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很經典的一首詩,將手足情深寫到了極致,讀來令人潸然淚下!

2020-12-22 文化點心鋪

在一些網友心中,中國古典詩歌不是寫詩人的風花雪月閒情逸緻,就是寫女人的閨閣愁怨離情別恨。似乎除了這些內容,古人就沒有其他什麼值得寫的東西了。那麼,中國古典詩歌的內容真的僅僅限於這些嗎?

當然不是!詩歌作為古人表情達意的一種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式,可以表現的內容非常多。大到國家政治,小到個人生活都可以拿來作為詩歌表現的題材。而且,歷史上那些流傳最廣的也最令人感動的詩歌往往就是和人的生活密切相關的作品。

例如接下來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唐代大詩人杜甫的《月夜憶舍弟》,就是一首表現普通人親情的詩歌。這首詩是杜甫非常經典的一首代表作,流傳千年。在詩中,詩人將兄弟情深寫到了極致,即使今天的我們讀來依然會忍不住潸然淚下。

月夜憶舍弟 杜甫 (唐)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這首詩前四句看似信筆而寫,似乎與「憶舍弟」無關,其實卻是字字都在憶舍弟,句句都飽含深情。詩作一開篇就描繪了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看似突兀,實則大有深意。

詩人從聽覺和視覺兩個角度描繪了邊地因戰亂而少人行的悽慘悲涼景象。此情此景,任誰都會忍不住想起自己的親人朋友。這就為後四句『憶舍弟』做了鋪墊,造足了氣氛。而且,這樣孤獨悲涼的情境更加增添了『親情』的珍貴。

前四句大意是說:今天是白露節氣,到後半夜時,大地上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我漂泊到秦州很久了,現在又到了秋天,又是在邊地。那失群的孤雁在空中發出哀鳴,路上也見不到一個行人,只有軍營裡的更鼓遠遠地傳來。

今夜的月亮是多麼皎潔啊。但這輪月亮肯定不是家鄉的月亮。在家鄉過白露節的時候,月亮是多麼溫柔,映在露珠上,到處一片晶瑩潔白。兄弟們在野地裡一起追著月亮跑,真是開心。那樣的日子真令人難忘啊!如今,家鄉的那輪明月永遠都是最亮的。

其中「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杜甫此詩中流傳千古的名句,歷來為後人激賞。那麼,它好在哪兒?首先,它改變語序,對仗工整,足見詩人鍊字的功力;其次,點明了題目中的「月夜」,既是寫景,又點出了時令節氣;再次,詩人將自己的主觀情感融入客觀的景物描寫中,看似突兀,其實非常的貼切。

天上這輪明月,普天之下應該都是一樣的。但是作者非要從自己的個人感受出發,認為只有家鄉的那輪明月才是獨一無二的。這看似任性不合情理的話語裡面其實卻包含了作者對故鄉對親人的深深思念。

後四句由望月轉入抒情,過渡十分自然。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月光是經常出現的意象,常常與懷鄉思親聯繫在一起。詩人遭逢離亂,此時又是清寒的月夜,當然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了。在他的綿綿愁思中,夾雜著沉重的生離死別的焦慮不安,語氣自然也分外沉痛。

這幾句大意是說:在這清冷的月夜裡,兄弟們呢,你們都在哪裡呢?我好想寄封書信去問一問你們平安與否,但平時裡山高水遠尚且不能常常通信,何況現在正是在戰亂不斷的時候。沒有家,也沒有一個人可以問問兄弟們的生死,這月亮真是冷啊,而家鄉的月亮肯定是多麼明亮啊。

整首詩很有層次,首尾照應,承接轉合自然妥貼,結構嚴謹,氣韻流轉,一氣呵成。安史之亂發生後,詩人長期顛沛流離,困頓不堪。國愁家恨充塞心中,外在環境稍一觸動,詩人心中的悲慨便立刻從筆下流出了。雖然這是常見的懷鄉思親題材,但詩人卻寫得悽楚哀傷,既使幾千年後的我們今天讀來依然會潸然淚下。

(註: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相關焦點

  • 韋應物寫給弟弟的一首詩,只有短短4句,便道盡手足情深!
    古人說:「詩言志」,但是詩更能傳情。以手足情深為例,就有蘇軾、蘇轍兄弟是中國文學史上兄弟交往的典範。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千年後依然能引起共鳴,溫暖並激勵著人們的心靈。除此之外,還有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都是表達手足情深的千古名作。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寒食寄京師諸弟》,亦是一首表達手足情深的千古名作。它出自於唐代詩人韋應物之手,是韋應物恰逢寒食節即興寫下的一首七言絕句。
  • 杜甫最悲壯的一首詩,讀後不禁潸然淚下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詩聖」杜甫最悲壯的一首詩,讀後令人不禁潸然淚下。全詩如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這首詩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也是杜甫最有代表性的古體詩之一。此作與杜甫絕大多數詩篇一樣,同樣有著「沉鬱悲愴」的藝術風格,同樣有著「肝膽皆冰雪」愛國之情,憂國、傷時、思鄉等情感始終是杜甫詩歌的主旋律。
  • 杜甫最傷感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四句,讀來卻是令人肝腸寸斷
    詩歌文化最為繁盛的年代為唐宋時期,在這段歲月中,出現了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杜甫便是其中之一。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其著作以宏大的社會寫實著稱,與李白並稱「李杜」。相對李白疏朗灑脫的「詩仙」,杜甫被後人奉為「詩聖」。他的詩也因其社會時代意義被譽為「詩史」。
  • 茶聖陸羽的一首詩,語淺情深,全文出現了6個羨字,令人肅然起敬
    但是一首傳世的經典,必然融合了作者的強烈情感,表現其愛憎立場。比如李白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杜甫低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每每讀到這些感人的優秀作品,讀者都會情不自禁地在心中默默為之點讚。下面是茶聖陸羽的一首詩,語淺情深,全文出現了6個羨字,令人肅然起敬。
  • 唐朝的一首思鄉詩,將滄桑寫到了極致,讀懂的人甚少!
    唐朝的一首思鄉詩,將滄桑寫到了極致,讀懂的人甚少!北堂種萱草,花開不見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古代遊子們出門遠行的時候都會在堂前種上一盆萱草,以減輕母親對遊子的思念,見物如見人,可以說古人也是非常的用心良苦了。
  • 杜甫最意外的一首詩,氣勢磅礴,表達遠大理想,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在大家的印象當中,杜甫的詩歌大多比較「悲」,不是嘆國家不幸,就是嘆百姓不幸,有時也會感慨自己的生活不幸,但是杜甫也有豪情壯志、意氣風發的時刻,比如我們要分享的《望嶽》這首詩能很好地反映詩人當時的情懷,就讓我們用一首《望嶽》去感受杜甫年輕之時的遠大抱負吧。
  • 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可以說是把孤獨寫到了極致!
    唐詩那是中國最高的文學成就,一千多年來,唐朝的那些詩人所寫的詩,我們今天還依舊在讀,而且我們從這些詩人的詩作中,也都能夠感受到當時古人在創作那些詩歌時的心情。也許正是由於這一份心情,才使得我們越發的喜愛那些詩歌。讀詩讀的是什麼?
  • 李商隱模仿杜甫寫了一首詩,沉鬱頓挫,幾乎以假亂真
    最終真正將七律發展完善並推至高峰的則是詩聖杜甫。杜甫之七律格律嚴謹、用字精煉、風格雄渾,且題材開闢了七言律詩的境界,時事政論、身世懷抱、風土人情、文物古蹟,一概熔鑄於精嚴的格律之中,可謂把這一詩體的價值提到了足與古詩、絕句並立相峙的高度。但自杜甫以後,唐代七律又有些沒落,中唐七律乏善可陳。
  • 泰戈爾很經典的愛情語錄,將表白的境界寫到了極致,令人佩服!
    我們不妨先讀一下泰戈爾很經典的愛情語錄,將表白的境界寫到了極致,令人佩服!文字如下:我的心是曠野的鳥,在你的眼睛裡找到了它的天空。這是多麼美妙的愛情語錄啊,雖然沒有一個愛字,卻充滿了愛意,無疑是將愛寫到了極致,令人佩服。倘若我們聽到一個人怎麼向自己表白,我們怕都心動不已,倘若這個人人品不差,估計也就答應了。那麼你就戀愛了。
  • 李白很經典的一首詩,躺在沙丘城想念杜甫,最後10字成千古名句
    然而歷史上還就是有這種人,他們還認認真真的去做考證,從歷史中發現一些李杜不和的蛛絲馬跡,然後費盡心思的炒作,希望大家接受自己的觀點,以至於在後世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不是有很多人都認為李白看不上杜甫嗎,杜甫給李白寫了14首,李白卻僅僅給杜甫寫了3首詩。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李白如果看不上杜甫,當初就根本不會與杜甫見面。
  • 張籍最自然的一首詩,僅28字就將鄉愁寫到極致,讀後令人心如刀割!
    事本子平,而一經入詩,特別是一經張籍這樣的高手入詩,便臻妙境。這在詩壇上並不是常有的。當然以家書為題材的作品,在唐詩中也不乏佳作。像岑參的《逢入京使》:「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寫作者戎馬倥傯,路遇使者,託傳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作者身陷安祿山佔領下的長安,不知戰亂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來書以慰遠情。他們都用獨特的技巧表達了思家的心情。
  • 晚年杜甫在江南遇到知己好友,寫下一首經典的詩,通篇充滿了憂愁
    我們從他的作品中,最是能夠感受到他的一片真誠,還有家國情懷,而且他的詩自成一派,寫得很有特色,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那也是別具一格,讀來令人讚嘆不已。譬如這首經典的《江南逢李龜年》,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但是了解了杜甫當時的處境,還有時代背景之後,我們則是會發現這首詩其實很是傷感,每一句都很是憂愁。
  • 李賀最有氣勢的一首詩,表達了遠大的理想,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其實在很多的學者眼中,李賀完全是一流的詩人,他的成就不在李白和杜甫之下,而且他的很多詩作也是極為抒情,也無比的唯美,特別是他一些經典的詩作,無論文學性,還是思想性,那都是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只是可惜這麼一位才華橫溢的詩,卻是英年早逝,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六歲,如果他能夠活得長久一些,相信他的成就不可估量,完全可以把李白「詩仙」的位置擠掉。
  • 林徽因很美的一句名言,將蓮花境界寫到了極致,令人驚嘆不已!
    可以說蓮花寫到周敦頤這種境界已經是極致了,從北宋至今都無人超越過。民國時期四大美女之一的林徽因,也寫了關於蓮花的,個人感覺也是將蓮花的境界寫到了極致,令人驚嘆不已,她的生花妙筆寫出了蓮花的另一種無私奉獻的美,文字如下: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正中擎出一枝點亮的蠟,熒熒雖則單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驕傲的捧出輝煌。
  • 2000多年前的一首愛情詩,寫得極為深情,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其實對於任何一首偉大的愛情作品來時,可能它歷經歲月的洗禮有著幾千的歷史,可是讀我們再次讀起這些作品時,卻是依舊會被感動,會被那些文字觸動我們內心最敏感的那根弦。
  • 杜甫最著名的一首七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那麼說起杜甫的詩,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會陌生,他的很多詩作,不僅收錄在了些經典的詩集裡,同時也被收錄進了課本裡,一些比較經典的詩作,即使是連小學生,也是能夠通篇背誦。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杜甫最經典的一首七律,那便是他的《蜀相》,這也是他非常重要的一首作品,而且這首詩杜甫表達出了自己對於三國時期諸葛亮才智品德的肯定,同時又感慨了他功業未遂的遺憾,杜甫描寫的很是生動,也非常的深情,讀來更是讓人讚嘆不已。
  • 唐代不知名詩人,卻寫出千古名作,將人性醜陋寫到了極致!
    故一些詩人,便普遍注重對社會生活的觀察和體驗,在詩中主張表達社會生活的真實化。這便是所謂的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歌,其代表詩人有杜甫、白居易等。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題長安壁主人》,便是一首經典的現實主義詩歌。《題長安壁主人》是唐代詩人張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對於群星璀璨的大唐來說,張謂就顯得不知名了。但他的這首詩,卻是千古名作。
  • 李白很經典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把豪放不羈的個性表現到了極致
    與杜甫並稱「李杜」,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的詩,風格飄逸灑脫,富有浪漫主義精神,並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而李白的詩之所以有這樣鮮明的藝術特色,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於李白本身豪放不羈的個性。所以讀李白的詩,我們往往能從詩中看到李白豪放不羈的一面,如李白的經典詩作《客中行》。
  • 杜甫解悶時寫的一首詩,憶物思人,劉禹錫讀後也深受啟發
    元稹就有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令人讀之落淚。盛唐時期的王維也寫過懷念孟浩然的詩篇,而後來王維離世後,杜甫更加思念這位詩壇大家,於是便賦詩解悶。下面介紹杜甫解悶時寫的一首詩,憶物思人,劉禹錫讀後也深受啟發。
  • 憐我詩聖杜甫,晚年窮困潦倒,一首借錢詩短短二十字卻成經典
    他們以筆為生,將自己的一生寫進了詩中,也寫進了歷史中。李白是劍客,可讓他真正出名的卻是一首好詩,豪放的詩風成為經典,而李白之後,他的小迷弟杜甫,卻因為生逢亂世,用自己的詩寫盡了天下不順之事。杜甫是一個悲慘的詩人,在自己的父親還在世的時候,家中一切都很妥當。可偏偏父親去世,他進京做官又趕上了安史之亂。在那個混亂的時代裡,沒有人在意,這個名叫杜甫的人,多有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