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雞蛋的時候,想要快速去殼,別只會泡冷水了,這樣做才是最好的
嗨,大家好,今天小廚又來給大家分享美食啦,今天小廚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煮雞蛋,以及一些雞蛋去殼的小技巧。在咱們平時煮雞蛋吃的時候,雞蛋殼總是讓很多人頭疼的問題。不光是自己家裡的雞蛋有時候不太容易去殼,還有一些外面買的茶葉蛋都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雞蛋殼要麼很難完整的剝下來,要麼就是蛋殼會連著蛋白一起撕下來,剝殼之後的雞蛋外觀會特別難看,口感,賣相外觀和味道都不好了。因為在煮雞蛋的時候,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不懂技巧的話,雞蛋煮出來會又老又硬,而且剝殼特別麻煩,很多人剝殼之後,蛋白都少了一大半,吃雞蛋都沒什麼食慾了。
在煮雞蛋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雞蛋只要煮熟之後,然後放進冷水裡面衝涼,就可以起到快速剝殼的作用。其實這樣並不是最好的,因為雞蛋的殼是有很多氣孔的,如果直接接觸冷水或者自來水的話,裡面會有很多微生物和細菌以及一些髒東西被吸進去。這樣處理的雞蛋,是不太安全的,吃起來也不太健康。建議大家不要用這個方法來快速剝殼,即使用的話,也最好是用涼白開,要用涼了之後的熟水,不要直接用生水。快跟著小廚一起來學學,雞蛋快速剝殼的技巧吧!
煮雞蛋快速去殼的小技巧
第一步:
在咱們煮雞蛋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土雞蛋,最好是農村走地雞生出來的土雞蛋,這種雞蛋蛋黃顏色比較深,口感和味道比較好,營養成分也比較高一些,香味特別濃。然後把雞蛋表面的髒東西都清洗乾淨,這樣就可以清理掉表面的一些糞便和微生物了。然後再把雞蛋放在淡鹽水裡面浸泡十分鐘左右,這樣可以使雞蛋殼裡面浸入一定的淡鹽水,可以起到消毒殺菌,清理髒東西,以及入味,剝殼的時候也更方便一些。
第二步:
鍋裡加入適量的清水,雞蛋冷水下鍋煮,不要等水開之後再煮。因為水開之後下鍋煮的話,雞蛋就會裂開,蛋液就會溢出來,雞蛋的蛋清溢出來之後就會很難看,雞蛋會破裂,鍋裡也會有很多浮沫。煮的時候,也不要直接用大火開始煮,因為大火直接煮的話,雞蛋會變得老一些,吃起來口感比較老,比較硬。所以最好是用中火煮開,水煮開之後,然後再轉小火慢慢煮。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白和蛋黃都細膩一些,吃起來口感特別好。
第三步:
雞蛋在煮的時候,大概煮至定型煮熟了,也就是水開了大約3-5分鐘之後,然後就可以準備下一步了。這個時候,咱們可以把火關小,然後用一個湯勺,或者是可以用來敲蛋殼的工具,簡單的把蛋殼都敲裂開一下。儘量把所有的雞蛋蛋殼都敲裂,這樣可以使雞蛋在去殼的時候特別輕鬆。雞蛋煮熟之後,關火後也別急著撈出來,讓雞蛋在鍋裡燜幾分鐘,然後再撈出來,去殼就輕輕鬆鬆了。去殼的時候,用兩個手掌,把雞蛋放在掌心,然後輕輕的壓住揉幾下,蛋殼就輕鬆去掉啦。
以上這些雞蛋去殼的小技巧,大家都學會了嗎?歡迎大家關注小廚或收藏本文,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點讚哦,小廚專注美食教程和技巧,你的支持就是小廚創作的最大的動力噢!
(本文由家有妙廚房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