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武伯問什麼是孝道,唯子有疾病時,父母憂之。其餘一切不能使父母憂。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長子,名彘,武是其諡號。

為人子,孝順父母,不能使父母為孩子擔憂 。
天下父母都是為了孩子,所以有愁不完的事。
所以《弟子規》就說:出必告,反必面。無論出行都要告知父母,因為孩子的安全都是父母最在意的地方。所以為人子,沒有在父母身邊,自己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一個不要常換工作,一個不要常變更居所,這樣都會讓自己的父母擔心,父母會覺得自己的孩子生活居無定所,工作不如意。
曾子也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終始。
一個孩子自己身體受到傷害,讓父母如何活得下去。
古代「二十四孝」中有郭巨埋兒奉母的故事,雖然奉行孝道,可是沒有智慧的孝道,這樣的孝是不能提倡的。試想埋了孩子,讓孩子的母親如何活下去,即使省下糧食那郭巨的父母如何能吃的下去,這種孝道,有虧父母的德性,這種孝都不能讓人直接通往仁心的,反而讓父母的德行有損,不是真正的孝。
一個人生病,是自己無法預料的,也許是作息時間不規律,生活不正常。
一個是自己放逸,貪圖世間的享樂,追求世間的五欲六塵,透支身體。
還有就是結合過去的善惡業,現在來酬償業果。
所以生病,變成業障病,無論如何來治療,都沒有辦法消除,這種果報必須要自己來還的。
所以子女生病,父母疼在心上,父母擔憂。
可是因為自己的生病,讓父母憂愁,這在子女的孝道都是有虧欠的,不完備的。
所以孝道有很多種面相,為人子都要去落實,而且懂得經營孝道的內涵,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不讓父母為自己擔心,使父母身安 心安,才是真正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