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語中湖泊的讀音是「tsuo」,類似於「措」。因數量眾多,旅遊線路往往會串起多個湖泊,所以藏區的湖泊之旅往往被驢友們戲稱為「一錯再錯」,那麼這些音譯的「措」名在藏語中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01三大聖湖
羊卓雍措位於西藏山南浪卡子縣和貢嘎縣境內,「雍」的意思為「綠松石」或「碧玉」,以形容湖面的美。羊卓雍措,因羊卓雍措湖面像珊瑚枝一樣鋪展在高原上,所以又被稱為「上面的珊瑚」。
納木措位於西藏拉薩的當雄和那曲的班戈兩縣境內,湖面面積近兩千平方公裡,為西藏第二大湖,也是中國第三大鹹水湖。納木措最深超過120米,湖面海拔4718米,藏語「天湖」的意思,這和納木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身份相吻合。
瑪旁雍錯在西藏阿里的普蘭縣中部,藏語意為「不可戰勝的碧玉之湖」。瑪旁雍措被稱為聖湖之母和四大江水(馬泉河、象泉河、獅泉河和孔雀河)之源,而距離其不遠的岡仁波齊峰則是藏傳佛教、苯教和南亞多個宗教的「世界中心」。
02兩個「鬼湖」
色林措面積僅次於青海湖,中國第二大鹹水湖,也是西藏最大的湖,位於岡底斯山北麓,西藏那曲的班戈和申扎兩縣境內,藏語意為「威光映復的魔鬼湖」。色林措的神奇之處在於是個一直在快速「成長」的高原湖,從1976年到2009年,33年湖面擴大656平方公裡,增長幅度接近40%。
拉昂措意為「有毒的鬼湖」,這個同處阿里地區普蘭縣的湖泊與聖湖瑪旁雍措僅隔著一條馬路,但瑪旁雍措為淡水湖,而拉昂措卻是鹹水湖。因湖水人畜皆不能飲用,且周邊沒有任何植被,顯得毫無生機,這大概就是「鬼湖」名稱的來歷。其實這兩湖原本相通,因中部地勢隆起才分為兩個湖。
03遺世獨立的湖
班公措東邊位於西藏阿里日土縣,西邊屬於印控克什米爾,藏語意為「長脖子天鵝」,和班公湖狹長的形狀(東西155公裡,最窄處僅5米)相貼切。因位於阿里最西,所以如果不是專程前往,只有穿越新藏線的驢友才會路過班公措。
普莫雍措在西藏山南的洛扎和浪卡子兩縣境內,由於水源來自於庫拉崗日雪山,所以普莫雍措為淡水湖,又因海拔超過五千米,所以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普莫雍措的藏語意思為「少女的湖泊」,處在喜馬拉雅山主山脊北坡,常人難以到達。自拉薩至山南南部的柏油路貫通後,「深閨少女」終於進入更多遊客的視野。
這些高原湖泊你曾到過幾座?歡迎在文章後面評論留言。關注「一葦旅行」,每天更新最有趣的旅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