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生不來加速臺灣私立高校倒閉?臺校長:今年大考驗
臺灣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接受訪問表示,過去有陸生來臺就學,讓臺灣在少子化的斷崖上堵住了一半,大專院校經營沒有發生太大問題,現在兩岸關係不佳、加上疫情影響,「九二共識」沒了,陸生也不來了,高中畢業生又有出境升學的選擇機會,預估今年8月9日大學指考放榜,私立大專院校退場的危機就會提前浮現
-
女校長和她的大學--觀臺灣私立大學現狀
校長成嘉玲對記者說。 現在的世新大學擁有4個學院、一萬多名學生,並且有了博士班、碩士班,教學、研究、財務等綜合評鑑在全臺新改制的大學中名列前茅。 成嘉玲女士為留美博士,回臺後擔任東吳大學經濟系主任、商學院院長;1991年成舍我先生去世後,成嘉玲承繼父業,被聘為學院第一任院長。迄今,她擔任這一職務已整整10年,這在臺灣委實不多見。
-
臺灣世新大學校長:島內私立高校2016年後將陸續倒閉
受到少子化衝擊,島內愈來愈多大學招不到學生,面臨生存危機(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2月7日消息 臺灣的大學學測剛落下帷幕,許多考生正考慮要填什麼志願。但「少子化」讓許多學校招生不足,私校的情況更是嚴重。臺灣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認為,2016年開始臺灣的私立學校會陸續倒閉。他主張,應該擴大招收大陸學生,增加生源。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導,臺灣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表示,1998年逢虎年,當年的新生兒只有28萬人,算是特別少,這些人將在2016年進入大學就讀,就算全部讀,也填滿不了臺灣快170所大學。
-
臺灣三所科技大學商討合併,稱將打造全臺「旗艦型」大學
【觀察者網 訊】 近年來,由於臺灣經濟低迷和「少子化」現象,臺灣高校生源和生存均面臨困境,不少私立大學紛紛倒閉與合併。 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稱,7月18日上午,臺灣科技大學(臺科大)、屏東科技大學(屏科大)和雲林科技大學(雲科大)的三位校長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舉行會議,宣布三所科技大學正式商討合併事宜。
-
「限縮陸生」傳聞令臺灣緊張 私立大學受到衝擊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民進黨上臺後,陸客赴臺觀光人數大幅減少,6日又傳出陸生來臺就學或交流名額也遭限縮,引發高教業者緊張。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6日內部傳一條簡訊稱,「近來報導陸生來臺一事,應該對我們有影響,只是現在各省還沒完全同調,據稱是中央交給各省根據以往交流經驗各自判斷決定。
-
臺灣中原大學校長張光正一行訪問我校
(臺灣中原大學校長張光正一行與我校常務副校長嚴翔會談)中原大學人文教育學院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音樂應用學位學程主任陳文婉、兩岸交流處主管王芷瑩,我校戲劇影視學院院長錢態、港澳臺辦負責人陳希等參與會談。本次訪問系中原大學在我校校長高福安今年7月出訪該校後的一次回訪,主要目的為進一步落實此前會談合作意向,商研具體合作項目。
-
臺灣高校招攬陸生大作戰 校長端出「優惠套餐」
高等教育資源過剩,不僅那些少受政府資助的私立高校面臨嚴重的生存困境,公立大學的日子也不好過,大家紛紛通過招收境外學生來「開源」。2011年,臺灣87所私立大學開放大陸招生。2014年,公立大學也加入大陸本科招生行列,招生學校增至133所。
-
臺灣高校博士班招生陷困境 臺大清華招不到學生
2014學年度,臺灣有29個博士班註冊率掛零,高校博士招生面臨困境。(臺灣《中國時報》資料圖)臺灣《中國時報》24日刊文分析島內高校博士班招生困境。文章摘編如下:自從五年五百億元「邁向頂尖大學」計劃後,各大學為增加研究產出,紛紛增開博士班。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日前公布2014學年各大專校院系所註冊率,公立大學居然有29個博士班註冊率掛零,說明已超額擴張。
-
臺世新大學校長建議兩岸承認學歷可從「2+2」開始
中國臺灣網1月4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世新大學昨天在上海成立大陸首個校友會,與會的校長成嘉玲建議,兩岸若要相互承認學歷,可先從私立大學開始,採取「2+2」方式,亦即讓大陸學生在兩岸的大學各念2年。
-
臺教授: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 莫被浮雲遮望眼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據中評社12月23日報導,臺灣新竹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劉容生22日出席前校長沈君山追思會時表示,中美貿易摩擦或許讓兩岸關係變得複雜,但是蔡英文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要學會如何不被「浮雲」遮蔽眼睛。他說,承認九二共識的韓國瑜喊「貨出去、人進來」,當選高雄市長,足以說明臺灣老百姓最期待怎樣的兩岸關係。
-
臺灣地區政黨體制與兩岸關係的內在聯繫
而對立性的兩黨制則不同,兩黨的意識形態具有嚴重的對立和分歧,臺灣地區是對立性兩黨制的典型代表。民進黨有非常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堅持「臺獨」理念,並將其寫入了黨綱。而國民黨主張淡化意識形態色彩,謀求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總的來說,臺灣地區這種對立性的「藍綠兩黨制」所呈現出的是在於「國家認同」的對立性、「民族認同」的對立性、「兩岸關係」的對立性等三項特色。
-
廈門大學校長表示兩岸最好的大學是臺灣大學
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右)(資料圖片)臺灣大學美景環球網1日消息,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31日表示,兩岸四地水準最好的大學是臺灣大學,因為有很好的基礎與創新研究,且與臺灣社會融合在一起,促進臺灣社會經濟建設發展
-
兩岸大學校長:交流合作有利於教育資源整合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李江濤、馬巖)在北京出席2013海峽兩岸教育論壇的多位大學校長提出,兩岸大學面臨一些共同的問題與挑戰,加強交流合作將有利於兩岸高等教育資源的優勢整合,推動兩岸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共創雙贏局面。 臺灣華梵大學校長朱建民認為,兩岸高等教育固然存在差異,但也面臨一些共同的問題與挑戰。
-
蔡英文毀了兩岸關係!臺灣無法加入RCEP的嚴重後果
臺當局破壞兩岸關係,使臺灣無法融入區域經濟,必然影響臺灣經濟發展。兩岸學者指出,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惡化,以致臺灣不能加入RCEP,無法融入區域經濟。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15個成員國經濟規模高達26萬億美元,佔全球GDP三成,整體關稅廢除率高達91%。對臺灣而言,RCEP經濟體是重要的經貿夥伴。
-
臺世新大學校長:歡迎到臺灣"中國傳媒大學"
但「陸生三法」對赴臺陸生仍有很多的 「區別對待」,比如學費不得低於臺灣私立大學收費、不能參加臺灣健保、臺當局也不提供獎學金等。 那臺灣的大學將憑什麼優勢來爭取大陸的優秀學生赴臺?昨天,在兩岸大學校長論壇現場,本報駐臺記者專訪了臺灣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 導報記者:「陸生三法」對大陸學生還有很多限制,世新大學未來靠什麼來吸引大陸學生?
-
臺世新大學校長:歡迎陸生到臺灣"中國傳媒大學"
臺灣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陸生三法」今年8月19日已經通過,明年陸生即可赴臺。但「陸生三法」對赴臺陸生仍有很多的「區別對待」,比如學費不得低於臺灣私立大學收費、不能參加臺灣健保、臺當局也不提供獎學金等。那臺灣的大學將憑什麼優勢來爭取大陸的優秀學生赴臺?昨天,在兩岸大學校長論壇現場,本報駐臺記者專訪了臺灣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導報記者:「陸生三法」對大陸學生還有很多限制,世新大學未來靠什麼來吸引大陸學生?
-
陳明通能讓兩岸關係通暢?
臺當局「行政院」2月23日宣布若干重要人事異動。這波調整將為蔡英文當局帶來什麼影響,特別是今後兩岸關係走向如何,引起島內外各界廣泛關注和熱議。據悉,陸委會主委張小月卸任,由「臺大國發所」教授陳明通接替。陳明通何許人也?
-
少子化衝擊下 臺灣高校出路何方
據臺灣媒體報導,據臺當局內部事務管理部門統計,截至2020年11月底,島內新生兒總數為14萬7702人,創史上新低 。由於臺灣近年少子化加上人口老化嚴重,臺灣2020年首度出現「生不如死」的人口負成長情形。島內人口老齡化不僅牽涉諸多議題,更影響島內勞動力市場和產業發展。
-
臺世新大學校長:歡迎陸生到臺灣「中國傳媒」
臺灣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 「陸生三法」今年8月19日已經通過,明年陸生即可赴臺。但「陸生三法」對赴臺陸生仍有很多的 「區別對待」,比如學費不得低於臺灣私立大學收費、不能參加臺灣健保、臺當局也不提供獎學金等。 那臺灣的大學將憑什麼優勢來爭取大陸的優秀學生赴臺?昨天,在兩岸大學校長論壇現場,本報駐臺記者專訪了臺灣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 導報記者:「陸生三法」對大陸學生還有很多限制,世新大學未來靠什麼來吸引大陸學生?
-
臺灣實踐大學校長:藍營15縣市盼陸生回流
臺灣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當前臺灣各大學面臨少子化問題,高中生又不斷出走,私立學校面臨嚴峻的轉型問題,民進黨當局必須正視問題的嚴重性。陸生連續四年銳減是對臺當局的警示,在這次「九合一」選舉後,國民黨當選15個縣市長,會不會因為兩岸地方擴大交流,讓這幾年流失的一萬多名的「短期研修生」回流,這個部分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