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川西民俗、千人祈福……過一個有特色的新年

2020-12-20 度看四川

中國年·成都味—民俗薈萃鬧古鎮

年味是什麼?套用時下年輕人愛用的一個流行詞,那應該就是儀式感!月餘的忙碌,只為了除夕夜一桌家人圍坐的團年飯;百日的排練,只為一團龍燈舞出的熱鬧歡騰;一年的辛勞隨著一盞河燈飄走,唯餘對來年美好的期盼……

當一代人都在追尋年味,全面啟幕的2020天府古鎮旅遊節已經準備好了最佳的答案:最地道傳統的民俗活動就是所有中華兒女心中的儀式感,年味最濃的天府古鎮邀您共度最具成都特色、最有幸福味道的中國年。

安仁邀您過大年 一家和睦享團圓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掃房子……」一年級小學生讀到語文課本上的這篇《春節童謠》,也就到了快放寒假、盼春節的時候了。兒歌中唱的就是過年的民俗,這也是很多人心裡最早對於年味的記憶。

古鎮之古,古在民風民俗,這裡也正是年味最濃的地方。而豐富的民俗活動,千姿百態的民俗表演,也是遊客了解古鎮風土人情、感受古鎮悠久歷史的最佳途徑。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建成的安仁,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得名。古建築群面積約30萬平方米,是「川西建築文化精品」。1月24日至2月8日(除夕至元宵節)期間,以川西民俗活動展示為主線的「川西民俗解鄉愁」將在此舉辦,這個熱鬧非常值得一看。

觀民俗、文化表演,購年貨、賞民間工藝,活動將全面而生動地再現了民國初年川西地區的民俗風情和川西人民的生產、生活習俗以及當時人們豐富、淳樸的文化生活和種類繁多、頗具特色的民間工藝。大邑地主莊園陳列館還將舉辦飲食起居、人生禮儀、社會組織、信仰崇拜和節俗等內容的展覽,把更多的民俗事象通過陳列奉獻給廣大觀眾。如果您正好遇上巡遊隊伍,還能從身穿旗袍或民國服飾的安仁演員團隊手中領到新年紅包及商家代金券等,討上一個好彩頭。

滑稽小丑表演、人偶零距離互動秀、舞鼓飛揚……,送氣球、小紅包、糖果、玩偶……,各種特色表演巡遊活動讓你目不暇接。玩得盡興之餘,安仁的酒店還在這個春節精心準備了以「一家和睦享團圓」為主題的合家團圓套餐,舌尖上的春節在觥籌交錯之間迎來最高潮。

黃龍溪千人祈福 河燈許願迎新年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舞龍也因此成為過年時必不可少的項目。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舞龍表演,但在以龍為名的黃龍溪古鎮,「火龍燈舞」絕對不容錯過。

據傳,黃龍溪火龍藝術起源於南宋時期,先民們根據「黃龍見武陽赤水」和民間流傳的關於主宰光明與黑暗的「燭龍」與主管風雨的「應龍」神話及「龍生九子」的故事,在「舞龍」這個圖騰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火龍燈舞」。經過不斷改造、豐富,黃龍溪的「火龍燈舞」逐步得到了完善,被稱為全國著名的「火龍之鄉」。

2020天府古鎮旅遊節期間,黃龍溪第20屆龍獅文化節暨新春民俗藝術節將重磅登場。按照古鎮習俗,內容包括「千載古鎮,獅躍龍騰舞新春」、「龍騰蜀漢,味在古鎮」、「千載古鎮,獅躍龍騰鬧新春」、牛兒燈、么妹燈表演、蓮簫表演、川劇座唱表演、彩龍互動表演、龍獅藝術大展演等。身臨其間的震撼感難於描述,無數的火焰對著金龍噴燒,火龍在焰光火海的映襯下,在人群中遊走攢動,映射出一派人歡龍騰的熱鬧場面。

黃龍溪古鎮有「天府第一名鎮」之美譽,景區由一湖、兩河、三寺、七街、九巷組成,融合了古蜀、三國、龍、碼頭、市井、農耕等眾多文化於一身,擁有燒火龍、府河號子、打更、川劇等非遺和傳統民俗文化。這座因水而興的古鎮,逢年過節放河燈祈福已經是一項傳統,今年春節的「千人祈福」吉祥會、放河燈活動更為盛大。看完喧囂熱鬧的火龍燈舞,和家人一起安靜地點燃河燈許下心願。星星點點的蓮花燈緩緩飄散在水面,點綴得河面宛如星空銀河般迷人,它們承載著無數家庭對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飄向來年。

洛帶古鎮品美食 感受別樣客家年

春節年年過,如果今年想體驗一下不一樣的年味,洛帶古鎮一定是你最佳的選擇。這裡建於三國蜀漢時期,一街七巷子格局千年未變。當地客家文化濃鬱,擁有「四大會館」等明清客家建築群50餘萬平方米,四川客家家風館等展館祠堂50餘個、客家婚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11項,傷心涼粉等客家美食20餘種,是中國西部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古鎮。

要了解一種文化,好吃會玩的成都人當然首選從味覺開始。客家人愛吃,也擅長做吃。客家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春節更是客家人美食扎堆的好時節,客家年夜飯就是一年中最豪華的晚餐。據說,客家年夜飯桌上必須上的菜有雞、鴨、魚、肉圓、筍乾燜肉。關於筍乾燜肉,老家還流傳著一個傳說。有一家人很貧窮,很羨慕大戶人家有肉吃。有一天,妻子對丈夫說:「真希望有朝一日我們也能把豬肉切成厚厚的方塊,天天吃個夠。」丈夫一咬牙,便跟著人下南洋去了。十年後,丈夫終於帶著很多錢回來了。在全家人的團圓飯中,妻子果然把五花肉切成厚厚的方塊,加上筍乾、鮮筍、香菇、魷魚乾,做了一大鍋筍乾燜肉。後來,筍乾燜肉就成了客家人喜宴、年夜飯桌上必上的菜餚。

天鵝蛋、金絲餅、艾蒿粑粑、香辣兔頭、九鬥碗、香辣豆花、傷心涼粉、涼麵、毛麻花、黃涼粉、油燻鵝和碗碗香……一樣樣說起就流口水。2020天府古鎮旅遊節期間,洛帶還組織美食商家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活動:鳳凰客家客人朋友圈集贊享受全場8.5折;洛帶供銷合作社飯店到店消費滿400元享受8.8折優惠;李記天鵝蛋到店即享八折優惠;傷心涼粉消費滿30元送涼糕一盒……不來簡直對不起自己的肚子。

如果你對客家文化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那採用沉浸式演出形式的客家婚俗情景劇就非常值得推薦。什麼是開臉、攔媒,什麼是暖房、鬧房,讓你在熱鬧歡樂的氛圍中走近客家人真正的生活。據悉,情景劇初一到初六以及元宵節的上午都會在古鎮核心景區上演。當地熱情的客家人說了,參與其中說不定還能體驗一回當新娘子、新郎官的感覺。

中國年·成都味—民俗薈萃鬧古鎮。三道堰將通過系列傳統春節民俗文化體驗活動和川菜文化美食娛樂體驗喚醒人們對中華傳統民俗文化的美好記憶,平樂院壩文化活動、踩橋、舞獅、美食節、燈光節讓人目不暇接,新場古鎮景區傳統民俗活動老街巡遊熱鬧非凡……2020天府古鎮旅遊節近300場特色文旅主題活動等你發現更多精彩,邀您共度最具成都特色、最有幸福味道的中國年!

相關焦點

  • 地區文化 | 錫林郭勒草原祈福迎新年 | 一場熱鬧非凡的蒙古袍派對
    地區文化 | 錫林郭勒草原祈福迎新年 | 一場熱鬧非凡的蒙古袍派對 2021-01-04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搶童子看川西客家移民文化
    而其中川西的客家人則有個獨特風俗——搶童子,這個帶有深刻傳嗣文化烙印的習俗,曾為川西的移民文化書寫過濃墨重彩的篇章,但從上世紀50年代以後,已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慢慢消失。  富人做遊戲窮人看熱鬧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每年農曆三月三,在成都的客家重鎮洛帶都要舉行搶童子的盛會。「三月三,堆人山」,至今七十左右的客家老人都親身經歷過。
  • 客家百年民俗齊上陣 千門花火鬧元宵
    元宵是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是一個以燈為俗、擺龍舞獅的日子,也是客家民間最重要的民俗節日之一。    梅州乃世界客都,鬧元宵的習俗由來已久,民俗活動內容豐富且形式多樣,興寧賞燈大過年、豐順埔寨燒火龍粗獷雄渾、大埔迎龍珠燈宛如巨龍……人們以此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作為文化之鄉,梅州地區的元宵民俗活動年年如約而至。
  • 客家年俗的文化神韻 祈福避災話「祭灶」
    張鴻祥  客家年俗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客家神韻和文化魅力。它就像是一首流傳千年的詠嘆調,跌宕起伏,韻味悠長;它是祖輩傳承下來的一種儀式,是對天地的感恩,對祖宗的感恩,對一年辛勤勞動的感恩。進入現代社會,隨著物質供應的日益豐富,人們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客家傳統年味已漸漸淡薄,許多傳統年俗被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所代替。
  • 千人春耕夜宴 體驗客家草藥養生美食
    一年一度的「春耕節」將於4月15日在福建連城培田拉開帷幕,「春耕節」集農耕民俗、生態旅遊、美食薈萃為一體,成為培田獨特的文化符號,吸引了大批慕名而來的遠鄰。4月14日晚,千人春耕夜宴率先登場,客家美食輪番登場,鹽酒雞,墨魚豆腐燉豬腳、炆盆肉,炒米凍,清明包等讓人們感受原汁原味的客家美食文化。
  • 傳承民俗文化、中西合璧煥新生……鹿港大宅、高雄客家文物館這些...
    辜氏家族為保存鹿港傳統文化,於1973年捐出祖居土地、建築物和部分家具,館內陳列收藏了社會各界捐贈的六千多件文物,包括清代時期的服裝配飾、戲曲樂器及民俗文化藏品等,可見清末民初臺灣庶民至上流社會的生活縮影。
  • 贛南客家匠心傳承:寧都黃石郭承宣,民俗文化活化石儺戲的守護者
    贛南寧都,被人譽為早期的客家搖籃,一條清澈澄碧的梅江河穿境而過,養育了一方勤勞的客家先民,他們在這裡繁衍生息,數千年來,英才輩出,詩文俱佳,因此得名「文鄉詩國」之美稱。但在這裡,更有保存近千年而不衰的寧都黃石中村儺戲,被史學界稱為「古老民俗文化活化石」、被藝術界稱為「戲曲活化石」。
  • 土樓梅州卻有特色,客家古建築圍龍屋,感受民族歷史文化!
    這次,給大家安排的,是一條橫貫福建、廣東的文化旅遊路線:福建永定-廣東梅州大埔-興寧。這是一條以感受客家文化為主的線路,而線路的最大看點則鎖定在客家建築代表:土樓和圍龍屋上。沿著客家先民的遷徙之路,看這一路南下客家建築的特色和變化,來感受這一程歷史文化。眾所周知,客家其實是早年居住在中原的先民,由於戰亂等各種原因而被逼南遷。
  • 延續300年,它是最具特色的春節花燈,號稱客家民俗文化的奇葩!
    芷溪是國際生態環境和諧(美)村鎮,這裡保存了眾多的古宗祠、古民居等明清建築,規模宏大,被客家研究人士譽為「客家大宅門」。芷溪的民俗文化獨具特色,每年農曆正月都有出遊花燈、紅龍纏柱、犁春牛、十番音樂等。特別值得稱道的就是芷溪花燈了,堪稱客家民俗文化的奇葩。
  • 山東一財神廟上演千人燒香祈福 現場壯觀(組圖)
    民俗表演精彩紛呈(攝友團 李雲峰攝)財神廟會吸引上千人前來上香祈福,場面壯觀恢弘大眾網日照4月9活動伊始,祈福團誦讀祈文,主祭官現場祈財納祥。香客們紛紛體驗進財門、走財路等祈福活動。千百年,不僅表達人們對財源福運的期盼,還與文化
  • 客家人的大遷移,造就了這座美麗的川西客家古鎮,成都洛帶古鎮
    雖然時代發展的很快,但是在洛帶古鎮這裡,至今保留著客家人的鄉音、鄉貌、鄉情、鄉風,90%以上的居民為客家人,至今仍講客家話,沿襲客家習俗。這裡客家民風民俗、客家特色美食吸引了大量的遊客。有人就稱它為西蜀客家第一鎮。場鎮老街以清代建築風格為主,呈「一街七巷子」格局。
  • 2019成都·龍泉驛首屆客家民俗燈會將於1月31日開幕
    2019成都·龍泉驛首屆客家民俗燈會效果圖(成都龍泉驛區委宣傳部 供圖)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劉世光):1月31日,由成都市龍泉驛區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成都·龍泉驛首屆客家民俗燈會」將在成都市龍泉驛區蔚然花海景區亮燈
  • 客家文化,梅州旅遊業的關鍵詞
    由全球客家人的集中地區——粵、閩、贛3省多市聯手打造的「重走客家遷徙古道」之旅首發團近日凱旋廣州。此次活動再次攪熱了客家地區旅遊市場,進一步推動了以客家文化為依託的主題旅遊品牌的打造。最注重客家文化旅遊品牌的城市,還數全球客家人的集中地——梅州。如今,該市已成為客家文化旅遊的策源地。
  • 精美的古建築,傳承了客家傳統文化的精髓,攝影愛好者的理想地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去參觀的是梅州地區一個非常出名的旅遊景區哦,這裡是在梅州市大埔縣的大東鎮聯豐村,聯豐村有一座樓叫花萼樓,花萼樓被國務院核定為第8批古建築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夥伴們是不是很期待去看看花萼樓是什麼樣子的呢?現在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小編今天早上早早的就出門乘車來到大埔縣聯豐村,現在小編已經到達了聯豐村花萼樓景區了。
  • 第二屆客家餐飲文化美食節開幕
    看客家舞蹈、聽儀隴清音、品德鄉美食……12月2日,以「遊朱德故裡 品德鄉美食」為主題的朱德故裡第二屆客家餐飲文化美食節在朱德故裡景區川北院子廣場舉行,吸引遊客及附近居民近千人品嘗特色美食,觀看客家民俗文藝匯演。
  • 近千人共奔跑 深度體驗客家文化
    據悉,本次賽事是國內首個以客家文化為主題的越野跑賽事。賽事設置了遊龍舞·50公裡組、25公裡組和親子組3個組別,規模近千人,吸引了四川眾多越野跑愛好者,其中不乏國內頂級越野跑選手。品山賞水觀人文參賽選手齊點讚「傷心涼粉、油潑鴨、糖油果子……好吃得很!」
  • 客家民俗公園將比鄰德洲城
    在建築的細節上,本項目大量添加了各種能夠表達嶺南建築韻味的符號,如屋頂的鰲魚,門前的石級欄邊石,牆上的樨頭,建築正面的封簷板、麒麟、雀替、石月梁等等,充分體現了嶺南建築的人文精神,使建築成為傳承嶺南民俗文化的載體。
  • 看客家舞蹈、聽儀隴清音、品德鄉美食……第二屆客家餐飲文化美食...
    客家水席開席。陳思濤 攝客家美食大品碗。農特產品展銷。南充新聞網訊(李斌 張明)看客家舞蹈、聽儀隴清音、品德鄉美食……12月2日,以「遊朱德故裡 品德鄉美食」為主題的朱德故裡第二屆客家餐飲文化美食節在朱德故裡景區川北院子廣場舉行,吸引遊客及附近居民近千人品嘗特色美食,觀看客家民俗文藝匯演。上午9時許,遊客紛至沓來,整個廣場熱鬧非凡。
  • 贛南客家民俗的「萬種風情」
    贛南就是現在的江西南部,是客家民系的發祥地之一,客家民俗文化以漢民族傳統文化為主體,它歷史悠久,內容豐厚,質樸無華,務實避虛。史載,舊石器時代贛南就有居民,但地處邊陲,被視為「蠻荒之地」;漢高祖四年建贛、於二縣隸豫章郡;唐末黃巢起義,部分漢民遷居到贛南,成為第一批「客家先民」;南宋時期,朝廷南遷,一批漢民遷居到贛閩粵三角區,同畲瑤等土著居民發生血緣和經濟文化交融,形成客家民系,《府志》中「唐始有士,宋始有名士」的記載說明,贛南在唐宋以後經濟文化才有較大發展;明末清初,贛南由於滿族鐵蹄的蹂躪和瘟疫,人口銳減,閩西和粵東則因人口膨脹和
  • 【客家飲食民俗】客家美食——竹筒飯,沒吃過就不要說你是客家人!
    客家飲食民俗飲食民俗是重要的烹飪文化遺產,有很強的民族性,地域性、社會性、傳承性、對客家人的禮儀、道德、行為規範有深刻的影響,在一定意義上是窺視客家社會心態的窗口,主要體現在日常飲食,歲時節日飲食,宗教信仰活動和社交、婚嫁、生喪等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