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反「四風」必須觸動利益「奶酪」
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群眾,最大危險則是脫離群眾。是密切聯繫群眾抑或脫離群眾,關鍵取決於作風好壞。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聚焦到黨的作風建設上,就是要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這「四風」。從本質意義上說,反對「四風」是突破利益固化藩籬的重要切口。
利益固化是癥結
從總體上看,當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情況是好的,黨群幹群關係是好的,黨的作風也是好的,但要看到的是,在某些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身上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嚴重,成為人民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從黨的作風建設暴露的問題看,「四風」問題絕非個別和偶然。「四風」的盛行,實際上反映的是一種官場利益固化現象。
儘管表現形式各異,但「四風」的要害在於背離黨的性質和宗旨。形式主義只圖形式,不求實效,熱衷於造聲勢、出風頭,滿足於「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官僚主義就是高高在上,脫離實際,脫離群眾,不關心群眾疾苦,靠「拍腦袋」決定政策,表現為命令主義、文牘主義、事務主義;享樂主義貪圖物質享受,精神萎靡,甚至縱情聲色犬馬;奢靡之風講排場、比闊氣,鋪張浪費,甚至腐化墮落。事實上,對於「四風」的實質,那些搞「四風」的黨員幹部是心知肚明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他們淡忘了宗旨意識,顛倒了主僕關係,強調個人或部門利益高於群眾利益,處處想到的是創造和維護一己之私,置全局利益和群眾利益於不顧。
「四風」危害甚大
作風建設不是小事,關係黨的形象,關係黨的生死存亡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任由「四風」發展下去,黨會失去民心,失去群眾的信任、擁護和支持,從而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這不是危言聳聽。
從當前黨的作風建設情況看,「四風」雖然不是主流,但危害甚大。一是損害了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四風」與黨和政府的宗旨格格不入,其本質是對黨和國家的事業、對人民利益的不負責任,影響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損害黨和政府的崇高形象。二是隔斷了黨和政府與群眾的緊密聯繫。「四風」是橫在黨群之間、幹群之間的一座無形的牆,其盛行容易傷了群眾感情,冷了群眾的心。三是影響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領導幹部的作風好壞,對全黨全社會風氣有重要示範作用。「四風」不除,會嚴重影響和敗壞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四是削弱黨在群眾中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妨礙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影響黨和國家各項工作成效。
破除利益固化
利益固化是反對「四風」的攔路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努力突破利益固化的羈絆,形成良好黨風。習近平總書記在7月23日召開的部分省市負責人座談會上指出: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這為當前深入整治「四風」問題指明了實踐路徑。
反對「四風」,會觸動某些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的「奶酪」,必然要遇到阻力。隨著作風建設的推進,觸及的矛盾越深,涉及的利益關係越複雜。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這就要求堅持正確方向,有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的精神,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從破除利益固化這一根本問題上切實改進黨的作風。反對「四風」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中共中央政治局已出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為全黨作出示範。從深層次上說,「四風」歸根結底是因利益固化導致權力濫用的表現。權力濫用與利益固化緊密聯繫,利益固化催生權力濫用,權力濫用又強化利益固化。掃除「四風」之弊,改進黨的作風,關鍵在於調整利益固化格局,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牢籠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