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心育兒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本文約1903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其實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著許多困惑,譬如孩子不想做好學生;孩子轉了新幼兒園不願意去;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孩子不願意去補習班;孩子很小氣。這五大困惑一直都圍繞著家長,但是真正是家長,感到發愁的則是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
賀賀就是一個不願意學習的孩子,因為在他眼中認為學習並沒有用處,只會耽誤自己更多玩的時間。所以對於賀賀這種看待學習的認知,他的父母也感到非常的困擾。眼看著賀賀的成績從中等變成了倒數,不能再任由賀賀一直玩耍了,所以就給賀賀報名了許多的輔導班。
原本以為在老師的輔導之下,孩子的成績可以有一些提升,可是誰知道就連輔導班的老師都給父母打電話說他教不了這個孩子。而連輔導老師都不願意去教的原因,就在於賀賀在上課的時候根本不聽講,總是東瞅瞅西看看,就是不將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課本上。
其實對於這樣的孩子,許多家庭中都存在著,對於孩子的這種情況,大多數家長都已經見慣不慣了。但是對於孩子不愛學習的情況,許多家長也是非常困擾。
對於孩子不愛學習的問題,已經成為了許多家長的難題。大多數家長都想不通,明明上學對一個人來說有著很多的用處,即便孩子已經了解了學習對於一個人的好處,可為什麼還是不愛學習,沒有辦法認真的去學習呢?
對於這一點,許多家長也是無可奈何,有不少家長會選擇給孩子報名輔導班,選擇一對一對孩子進行輔導,希望運用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接觸更多的知識。錢都已經花出去了,孩子的成績卻仍舊沒有任何的改變。
對於這一點,許多家長都會有些不解,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學習明明這麼重要,為什麼孩子不愛學習呢?
1、對新的環境牴觸
有一些家長覺得孩子不愛學習,可能是因為學校的因素,所以他們總是給孩子轉換各種的學校。
但是家長要知道,每一個老師的教學方式都是不同的,如果在孩子處於學習階段的時候,給孩子更換武術老師的話,那麼孩子漸漸的就會沒有辦法跟上課程,對新環境也會有牴觸的心理,沒有辦法認真的去學習。
2、不了解學習的意義
有些孩子根本不知道學習的意義是什麼,在他們看來學習就是給父母學的,他們並不認為學習對自己今後的未來有著幫助,只覺得父母既然希望自己考出一個好的成績,那麼成績必定對父母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所以這些孩子在對學習沒有一個正確認知的情況下,會開始厭惡學習,沒有辦法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學習,更不想去了解學習對自己的重要。
3、家長的壓迫
家長總是圍著孩子的學習,看得很重要,覺得只有學習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覺得只有現在的學習成績好,孩子未來才會更加幸福。所以他們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會制定較高的目標,對孩子有著很高的期待。但正視他們對孩子的期待,使孩子有了壓迫感,即便最初對學習有著很濃厚的興趣,但是隨著家長的期待越來越高,他們對學習也只剩下厭惡了。
所以說並不是每一個小孩子天生就是討厭學習的,總是存在著一些原因,導致孩子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家長如果想要讓孩子去學習的話,那麼就一定要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才可以。
1、給予孩子充足的時間
如果孩子只是對新環境產生牴觸的心理而不愛學習的話,那麼我們就應該去給予孩子充足的時間,讓孩子去適應這個新的環境。
從一個熟悉的環境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並不像是家長所看到的那麼簡單。在熟悉的環境之中,因為周圍都是自己感到最親切的人,所以必定是有著一定安全感的。但是到了新的環境裡面,所有的一切都會讓自己不適應,所以只有等到孩子對周圍的環境感到熟悉,他們才可以更好的去學習。
2、讓孩子了解學習的意義
家長需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並不是為了父母。讓孩子知道學習對自己的幫助,我們也可以給孩子講一些關於學習的小故事,讓孩子對學習有更多的興趣。
用這樣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更了解學習的意義,可以使孩子更快的找到學習的樂趣。
3、家長減少期待
家長一定要減少對孩子的期待,不要總是將自己的想法壓在孩子的身上,我們需要知道,孩子並不是學習的工具,必要的時候我們也需要讓孩子去休息,讓孩子去像普通的小朋友一樣玩耍。只有勞逸結合,孩子才會更願意去學習,他才會在學習中找到許多樂趣。
想讓孩子喜歡上學習,從來都不是一件難辦的事情,只有家長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給予孩子充足的時間,減少對孩子的期待,孩子就可以重新對學習有更多的興趣。
那麼在家庭中你會為孩子的學習發愁嗎?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分享你的感受。
我是一名3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如果您對「育兒知識」感興趣,請關注我@小心育兒說 會持續為大家提供這些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