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安農民節 | 鄉村旅遊 南京樣板,我們學到了啥?

2020-12-16 西安發布

示範村農民人均收入

高於全市農民7000多元

農家樂經營戶戶均年收入

超25萬元

美麗鄉村

看得見山

望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

……

作為南京名片的鄉村旅遊

央視推薦

南京市市長代言

到底有何成功經驗呢?

3月19日——20日,由市委政研室牽頭,聯合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委、市建委、市農林委、市旅遊局及相關涉農區縣等單位組成調研組,奔赴南京鄉村旅遊建設示範點學習調研,通過座談會、實地走訪、邊調研邊交流邊討論等多種方式,了解和學習南京經驗。

19日下午,兩市圍繞美麗鄉村建設舉行了座談會,南京市委研究室、市農工委、市農委、市規劃局、市旅遊委、市建委、市發改委相關部門負責人向調研組一行介紹了南京鄉村旅遊的具體做法與經驗。雙方就美麗鄉村示範區、城鄉統籌規劃、鄉村旅遊發展模式、鄉村振興戰略等展開討論與交流。

3月20日,南京小雨

調研組一行實地走訪了溧水區、江寧區的7個鄉村旅遊示範點。

第一站 紅色李巷

調研組第一站來到蘇南抗戰「小延安」的紅色李巷。老磚頭、黑瓦片、茅草屋……在這裡,小布看到村莊和景區有機融合在一起,景區即村莊,村莊即景區。但未打造鄉村旅遊之前,李巷村因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大半個世紀以來,不為外人所知。

派駐石頭寨村第一書記姚鋼告訴小布,該村是抗戰時期新四軍的蘇南抗日指揮中心,融合了紅色元素,打造鄉村旅遊時,就地打造、就地還原,保留原汁原味的紅色文化。除了紅色基因外,近年來,隨著兩莓(黑莓、藍莓)產業的發展、藍莓節的舉辦,李巷所在的石頭寨村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前來採摘休閒觀光。

第二站 秦淮梅園

在秦淮梅園廉潔文化博覽館,調研組一行學習了解博覽園規劃、園林特色等,博物館依託「梅園」、豐富青梅精等健康產品、打造梅花特色客房等吸引了大家的關注。

小布了解到,秦淮梅園是南京市休閒旅遊農業「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梅園佔地總面積1600多畝,其中,古梅園有500多畝。這裡集梅花苗木培育、盆景製作、觀賞、銷售、青梅的種植培育及景觀樹的造景應用等功能於一體。隨著2017溧水梅花節活動的舉辦,秦淮梅園也推出了以「梅好生活」為主題的「秦淮梅園」杯攝影大賽。

第三站 傅家邊農業科技園

調研組第三站來到了傅家邊農業科技園,雖然天飄著冷雨,但園內遊客如織。傅家邊村結合本地丘陵山區的特點,充分利用山林自然資源,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果,建設農業科技園區,創新農業旅遊,發展鄉村旅遊,實現城鄉對接

工作人員告訴小布,目前園區已成功舉辦了十二屆「梅花節」、八屆「採果節」、五屆「草莓節」,接待遊客36多萬次。

第四站 觀音殿

一幢幢江南民居,白牆黛瓦、庭院精緻,12個「星空宿」泡泡屋……在雨中,觀音殿村如一幅江南水墨畫鋪展開來。觀音殿村村支部書記張亞告訴小布,和其他村落明顯的優勢相比,觀音殿村自身的優勢並不明顯,觀音殿村就以打造非遺文創鄉村市集和特色美食文化鄉村為目標,對原有村落進行翻修改造、舉辦文創大賽、引進知名的文旅企業。目前已經形成了小鎮工坊、臺灣薰衣草、養生坊等業態。

在薰衣草店,鄰村的村民張熙萍告訴小布,她今天是替女兒上班,女兒大專畢業後,就回到家裡就業,這裡離家近,工資一個月3000多,每天就在家門口上班,很好地解決了農村勞動力和就業問題。

第五站 雲水澗

找個遠離城市喧囂的地方,開三分地蓋一間房大約是很多人的夢想,小布相信,這些在雲水澗都可以實現。

小布了解到,雲水澗文化展示中心項目總佔地面積1019畝,其中水庫面積300餘畝,觀光路線長約3公裡,沿湖棧道長1360米,其項目設計以當地自然風貌和民間聚落傳統為底,將四時之景統一為簡潔淡然的幽居意境,創造詩意棲居的度假體驗

第六站 黃龍峴茶文化小鎮

調研組一行最後一站來到黃龍峴茶文化小鎮,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平臺+農戶發展模式的代表,該地區屬丘陵山地,非常適宜茶葉生長和發育。

因地制宜的茶園觀光區、茶文化風情街道、觀景臺、驛站、民宿……在黃龍峴景區,田園生活方式正在成為一種常態。

短短兩天的學習,只能以點窺面。小布了解到,目前,鄉村旅遊已成為南京一張亮麗的名片,全市推進鄉村旅遊發展,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支持、市場運作、合力推動」的良好態勢,全市共有江蘇省星級鄉村旅遊點53家。

他山之石

鄉村旅遊南京樣板都有啥亮點?

亮點1

多元化的發展模式

南京在發展鄉村旅遊上,形成了多元化的發展模式:

1.政府引導+農戶集聚發展模式

主要包括高淳大山村、溧水區山凹村等,以自然村落的農戶自主經營為主。

2.龍頭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

以六和巴布洛生態谷、大塘金香草谷、蘇家文創小鎮、浦口雨發生態園、湯山溫泉房車營地等為代表,以龍頭企業集中經營。

3.國有投資平臺+農戶發展模式

以黃龍峴茶文化村、水墨大埝等為代表,以國有投資平臺為主帶領農戶共同經營的模式。

亮點2

完善鄉村旅遊配套設施

增開「美麗鄉村旅遊直通車」

小布了解到,南京市鄉村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方面,優先解決了重點鄉村旅遊區道路連接線建設問題,完善鄉村旅遊點內小交通設施。

增開「美麗鄉村旅遊直通車」,目前共開通非節假日美麗鄉村遊直通車線路16條,線路包括了浦口、江寧、溧水、高淳、六合區近20家鄉村旅遊點。

此外,推動全市鄉村旅遊區公共廁所及停車場升級改造工作,截止2017年1月份,新建AAA級廁所2座,AA級廁所18座,A級廁所62座。

亮點3

「大片區」美麗鄉村發展理念

南京市在五郊區劃定6片,謀劃了1700平方公裡的美麗鄉村發展藍圖,確定了「空間優化形態美,綠色發展產業美,創業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態美,鄉風文明和諧美」五美標準。

同時,以「線有美景、片有精品、點有特色」為目標,明確各片區形象定位和風貌特色。

亮點4

注重線路打造 強化品牌培育

兩天的南京鄉村旅遊學習,小布明顯感覺到一點,從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沿途線路上也有數不盡的美景,這與南京市注重線路打造分不開。

高淳縣的小鎮椏溪成為「慢城」的經典代表,高淳南溪村等特色景觀……一張張名片,是推進品牌培育的結果。

兩天的鄉村旅遊調研學習

聽聽他們說了什麼?

西安市農林委綜合開發處處長 張安平

向上滑動閱覽

兩天來的南京鄉村旅遊調研學習,我感受最深的有兩點:

第一,南京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能夠長期堅持一個目標,上下齊心共同努力持之以恆幹到底的精神,這是我們需要學習和借鑑的一點。不管是江寧區的「五朵金花」,或者「多朵金花」,亦或是遍地開花,溧水區的特色產業園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都是長期堅持的結果,我們應該學習他們那這種一張藍圖一盤棋一個目標幹到底的精神。

第二,他們堅持規劃先行,而政府的強力推動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本保證,我們每學習的一個點,都看到了規劃先行上下聯動的作用,這應該是他們成功經驗之一。

西安市規劃局村鎮規劃處負責人張慶生

向上滑動閱覽

短短兩天的學習,從南京鄉村旅遊方面,可以學習到以下幾點:

一是南京鄉村規劃體系完善,法定規劃與專項規劃相結合,特別是美麗鄉村片區專項規劃,從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空間」進行美麗鄉村塑造、並直接對應「農業、農民、農村」規劃目標、規劃有創新、利於鄉村項目招商與落地;

二是鄉村規劃與鄉村旅遊規劃、產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實現多規合一,規劃可操作性強;

三是田園鄉村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恢復比較好,每個鄉村都是一幅優美的自然山水畫卷,各級領導、村民真正樹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四是傳統村落肌理、地域文化、建築風貌既注重保護又精細化設計、賦予新時代新活力

五是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目標,鄉村旅遊、鄉村產業都以村民增收致富為出發點,村民全程參與策劃、規劃、建設、服務、運營,村民就地轉化為服務人員、產業工人。鄉村創客中心等新平臺為吸引大學生返鄉創造條件。

談及這次學習後,下一步具體工作時,張慶生告訴小布,市規劃局負責指導各涉農區縣村鎮規劃編制,將借鑑南京規劃編制經驗、加強鄉村規劃研究,轉變鄉村規劃編制方式、創新編制內容 ,指導編制簡單易懂、管用實用的村莊規劃,推進西安美麗鄉村建設、助力西安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報告

提出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補上「三農」

這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

振興鄉村

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讓鄉愁不再無處安放

小布期待

大西安因地制宜

打造西安美麗鄉村

讓鄉村越來越美

農民越來越富

農業越來越強

文:餘波

編輯:阿斐丨審核:何礫

轉載請註明出處

<End>

相關焦點

  • 第二屆大西安農民節「鄉村振興論壇」嘉賓演講
    3月8日,第二屆大西安農民節「鄉村振興論壇」在西安市長安區隆重舉辦。本次論壇主題為「踐行『五個美麗』 促進鄉村振興」,邀請來自全國的鄉村振興領域專家齊聚長安,圍繞鄉村振興進行研討和交流。從3月9日開始,《今朝長安》連續刊發6位專家們的演講發言內容。
  • 西安:農民變身大專家---西安鄉村振興人才工作側記
    中級職業農民張希權和他的蝴蝶蘭高級職業農民  西安網訊(記者 辛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人才是關鍵。碩士研究生返鄉務農不當白領當農民的薛強、建起「花花世界」的80後小夥張希權、秀嶺上的科技「羊倌」孫答向……不久前,來自西安的七位高素質農民被列為陝西省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
  • 鄉村振興:這樣的「樣板工程」容易板結
    導讀:正如文章所說,從十九大到一號文件,再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可以說是中央精神一環扣一環,一環更比一環具體。但是當前在一些地方,鄉村振興戰略剛一起步,就存在跑偏苗頭:鄉村振興「樣板化」、建設主體「錯位化」、發展取向「非農化」。這些傾向與中央倡導的戰略要求是否相符?與農民群眾的期待是否合拍?本文指出的問題現實存在,且從我走過的地方來看大有所在。
  • 大西安農民節 | 尋味鄉野新生活 咱西安的這些農家樂(民宿)嫽扎咧!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要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紮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鄉村振興百姓福祉的大事件開幕式上,「西安十佳傑出農民」、「西安十佳勵志脫貧戶」、「西安十佳美麗鄉村」、「西安十佳農村黨支部書記」、「西安十佳農業科技工作者」、「西安十佳農民專業合作社」、「
  • 陝西西安:鄉風淳厚文明 鄉村美麗振興
    西安市以長安區、藍田縣全國試點建設為契機,立足實際、著眼長遠,制定出臺了《關於在全市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深化拓展試點範圍,著力打造「西安樣板」。今年以來,西安市2次召開全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暨「美麗人家」建設工程現場會,交流經驗、總結工作,從家庭入手,作好鄉村振興大文章,引導農民建設小家,美麗大家。「結合『我們的節日』,在廣大農村深入開展經典家規家訓家書、我的家風故事、家規家訓進萬家、傳承良好家風微視頻徵集等活動,已將徵集到的5萬多條好家規、好家訓送進1407個村莊。」西安市委文明辦工作人員介紹。
  • 「新農民」「知識農民」,南京鄉村振興生力軍!
    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重大戰略,而培養新農民、推廣新技術、鼓勵農村創業創新是建設「美麗鄉村」、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為此,農業農村部、中央網信辦、江蘇省政府將於11月15-18日在南京市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雙新雙創」博覽會)。  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是關鍵。
  • 衡陽縣打造鄉村振興「衡陽樣板」
    衡陽縣打造鄉村振興「衡陽樣板」
  • 鄒平黃山街道西部山區生態旅遊第四屆水杏採摘節開幕
    相關領導出席開幕式  大眾網·海報新聞鄒平5月27日訊(記者 李露 韓金枝 )5月27日上午,鄒平市黃山街成功舉辦了中國·山東鄒平水杏文化藝術節暨「幸福黃山『杏』運啟航」黃山街道西部山區生態旅遊第四屆水杏採摘節開幕儀式
  • ...潛力在鄉村!「最強大腦」匯聚青島,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歷史任務,在我國「三農」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山東作為農業大省,鄉村振興是使命,也是機遇。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山東的重大任務。
  • 把「桃園樣本」,打造成平原鄉村振興的「樣板」
    從傳統農業的精耕細作、用養結合,到現代農業的規模化種植、種養循環不是一套簡單的種植方法升級,而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我們注入資源、資本、人才和機制保障等關鍵要素。今年,在全省發展農業「新六產」、全面開展新舊動能轉換政策引領下,平原縣委、縣政府舉全縣之力,以桃園街道辦事處為中心,藉助魯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桃園示範區項目。
  • 鄉村振興「密碼」何在?——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南京江寧...
    新華社南京10月10日電題:鄉村振興「密碼」何在?——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南京江寧區觀察新華社記者沈汝發走馬位於南京市郊的江寧區農村,從西部生態到中部水鄉,從東部溫泉到南部山水,所到之處現代農業園區星羅棋布,美麗鄉村俯拾皆是。
  • 聯動發展 蘭州打造不一樣的鄉村旅遊(甘肅網紅聯盟)
    數據顯示,蘭州已建成省級旅遊示範村2 、旅遊示範鄉鎮8個、旅遊專業村16個、農家樂1900多家。城關區、榆中縣入圍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縣。今年1到8月,蘭州鄉村旅遊接待遊客690.76萬人次,鄉村旅遊收入達到16.97億元。鄉村旅遊已成為蘭州旅遊消費中發展最快、潛力最大、帶動性最強、受益面最廣的新業態,成為促進農民增收、推動精準脫貧、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 防城港市防城區丹竹江村成幸福鄉村樣板
    防城區委宣傳部供圖廣西新聞網防城港12月3日訊(記者周隆富 通訊員許文雄)人均純收入超過10000元、攝影基地、防城港市菜籃子、生態鄉村等等光環,被冠以防城港市防城區丹竹江這個小村。經過全體村民的勤勞付出,丹竹江村,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如今已成為幸福鄉村的樣板。
  • 醉美鄉村在藍田,咱藍田多村多人,被西安市委市政府表彰啦!
    大地回春,農事初始第二屆大西安農民節於2019年3月8日(今天)在長安區舉行,此次農民節圍繞著傳承農耕文化、建設五美鄉村、敬農愛農助農、推進鄉村振興的主題,策劃組織了一系列活動。各個區縣將在不同時間舉辦不同類別的活動,向廣大群眾展示西安農業的發展成果。
  • 小康百村行② | 清遠連樟村: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樣板
    連樟村黨總支書記陸飛紅說:「連樟村不僅要脫貧,還要奔康,要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樣板。」1傳統農民轉型為新型職業農民去年底以來,碧桂園連樟村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中,美月西瓜、水果青瓜、聖姑甜瓜、草莓等農產品陸續成熟。
  • 鄉村振興路上的商丘樣板
    農民日報客戶端訊(記者 張培奇 範亞旭)新中國成立70年來,河南商丘的農業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糧食生產大市向糧食經濟強市轉型,商丘實現由「豫東糧倉」到「國人廚房」再到「世人餐桌」的華麗蝶變,「商丘味道」開始飄香全國、飄香世界;鄉村有了新風貌、農民有了新生活,商丘以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為抓手,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了,湧現出「水美鄉村
  • 勐侖鎮:創新黨建引領模式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在村黨組織的引領下採取「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黨員+基地+農戶」「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基地」等模式,推進合作社、黨支部、農戶制度和聯結機制,通過產業帶戶、項目興戶帶動群眾發展,通過技術、資金支持和統一對接市場的方式,切實把群眾轉化為「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二是著力提升優質特色產業。
  • 打造有鄉愁味道的全域旅遊樣板
    □本報記者 董卿 從春龍  本報通訊員 劉惠 盧立平  「今天,我們村接待了700多名遊客。還有兩輛大巴,是江蘇來的遊客,他們在沁園春風景區滑完雪後,專程到我們村體驗草莓採摘遊。最熱鬧的時候,一天能接待三四千人。」3月6日,日照東港區河山鎮範家官莊村尚修幫忙得不亦樂乎。  尚修幫家有兩個草莓大棚,一個棚一年能給他帶來3萬—4萬元的收入。
  • 唐山:遵化鄉村旅遊文化節暨娘娘莊採摘節開幕
    6月15日上午,2012年遵化市鄉村旅遊文化節暨娘娘莊鄉生態採摘節在娘娘莊鄉金鳳湖畔拉開帷幕,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聚集在一起,共同分享這一文化盛會。  據悉,此次鄉村旅遊文化節、生態採摘節為期15天,包括採摘香白杏、吃果木燒烤、品農家飯菜、住北方火炕、環湖騎行、有氧登山運動、篝火晚會、露營野炊、採摘垂釣、賞皮影、看露天老電影、現實版「開心農場」體驗等一系列特色鄉村文化休閒項目,將為廣大遊客獻上一道豐盛的農家田園文化大餐。
  • 張掖:農家「巧娘」學廚藝助力鄉村旅遊
    經過3天的培訓,來自來六縣區鄉村旅遊示範點、「兩帶四區四線」鄉村振興示範帶及當地特色民宿、特色街區等經營農(牧)家樂、餐飲店的50名鄉村旅遊從業婦女盡情展示著自己的學習成果。她們化身「巧廚娘」把學到的10道熱菜、10道涼菜、10道主食的製作技能應用到實際操作中,用巧手製作拿手菜品,接受評委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