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固化卻百花齊放,260年的日本社會

2020-12-16 騰訊網

江戶時代的開創結束了日本戰國時期的群雄割據局面,走向統一。江戶幕府初代將軍德川家康確立了中央集權的基礎,政治的安定也促進了江戶時期的經濟發展,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江戶時代的日本是什麼樣的?

社會環境與階層

江戶時代從1603年德川家康出任徵夷大將軍開創江戶幕府開始,直到1867年由十五代將軍慶喜將權利交還給明治天皇為止,大約統治了260多年。這段時間,我國大約是明朝晚期到清朝中期時期。

江戶時代之前日本歷經長期的戰亂,德川家康掌權後施行一連串的政策打造中央集權的幕藩體制,繼任的二代將軍秀忠、三代將軍家光更加強化德川家康的政策,為江戶時代初期的和平奠下很好的基礎。

江戶時期儒學相當興盛,且有著嚴格的士農工商階級之別,限制階級流動。日本江戶時代的身份階級大致可以分成貴族、武士、百姓、釘人、賤民等。由於每種身份能擔任的工作不同,所以一般人大多無法自由選擇職業。日本古代的貴族又稱「公家」,是在朝廷工作、服侍天皇的官吏。

疆域版圖

江戶時代的日本統治著除蝦夷地(今北海道島)以外的日本群島。18世紀初以來早期資本的進入及18世紀後期蝦夷地已經成為長崎對外貿易中出口海產品的重要產地 ,蝦夷地實質上已經被納入了幕府的對外貿易體系 。

徵夷大將軍直接管理著全國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許多重要城市。封地在一萬石以上的大名,其領地及行政機構就稱為「藩」。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蝦夷松前福山的松前家沒有石高(土地及收入),下野喜連川的喜連川家石高只有五千石,但它們被幕府確定有一萬石的格,因此也有被稱為藩的資格。

而一般大大名的家,領地超過一萬石的大有人在,但因為不是大名,所以其領地不能被稱為藩。綿延二百六十年的江戶幕府,前前後後存在的大大小小的諸藩計有五百多個,平均下來的話,各個時代所存在的藩大概有二百七十個,號稱「江戶幕府三百藩」

江戶美食

壽司和鰻魚飯在現代屬於中高價位的料理,不過這可是江戶庶民日常生活中的美食呢!文獻中記載最早的壽司店位在日本橋,約莫在17世紀末就已經出現,不過當時使用的是醃漬過的魚肉,生魚片握壽司則要到1827年左右才有文獻記載。

日本人吃鰻魚的習慣約莫始於奈良時代(8世紀),因為鰻魚營養價值高,江戶時還配合舊曆擬定了土用醜之日,在這一天一定要吃鰻魚補補元氣,這個習俗至今依然流傳著,每到土用醜之日超市及鰻魚料理店都會有許多顧客上門。而像現在蘸滿蒲燒醬汁的鰻魚井吃法,則約在江戶後期出現。其他還有天婦羅蕎麥麵也都是江戶時代的代表料理,並稱為江戶四大美食

文學藝術成就

美術

在江戶時代,美術創作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浮世繪」。「浮世繪」是描寫歌舞伎、相撲、花街柳巷等今世浮華景象的繪畫。江戶時代末期,浮世繪的描繪對象由原來的美女、歌舞伎肖像轉而變為風景畫,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安藤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都是其中的傑作。

文學

在江戶時期,俳諧確立了短小精悍的詩歌形式。元祿時期,松尾芭蕉對俳諧進行改造,將俳諧從純粹的通俗消遣文學中升華,成為一種雅俗共賞的詩歌藝術形式。而芭蕉的俳句,經過正岡子規的努力推廣,形式被加以固定,成為世界上最短小的詩歌形式,日本文化的特色之一。

香道

香道這門藝術在江戶時代被正式確立,香道使用的組香大多是江戶時代所制的。美麗的小道具以及精巧的盤物使得香道更為女性所喜好

相關焦點

  • 日本階級已經固化,是貧窮世襲制,中國呢
    日本NHK頻道近日播出的節目,用一張圖片戳破現在日本社會的悲哀,如果你一出生就在富貴人家(雙親年收入超過千萬),往後的人生一定相當順遂,但如果雙親年收入低於200萬,那你做再多的努力都是白費功夫,貧窮人家的小孩註定沒有未來。「貧困家庭的小孩一出生人生就結束了」,這張圖讓日本鄉民崩潰!
  • 張賀那廝——我們來談談「階級固化」!
    階級是什麼?我們所說的階級是和生產資料所有權,歷史使命相關的階級。人民日報所說的階級卻是和金錢以及和金錢代表的社會地位相關的社會階層。人民日報的階級不固化論和小資產階級的階級固化論,只是資產階級內部的利益談判。中國的壟斷資產階級對外非常失敗,不停對外輸血,越來越無力維持給國內小資產階級的福利。所謂階級固化就是這種矛盾的體現。
  • 階級固化的結果是什麼?
    歐洲精英階層長久以來,所實行的階級固化策略是成功的,這一策略並不是,某一個精英個體盤算出來的。而是無數代上流社會精英,依靠財富、教育、社會關係的傳承。以及歐洲政府對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默許,所得到的成果。
  • 收盤短評:股市階級固化論
    2020年12月21日,當日盤中寧德時代漲8點多、金龍魚漲8點多、邁瑞醫療漲5點多,創業板市值排名前十的企業,除了愛爾眼科微跌以外,上漲的達到了9家。大象起舞,創業板整體上漲達3%。讓我們先回思一直存在的一個問題:社會的階級固化,很多人都在思考,在這種情況下,中底層階級的人們是否還有機會向上突破?但無論中西方,近50年以來所得到結果,可以悲觀的告訴大家,在進去數字時代之後,社會的貧富差距是在不斷拉大的,階級固化的情況也是在不斷增強的。
  • 在中國,階級固化離我們還有多遠?高考還能實現階級...
    當底層人民掙扎在溫飽線的邊緣時,中產階級在討論著「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而上層社會的財富、人脈、精英意識,更是無法觸碰的遙遠。   這些現象是不是意味著階級固化即將到來?如果美國的發展和中國相差幾十年,那麼美國現在的階級固化是不是就是中國的未來?口袋君今天就為大家盤一盤:中國離階級固化還有多遠?
  • 信託影響著英國階級固化?階級固化嚴重嗎?
    最近看了一部英國紀錄片《人生七年》,該紀錄片歷時56年,記錄著來自社會各個階級的14名兒童在這56年裡的變化。他們中有上流社會精英,有普通中產家庭,有來自社會底層的家庭,甚至是孤兒院。整部影片試圖圍繞一個明確的假設,即每個孩子的社會階級預先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 英國的階級固化也很嚴重,自古沒變過!
    很多人都聽說過英國階級固化很嚴重,可這是真的!英國人認為,階級,甚至是階級固化、階級壁壘,向來是英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人會很在意你的家庭出自什麼階級、你的收入是多少,而這套階級制度在英國的社會中已經變得根深蒂固。
  • 階級固化是否說明中國社會正在趨於穩定...
    階級固化是否說明中國社會正在趨於穩定,反觀歐美發達國家,階級都相對固化,階級固化應該是常態吧。階級流動大反而說明社會不穩定不是嗎 ,而在法治不健全的國家,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階級流動的機會 我覺得對這個社會穩定的解釋可以這樣看:在法制相對健全,政府政策相對穩定的社會,想要發生大的階級跨越的難度會遠大於一個法制相對不健全,政策相對不穩定的社會。
  • 如果一定要說階級固化,那麼謝天謝地,我們終於可以進入優雅年代
    前期由於房價的火熱,帶熱了一個詞——「階層固化」。大家都在感嘆:階層上升通道的大門即將關閉。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我們梳理一下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你會發現,每個朝代都有階層固化。但無論階層怎麼固化,總有5%的窮人可以突圍而出。而且,幾千年來,人類社會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這麼開放,每個普通人都擁有改變自己階級的可能性。上升不過是一種選擇。
  • 社會階層固化的成因與對策
    上世紀80—90年代末,中國的工人、農民這兩大階級和知識分子階層迅速分化。其間所有制結構調整和分配模式的變化加劇了階層的多元性。但是不到20年的時間,階層分化的速度趨緩,開始呈現固化趨勢。科學看待中國社會階層現狀,對有效落實政策,完善社會管理,保障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
  • 有人從《三生三世》看到了一個階級固化的中國
    僅僅因為他們所身處的階級就註定了他們的努力是徒勞的,這不是出身決定論是什麼?與其說這是這部劇無意識或者偶然的劇情走向,不如說,這是時代的精神變化所導致的文化內容轉變。人們越來越不信任所謂的灰姑娘與王子的童話,是因為人們已經越來越清晰地發現,當代的中國正慢慢地走向階級固化。
  • 韓國社會階層固化嚴重
    該報告接著指出,韓國不僅社會貧富分化嚴重,而且 「社會的階層流動性較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大衛·利普頓2015年2月4日在出席首爾大學的一場研討會時也指出:「韓國社會階層之間的流動非常困難,中產階層正在崩潰。」  2010年8月,韓國開發研究院(KDI)公布了近10多年間韓國社會上流階層、中產階層、貧困階層家庭比率變化的分析資料。
  • 階級固化已是常態?
    階級固化已是常態?每個人都希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生在窮困人家,也有人不向命運低頭,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著,突破固有階級,那麼現在這個時代作為貧苦人家突破階層到底有多難呢?從奮鬥即可成功的「美國夢」到階層固化,其實並沒用多久。
  • 有效解決階層固化問題,才能擴大中產階級數量,構建小康社會
    改革開放前,1949-1978年我國社會群體主要分為工人、農民兩個階級和知識分子階層。改革開放後,隨著所有制結構、生產方式和分配方式的變革,中國的社會階層逐漸分化。社會階層流動起來了,個體戶、私營業主、外資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中介機構從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等這些新的社會階層隨之出現。
  • 不平等就像一座冰山,仍是美國社會的階級禁忌
    「鑽石型社會結構是美國夢得以維繫的前提,也是美國夢能夠得到確證的表徵」,譯者張海東這樣解讀作者的觀點。而鑽石型結構的瓦解,意味著美國夢的土壤在過去40年裡逐漸消逝了。張海東:本書聚焦當今美國社會最重要的社會問題:在過去的40年裡,一種新的、日益增長的不平等,以及從未有過的固化的階級體系,開始出現並得以鞏固。作者用「新階級社會」來概括這種新的、固化的階級體系。
  • 美國階級固化現象,為何如此嚴重,難道窮人孩子就會一直窮下去嗎
    很多人不了解什麼叫階級固化,階級固化就是指一個階級的人群,他們的子孫後代依舊是會停留在這個階級,意思就是說同一階級的社會流動性十分的低,底層階級想要成為中產階級十分困難,而高層階級想要成為中產階級也同樣困難。用一句諺語來表達這種意思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 階級固化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簡單,中國社會會走到那一步嗎?
    我不去追逐什麼階級上升。我怎麼高興怎麼過,人家有啥我也得有啥的生活我覺得累不開心。我前段時間一直想真的存在階級這個東西嗎?韓國古代有身份等級,幾乎是法律規定你的身份。兩班,良人,賤民。所謂近代不就是自由民主嗎?人人平等?為什麼法律規定的身份等級被推翻了。人們開始用錢來劃分等級?
  • 教育不公、階級固化,印度電影深刻反映教育不公——《起跑線》
    現在是個文化全球化的時代,電影市場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好萊塢電影雖然仍然在電影市場佔據相當大的比重,但是它的地位逐漸下降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印度電影作為一支蓬勃發展的隊伍開始在電影行業大放異彩。有了孩子的未來光明,站在有美好未來就不會輸的起跑線上,所以m圖老師的恨讓女兒皮雅上名牌大學送女兒皮雅為了名門,他們做了很多努力,學區房為了拿到申請表,天還沒亮就排起了隊正規頻道,不去名牌大學,連虎吉和m圖都動了貧困生名額的脖子,假裝住院的貧困生貧民窟印度是階級分化的國家教育是一個人向低階級的高階級的脫離
  • 漫談學區房與階級固化
    從某種意義上講,學區房是房地產市場的衍生品,教育資源壟斷導致階層固化的結果。學區房的出現折射出現行教育體制方面的弊端,主要體現在一個城市教育資源的分配非常不均衡,造成一些所謂的「好」的優質中小學,這也同時體現出教育的不公平性。
  • 社會階級在當今英國有多重要?
    愛也好,恨也罷,很多人都把社會等級制度與喝下午茶、聊天氣一併視為英國生活的典型特色。「階級差異不會消失,只不過是改頭換面罷了。」 英國社會學家理察·霍加特(Richard Hoggart)寫道。「每個年代裡,我們都謊稱已經埋葬了社會階級,然而棺材卻一直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