自信是主動溝通與交流的基礎,如果您的孩子平時都不太樂於說話或者說不太善於表達,那麼作為家長,我們要多對孩子進行鼓勵和引導。
  • 猜謎語可以開發智力?
    因為在猜謎語的過程中,大多數謎語是運用比喻、擬人、象徵等手法,以詩歌形式集中描繪某一事物特徵的。所以,它使人在猜測中接受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也正因為如此,有人稱猜謎語是兒童的智力體操,也有人說謎語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催化劑。這些都是有道理的。
  • 如何提升抗挫能力,有效培養孩子逆商?
    逆商一般都以抗挫能力為表現形式,抗挫力的本質就是自我心理疏導,這種能力應該從小就培養,不僅是孩子需要,作為大人如果有很好的抗挫能力,在社會上也能更好地適應。共情不管孩子遇到好的情緒還是負面的情緒,家長都要與他們共情,不能孩子一有情緒,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壓抑,讓他們儘快恢復「正常」。有負面情緒並不代表孩子就做錯了什麼,共情能讓孩子知道父母是了解自己的,這樣他才會根據自己的情況更好地和父母傾訴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