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醫護人員獎勵多,給子女加分為哪般?

2020-08-28 回首悠心

全國援鄂醫務人員4萬多人完成了危險、艱巨的戰疫任務,已經安全有序地撤離。隨著白衣英雄們的凱旋,全國各地陸續開始對援鄂人員進行表彰和獎勵。目的是激勵獎勵援鄂醫務人員,鼓勵全社會向他們學習,營造崇尚英雄、勇赴國難的良好社會氛圍。

有的省市對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教育實施優撫,其中有些採取的是中、高考加分辦法,比如,有的省市對醫務人員子女在普通高中招生按報考志願學校錄取分數線降分10%錄取,還有的為一線醫務人員子女中考加5分、10分不等,有的甚至加到20至30分。對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給予其子女升學考試加分的獎勵是否合適呢,我們來作些分析:

1、對抗疫英雄和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獎勵,不太適合惠及子女。因為這種考試加分直接受益的是醫務人員子女而非醫務人員本人,這就造成「無功受祿」的情況,也可能讓其子女有了「躺在父母的功勞簿上坐享其成」的想法,不利於孩子的勵志和進取心培養。

2、對醫務人員子女的教育優撫不具有普惠性。首先不是所有的抗疫一線醫務人員都有子女或其子女剛好處在升學階段。符合條件的只能是極少數,這樣獎勵就沒有普遍意義。其次,即使有部分醫務人員子女剛好處於適宜的學段,也可能因為學習狀況太好或較差,出現不需要加分或加分也遠夠不上升學分數線的情況,使這種獎勵失去作用。

就算有的醫務人員子女靠加分進入了優質學校和班級,還可能會因學習基礎、能力差跟不上,出現後續的學習問題,對孩子的教育和發展不利,使這種獎勵「好心不得好報」。

3、由於教育資源特別是優質教育資源相對稀缺,每年小升初、初升高和大學招生名額、人數都是有限的,如果個別孩子憑照顧加分佔得升學名額,勢必把辛苦學習的、普通家庭的孩子「擠」出去了,他們因此失去了升學、深造的機會,這也就破壞了中考、高考的公平性、權威性,出現了新的不公平,為此群眾的反響和爭議是很大的,這顯然也不是制定抗疫人員表彰獎勵政策的初衷。

中央應對新冠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的《關於全面落實進一步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若干措施的通知》是對抗疫一線醫務人員關心關愛、表彰獎勵的指導性文件,它明確指出:一線醫務人員在防疫前線工作風險高壓力大,要求各地各部門做好他們的關心、保護,解除後顧之憂。其中第八條:對有困難醫務人員家庭照顧幫扶,對一線醫務人員子女教育給予更多的幫助和關愛。第十條:開展烈士褒揚和先進表彰,對獲得表彰以及被認定為烈士的醫務人員子女,在入學、升學方面按照規定享受相關待遇。

這裡面所指對醫務人員子女教育給予幫助和關愛,是指對正在抗疫前線工作、無法照顧家庭和子女的,由政府、學校、教師對這樣的孩子給予學習上的輔導和生活上的照顧,以解決一線醫務人員的後顧之憂,並不是指抗疫結束後用給孩子中高考加分對這些人員進行獎勵。

至於對子女在入升學方面的照顧,是指對在戰疫過程中犧牲、殉職被認定為烈士的醫護人員,其子女承受失去父母的痛苦,成為社會弱勢群體,需要國家和社會關心幫扶,這種情況在中、高考予以適當的加分照顧是符合政策規定的,也是合情理的,也會得到群眾的理解,不存在公平問題。

對一線戰疫醫務人員子女的教育照顧不涉及加分等內容,有激勵作用又不損傷他人利益的措施,是完全可行的。比如,武漢大學決定對2020年通過高考錄取到武漢大學的、投身湖北省疫情防控一線的湖北和援鄂醫務人員子女,給予每人10000元的關愛資助。

對一線戰疫的醫務人員的表彰、獎勵,各省市都有不少的好措施,好方法,我總結了一下,基本體現了以下特點:

表彰獎勵的普惠性、實惠性:

比如,有的地方對援鄂醫務人員,給予每人20000元的一次性慰問金;援鄂期間,每人每天發放臨時性工作補助600元,而江西萍鄉對支援湖北隨州醫護人員分別發放了86666元的現金獎勵。惠及所有人,又不損傷他人。

還有的為援鄂醫務人員連續3年組織免費健康體檢等措施,

這些獎勵措施體現了人人有份的普遍性,普惠又實惠,真好。

有的表彰獎勵照顧醫務人員的切身利益,從生活上關心幫助:

比如對援鄂醫務人員家庭租房、住房公積金貸款給予適當照顧。

廣州等地安排非在編醫護人員轉正,江蘇、天津等在醫護人員職稱、評優、晉職、晉升中優先參評,優先聘任,這些都是從醫務人員的切身利益出發,真正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好措施。

有的表彰獎勵充滿人情味:

比如武漢對援鄂醫務人員乘坐全市城市公交車實行免費優待。

武漢全市A級以上景區景點對全國援鄂醫務人員實行3年免費。

還有的組織對援鄂醫務人員進行心理健康評估,強化心理援助措施,有針對性開展幹預和心理疏導,減輕心理壓力。

這些獎勵措施,真正體現了照顧措施的人情味,看著就那麼暖心。

總之,我們一方面對援鄂醫務人員在戰疫過程中英勇行為予以重獎,宣傳英雄精神,弘揚社會正氣,同時也要注意表彰獎勵不損傷他人利益,兼顧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從抗擊疫情中再次感受祖國的強大,社會主我制度的優越和黨的正確領導,讓所有人更加自豪我們是中國人,屬於偉大的中華民族。


相關焦點

  • 反對「抗疫醫護子女加分」的7個理由
    最近,有網友呼籲給一線防疫的醫務人員子女中考、高考加分;而一些地方,也已經開始陸續行動。如湖北:加強對一線醫務人員的政策傾斜,2020年參加中考的一線醫務人員子女,有關市州可在其錄取總分基礎上增加10分後參加中考招生錄取。
  • 2020高考:抗疫醫護子女享受加分政策,李國慶反對,網友:不公平
    在這次新冠疫情中,所有醫護人員是最為辛苦的抗疫戰士之一,他們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最危險的前線,把自己的安危棄之不顧,他們是這個社會裡面當之無愧的英雄。正是因為醫護人員的辛苦勞累,抗疫工作才會取得如此矚目的成就,因此很多人提出了要在疫情結束之後給所有醫護人員一定的獎勵。於是,就有了要給抗疫醫護子女高考加分的這一說法。
  • 面試熱點:一線醫護子女中考加分!建議收藏
    4.醫護人員佔比不高,今年恰好能夠參加中考的比例更低,影響範圍微乎其微如果說哪怕計劃單列招生也會增加招生人數稀釋教育資源,那麼今年另外一個數據可能會更具有說服力:2015年全國每萬人醫護人數為15人,哪怕經過五年的發展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這意味著醫護人員所佔人口比例為萬分之十五(0.15%)。
  • 盤錦市名優教師聯盟為盤錦援鄂醫護人員子女在線義務學業輔導
    日前,我是34名醫護人員,34名英雄的盤錦好兒女,以忘我的犧牲精神,不顧個人安危,拋家舍業奔赴武漢,用行動詮釋了人間大愛的真諦。就此善舉,在市教師進修學院倡導下,以我市國家省級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為依託,組建了盤錦市名優教師聯盟,為34名援鄂醫護人員子女進行在線一對一義務學業輔導,以解他們的後顧之憂。
  • 華廈眼科集團向援鄂醫護人員子女開放免費檢查通道
    華廈眼科集團本部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向援鄂醫護人員子女開放免費檢查通道。以泰山之重衡量生命之光,以責任之大抗擊疫情之肆。在這場戰「疫」中,每一位挺身而出的白衣天使,都是令人敬仰的英雄!2020年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之疫襲向億萬人,這一次,新年的鐘聲是安靜的,當所有人以家為陣地堅守時,卻有這樣一群逆行者,無懼病毒,無懼危險,在疫情一線和死神作全力以赴的鬥爭。
  • 給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中、高考加分,你怎麼看
    今天在頭條上刷到一個視頻,一個叫某某慶的人對於給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加分的政策一臉的不滿,他說這樣做是對教育的不公,獎勵不當等等。沒想到這件事過去那麼久了,還有人這樣說。在這裡我表達一下我個人的觀點:應該加分,而且非常有必要加,加就對了沒毛病。
  • 高考,給在抗疫中做出重大貢獻的醫護人員的子女加分,合不合適?
    我們因崇敬和感激那些醫護人員,讓他們的子女能因加分取得高校錄取通知書,那自然會讓一些通過努力本可考上大學的學生失去入學機會,換做誰都不會爽快,對不對?這種做法與從前社會的&34;&34;制度如出一轍,與現代社會人人平等的理念卻格格不如。
  • 面試熱點:給抗疫醫護子女考學加分,你同意嗎?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面試熱點:給抗疫醫護子女考學加分,你同意嗎?】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熱點背景】全國多地出臺相關政策幫助抗疫一線醫護人員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其中,部分省市提出了對一線醫護人員子女關懷政策,予以中考加分、入學照顧。近日,南京市教育招生考試院出臺細則&34;。
  • 有人建議給立功的醫護人員子女高考加分,這合理嗎?聽老師怎麼說
    可以看出,這6項加分的內容,都是針對退役士兵、烈士子女、少數民族和華僑子女等,加分相對比較公正、公平。這次抗擊疫情中,醫護人員是最令我們感動和感激的群體,那些衝在「抗疫情」前線的廣大醫護人員,不懼個人安危,臨危不懼,衝鋒陷陣,積極支援湖北,和死神鬥爭,搶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給他們獎勵,是應該的,但是獎勵應該注意形式,雖然提出給孩子高考加分的建議很好,但是這還是不合理的。首先,在抗擊疫情的鬥爭中,有很多人都奮戰的一線!
  • 濱海志願者為援鄂醫護人員慶生
    近日,濱海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牽頭,七彩陽光、青橙之家、齊心社工等志願服務組織在濱海援鄂醫護人員生日來臨之際,分別到他們家中開展慰問活動,送上生日賀卡、慰問信、鮮花和蛋糕卡等物品。上午,志願者們來到援鄂醫護人員蔡勇的家中,妻子徐玲娟正在和遠在湖北的丈夫進行視頻聊天,徐玲娟說,丈夫出徵湖北之後,就有志願者主動上門服務,幫助他們解決生活難題。據悉,志願者們先後來到支援湖北醫護人員蔡勇、徐豔雲、陳寧家中,為他們提供關心和幫助。
  • 前線醫護子女高考加分?如何體現高考制度公平性!
    今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國人可能都沒能夠想到的災難,為了打贏這場艱苦卓絕的戰役,最近網上爆出不少地區針對醫護子女考試加分,其中湖北宣布將針對今年參加高考的一線醫護子女提供加10分得獎勵政策,而這還不是最多的,有媒體表示山西大同加分高達30分。
  • 為什麼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加分引起巨大爭議?
    而隨著一線醫護人員的不懈奮鬥,終於,多地新增人數降為「0」,這時候的「0」是多麼好看。,其中的一條:2020年參加中考的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可享受中考加10分的優惠政策。說到底,明明可以給醫護人員發放各種物質獎勵,但最後卻給出了教育上的政策傾斜。 這次加分政策的考量是,醫護人員赴一線抗疫,家裡的孩子沒有得到應有的照顧。 贊成者認為,這很好啊,不管獎勵多少錢,都買不來孩子在中考中直接提升10-30分。越是這樣難得和稀缺的政策鼓勵,才對得起醫護人員的付出。 贊成者說,醫護人員舍小家為他人在搏命,用最稀缺的教育資源回報他們,求的是公平。
  • 李國慶反對抗疫醫護子女高考加分,父母的勳功章是否該頒給孩子?
    近日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公開發言,旗幟鮮明的堅決反對給參加抗疫的醫護人員的子女高考加分,他說:最近這段時間,醫護人員已經不只是白衣天使,他們就是戰士,我也經常被感動得流淚,可是說到他們的子女考試加分,我堅決反對。
  • 這家照相館可免費為東莞援鄂醫護人員拍全家福
    「本店為東莞援鄂醫護人員免費提供全家福、形象照,向東莞援鄂醫護人員致敬!」在東莞市厚街鎮有一間照相館門口,擺放著一張醒目的海報。原來,該店為了向東莞全市50多名平安歸來的援鄂醫護人員表達敬意,免費為這些醫護人員拍攝一套形象照以及一套全家福。
  • 中考給抗疫醫護人員子女加10分,為何公眾卻難給10分好評?
    早在兩個月前,就有湖北、河南、山東、四川等省有些地區先後宣布了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中考加分規定,並在網上引起廣泛討論。武漢市這次中考加分獎勵,其實非常慎重嚴謹。首先對獎勵範圍界定非常清晰,只是局限於親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並有著嚴格的資格審查,基本上可以杜絕濫竽充數張冠李戴的現象。其次,規定獎勵只限於2020年參加中考的醫護人員子女。這樣一來,勢必大大縮小了獎勵享受者的範圍。
  • 山西援鄂醫護雙胞胎子女面臨分開入學?太原官方回應
    針對網友反映的「山西第八批援鄂醫護人員吳文豔雙胞胎子女面臨分開入學」問題,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近日做出了官方回復。8月30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以「援鄂醫護人員雙胞胎子女面臨分開入學情況」為題向太原市市長李曉波留言反映稱,「山西第八批援鄂醫護人員吳文豔雙胞胎子女今年在幼升小搖號入學中,其中姐姐被山西現代雙語學校錄取,妹妹參加搖號未被錄取,最後則被五一路小學(富力城分校)錄取,因夫妻雙方均未外地人,並工作繁忙,實在無力照顧小孩分開上學,家庭目前面臨較大困難,吳文豔同志在疫情最艱難的時刻,義無反顧在武漢一線參加新冠肺炎阻擊工作
  • 疫情一線醫務人員子女中考加分不公平?不加分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6月1日,武漢教育局宣布給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子女2020年中考加分10分的政策,消息剛出來,>一些網友認為可以給醫務人員現金獎勵、榮譽,但是直接中考加分影響公平性! 對於武漢市的一線醫務人員而言,過去的近半年裡,是武漢歷史上醫護人員人手最緊張的特殊時期,新冠肺炎患者的數量在短期內呈指數級暴增,原有的醫護人員配置嚴重不足,於是國家相應作出了全國醫護馳援武漢的決策。 在武漢這樣的疫情起源地和重災區,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可想而知,而為了避免家人交叉感染,很多醫護人員在下班時間也會避免回家。
  • 「援鄂醫護雙胞胎子女面臨分開入學」,太原官方:已妥善解決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針對網友反映的「山西第八批援鄂醫護人員吳文豔雙胞胎子女面臨分開入學」問題,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近日做出了官方回復。8月30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以「援鄂醫護人員雙胞胎子女面臨分開入學情況」為題向太原市市長李曉波留言反映稱,「山西第八批援鄂醫護人員吳文豔雙胞胎子女今年在幼升小搖號入學中,其中姐姐被山西現代雙語學校錄取,妹妹參加搖號未被錄取,最後則被五一路小學(富力城分校)錄取,因夫妻雙方均未外地人,並工作繁忙,實在無力照顧小孩分開上學,家庭目前面臨較大困難,吳文豔同志在疫情最艱難的時刻,義無反顧在武漢一線參加新冠肺炎阻擊工作
  • 我為什麼不認同隨意給「特殊子女」加分
    主要原因是,噹噹創始人李國慶在接受採訪時,對這樣的加分做法表示堅決反對,他認為,教育資源稀缺,應該保證考試的公平性,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給予醫護人員獎勵。平心而論,此次疫情抗擊戰中,醫護人員付出了巨大努力與犧牲,給一線醫護人員怎樣的獎勵,都不足為過。
  • 鹽城為援鄂醫護人員亮燈
    鹽阜大眾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王亞洲 郜野喬 攝夜色下,醫療人員的英雄形象,在電子屏上格外醒目,市民們看了直呼感動。「作為一名醫生,看到同事從一線平安歸來,我內心激動高興,也非常驕傲。」在南金鷹戶外LED大屏前駐足觀看的市第三人民醫院婦產科醫生劉珊珊說,宣傳援鄂醫護人員,是家國情懷的展示,給廣大市民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