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著名的一首七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2020-12-17 塵世曉書僮

唐朝的詩人可謂是多如牛毛,而且這些詩人大部分人的作品,也都流傳了下來,這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李白和杜甫,兩個人對唐詩,可以說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被後世稱為「詩仙」,另一個則是被稱為「詩聖」,僅僅是從這一點便足以看出兩個對於唐詩的貢獻,而且他們兩人無論是七絕、五言,還是七律,那都是信手拈來,看似漫不經心,但是卻充滿了無限高遠的意境,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杜甫的詩作則是與李白的大不相同,他的作品始終是在關注最底層的民眾,所以他的作品也就更為寫實,也更加的深入人心,這就是杜甫與李白最大的區別,他並不僅僅只是描寫自身的遭遇,更多的是以一顆悲天憫人的胸懷,用自己最火熱的心去溫暖那個時代。

那麼說起杜甫的詩,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會陌生,他的很多詩作,不僅收錄在了些經典的詩集裡,同時也被收錄進了課本裡,一些比較經典的詩作,即使是連小學生,也是能夠通篇背誦。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杜甫最經典的一首七律,那便是他的《蜀相》,這也是他非常重要的一首作品,而且這首詩杜甫表達出了自己對於三國時期諸葛亮才智品德的肯定,同時又感慨了他功業未遂的遺憾,杜甫描寫的很是生動,也非常的深情,讀來更是讓人讚嘆不已。

《蜀相》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三國時期是一位人才輩出的時代,而且那段歷史,也是中國人最熟悉的一段歷史,其中諸葛亮更是成為了忠貞的代名詞,現在人們一提起諸葛亮,那都是會豎起大拇指,認為他是三國時期為人的典範,作為一代文臣能夠受到如此的推崇,諸葛亮可謂是千古以來第一人。

諸葛亮的形象也被歷代的文人所渲染,從而令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尤其是後世的《三國演義》,更是把諸葛亮這一人物,描寫的有些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那麼杜甫的這首詩,更多的是讚揚了諸葛亮,同時也表達出了自己內心的一種惋惜。

杜甫並沒有直接描寫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在詩的前四句中,而是描寫了諸葛亮丞相祠堂如何的壯觀,這樣的一種描寫,從而也使得此詩,顯得別具一格,成為了一首很獨特的詩作,寫得也是很抒情,這也正是杜甫詩作的另一大特點,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很抒情,同時也充滿了哲理。

詩的最後四句,杜甫又進一步地描寫到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同時也寫到了諸葛亮生前死後的遺憾,特別是那最後的兩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更是成為了經典名言,從中也感受到表達出了杜甫對於諸葛亮肯定的同事,也寫到了他的遺憾。

杜甫的這首《蜀相》,無疑是他眾多七律中最著名的一首,而且以一種很直白的口吻,把諸葛亮的生前死後,做了一個系統性的評價,從而也令此詩顯得更為飽滿,也更加的優美,讀來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相關焦點

  • 杜甫一首描寫諸葛亮的詩作,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其實杜甫除了評論同時代的一些人物之外,他還寫過一首關於諸葛亮的詩,可以說寫得非常的優美,把諸葛亮這個歷史最神秘,同時也是最不起的一位人物,描寫的非常到位。那麼杜甫的這首詩便是《蜀相》,這也是杜甫非常經典的作品,也可以說是他的代表作,在這首詩中,杜甫把諸葛亮的一生,描寫的淋漓盡致,非常值得一讀。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為何寫得好,杜甫為何傷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兩句詩歌確實寫得好!詩句是唐代「詩聖」杜甫七律懷古詩《蜀相》中的最後一聯。不但這兩句寫得好,《蜀相》整首詩歌都寫得不錯,細細讀後,讓人懷想古今功業,不禁思緒萬千。第二年春天(公元760年、唐肅宗上元元年),他遊覽了武侯祠,憑弔了自己仰慕已久的諸葛亮,寫下了這首千百年來感動了無數英雄壯士的七律《蜀相》。杜甫胸懷壯志的不得志人生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
  •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蜀相》妙在這一個字
    前言老街碰到了這個問題:「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如何理解杜甫《蜀相》?蜀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你只知道其中一句的詩詞(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自唐代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譯文何處去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臺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定奪天下先主曾三顧茅廬拜訪,輔佐兩朝開國與繼業忠誠滿腔。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水晶聖鬥士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從杜甫詩歌看諸葛亮的人格美
    安頓之後,杜甫旋即尋訪成都先主廟旁之諸葛武侯祠,憑弔歷史現場,並寫下被譽為七律正宗的《蜀相》,詩云: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正月十五,祭醫生李文亮
    李文亮大夫,疫情的吹哨人,搏鬥在一線的勇士,漢韻書院校長劉崴老師手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宅於家中,人微言輕,揮筆潑墨為祭奠。他秉持誠實正義,他說「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他還想病好了重上戰場,因為疫情還在擴散,他不願意做逃兵。
  • 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
    尤其是杜甫的七律,不但內容深刻,同時格律齊整,可謂唐文學殿堂中的精品之作。杜甫一生作詩很多,七律大約有155首。本文節選了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老杜的詩歌風格,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非虛言也。1、 秋興八首(其一)《秋興八首》一共有八首,都是七律。
  • 諸葛亮《出師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宋代詩人陸遊曾寫下「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的名句。在古代,蜀相諸葛亮一直是「忠」的代名詞,多少文人以他為榜樣,渴望輔佐君王,報效國家。評價諸葛亮,最貼切的一句話,莫過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大詩人杜甫遊歷諸葛亮祠堂,壯志未酬與憂國憂民共奏,淚已滿襟
    白居易以諷喻詩見長,諷刺橫徵暴斂,攻擊豪門權貴,同情民間疾苦,語言通俗易懂,深受喜愛,如《賣炭翁》。杜牧的詩歌詠史抒懷,表達政治抱負和激情,如《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柳永文採風流,清勁奇麗,直抒胸臆,言情敘事並行,靈活運用口語和俚語,拓展了詞的寫作領域,寫景狀物優美悽涼,如他的名作《雨林霖》。
  • 八首詩詞詠「三國」,長使英雄淚滿襟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全詞寫景、抒情、議論密切結合;融化古人語言入詞,活用典故成語;通篇三問三答,層次分明,互相呼應;即景抒情,借古諷今;風格明快,氣魄闊大,情調樂觀昂揚。
  • 歷史上五大出師未捷身先死,諸葛亮倒數第一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自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詩《蜀相》,描述的是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沒有成功,最終病死在北伐路上,給世人留下了巨大的遺憾。其實歷史上有很多英雄,最終都敗給了英年早逝,留給歷史以巨大遺憾。
  • 出師末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死不瞑目的抗金英雄宗澤
    從建炎元年(1127)七月起,宗澤在一年內24次上疏高宗,這就是著名的《乞回蠻殿疏》,極力勸宋高宗還京開封,以圖恢復北方失地,但都被宋高宗身邊的黃潛善、汪伯彥等奸臣所阻攔。宋高宗在建炎元年(1t27)十月以巡幸為名,從南京一路逃到了揚州。宗澤憂憤成疾,疽發於背。宗澤明知自己病重,在世不長,卻還是念念不忘地請求趙構還京開封,誓師北伐。
  • 解讀宗澤: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生在那年代又能如何
    說起宋朝歷史上的英雄,由於《嶽飛傳》的傳播,嶽飛的名氣那是絕對的第一,而發現嶽飛提拔嶽飛的,同樣也是響噹噹的抗金英雄,甚至被金兵稱為「宗爺爺」,名氣卻比嶽飛要小的多,甚至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他的名字,他就是宗澤。
  • 後人對於諸葛亮多有評價,但都不及杜甫這首詩,短短幾句一針見血
    不過在眾多的評價中,要數盛唐詩人杜甫最精準,寫過很多的詩評價諸葛亮,特別是這首《蜀相》,通篇寫得很感人,不僅對於諸葛亮的功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也表達出了敬仰之情。可見在杜甫的心目中,諸葛亮是他學習的榜樣。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作為唐朝詩歌的扛鼎之人,詩聖杜甫之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一生悲苦,少年時期想博取功名,卻屢試不第。晚年時,他在朋友的幫助下終於結束了漂泊的生活,得以在成都定居下來,並建起了自己的「杜甫草堂」。而在這個時期,杜甫也拜訪了成都的武侯祠,第一次祭拜到了自己的偶像諸葛亮。
  • 古人寫諸葛亮的詩,這一首被視為壓卷之作,讓李白杜甫黯然失色
    諸葛亮的第三個特點,也最能擊中人的淚點:他是一位壯志未酬的悲情英雄。他胸懷經天緯地之才,但卻偏偏被局限在蜀國這樣一個弱小割據集團中,雖然費盡移山心力,也未能扭轉蜀國的敗局,一生王圖霸業總歸成空,千年之後仍然令人感慨不已。從古到今,諸葛亮一直是文人墨客敬仰的偶像和歌詠的熱點題材。
  • 10首巔峰唐詩七律,杜甫獨佔5首,李白和崔顥各有1首
    七言律詩是唐詩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七律格律嚴謹,可以融入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藝術。唐人七律之中,以杜甫的成就最高,杜甫的七律,可謂包羅宇宙,寫盡人事。如果要試著排出唐詩七律的十魁首,自然杜甫居多。以下是根據每首七律的思想、藝術成就,以及流傳度試著綜合排名。
  • 杜甫最崇拜的人
    杜甫最崇拜的人詩聖杜甫最崇拜的人是誰呢?是諸葛亮。在現存的杜甫詩集裡,竟有二十多首詩吟詠或提到諸葛亮,真是傾心仰慕,在中國詩人中找不出第二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譯文:去哪裡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臺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  三顧茅廬頻繁的商論天下大計,輔佐兩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常使歷代英雄感慨淚溼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