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開端,新型冠狀病毒給了我們迎頭一棒。而隨著一線醫護人員的不懈奮鬥,終於,多地新增人數降為「0」,這時候的「0」是多麼好看。
而隨著湖北省《關於進一步關愛和激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的若干措施》政策的出臺,其中的一條:2020年參加中考的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可享受中考加10分的優惠政策。引起軒然大波。不僅僅只有湖北,更有包括河南、四川、青海、山東、湖北、撫州、大同、南京、包頭等在內的多個省市。其中山西大同甚至給出了高達30分的加分政策!
可能看到這篇文章的讀者對30分是個什麼概念可能不是很清楚。30分=數學壓軸題+物理壓軸題+12分的作文加分(長沙為例)這意味著什麼?當別人還在為著能夠多拿一分而其他超過50人的時候(長沙2019年中考數據1分=50.1人),多拿了30分的同學已經超過了其他的1500人。這是很恐怖的數據! 很多人都說,中考和高考是一個得到公認還能保持公開、公平、公正競爭的領域。 教育是涉及到千家萬戶的事情。
醫護人員的付出,所有人都看得到。這也是即便加分觸動了中國家長最敏感的神經,但依然有很多人支持的原因。 但是,從應試教育的體系下成長起來的中國人,對於中考、高考的重要性太了解了。對分數的重要性太了解了。 中國人太多,學生太多,而教育資源只有那麼多,優質的就更稀缺。 而中考和高考的考試制度,其存在的根本就是教育資源的分配。 公平,考試面前人人平等,是維護這個考試制度進行教育資源分配的唯一的護城河和合理性。 要知道,在山東,上海,長沙,中考的錄取率可是比高考還要低!
考上優質的高中就更難! 說到底,明明可以給醫護人員發放各種物質獎勵,但最後卻給出了教育上的政策傾斜。 這次加分政策的考量是,醫護人員赴一線抗疫,家裡的孩子沒有得到應有的照顧。 贊成者認為,這很好啊,不管獎勵多少錢,都買不來孩子在中考中直接提升10-30分。越是這樣難得和稀缺的政策鼓勵,才對得起醫護人員的付出。 贊成者說,醫護人員舍小家為他人在搏命,用最稀缺的教育資源回報他們,求的是公平。 反對者說,一部分人比另一部分更公平的公平,往往最不公平。 比如,非醫護人員的貢獻該如何獎勵呢?
無數的志願者、警務人員、雷神、火神山的建築隊伍、社區人員、物流人員、殯儀工作人員,他們也是這場戰疫中最前線的人,他們在維持社會秩序,供應整個社會運轉的各個環節上做出了英勇的貢獻。 他們的貢獻和付出又該如何量化和考量他們的貢獻呢?他們的子女能夠得到這樣的加分獎勵嗎?哪怕少點加個3、5分呢? 再比如,這樣的獎勵對醫護人員整體就公平嗎? 要注意,這次的加分獎勵只適用於2020年參加中考的醫護人員子女。 初二的孩子明年還能有加分嗎?其他年齡段的孩子為什麼不能有加分優惠?這次戰疫中還有更多的,年輕的醫護工作者,他們甚至還沒有孩子,沒有結婚,這樣的傾斜對於他們公平嗎?
但加分獎勵和入學獎勵,實質是教育資源的再分配。蛋糕還是那麼大,學校資源只有那麼多,只是政策有了傾斜,損的是其他所有分蛋糕人的利益,而且總有人分不到。 所以涉及教育、涉及公平的得失,不能不慎重。 不患寡,患不均。
作為一名2020年的中考考生我也想說一下自己的心裡話:在第一次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我的心情並不平靜。加分就等於不公平,不公平的考試那還叫考試嗎?10分是多少個日日夜夜換來的?一邊高呼著:教育平等!而另一邊又在不斷地摧毀著。可能只差1分就完全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那又是誰在操控他們的命運呢?
而當我仔細想想,我也深刻的體會到了醫護人員的不容易。當春節假期的時候,其他父母都在家裡陪著自己的孩子學習,而他們英勇的奮戰在一線,為我們遮風擋雨,放棄了親情不就是為了我們人民嗎?沒有他們,我們不可能還在家裡安安心心地上著網課,不可能不提心弔膽地生活。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能擁有美好的生活!所以,我認為這十分就該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