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正月十五,祭醫生李文亮

2020-12-17 漢韻書院芳菲

元宵節,一個傳統的節日,這本來應該是一個熱熱鬧鬧看花燈的日子。

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侵襲,讓全國上下陷入困境。

昨天,一位醫生的病逝,更是讓全國網友心痛不已。

李文亮大夫,疫情的吹哨人,搏鬥在一線的勇士,漢韻書院校長劉崴老師手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宅於家中,人微言輕,揮筆潑墨為祭奠。

他秉持誠實正義,他說「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他還想病好了重上戰場,因為疫情還在擴散,他不願意做逃兵。

然而,病魔沒有給他機會,年邁的的父母,懷孕八個月的妻子,終究沒有失去了團圓的元宵節。

他堅守希波克拉底誓言,卻終究沒來得及踐行和妻子同遊長城的許諾。

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大夫

微博上,他給張若昀的留言回覆:期待《慶餘年2》,卻不再有自己的餘年。

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他喜歡德克士的炸雞,愛吃芥末生魚片,追星肖戰,調侃車釐子130一斤太貴,吃不起,如今車釐子便宜了~~~~

世界衛生組織肯定了他,網友們愛戴他,老實人,終究贏得了遲到的正義。

戰勝疫情魔鬼,就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希望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能夠給他一個好消息,別忘了帶上車釐子。

相關焦點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水晶聖鬥士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杜甫一首描寫諸葛亮的詩作,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我們都知道諸葛亮可以說是全天下讀書人的楷模,也可以說是讀書人的驕傲,令劉備當年三顧茅廬,才請得他出山,最後幫助劉備,成就了霸業,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詩的最後兩句,也是這首詩最為精彩的兩句,杜甫寫得盪氣迴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可惜為了北伐,剛剛出師,諸葛亮便是逝世了,這樣的事情,對於任何人來說,那都是一件極其傷感的事情,尤其是歷朝歷代的英雄人物。
  • 你只知道其中一句的詩詞(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自唐代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譯文何處去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臺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定奪天下先主曾三顧茅廬拜訪,輔佐兩朝開國與繼業忠誠滿腔。
  • 杜甫最著名的一首七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三國時期是一位人才輩出的時代,而且那段歷史,也是中國人最熟悉的一段歷史,其中諸葛亮更是成為了忠貞的代名詞,現在人們一提起諸葛亮,那都是會豎起大拇指,認為他是三國時期為人的典範,作為一代文臣能夠受到如此的推崇,諸葛亮可謂是千古以來第一人。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為何寫得好,杜甫為何傷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兩句詩歌確實寫得好!詩句是唐代「詩聖」杜甫七律懷古詩《蜀相》中的最後一聯。不但這兩句寫得好,《蜀相》整首詩歌都寫得不錯,細細讀後,讓人懷想古今功業,不禁思緒萬千。尾聯兩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抒發了作者的傷感之情。蜀漢名相——諸葛亮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東漢末名士,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因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不得已出山,後來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諸葛亮《出師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宋代詩人陸遊曾寫下「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的名句。在古代,蜀相諸葛亮一直是「忠」的代名詞,多少文人以他為榜樣,渴望輔佐君王,報效國家。評價諸葛亮,最貼切的一句話,莫過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蜀相》妙在這一個字
    前言老街碰到了這個問題:「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如何理解杜甫《蜀相》?蜀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從杜甫詩歌看諸葛亮的人格美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此詩作於上元元年(760),杜甫時年四十九歲。《蜀相》首聯「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仇兆鰲注云:「首聯,自為問答,記祠堂所在。草自春色,鳥空好音,此寫祠廟荒涼,而感物思人之意。」 句首稱「丞相」而不是「蜀相」,顯見詩人對諸葛亮之景仰。
  • 八首詩詞詠「三國」,長使英雄淚滿襟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全詞寫景、抒情、議論密切結合;融化古人語言入詞,活用典故成語;通篇三問三答,層次分明,互相呼應;即景抒情,借古諷今;風格明快,氣魄闊大,情調樂觀昂揚。
  • 解讀宗澤: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生在那年代又能如何
    說起宋朝歷史上的英雄,由於《嶽飛傳》的傳播,嶽飛的名氣那是絕對的第一,而發現嶽飛提拔嶽飛的,同樣也是響噹噹的抗金英雄,甚至被金兵稱為「宗爺爺」,名氣卻比嶽飛要小的多,甚至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他的名字,他就是宗澤。
  • 歷史上五大出師未捷身先死,諸葛亮倒數第一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自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詩《蜀相》,描述的是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沒有成功,最終病死在北伐路上,給世人留下了巨大的遺憾。其實歷史上有很多英雄,最終都敗給了英年早逝,留給歷史以巨大遺憾。
  • 出師末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死不瞑目的抗金英雄宗澤
    宗澤明知自己病重,在世不長,卻還是念念不忘地請求趙構還京開封,誓師北伐。 口中不停地念誦杜甫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直至斷氣,沒有一句話是家事,一直連呼「渡河!渡河!渡河」而逝。 宗澤死訊傳開,「都人為之號慟,朝野無賢愚皆相吊出涕,三學之士千餘人為文以哭澤」。抵抗派首領李綱在輓詩中發出了「梁摧大廈傾,誰與扶穹窿」的哀號。宗澤死後與夫人陳氏合葬於鎮江京峴山麓。
  • 大詩人杜甫遊歷諸葛亮祠堂,壯志未酬與憂國憂民共奏,淚已滿襟
    白居易以諷喻詩見長,諷刺橫徵暴斂,攻擊豪門權貴,同情民間疾苦,語言通俗易懂,深受喜愛,如《賣炭翁》。杜牧的詩歌詠史抒懷,表達政治抱負和激情,如《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柳永文採風流,清勁奇麗,直抒胸臆,言情敘事並行,靈活運用口語和俚語,拓展了詞的寫作領域,寫景狀物優美悽涼,如他的名作《雨林霖》。
  • 又一位年輕企業家離世,讓人感嘆:出師未捷身先死
    他的離世,對於了解他所創企業優速快遞的人來說,不得不讓人感嘆一句:出師未捷身先死。白手起家的創業餘聯兵也算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企業家。年輕的他出生於四川省的一個和我們一樣的普通家庭中。出師未捷身先死然而,上天往往是不公平的。在這次拿到這筆資金沒多久,他就因為意外事故而離世,而且還是夫婦二人同時在家中離去。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到底因為什麼而離世,我們不得而知,這也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 落鳳坡前話龐統:一代天驕,蓋世奇才,出師未捷身先死
    但是,人們不會忘記,龐統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在群雄並起的紛爭局勢中,為輔佐劉備興復漢室的重要關頭,充分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並留下了英雄的業績,使他名垂青史。一、龐統的一生青年時代的龐統,就很有遠見卓識,他看出了當時社會的弊病是「雅道陵遲,善人少面惡人多」。
  • 網友:真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啊!
    網友:真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啊!「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這句話作為《出師表》中的首句,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對於一些十分喜歡三國的讀者朋友來說,不僅是《出師表》中的這一首句,就是連整個《出師表》都是爛熟於胸。
  • 中國最可惜的兩個帝王,都是雄才大略,卻出師未捷身先死!
    在讓人惋惜的帝王之中,這兩個最讓人可惜,因為每一個都是雄才大略,能夠大大的推進中國進步,也最可能亂世中一統中國,然而卻出師未捷身先死,戰前病逝!需要說明的是,諸葛亮的「出師未捷身先死」,並非是沒有打贏勝仗,而是沒有達成戰略目的,或最終目的,就「身先死」。
  • 諸葛亮為何出師未捷身先死?魏蜀決戰五丈原,司馬懿早已看破玄機
    五丈原位於陝西省岐山縣棋盤山北麓,南連秦嶺淺山,東、西、北三面均為懸崖陡坡,沿山寬0.5千米,北部寬1千米,南北長2.5千米,原面呈琵琶形向北傾斜。從地貌上看,五丈原屬黃土塬,位於渭河階地兩側,山前洪積扇前緣。由於斷層構造差異升降及流水作用,形成了階梯狀古地貌。五丈原頂部為黃土,夾有多層古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