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援鄂醫務人員4萬多人完成了危險、艱巨的戰疫任務,已經安全有序地撤離。隨著白衣英雄們的凱旋,全國各地陸續開始對援鄂人員進行表彰和獎勵。目的是激勵獎勵援鄂醫務人員,鼓勵全社會向他們學習,營造崇尚英雄、勇赴國難的良好社會氛圍。
有的省市對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教育實施優撫,其中有些採取的是中、高考加分辦法,比如,有的省市對醫務人員子女在普通高中招生按報考志願學校錄取分數線降分10%錄取,還有的為一線醫務人員子女中考加5分、10分不等,有的甚至加到20至30分。對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給予其子女升學考試加分的獎勵是否合適呢,我們來作些分析:
1、對抗疫英雄和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獎勵,不太適合惠及子女。因為這種考試加分直接受益的是醫務人員子女而非醫務人員本人,這就造成「無功受祿」的情況,也可能讓其子女有了「躺在父母的功勞簿上坐享其成」的想法,不利於孩子的勵志和進取心培養。
2、對醫務人員子女的教育優撫不具有普惠性。首先不是所有的抗疫一線醫務人員都有子女或其子女剛好處在升學階段。符合條件的只能是極少數,這樣獎勵就沒有普遍意義。其次,即使有部分醫務人員子女剛好處於適宜的學段,也可能因為學習狀況太好或較差,出現不需要加分或加分也遠夠不上升學分數線的情況,使這種獎勵失去作用。
就算有的醫務人員子女靠加分進入了優質學校和班級,還可能會因學習基礎、能力差跟不上,出現後續的學習問題,對孩子的教育和發展不利,使這種獎勵「好心不得好報」。
3、由於教育資源特別是優質教育資源相對稀缺,每年小升初、初升高和大學招生名額、人數都是有限的,如果個別孩子憑照顧加分佔得升學名額,勢必把辛苦學習的、普通家庭的孩子「擠」出去了,他們因此失去了升學、深造的機會,這也就破壞了中考、高考的公平性、權威性,出現了新的不公平,為此群眾的反響和爭議是很大的,這顯然也不是制定抗疫人員表彰獎勵政策的初衷。
中央應對新冠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的《關於全面落實進一步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若干措施的通知》是對抗疫一線醫務人員關心關愛、表彰獎勵的指導性文件,它明確指出:一線醫務人員在防疫前線工作風險高壓力大,要求各地各部門做好他們的關心、保護,解除後顧之憂。其中第八條:對有困難醫務人員家庭照顧幫扶,對一線醫務人員子女教育給予更多的幫助和關愛。第十條:開展烈士褒揚和先進表彰,對獲得表彰以及被認定為烈士的醫務人員子女,在入學、升學方面按照規定享受相關待遇。
這裡面所指對醫務人員子女教育給予幫助和關愛,是指對正在抗疫前線工作、無法照顧家庭和子女的,由政府、學校、教師對這樣的孩子給予學習上的輔導和生活上的照顧,以解決一線醫務人員的後顧之憂,並不是指抗疫結束後用給孩子中高考加分對這些人員進行獎勵。
至於對子女在入升學方面的照顧,是指對在戰疫過程中犧牲、殉職被認定為烈士的醫護人員,其子女承受失去父母的痛苦,成為社會弱勢群體,需要國家和社會關心幫扶,這種情況在中、高考予以適當的加分照顧是符合政策規定的,也是合情理的,也會得到群眾的理解,不存在公平問題。
對一線戰疫醫務人員子女的教育照顧不涉及加分等內容,有激勵作用又不損傷他人利益的措施,是完全可行的。比如,武漢大學決定對2020年通過高考錄取到武漢大學的、投身湖北省疫情防控一線的湖北和援鄂醫務人員子女,給予每人10000元的關愛資助。
對一線戰疫的醫務人員的表彰、獎勵,各省市都有不少的好措施,好方法,我總結了一下,基本體現了以下特點:
表彰獎勵的普惠性、實惠性:
比如,有的地方對援鄂醫務人員,給予每人20000元的一次性慰問金;援鄂期間,每人每天發放臨時性工作補助600元,而江西萍鄉對支援湖北隨州醫護人員分別發放了86666元的現金獎勵。惠及所有人,又不損傷他人。
還有的為援鄂醫務人員連續3年組織免費健康體檢等措施,
這些獎勵措施體現了人人有份的普遍性,普惠又實惠,真好。
有的表彰獎勵照顧醫務人員的切身利益,從生活上關心幫助:
比如對援鄂醫務人員家庭租房、住房公積金貸款給予適當照顧。
廣州等地安排非在編醫護人員轉正,江蘇、天津等在醫護人員職稱、評優、晉職、晉升中優先參評,優先聘任,這些都是從醫務人員的切身利益出發,真正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好措施。
有的表彰獎勵充滿人情味:
比如武漢對援鄂醫務人員乘坐全市城市公交車實行免費優待。
武漢全市A級以上景區景點對全國援鄂醫務人員實行3年免費。
還有的組織對援鄂醫務人員進行心理健康評估,強化心理援助措施,有針對性開展幹預和心理疏導,減輕心理壓力。
這些獎勵措施,真正體現了照顧措施的人情味,看著就那麼暖心。
總之,我們一方面對援鄂醫務人員在戰疫過程中英勇行為予以重獎,宣傳英雄精神,弘揚社會正氣,同時也要注意表彰獎勵不損傷他人利益,兼顧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從抗擊疫情中再次感受祖國的強大,社會主我制度的優越和黨的正確領導,讓所有人更加自豪我們是中國人,屬於偉大的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