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牛幕府:先後2次流放天皇,將3名上皇、1名天皇流放

2020-12-12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日本最牛幕府:先後2次流放天皇,將3名上皇、1名天皇流放

在日本歷史上,只出現過三個幕府,分別是鎌倉、室町、江戶,但就是這三個幕府讓天皇家的統治衰弱到了極點。但其中一個幕府牛到在建立初期和末期2次流放天皇,先後將3位上皇、1位天皇流放,還出現了一個新詞彙來解釋自己的正義之舉——主上御謀反。

鎌倉幕府是由源賴朝一手創建,也就是在源賴朝時期有了武家棟梁就是徵夷大將軍的先例,之後七百多年時間裡,除了個別時候外,徵夷大將軍一直是武家的實際領袖。不過在源賴朝死後,源氏的親家北條氏掌握了實權。

源賴朝時期,天皇家就已經丟失了權力,加之源賴朝太猛,掌握實權的後白河天皇能力不足,又試圖控制二條天皇,造成天皇家統治根基進一步崩塌。事實上,這位後白河天皇根本沒有經歷過正統的帝王教育,因此造成鎌倉幕府成立。

源賴朝劇照

因此天皇家對於源賴朝毫無辦法,但對於掌握鎌倉幕府的北條氏則極為不滿。源賴朝名義上是天皇的家臣,而北條氏則是家臣的陪臣。現在區區一個北條氏居然把我的家臣當作傀儡,當我不存在嗎?

更不用說,武士集團內部對於北條氏同樣反感,原本大家說好了要當一輩子的朋友,結果現在你想要當我老大,就因為你北條氏的女兒是源賴朝的老婆,所以想要當老大?反正我們是不服的。就在這個武士集團內部動蕩的關頭,天皇家瞅準機會,準備來一波反殺,奪回失去的權力。

說白了,掌握權力的北條氏,面對將軍寶座空缺,希望天皇家的近親皇族成為新任幕府將軍。但明白的說,這就是一個空頭將軍,北條氏只是需要一個帶有皇族血脈的人,坐在將軍寶座上,獲得大義名分而已。

源賴朝之妻北條政

面對武士集團內部開始反對北條氏的機會,當時的天皇家實際統治者是後鳥羽上皇,從鎌倉幕府成立至今,不過十來年,天下並未歸心於幕府,因此後鳥羽上皇在提出一系列不合理的要求後,刻意讓幕府與朝廷的談判破裂,並發動了對於鎌倉幕府的討伐令,日本歷史稱其為「承久之亂」。

如果沒有討伐令,雙方也就這麼吵吵嚷嚷地過下去。但討伐令一出,情況頓時發生變化,武士集團必須要做出選擇,是站在天皇家一邊還是幕府一邊。武士成為日本統治者的時間並不長,但已經享受到權力的好處,天皇家想要重新掌權就必須剝奪武士的統治權,也就是讓幕府消失。武士們的選擇已經一目了然。

最終,幕府以主上御謀反之名集結了19萬大軍,而天皇家的軍隊不過萬餘人。但幕府大軍仍心虛不已,擔任軍隊統帥的北條泰時甚至拋下大軍,單騎返回鎌倉,詢問自己的父親北條義時:如果天皇御駕親徵要怎麼辦?北條義時的回答非常有意思,他告訴兒子義時,遇到這種情況那還怎麼打,立即認輸等待懲罰得了。

鎌倉時期武士

結果,後鳥羽上皇面對幕府大軍,心虛不已直接跑路,這場戰鬥就這麼虎頭蛇尾的結束了。作為主上御謀反的懲罰,北條氏一口氣流放了三位上皇,外加沒收財產的懲罰,原本就窮得叮噹響的天皇家頓時雪上加霜。但這也為後世天皇家再度出現主上御謀反時,立下了處理的規範。

第二次的主上御謀反則發生在鎌倉幕府末期。由於當時的元朝入侵日本,武士集團經過文永之役、弘安之役後,並沒有得到應有的賞賜。鎌倉幕府為了加強對於元朝的防備,命令武士守衛九州沿海,同時額外徵收賦稅,使得武士陷入極為窮困的狀態。幕府的御家人原本就對北條氏的統治心有不滿,藉此機會將幕府扔在一邊,幕府的統治已然岌岌可危。

這個時候的天皇家同樣陷入危機,他們處於誰來擔任治天之君的爭奪中。最終採取了幕府提出的兩統迭立方式,也就是由兩個不同的天皇系統輪流繼承皇位,這個看似兒戲的決定,還被天皇家同意了。不過身為大覺寺統的後醍醐天皇,對此深感不滿,因此決定要把權力從幕府手中奪回來。

倉皇出逃的後醍醐天皇

於是作為倒幕第一人的後醍醐天皇名垂青史,當然並不是說他的能力有多強,而是他倒幕的計劃極為兒戲。後醍醐天皇手中並沒有兵權,也沒有能夠響應他的軍隊,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竟然毫不猶豫地開始了武裝倒幕。

由於幾乎沒能獲得武士的支持,加上計劃提前洩露,面對幕府的責問,直接坐蠟的後醍醐天皇只好發誓,倒幕是不可能的。3年後的公元1331年,倉皇出逃的後醍醐天皇再度發起倒幕運動,這次好不容易有點人響應了,但在幕府大軍的攻擊下,再度失敗。作為懲罰,鎌倉幕府將後醍醐天皇流放,皇位自然是沒了。而這同樣被時人稱為主上御謀反。

自此以後,天皇家徹底失去了對於日本的統治權,成為精神領袖而存在。直到德川幕府滅亡後,才重新獲得權力。而鎌倉幕府也成為日本歷史上唯一一個,兩度流放天皇的最牛幕府。

相關焦點

  • 古代日本最厲害的天皇,滅了幕府將軍,還開創盛世,不是明治天皇
    日本菊花王朝至今已經傳承了126代天皇,較為人熟知的是近代的明治天皇、大正天皇、昭和天皇,以及現代的平成天皇等幾代天皇。其中,明治天皇是公認是最厲害的天皇,首先滅了德川幕府,奪回政治實權,然後實行明治維新,菊花王朝從此崛起,最終日本躋身世界強國。
  • 當傀儡風險也大:長文梳理日本天皇們的「被廢史」
    2019年10月22日,德仁天皇登基其實,和大家的既有印象相反,天皇曆來並不是個穩定的崗位,被廢這事兒,在日本歷史上其實出現過很多次。到了崇德上皇的院政時代,崇德上皇與鳥羽上皇支持繼位的後白河天皇矛盾激化,雙方拉攏了大量公家和武家並升級成為內戰,史稱保元之亂,最後後鳥羽天皇在平清盛、源義朝等的支持下獲得了勝利,把崇德上皇流放到了隱歧島,這也是歷史上第一個被流放的上皇。
  • 日本最忠君愛國的武將,誓死追隨天皇討伐幕府,年僅42歲自殺殉國
    平安時代及其之前的奈良時代、飛鳥時代,甚至更早的日本歷史時期,日本天皇是有實權的,跟中國皇帝一樣,對國家有絕對專制權力。但12世紀初開始,因為武士勢力的崛起,先後建立了鎌倉、室町、江戶三個幕府,剝奪了天皇的權力,天皇淪為了沒有實權的傀儡君主,時間跨度長達600多年。
  • 日本天皇是如何被一個女人拉下神壇的
    最終不是派遣親王而是將母系與賴朝有著血緣關係的、公家最高位的五攝家之一的九條家的幼子送至鎌倉。從此之後,將貴族子弟作為將軍派遣到鎌倉成了慣例。但幕府的權力其實都在北條氏手裡,京都派來的將軍什麼力量也沒有。派幼子到鎌倉是1219年的事情,僅僅兩年後的1221年(承久三年)5月15日,後鳥羽上皇發出了討伐執權北條義時的院宣。為什麼要在這個時間節點討伐幕府的最高權力者?
  • 平安時代四大怨靈,最後一位竟是日本天皇,發願死後成為大魔王!
    父親在,被父親欺負;父親死,鬥不過兄弟;被流放,還得不到諒解。最後,崇德天皇憂憤寫下血書,發誓死後要化為日本的大魔王,「為君戮民、為民弒君」的遺言字字讓人膽顫。崇德天皇是日本的第75代天皇,父親是鳥羽天皇,還有兩位天皇弟弟——第76代近衛天皇、第77代後白河天皇。崇德天皇被立為天皇之後,鳥羽天皇就升級為鳥羽上皇,後來鳥羽上皇去當了和尚,榮升為鳥羽法皇。
  • 日本天皇退位了!
    內容包含天皇、皇后退位後作為「上皇」「上皇后」的生活費用及其警衛規制等。政令將於2019年4月20日與去年6月所通過的天皇退位特例法一同施行。報導說,日本《皇室典範》規定,天皇即位行即位之禮,天皇賓天行大喪之禮。然而其中並未對天皇退位之禮作出規定。因此,日本政府在內閣的建議與允許下將退位之禮定為國家行為,並將政令作為法律依據。
  • 日本德川幕府還政日本天皇
    1867年11月9號,日本德川幕府或者叫江戶時代結束,這一天,德川幕府正式宣布將大政奉還給天皇。看那個時代的日本歷史,總覺得日本在那段時間突然間特別幸運。這個時候日本長期以來形成的「雙頭政治」起了特別重要的作用,日本的「雙頭政治」是指日本的幕府和天皇。在京都有一個天皇,天皇其實並沒什麼實權,但日本人民還是很信任他,也沒有人去顛覆他。日本一直以來就是這一個天皇家族,中間沒有改朝換代過。而日本的幕府卻是來回來去改了好幾個,最後當權的是德川幕府或者叫江戶幕府,江戶就是現在的東京。
  • 李卓 | 天皇退位的歷史與現實
    如果我們把目光從5世紀的「倭五王時代」擴大到奈良時代的聖武天皇,這期間29位天皇的皇位繼承情況大致是這樣的:(1)子承父位7人:履中、安康、清寧、武烈、安閒、敏達、弘文;(2)弟承兄位10人:反正、允恭、雄略、顯宗、繼體、宣化、欽明、用明、崇俊、天武;(3)兄承弟位1人:仁賢;(4)弟承姐位1人:孝德;(5)子繼母位1人:天智;(6)女帝5人(六代):推古、皇極(重祚齊明
  • 考研學術熱點 | 李卓:天皇退位的歷史與現實
    125代天皇明仁於2019年4月30日退位,平成時代即將落幕,日本國民將在暌違200多年後再次迎來天皇與上皇同時存在。      如果我們把目光從5世紀的「倭五王時代」擴大到奈良時代的聖武天皇,這期間29位天皇的皇位繼承情況大致是這樣的:      (1)子承父位7人:履中、安康、清寧、武烈、安閒、敏達、弘文;(2)弟承兄位10人:反正、允恭、雄略、顯宗、繼體、宣化、欽明、用明、崇俊、天武;(3)兄承弟位1人:仁賢;(4)弟承姐位1人:孝德;(
  • 身為日本天皇,卻成四大怨靈之首,並詛咒皇統斷絕!
    但是,對信奉神道教的日本來說,卻非同一般,日本據稱有「八百萬神」,怨靈之說乃是日本文化血脈的一部分,其對怨靈是深懷敬畏之心的。今天,笨笨熊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日本文化中的四大怨靈之首,有著「日本第一大魔王」之稱的崇德天皇。
  • 日本沒有朝代更迭,天皇家族萬世一系
    二、天皇起源於神話日本的第1代到第14代天皇目前沒有準確的歷史記錄,以神化虛構為主。日本神話中的太陽神後裔在公元前660年建立國家,成為第1代神武天皇。第2代至第9代的8代天皇,雖然系譜、年表各有記錄,但是政績、故事卻無法得知,因而得名「闕史八代」。
  • 菅原道真冤魂變文曲星,崇德天皇化身大天狗:京都與日本怨靈文化
    藤原一族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將道真流放之所改建成天滿宮,一條天皇本人也曾行幸天滿宮。終於隨著時間推移,菅原道真怨靈作祟事件得以平息,加之為了向普通民眾普及做學問、寫文章的現實需要,菅原道真「文章博士」的身份被大肆宣傳,終於從給人間帶來禍患的怨靈、雷神,變成了受人敬仰的學問之神。作為日本「四大怨靈」之一,菅原道真的身份變遷與京都這座千年古城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 日本明仁天皇退位
    日本明仁天皇退位劉秀玲日本明仁天皇4月30日正式退位,平成時代宣告結束。明仁天皇在位30多年間,日本多次經歷天災,沒有戰爭。平成最後一天講話,明仁寄望下一個時代依然和平。這是日本時隔202年,天皇退位。退位相關儀式共計11項,始於3月12日「期日奉告之儀」,終於30日傍晚「退位禮正殿之儀」。下午5時,「退位禮正殿之儀」在「松之間」宮殿開始,明仁穿黑色西裝,發表最後講話。那之前,首相安倍晉三作為國民代表致辭。明仁說:「今天,我作為天皇的職責結束。」
  • 早稻田大學日本史(十卷):推薦者個個都是大牛
    章 緒 論 001 歷史的經驗和知識的發展001 時代的思想與歷史的縱橫觀003第2 章 時代的思想與歷史的縱橫觀007 日本的原住民007 中國北部的原住民010 中國南部的原住民016 朝鮮半島的南方種族和北方種族023 亞洲人種的兩大流派024第3 章 日本的古代疆域027 日本的南北人種之爭027 日本和朝鮮及閩地的聯合031
  • 天皇竟然沒姓氏也沒護照?10個你不能不知道的日本皇室豆知識
    日本明仁天皇曾開車載皇后的照片日本駕照通常每3年要更換一次,除非前5年內沒有事故記錄或違反交通規則,才可拿到期限5年的「金色駕照」。之後在皇居東御苑裡另設有和駕訓班相同規格的場地,提供皇室上「更新駕照課程」用。只是日本政府規定,年滿70歲以上的高齡駕駛,每3年都要參加高齡講座,才能更新駕照,不然駕駛會自動失效。
  • 戰史今日:1月3日 日本明治天皇「王政復古」
    1868年1月3日,日本的明治天皇頒布了「王政復古」詔書,這是日本明治維新運動的開始。「倒幕派」在這一天發動政變,由明治天皇召開有倒幕派皇族公卿、大名和武士出席的御前會議,宣布「五政復古」,恢復天皇親政、廢除幕府,成立新的中央政府,並責令幕府將軍德川慶喜交出領地和財產。
  • 日本天皇的前世今生:天皇和首相誰大?工資多少?要上班嗎?
    1877年幕府殘餘消滅後,日本統一了。明治天皇1840年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割地賠款,讓很多日本思想先驅認為清朝已沒落,沒有可以學習的東西了,現在需要向西方學習,這樣就可以強大自己的國家。這些思想先驅者提出了尊王攘夷,要求當時的幕府將權力交給天皇。二戰後,天皇權力被削弱。從1890年代到1920年,日本政局參差不齊。
  • 遊學日本:令和與天皇
    也就是說,下一次天皇更迭要等到現任天皇駕崩之後。即使新天皇不必像伊莉莎白二世那樣活到直接跨過兒子傳位給孫子,也不會再有天皇父子活著與百姓普天同慶退位與繼位。據說,這正是「上皇」生前退位的初心,因為他繼位那天,全體國民都不得不沉浸在悼念老天皇的悲傷之中,而他希望看到日本人歡天喜地地慶祝兒子上位。日本政府為此東拼西湊整出個10天長假,讓國民有切實的「獲得感」。
  • 日本歷史上的「四大怨靈」
    醍醐天皇延長八年(930年),清涼殿例行朝議,突然一道落雷劈入清涼殿內,將大納言藤原清貫與右中弁平希世給劈成兩具死屍,另一道落雷將三名朝臣燒死,許多朝臣目睹此景不是發瘋便是變成痴呆,醍醐天皇也目睹整件慘劇,同年九月一命嗚呼,繼位的朱雀天皇。
  • 為何日本天皇沒姓氏?盤點日本十大貴族姓氏
    在日本,姓氏也是分貴族和平民的,尤其是日本江戶時代,姓氏往往是貴族的象徵,而平民一般只有名,這種現象直到1875年才得以改變。不過之後,日本的姓氏眾多,全國各種各樣的姓氏加起來超過十三萬,比如山田、山川等都是日本姓氏。然而,日本還有一個怪現象,就是日本天皇沒有姓氏,也沒有戶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