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藏區公務員藏語掃盲 為反四風掃除「語言障礙」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甘肅藏區公務員藏語掃盲 為反四風掃除「語言障礙」

  29歲的吳滿忠剛獲文學碩士,就又做了「小學生」。他曾經寫詩的筆,如今「攀爬」在小學生用的識字本上,留下稚嫩的藏文筆跡。

  「我正在接受『掃盲』。」吳滿忠說,今夏他從蘭州大學文學院畢業,成為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的一名普通公務員。初到藏區,毫無藏語基礎的他,在為民服務中嘗到了語言不通的苦頭。

  正當他決心自學藏語之時,甘南州人才辦公室一紙調令,選他到甘南師範學校報到,參加為期4個月的全封閉「藏漢雙語」培訓。其同學有160多人,都是新招錄的公務員和亟待藏語「充電」的鄉鎮基層幹部。

  早在2011年,甘南師範學校就成了全州公務員隊伍中的「藏漢雙語」的培訓基地。不到3年,這裡對全州600多名年輕的基層幹部進行「掃盲」、「充電」。到2014年底,甘南州有望系統培訓超過1000名藏漢雙語公務員。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甘肅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這裡過半人口是藏族。中共甘南州委組織部副部長、州人才辦公室主任魏周榮說,如果雙語不過關,公務員就難以真正深入牧區一線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從長遠看,基層公務員雙語培訓,關乎藏區的公共服務質量、民眾福祉和長治久安,也是對中共中央堅決反對幹部群眾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的具體落實。

  為讓更多公務員藏漢雙語水平從無到會、從會到精,甘南州的雙語培訓全日制、全封閉、全脫產,被稱為「史上最嚴」。記者在甘南州師範學校看到,學員們每天的作業上,留有教師們的「硃批」。在吳滿忠所在的教室裡,3名幹部被教師請上講臺,在黑板上聽寫藏文詞組。

  一批結業學員憑藉著雙語優勢、年齡優勢,已成為甘南藏區為民服務的中堅力量。合作市佐蓋滿瑪鄉政府30歲的公務員楊曉娥,蘭州市人,毫無藏語基礎。就在幾年前,剛剛工作的她參加人口普查,只能打著手勢與藏家主人交流,主人則一個手指一個手指地告訴她,家裡到底有幾口人。如今,她經常出入藏家,還與克莫村的才讓吉用藏語互稱「阿姐」(意為姐姐)、「商冒」(意為妹妹)。

  「語言不通帶來的隔膜令人痛苦。」楊曉娥說,「藏漢雙語培訓,不僅是教會了藏漢雙語600句,還系統地講授藏文文法。這就相當於學會了英語的音標和語法,有了系統的自學能力。」

  甘南州還把是否精通藏漢雙語與考核掛鈎,以此激發更多公務員提升雙語水平。精通雙語、善用雙語為民服務且反響良好的公務員,將得到重點培養、優先使用。

  同時,那些在牧區工作三年仍然不懂藏語的鄉鎮公務員無緣晉升;在鄉鎮工作的公務員漢語水平不達標,不能提拔;涉牧涉農機構的「一把手」,也不會從不通雙語的公務員中選拔。

  中共合作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寧峰山說,州、市兩級也把雙語能力作為嚴把公務員招考的一道「關口」:當地已在部分公職人員的招考中加試藏語口語,並相應提高所佔分值。(記者 張欽)

相關焦點

  • 甘南從幼兒開始教授藏語 新譯「中國夢」等詞4000餘條
    貢老說,為方便與牧區群眾溝通,目前該州正在組織所有公務員學習藏語常用詞彙。此外,新增譯「中國夢」等詞句4000餘條。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位於甘肅南部。目前,該州使用藏語人口約有40萬人,佔總人口53.9%。  「過去,藏區孩子一直是上小學或初中時選擇性學習藏語或者英語。」
  • 中國發布近1500條藏語新詞術語
    會議發布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近1500條中共十八大以來藏語新詞術語;選舉了由41名委員組成的第四屆全國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委員會,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總幹事鄭堆當選為主任委員。  中央西藏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斯塔在會上強調,藏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事關藏語言健康有序發展,促進藏族優秀文化發展,事關中華文化蓬勃發展、推陳出新、綿延不絕,事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高度重視全國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
  • 檢察日報:反「四風」必須觸動利益「奶酪」
    原標題:反「四風」必須觸動利益「奶酪」   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群眾,最大危險則是脫離群眾。是密切聯繫群眾抑或脫離群眾,關鍵取決於作風好壞。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
  • 「雙語」培訓:青海架起藏區幹群交流「連心橋」
    近年來,青海省著眼於藏區基層幹部隊伍的不斷壯大,大部分年輕幹部因語言障礙而使工作能力和基層工作水平大打折扣,藏區幹群交流常常需要帶翻譯,工作推進靠「傳話」的實際問題,決心開展藏區基層幹部「雙語」培訓工作。
  • 四川阿壩:學習藏語成為年輕公務員的必修課
    新華社成都4月18日電(記者海明威 任珂 趙博)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公路局的漢族公務員張君華,現在每周六都要參加藏語培訓班學習。    「我常常在草原上幫助牧民規劃和修建公路,但是因為我不懂藏語,交流起來非常困難,常常影響工期。」張君華這樣解釋他來學習藏語的好處。他說,過去,下鄉工作時必須要藉助藏語翻譯才行。
  • 甘肅武警:為藏區牧民謀福利
    尼瑪是武警甘肅總隊「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中重點幫扶的貧困戶之一。由於生活原因,家裡有牧場卻沒有牛羊等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武警甘肅總隊官兵得知情況後,為她捐贈了高山寒尾羊幫助解決了最基本的生產資料。現在尼瑪每天趕著羊群高興地走在牧道上,逢人便講:「金珠瑪米好,共產黨好,金珠瑪米為我送來了金蛋蛋。」
  • 「脫貧攻堅」等熱詞被青海審定為藏語術語並譯成藏文
    「脫貧攻堅」「弱有所扶」 等熱詞被青海審定為藏語術語並譯成藏文新華社西寧12月12日電(記者 徐文婷)青海省藏語術語標準化審定委員會辦公室11日公布了最新一期《藏語術語公報》,其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脫貧攻堅」「弱有所扶」「鄉村振興戰略」等熱詞被審定為規範化的藏語術語,並譯成藏文後向社會公布
  • 草原上有了說著藏語的孫悟空
    」,永巴回想起剛參加工作時自己為電影《開國大典》進行藏語配音時的情景不禁莞爾,他說,當時的劇情是幾個首長坐在一起討論局勢,說著說著就開懷大笑起來,「我笑了幾遍都沒表達出那種情感,都沒通過,就更笑不出來了。」
  • 高原並非都是聖湖,藏區那些「一錯再錯」們,藏語名稱都是啥意思
    在藏語中湖泊的讀音是「tsuo」,類似於「措」。因數量眾多,旅遊線路往往會串起多個湖泊,所以藏區的湖泊之旅往往被驢友們戲稱為「一錯再錯」,那麼這些音譯的「措」名在藏語中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納木措位於西藏拉薩的當雄和那曲的班戈兩縣境內,湖面面積近兩千平方公裡,為西藏第二大湖,也是中國第三大鹹水湖。納木措最深超過120米,湖面海拔4718米,藏語「天湖」的意思,這和納木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身份相吻合。
  • 藏語翻譯軟體應用「藏譯通」上線
    新華社拉薩11月23日電(記者劉洪明、李鍵)利用人工智慧翻譯、語音識別合成等技術研發的藏語翻譯軟體應用——「藏譯通」日前上線。這是定位於智能藏文翻譯、服務西藏和四省藏區的一款應用產品,能隨時隨地滿足藏語翻譯需求。
  • 「脫貧攻堅」「弱有所扶」 等熱詞被青海審定為藏語術語並譯成藏文
    新華社西寧12月12日電(記者 徐文婷)青海省藏語術語標準化審定委員會辦公室11日公布了最新一期《藏語術語公報》,其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脫貧攻堅」「弱有所扶」「鄉村振興戰略」等熱詞被審定為規範化的藏語術語,並譯成藏文後向社會公布。
  • 記者調查:「反四風」自查報告 200元可量身代寫
    「公務員之家」網站的客服人員介紹:網站有一批專業寫手,可替人撰寫文章,最近一段時間寫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公文是熱點。最近,全國各地的黨政機關都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
  • 如何有效提高藏區小學語文課堂效率?高質量的互動很重要
    但是現階段由於藏區語文在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複雜性以及特殊性等特點,怎樣加強藏區小學語文課堂效率是藏族地區教師熱切關注的問題。課堂缺乏活躍氣氛大多數藏區小學生都來自於相對比較邊遠的牧區,他們生下來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本民族語言,也就是所謂的藏語,在入學後才第一次接觸漢語,這對剛接觸漢語的小學生所帶來的障礙可想而知。
  • 縱橫談:摒棄「四風」 輕裝前行
    原標題:縱橫談:摒棄「四風」 輕裝前行  12月4日,是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兩周年。兩年來,中央持續發力,保持高壓態勢,「四風」得以遏制,群眾拍手稱快。反「四風」要擴大戰果,直至完勝,仍需加把力、常施壓,使各級幹部自覺摒棄「四風」,輕裝前行。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 花一周時間記住108個藏區學生姓名
    因為領導的那句「藏區確實很需要老師」的話打動了她。但得知消息的親朋紛紛打來電話,認為從小衣食無憂的她到艱苦的地方恐怕吃不消。帶著滿腔熱血和一份倔強,石崢告別家人,踏入了高原。到達甘孜後,首先是身體的不適。甘孜平均海拔3500米,氣壓低、空氣幹、溫差大,石崢經常感覺到頭疼、胸悶、氣喘、整夜睡不著,有時候一邊吸氧一邊備課。由於空氣太乾燥,早上起床發現床單上都是血,鼻子被血塊塞住,嘴唇開裂。
  • 國家民委:四省藏區完成行政自然村地名漢藏翻譯
    記者從12月2日召開的青川甘滇4省藏區行政自然村地名漢藏對照翻譯審定會上獲悉,經過1年多的搜集、整理,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完成了青海、四川、甘肅、雲南4省10個藏族自治州、2個市、75個縣、836個鄉鎮的行政、自然村地名漢藏對照翻譯工作,共錄入詞條近2萬條。該項目的完成,填補了除西藏自治區外4省藏區沒有村級地名漢藏對照詞典的空白。
  • 藏語翻譯軟體應用「藏譯通」用戶突破10萬
    原標題:藏語翻譯軟體應用「藏譯通」用戶突破10萬   藏漢雙語智能語音翻譯軟體——「藏譯通」用戶已突破10萬大關,達到10.6萬戶。這是一款利用人工智慧翻譯、語音識別合成等技術研發的藏語翻譯軟體應用,定位於智能藏文翻譯、服務西藏和四省藏區的一款應用產品,能隨時隨地滿足藏語翻譯需求。   由西藏高馳公司和成都科大訊飛合作研發的「藏譯通」,是利用全球領先的語音識別合成技術的基礎上開發的一款AI翻譯軟體,服務於全國的一款以翻譯為主的服務型應用產品。
  • 甘肅藏區發展藏藥產業 自發研製多種方劑
    中新網甘南10月18日電 (記者 丁思)甘肅藏區甘南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北半坡,是甘肅主要的藥材區之一。記者18日從甘南州政府辦公室獲悉,其境內蘊藏純天然野生中藏藥材850餘種,蘊藏量為5243萬公斤,大多生長在海拔3000米以上。近年,依託地理、氣候和豐富的藏中藥材資源優勢,該州開始致力藏中藥材產業發展。經過科技人員多年馴化,部分中藏藥材已進入人工栽培種植階段。
  • 越往後執紀越嚴:從通報數看反"四風"態勢
    這些數據,一方面體現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持之以恆抓作風建設的堅定決心和過硬舉措,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四風」問題的頑固性,以及反「四風」形勢的嚴峻複雜,警示我們反「四風」仍然必須緊緊咬住、一寸不讓。
  • 豐富的藏族語言文字
    從民族學的角度看,民族語言既是構成民族的第一要素和重要特徵,也是區別民族最顯著的標誌之一。  藏語是藏民族的主要語言。藏語的使用區域主要是在我國西藏、青海、四川、甘肅和雲南各省區的藏區。一些與我國接壤國家的部分地區也使用藏語。  按照語系分類,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根據1998年的統計,在我國少數民族中漢藏語系人數佔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