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一把「皇帝菜」,養五臟、調血壓,千萬不要小瞧!

2020-12-20 騰訊網

家居風水小竅門

家居風水,助你聚氣生財,消災避禍!

它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愛它的人視其如珍寶,厭它的人趨之若鶩。它貌不驚人,卻是古代宮廷佳餚,有「皇帝菜」的美稱。而且,今天要告訴你,千萬不要小瞧了這菜,因為:

吃它利尿降血壓

吃它養血養心肺

吃它降脂清血管

吃它還助眠、化痰、增食慾!

中醫認為,原本作為宮廷觀賞植物的茼蒿,除莖葉嫩時可食外,根、莖、葉、花都可入藥,有清血、養心、降壓、潤肺、清痰的功效。

現代研究也發現,茼蒿含有13種胺基酸,豐富的維生素,較高量的鈉、鉀等礦物鹽,以及一種揮發性的精油和膽鹼等物質,尤其是對於老年人易水腫、食慾差、腦袋暈脹、血壓不穩有特別好的調理作用。

半斤茼蒿煮著吃

胃口好,便秘除

茼蒿中的胡蘿蔔素含量約為黃瓜、茄子的15—30倍,含鈣為西紅柿的6倍。

其中含有的特殊香味的揮髮油,有助於寬中理氣,消食開胃,增加食慾,並且其所含粗纖維有助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對兒童發育成長及老年人吸收不良的胃腸都大有好處。

最佳食用方法:茼蒿250克,分兩次水煮後加調料食用。

茼蒿汁

高血壓、心臟病的最佳食物

茼蒿具有四種強化心臟的藥效成分,是特別好的養心食物。茼蒿中的多種胺基酸、脂肪、蛋白質及較高量的鈉、鉀等礦物鹽,能調節體內水液代謝,能利尿、消腫、降壓。

中醫也認為其是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最理想的食物之一。民間也常用茼蒿汁來作為治療高血壓的偏方,對於高血壓引起的頭暈腦脹也很好。

最佳食用方法:茼蒿200克洗淨、切碎、搗汁,溫開水送服,每服1杯,日服2次。或與菊花腦各60克,水煎服。

涼拌茼蒿

活血、養血、清血管

茼蒿中的粗纖維,可增強胃腸蠕動,有助降低膽固醇。且其可促進人體氣血運行,宜於治療血瘀證。中醫講綠色入肝,所以多吃點綠葉蔬菜對清肝火也有很好的作用,而且茼蒿清肝火的作用也比其它綠葉菜要更好一些。

最佳食用方法:茼蒿250克,洗淨入沸水焯過,切細,加適量芝麻油、食鹽等佐料拌勻食用。

茼蒿冰糖飲

潤肺、止咳、化痰

茼蒿滋陰潤肺,去肺燥肺熱,使呼吸暢通。適宜多痰,痰粘稠,咳嗽等症狀。

對咽喉部有很好的溼潤和物理治療作用,有利於局部炎症治癒,並能解除局部癢感,從而阻斷咳嗽反射。能稀釋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的黏稠度,使之易咳出,有利於止咳和祛痰。

最佳食用方法:鮮茼蒿150克,水煎去渣,加入冰糖適量,溶化後分2次飲服。

茼蒿湯

安神健腦助眠,防痴呆

茼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蔔素及多種胺基酸,可以安神補腦,穩定情緒,防止記憶力減退,預防老年痴呆。

最佳食用方法:鮮茼蒿菜,菊花腦(嫩苗)各60——90克,煮湯,一日2次飲服。

「 吃 茼 蒿 前 多 看 一 眼 」

茼蒿的食用禁忌:

1.茼蒿辛香滑利,脾虛洩瀉者不宜多食。

2.茼蒿氣濁、上火,一次忌食過量。

3.茼蒿中的芳香精油遇熱易揮發,這樣會減弱茼蒿的健胃作用,所以烹調時應注意旺火快炒。

如何挑選茼蒿:

1.選品種

蔬菜市場上的茼蒿通常有尖葉和圓葉兩個類型。尖葉茼蒿又叫小葉茼蒿或花葉茼蒿,葉片小,缺刻多,吃口粳性,但香味濃;圓葉茼蒿又叫大葉茼蒿或板葉茼蒿,葉寬大,缺刻淺,吃口軟糯。

2.看顏色

茼蒿顏色以水嫩、深綠色為佳;不宜選擇葉子發黃、葉尖開始枯萎乃至發黑收縮的茼蒿,莖杆或切口變褐色也表明放的時間太久了。

3.看莖部

茼蒿挑選莖短,且粗細適中者。通常莖越短越鮮嫩,而粗莖而又中空的茼蒿大多生長過度,葉子又厚又硬。

這樣小小一把菜,竟然這麼厲害,實在不能小覷,喜歡吃的不喜歡吃的都吃點,血管幹淨了,心臟好了,消化好了,人想不精神,想不健康都難!

要麼瘦要麼死

想瘦的地方都能瘦,就看你想不想知道

每日一讀

總有一些文字,觸動你的心靈

家常美食

教您學會365道家常菜,每天不重樣

相關焦點

  • 五穀養五臟 睡眠是良方
    古人給我們道明了原委,《京黑先生行氣法》中講:「五臟安,則氣各順其理,百病退去……遂長生矣」。南北朝名醫陶弘景也有道:「凡病之來,不離五臟。」  因此,應多方面對臟腑進行養護,使臟腑安和,氣血和順,防範病邪來犯。
  • 養生秘訣:抻拉五官養五臟 茶葉泡腳勝過吃補藥
    養生秘訣:抻拉五官養五臟 茶葉泡腳勝過吃補藥 編者按:身體健康是人的「本錢」,但是,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我們有時卻忽略了身體健康這塊「風水寶地」。其實,不用太複雜,只要平時掌握一些小竅門小方法,也能實現養生護健康這個「大目標」。
  • 這道皇帝菜,降壓、清血管、養心肺,不吃你就虧大了!
    它貌不驚人,卻是古代宮廷佳餚,有「皇帝菜」的美稱。而且,今天要告訴你,千萬不要小瞧了這菜,因為:▲  茼蒿花這就是茼蒿!今兒咱也來吃吃這皇帝才能吃的菜,要吃得明白,就繼續往下看!▲  茼蒿花 現代研究也發現,茼蒿含有13種胺基酸,豐富的維生素,較高量的鈉、鉀等礦物鹽,以及一種揮發性的精油和膽鹼等物質,尤其是對於老年人易水腫、食慾差、腦袋暈脹、血壓不穩
  • 靈芝入五經,調五臟,人人都需要!
    靈芝,雙向調節身體平衡靈芝入五經,補益全身五臟之氣,無論心、肺、肝、脾、腎臟虛弱,均可服用。靈芝多糖能提高免疫細胞的數量與活性,調節體液免疫水平,使其不會過高或過低,從而達到扶正固本、穩固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 五味入五臟,養五臟,遠離5個字,常做4件事,身體越來越健康!
    五臟調和,方為健康,養五臟,做好4件事!一,養五臟的茶飲,人參百合玉竹茶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也是生活的部分,也是養生之道。兩餐之間一杯,用人參、百合、玉竹、蒲公英、苦蕎,搭配在一起,熱水衝泡。人參,歸脾、肺經、心經稱為「百草之王」,固本培元,調和氣血,滋養五臟,常食可延年益壽。百合,入心經,肺經,可滋養肺臟,清心安神,調五臟,助睡眠,增加人體的免疫力。玉竹,入心、腎、肺、肝、脾,養五臟,補氣血,在本草綱目中列為上品。
  • 冬天來了,新手養多肉不要慌,3招過冬「秘笈」幫你順利過冬!
    冬天來了,新手養多肉不要慌,3招過冬「秘笈」幫你順利過冬!冬天來了,很多剛入門的小夥伴就開始慌了,冬天多肉到底如何能順利過冬呢?室內給多肉曬補光燈的時候,時間可以長一點,如果條件可以就的話一天10個小時照射是做好的,同時注意多肉周圍的溫度變化,溫度太高則要調低補光燈的強度哦,可千萬不要調太暖和的溫度哦,儘量和保持在2-3℃就可以了。
  • 養生秘訣:抻拉五官養五臟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針灸一科副主任劉勇表示,由於十二經筋皆走向頭面,故五官是五臟通往外界之窗口,五臟功能的好壞與五官關係密切。《靈樞經》一書中提出,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的觀點。因此,我們可通過五官抻筋的方法,達到調五臟、養全身的小目標。心開竅於舌,繞舌捲舌能養心。
  •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鹹入腎,養五臟,記住5個字
    而人的五臟有心、肝、脾、肺、腎。自然界中的五味有酸、甘、苦、辛、鹹。中醫的五行學說講,五味與五臟有著一定的聯繫。《黃帝內經》記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因此,常食五味,可調和五臟的健康。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鹹入腎,養五臟,方為健康!
  • 明日立冬,食二「白」、吃三「酸」,補好五臟,身體安康
    立冬,食二「白」1、白菜 百菜不如白菜。不要小看白菜,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纖維,長期是有好處的,特別是冬天。此外,白蘿蔔中含有木質素和多種酶,有一定的降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等作用;其富含的礦物質可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預防凍瘡等疾病。白蘿蔔一般人都可食用。但蘿蔔性偏寒涼而利腸,脾虛洩瀉者慎食或少食;白蘿蔔主瀉、胡蘿蔔為補,所以二者最好不要同食。
  • 在冬天的菜場見到這菜,千萬別放過
    朋友們請注意,在冬天的菜場見到兒菜,千萬,千萬不要放過,買它! 買回家,把兒掰下來洗乾淨,直接丟到肉湯鍋裡,煮到耙囔囔,那種一屋子的清香,那種好吃,那種恨不能一嘴吃十個的感覺,那種吃過一次就要找著吃的好味道,你一定要體驗一次啊。
  • 李金平告訴你千萬不要「小瞧」身邊的這十種人!
    1、不要小瞧喜歡保持閱讀習慣的人!2、不要小瞧一件事情能夠長期堅持的人!3、不要小瞧凡事都喜歡做的井井有條的人!4、不要小瞧面對不公也能保持心地善良的人!5、不要小瞧大事能夠注重細節的人!6、不要小瞧團隊面前能夠統籌全局的人!
  • 「養肺第一菜」就是它,潤燥養肺,一周肺變得更健康~
    傳統的中醫認為:「肺惡寒、肺開竅於鼻」,現在進入冬季後天氣溫差大,氣候乾燥等問題都是很傷肺的,所以冬天也是感冒,咳嗽,肺炎等疾病的高發季節。因此,冬季的養生之道其實也在於養肺。尤其是對中老年朋友來說,養好肺才能提高冬天的抗病能力,才能避免很多疾病。那冬天該怎麼養肺呢?有專家介紹,可以常吃養肺第一菜:蓮藕。
  • 永遠不要小瞧任何一個人
    很喜歡一句話:「人若是看透了自己,便不會再小瞧別人」深以為然。說實話在生活中,真的不要小瞧任何人,特別是那個人是你的敵人或者競爭對手情況前提下。記得有這麼一句話,我非常認可:「井底之蛙總是以為自己高人一等,所以不要小瞧任何一個人」很多時候,不管是我們小瞧了一個人而給我們帶來損失,還是我們小瞧了一個行業而讓我們錯失機遇。這都是小瞧他人的代價,都需要我們去反思與改進。
  • 最養五臟的食物 你都知道哪一些
    五臟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器官。那麼我們身體中的五臟最喜歡哪些食物呢?來了解一下吧。心、肝、脾、肺、腎,是我們經常提到的五臟。這五個器官的健康與否,直接關係到我們的整天健康。對於我們來說,要想保護五臟,就得先了解五臟最喜歡哪些食物。
  • 五穀養五臟,養生吃雜糧
    可就是這些我們日日見,天天吃的五穀雜糧,卻並非凡物,用適當的烹飪方式,能使它們發揮養生功效,養出你的健康五臟! 研究表明,五穀雜糧可養五臟。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補一髒」的說法。五穀有小米、大米、小麥、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養脾、大豆可養腎等等。中醫認為,五穀不僅可以裹腹,還是五臟食療養生的好食材。
  • 雖然說罪魁禍首是他二娘,五臟道人只是一把殺人的刀
    顧誠在看到五臟道人第一眼便已經動了殺心。雖然說罪魁禍首是他二娘,五臟道人只是一把殺人的刀,但也一樣該殺。所以方才顧誠就一直在思考,應該在什麼地方殺人,是不是要等長樂幫的事情解決之後再殺,或者殺之前審問一下等等。
  • 在廣東,千萬不能小瞧客家菜,它是粵菜的根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粵菜又分為三大體系,第一大是廣府菜,也就是以廣州為代表的本地菜系,第二大是客家菜,以深圳、惠州、河源、韶關、梅州等地區為代表的東江菜系,第三大便是潮汕菜,以汕頭、潮州、揭陽、汕尾等地為代表的本地菜系。
  • 冬天要養膽,3件事不要做,3菜3果要常吃
    冬天要養膽,3件事不要做,3菜3果要常吃。養膽不要做3件事不吃油膩的食物吃了油膩會引起復發,從而加重病情。養膽,常吃3菜3果黃瓜黃瓜,可刺激消化液的分泌,產生大量消化酶,可以使人胃口大開。吃黃瓜不僅健胃,還能增加腸胃動力,幫助消化,黃瓜還有清肝利膽功能,防止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