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很經典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把豪放不羈的個性表現到了極致

2020-12-11 慶餘說詩詞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並稱「李杜」,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的詩,風格飄逸灑脫,富有浪漫主義精神,並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而李白的詩之所以有這樣鮮明的藝術特色,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於李白本身豪放不羈的個性。

所以讀李白的詩,我們往往能從詩中看到李白豪放不羈的一面,如李白的經典詩作《客中行》。這首詩是李白的一首羈旅之作,但卻全然沒有傳統羈旅詩中的悲與愁,反而表達了一種身雖為客卻樂而不覺身在他鄉的樂觀情感。全詩語意新奇,雖只有四句,卻把李白豪邁不羈的個性和李詩飄逸灑脫的風格表現到了極致。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詩的首句「蘭陵美酒鬱金香」,先點出了李白此次作客他鄉的地點,是在蘭陵,即今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蘭陵鎮。其次李白將它和美酒聯繫起來,開篇便盛讚了蘭陵的美酒具有醇濃的鬱金香味。「鬱金」是一種香草,主要用來浸酒,浸酒後呈金黃色,會散發出濃鬱的芬香。

如果說首句李白是從酒的品質來讚美蘭陵的酒,那麼次句「玉碗盛來琥珀光」,則是李白從裝酒的器材和酒的色彩來烘託蘭陵的酒。這蘭陵的美酒呀,你不僅能聞到醇濃的鬱金香味,如果你把它盛在晶瑩潤澤的玉碗裡,你還會看到它猶如琥珀般的色彩。結合這兩句詩,李白面對蘭陵美酒的興奮之情便由此可見了。

詩的結尾兩句,則是描寫了李白因美酒而流連忘返,乃至發出「不知何處是他鄉」的直抒胸臆之語。詩到這裡,便能看出李白這首《客中行》耐人尋味的一面了。因為若單以《客中行》這樣一個詩題去看,似乎這首詩就是要表達客愁。但我們讀完這首詩,卻發現在李白的筆下,反而有了另一種表現。

要說李白身在他鄉,而絲毫不想念故鄉,那絕對不可能。只是李白能夠將這種對故鄉的思念,將身在他鄉的客愁等等,全部在蘭陵美酒面前拋開了。而是以一種流連忘返,在友人面前盡情歡醉的情緒,把身在客中發展為樂在他鄉。這正是這首詩的獨特之處,是不同於一般羈旅之作的地方。

綜觀李白的這首詩,借酒以遣客懷,卻將自己豪放不羈的個性現到了極致。也體現了李白是一個重友情、嗜美酒、愛遊歷的詩人。同時,這首詩對蘭陵美酒的細節描寫,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盛唐時期財阜物美的繁榮景象。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深度翻譯和賞析
    【賞析一】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三年(744),當時李白在長安。詩人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此詩通過奇妙的想像描寫了一個以月影為伴的詩人酣飲歌舞的奇特場面。詩人化無生命的自然物為有生命、有情的人,和它們一同飲酒、唱歌、起舞,並且還要和月亮結成親密無間的好友,充分反映了詩人孤傲、清高、狂放不羈的情懷。
  • 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便氣勢磅礴,驚豔了世人,堪稱經典
    導言: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便氣勢磅礴,驚豔了世人,堪稱經典。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結晶,以唐詩宋詞最為經典,唐詩裡面則當屬李白最具有代表性。其一生寫了3000多首詩,具有「詩仙」之稱。相傳李白酷愛飲酒,飲酒後必作詩,並且李白的詩詞均為隨性而為,處處透著豪氣。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
    【賞析一】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三年(744),當時李白在長安。詩人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此詩通過奇妙的想像描寫了一個以月影為伴的詩人酣飲歌舞的奇特場面。詩人化無生命的自然物為有生命、有情的人,和它們一同飲酒、唱歌、起舞,並且還要和月亮結成親密無間的好友,充分反映了詩人孤傲、清高、狂放不羈的情懷。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把楊貴妃的容貌形容到了極致!
    《清平調·其一》是李白組詩作品《清平調詞三首》中的第一首。李白寫這組詩的時候,正值天寶二年,當時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宮中觀賞牡丹,伶人們正準備表演歌舞以助興,唐玄宗卻說:「賞名花,對妃子,豈可用舊日樂詞。」便召當時的翰林待詔李白進宮寫新樂章,便是這組《清平調詞》。
  • 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可以說是把孤獨寫到了極致!
    那麼就是一種心情,一個人讀詩,可以從那些詩歌中感受到詩人的悲歡離合,這也就能夠引起自己的共鳴。文學就是這樣,如果一部作品,或者是一首詩,無法打動你,無法引起你心靈上的共鳴,那麼即使別人說寫得再好,你也會覺得很寡淡。所以有時候一首詩的好壞,還是要看它能不能打動我們,能不能夠引起我們的共鳴。
  • 瀟灑不羈的李白,酒後寫下這首田園詩,流露出如詩如畫的禪意
    背景:這首五言古體詩是李白於天寶三年春天在長安時所寫。詩人待在長安三年,著名的「御手調羹」「龍巾拭吐」"力士脫靴」和「貴妃捧硯」等傳說也發生在這一時期。但這些禮遇,終究敵不過宮廷中的勾心鬥角。瀟灑不羈的李白,怎能「折腰事權貴」?詩仙最後被賜金放還,黯然離開長安。
  • 李白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卻包含了五個地名
    李白,字太白,盛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同時也是後世公認的「詩仙」,他的很多作品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很多的作品不僅收錄在了一些經典的詩集裡,同時也被頻繁地出現在我們小學的課本裡,所以只要一提起李白相信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隨便一個人都是能夠張口來上一兩首他的作品。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說到李白我們應該都是很熟悉的吧!李白可以說是唐朝詩壇的頂級文豪,他的作品一出便會轟動整個朝野。而我們更是從小學習他的作品,從小時候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到後來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些都是他的經典作品。
  • 李白最為狂放的一首詩,流傳不廣,讀來便覺酣暢淋漓
    李白鬥酒詩百篇!杜甫對於李白的飄逸與才氣,深有感觸,所以才能寫出如此貼切的詩句。李白好酒,其詩多在醉中所作,因此肆意汪洋,瀟灑不羈。雖然也有不少「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等諷刺抨擊時事的詩,但李白被後世所銘記,還是他的狂傲與豪放。李白的狂放,是與生俱來的的自信,是睥睨詩壇的天縱之資,這不禁令我想起一句臺詞:非吾小天下,才高而已!後世有許許多多宗法李白的,模仿李白的,甚至認為自己可以匹敵李白的,但最終,也只有一個詩仙李白而已。
  • 李白寫了一首詩讚美溧陽縣令,表現其憤世嫉俗,超然物外
    後人學習李白的詩歌,有很多都是寫給那誰誰的。公元754年,李白五十多歲,一身白衣,一匹快馬,一壺好酒,漫遊江東,遊歷到了溧陽,聽說溧陽的縣令是個難得一見的人,得,又給人寫了一首詩,名為《戲贈鄭溧陽》。「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村」「嘿,你看那陶令天天喝酒,醉得一塌糊塗,連五柳樹什麼時候回春都不知道」。
  • 李白初次離家寫下一首詩,連用了五個地名,構思精巧,不著痕跡
    印象中的李白應該是一位瀟灑不羈、白衣飄飄的,手持一把長劍,仗劍走天涯。但是初出茅廬的李白也有過思念家鄉,依依不捨的情懷。這一年二十四歲的李白離開家鄉四川「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他看著遠處的山水,想著自己的未來,和家中的親人,心情有些激動,也有些留戀。
  • 李白最雄偉的一首詩,描繪出的壯麗景觀千古流傳
    李白一生遍遊祖國名山大川,他非常熱愛祖國的壯麗山河,因此也寫下了一首首雄偉壯觀的有關於名山大川的詩篇,《望天門山》便是其中經典之一。李白在江中乘舟溯流而上,遠望雄偉的天門山,留下了這幅千古流傳的壯麗畫卷。
  • 李白一首詩短短四句,包含五個地名,唯有杜甫這首絕句更勝一籌
    唐詩絕句,僅有四句詩,多則二十八字,少則二十字。篇幅短小卻要承受很大的信息量,自然會對語言的精鍊度要求極高。詩論家曾有言:詩中絕句、詞中小令,一句一字不得閒著,末句最當留意,須有不盡之意。可見,絕句雖短,卻要小心翼翼不能浪費一字一句,歷來詩人作絕句也是務求精煉。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從自己想到屈原,勢不可擋,一氣呵成
    李白的最狂的詩當屬這首《江上吟》:江上吟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這首詩是李白以江上的遨遊為題,表現了詩人對庸俗、侷促的現實的蔑視,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前四句描述了江上遊覽的風景,「在木蘭為槳沙棠為舟的船上,簫管之樂在船的兩頭吹奏著。船中載著千斛美酒和美豔的歌妓,任憑它在江中隨波逐流。」李白運用誇張的手法對江上景色進行了渲染,讓人仿佛看到了超越現實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了世間所有的愁!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是李白在宣州(今宣城)同官為校書郎的族叔李雲同登謝朓樓時所作的一首經典送別詩。詩中並沒有直接寫離別,而是更多的抒發了李白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觀詩中雖然寫盡了煩憂苦悶,但卻並不陰鬱低沉。其表達出的如歌如訴,強烈的思想情感起伏,深入人心。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是開頭兩句,便讓世人驚豔!
    李白,是我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因其性格豪邁,詩風多奔放、飄逸。並且李白的詩還具有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語言清新、明快的特徵。尤其是一些律詩,李白並沒有完全按照律詩所講究的平仄、對仗去寫,而是根據自己的巧妙安排,讓詩具有了一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
  • 李白最著名的寫月詩之一,前四句我們都背過,但其實這是首諷喻詩
    鮑照有一首《朗月行》,開頭四句寫道:「朗月出東山,照我綺窗前;窗中多佳人,被服妖且妍……」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絢麗多彩的佳人對月吟歌圖。到了唐朝,李白沿用「朗月行」這一樂府舊題,寫下了一首著名的《古朗月行》,雖然是沿襲鮑照的「朗月行」,但是在詩意上卻寫出了新的境界,沒有襲舊的味道。
  • 李白、杜甫在嶽陽樓各寫下一首詩,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卻高下立判
    唐詩宋詞,中國文化裡最美的四個字,錦繡山河,煙青雲色,全部被一支筆按進那詩意蓬勃的字裡行間,任何不堪在它面前都將變得絢爛,任何尖銳在它面前都將變得柔軟,而我們則只有徜徉其中,為自己假設上一份夢筆浴花的人生。多少意氣書生都隕落在歷史長河之中,唯有李杜才是真猛者,於中流激浪,濺起的水花都是榮耀的顏色。
  • 李白寫給所有年輕人的一首詩,穿越千年時光,依舊激勵人心!
    如果要在中國古代詩人中評出一個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我想,唐代大詩人李白無疑會穩居第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天真爛漫、傲岸不羈、熱情豪放,以超強的自信和人格魅力徵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就像一個純真的赤子一樣,一生都活在自己的理想之中,創作出了一首又一首令人驚嘆的偉大詩篇。作為一個詩人,李白幾乎是個全能型人才,無論是律詩、絕句還是古體詩,都有經典詩作流傳於世,而且數量眾多。正如余光中稱讚李白所說的那樣:「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還有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 就是半個盛唐 。」
  • 李白的一首古體詩,順手借來,最後10字包含一個成語
    古代詩歌最早起源於民歌和勞動號子,而且詩與歌舞、音樂都融合在一起。後來才有了詩經和楚辭,漢代時又出現了樂府民歌。到了魏晉時期則以五言詩為主要題材,終於在唐代發展到巔峰。唐詩從發展到成熟,人們普遍運用律、絕形式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