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困惑的十大家庭教育:誠實孩子會不會吃虧

2020-12-16 中國網教育

當代家長對科學育兒的主要困惑何在?5月17日,廣東省婦聯發布的「當前家庭教育家長十大困惑」調查結果顯示,「什麼才是孩子發展的良好方式」得票數近七成,成為大多數家長的第一困惑。有關專家分析,這反映了許多家長已經不再只盯著孩子的學習和考試成績,而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廣東省家長最關心的十大家庭教育困惑,按得票多少依次是:什麼才是孩子發展的良好方式?怎樣預防孩子染上網癮?誠實的孩子會不會吃虧?該不該拿自家孩子與別人家孩子比較?怎樣賞識孩子才會進步?孩子為何與我們對著幹?如何向孩子表達更多的愛?家庭教育到底要教育什麼?是督促孩子完成作業,還是督促孩子按時休息?該不該讓祖輩帶孩子?

廣東省婦聯副主席楊建珍介紹,去年底,廣東省婦聯兒童部邀請有關專家,擬定了20個有關家庭教育觀念方面的問題,與省家庭教育研究會聯合在南方網等多家網站開展了當前家庭教育家長十大困惑調查問卷,網民訪問頁面人數達20多萬人次,總投票數25萬多。

發布會上,來自該省家庭教育研究會的專家學者也對部分家長的困惑進行了答疑解惑。

怎樣預防孩子染上網癮?廣東省家庭教育研究會會長陳業彬建議:首先,作為21世紀的家長要略知網際網路,有條件的家長最好還能掌握必要的信息知識和技能;其次,每一位家長要掌握「教會孩子安全上網」,這是現代家庭教育的必修課程;第三,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增強兒童網絡「免疫力」;第四,幫助兒童擺脫「電玩沉溺症」。

誠實的孩子會不會吃虧?廣東省婦聯家教通家長學校副校長哈英敏說:「誠實是一切人類美德的基礎。」他強調,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把誠實的信念傳遞給孩子。但是,單靠言傳是不夠的,孩子一定會模仿我們的行為,不要指望可以騙過孩子的眼睛。所以,家庭教育與其說是教育孩子的過程,倒不如說是家長與孩子同步成長的過程。

據悉,廣東省婦聯兒童部、省家庭教育研究會還將專門組織專家,對家長困惑進行解答。(記者林志文/通訊員吳丹琴 發自廣州)

相關焦點

  • 誠實的孩子究竟會不會吃虧
    近十年前,廣東省某知名機構公布的一次關於「廣東省家長最關心的10大家庭教育困惑」網絡調查結果中,「誠實的孩子會不會吃虧」高居榜單的第三位。作為一名初中班主任,在跟家長接觸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這個問題依然困惑著部分家長。
  • 專家解答十大家庭教育困惑
    日前,廣東省婦聯與廣東省家庭教育研究會共同發布了當前家庭教育家長十大困惑調查結果。記者就這些困惑請教沃邦國際教育家庭教育專家Linda老師,請她為廣大讀者進行專業解答。  困惑一:什麼才是孩子發展的良好方式(64.8%)?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答案。
  • 十大家庭教育困惑
    1 什麼才是孩子發展的良好方式 64.8%   2 怎樣預防孩子染上網癮 57.7%   3 誠實的孩子會不會吃虧 54.8%   4 該不該拿自家孩子與別人家孩子比較 52.4%   5 怎樣賞識孩子還會進步 49.9%   6 孩子為何與我們對著幹 48.3%   7 如何向孩子表達更多的愛
  • 在當今世界,給孩子的誠實教育會成為孩子成功的阻礙嗎?
    老話說「吃虧是福」,可是新一代的父母卻有著自己的想法:這種福,不要也罷。有一部分家長是真心這樣覺得的:「我們以身作則、苦口婆心教孩子誠實、正直、善良,讓孩子認為這是美好的品德,可偏偏他卻是最受欺負的那一個!」合夥做了什麼壞事,小夥伴們都一個推一個,偏偏是我家那個老實孩子自己站出來。
  • 解析混齡編班的常見疑問 孩子會不會「吃虧」?
    孩子會不會「吃虧」? 王媽媽說:「最初這樣安排時,幼兒園給我們這些孩子該上大班卻被混齡的家長開會,我們一致表示反對和質疑,但最終也只能被動接受。目前已經混齡近三個月了,但昨天跟一個同學家長聊天,我們都覺得現在挺好的。」王媽媽最初擔心的是什麼問題?這些問題又是怎樣得到解決的呢? ●混齡編班的三個疑問: 一問:孩子會不會「吃虧」?
  • 孩子是否誠實由家長教育態度決定,養成誠信品格的3個關鍵
    誠實是美德,也是做人的底線,雖然沒有法律強制要求一個人必須誠實,但是從良心上來講,不誠實儘管能夠讓自己短時間內獲益,可是對他人和自己的未來會造成傷害。家長必須要從小重視孩子的誠實教育,讓他們在心裡埋下誠實守信的種子,只有這樣將來才能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 還在教孩子「吃虧是福」嗎?「吃虧」帶給孩子的傷害,家長要知道
    「吃點虧沒事,做人就要學大度一點兒、寬容一點兒」這是父母常對孩子說的話,這話確實有道理,但總是讓孩子吃虧,並不是一件好事,「吃虧」也不一定是「福」,很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傷害,家長要清楚。1、吃虧存在於正常的社交內孩子生存於這個社會中,要與這個社會中的人、事、物進行打交道,在這個過程中,是避免不了摩擦、分歧和爭論,這些都會造成一方吃虧,另一方佔便宜的局面,面對這樣的情況時,若我們是吃虧的一方,其實也實屬正常,偶爾吃一兩次虧也沒什麼,有的時候吃虧會讓人變得聰明,但一直吃虧就不對了,這會讓人越來越軟弱,不會理智地處理問題。
  • 孩子差幾天沒達到六周歲,無法讀一年級,會不會太吃虧了?
    「我孩子差幾天不到六周歲,報名一年級審核沒通過,無法讀一年級,會不會太吃虧了?我還要讓孩子等一年再報名嗎?」一名家長問。吃虧,換一個角度想其實就是佔便宜。孩子差幾天不到六周歲,去一年級報名的時候審核沒有通過,表面上看是「吃虧」了——本來孩子再早幾天出生就可以順利成為一年級的學生了,可惜晚了幾天,要是早知道會有這樣的「麻煩」,有些人就可能提前讓孩子通過剖腹產的方式早幾天來到這個世界上。但是,我覺得這種事情其實算不上吃虧的。
  • 擔心孩子太老實在幼兒園會吃虧?2個小方法,引導孩子的在校交流
    現在說一個人老實可不一定是一種誇獎,有時候老實代表的意思並不是忠厚誠實,而是不自信、情商低等,這時候老實反而從一個褒義詞變成了一個貶義詞。顯然按照現在社會的情況來看,一個不自信、情商低的人是吃不開的,甚至還會讓自己頻頻吃虧,所以很多家長打從心底不願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老實人。
  • 擔心孩子太老實在幼兒園會吃虧?2個小方法,引導孩子的在校交流
    現在說一個人老實可不一定是一種誇獎,有時候老實代表的意思並不是忠厚誠實,而是不自信、情商低等,這時候老實反而從一個褒義詞變成了一個貶義詞。顯然按照現在社會的情況來看,一個不自信、情商低的人是吃不開的,甚至還會讓自己頻頻吃虧,所以很多家長打從心底不願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老實人。
  • 誠實的人是傻瓜。雖然是好心,但最終還是自己吃虧了
    誠實的人是傻瓜。雖然是好心,但最終還是自己吃虧了。————莎士比亞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主宰者!手機,平板電腦,艾派,遙控車,自動擋車等等一些生活用品都是網際網路的產物!人們線下經營的實體店,轉眼成了一部手機或者電腦便能把自己的生意做到天南海北,五湖四海!做就做了,並且還做得風生水起!
  • 你會教育孩子「吃虧是福」嗎
    你覺得「吃虧是福」嗎?你會不會經常教育孩子「吃虧是福」?我們的父輩教育我們「吃虧是福」,通常情況下,我們也這樣教育過自己的下一代。希望能培養其寬容、大度的品德。但一味地教其忍讓,過度的寬容,會不會讓孩子養成懦弱的性格?過度強調與人為善,會不會讓孩子失去原則和底線?也許很多孩子可能因此變得軟弱可欺,不擅表達內心的想法。
  •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吃虧?多半跟成長背景相關
    家長教育孩子,一是為了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二是讓孩子能夠憑藉一技之長在社會上立足。雖說吃虧是福,但是每個家長都不想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吃虧,其實大多數孩子長大後容易吃虧都是因為情商低,而情商低可能是因為小時候家長的教學方式和成長環境有關。
  • 培養孩子,誠實比獲獎重要
    生命時報特約評論員 吳錫平在組委會公布調查結果並修正獎項信息後,獲獎孩子的父親發表了公開道歉信。信中,他承認在項目申報過程中過度參與了文本材料的編撰,「使用了大量生物醫學專業術語,給廣大網友和媒體造成了困惑和誤解」,卻對該行為涉嫌學術造假隻字不提,對惡劣影響的認知也只停留在了家人、單位和組委會層面,甚至不願稱這篇文字為「道歉」,而是「情況說明」,無怪乎很多網友並不買帳。
  • 孩子撒謊怎麼辦?做好這幾點,孩子會變得很誠實!
    這對於孩子來說是特別不好的,所以說我們一定要從小培養他們,不管做什麼事,一定要誠實,因為有時候一個謊言有可能會害了他們的一生,所以一定要從小就教育孩子一定要誠實。孩子總有一天要為了自己的錯誤買單,如果我們現在不教育他們不能撒謊是什麼就是什麼,將來如果在一件大事上他們撒謊了,那麼會有很嚴重的後果來讓他們承擔,甚至會毀了他們一生。娃娃撒謊?
  • 晚一年送孩子上幼兒園,將來會不會吃虧?
    很多爸媽覺得,讓孩子晚一年上幼兒園,或者晚一年上學是吃虧了,因為別的孩子已經能很好適應集體生活了,自己的孩子還只知道傻玩;別的孩子已經認識很多字母了,自己家的孩子還只知道傻玩……真的是這樣嗎?錯了!其實晚上一年幼兒園對孩子來說,益處更多,讓我們來看看。1.
  • 當父母,你應該誠實!
    良好的親子關係,需要父母能夠自我覺察,誠實地面對自己和孩子,而父母應該如何做到誠實?如果你確實不能接納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行為,你也可以明確而誠實的告訴他,這樣孩子也可以有空間處理父母的不接納。 父母需要理解,孩子一旦步入青春期,有可能不會按照你的建議去行動。
  • 困惑是我的誠實,尋找是我的勇敢
    《困惑是我的誠實,尋找是我的勇敢》是周國平先生致青春系列的第三部,主旨與讀過的兩本書《成長是一件孤獨的事》及《在無趣的時代活得有趣》基本一致。不要盯著社會的世俗的藩籬,要多靜下來、慢下來,和心中的自己交流交流,問問自己到底需要什麼,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現在的生活是不是自己要過的,會不會在告別這個世界時有遺憾或悔恨。
  • 誠實守信的優良品格,從這幾點培養,把握孩子的明天
    誠實是人們最基本的道德品質,是在社會上生存立足的根本,一個沒有誠信的人,遲早會被社會所淘汰。 誠實守信的優良品格,從這幾點培養,把握孩子的明天誠實不僅是道德的要求,同時也是法律的要求。在我國民法中將「誠實守信」定義為民法的基本原則,要求人人遵守。
  • 教師節快到了,不給老師送禮的孩子會「吃虧」?跟家長想的不一樣
    文|西紅柿媽媽又到教師節了,有些家長開始糾結了,該不該讓孩子給老師送點小禮物呢?我想讓孩子送張賀卡給老師,卻覺得拿不出手,老師會不會瞧不上眼呢?D媽:不送禮不行啊,人家孩子都送,咱們不送,害怕被穿小鞋子,怕娃吃虧啊!爸媽們心裡亂套,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歸根到底,都是為了自家的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