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人共奔跑 深度體驗客家文化

2021-01-08 瀟湘晨報

成都日報2020-12-28 07:15

「2020成都洛帶·HAKKA50越野賽」吸引了四川眾多越野跑愛好者

跑者在賽途中補充能量

昨日,2020成都洛帶·HAKKA50越野賽在洛帶五鳳樓廣場起跑開賽。據悉,本次賽事是國內首個以客家文化為主題的越野跑賽事。

賽事設置了遊龍舞·50公裡組、25公裡組和親子組3個組別,規模近千人,吸引了四川眾多越野跑愛好者,其中不乏國內頂級越野跑選手。

品山賞水觀人文

參賽選手齊點讚

「傷心涼粉、油潑鴨、糖油果子……好吃得很!」當日下午,50公裡組(女子)選手李敏第一個到達終點,稍事休整後,便嘗起了主辦方在終點準備的客家美食,並連連稱讚。李敏告訴記者,自己平時從事健身工作,很喜歡參加這樣的賽事,此次賽道設置對初級越野選手也很友好,包容性很強,特別是主辦方賽後準備的這些客家美食十分美味。

50公裡組(男子)選手柒月表示,此次賽道硬化路設置多,對選手很友好,客家美食、客家文化也隨處可見,是一次愉快的鍛鍊、娛樂之旅。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賽事以客家文化為主題,結合洛帶的「西部客家第一鎮」歷史文化底蘊,參賽選手在「品山賞水觀人文」中完成比賽,賽事主會場配套提供了客家鑼鼓、客家婚嫁習俗表演等節目和客家壩壩宴,選手在進行越野比賽的同時,也參與了一次深度的客家文化之旅。

賽事線路經過精心設計,以洛帶古鎮為核心,串聯了金龍長城、紫霞山等區域,對洛帶及周邊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地區的風光風情進行了集中展示,人文自然景觀巧妙融合,充分體現了「喜客洛帶」主題,以及洛帶古鎮大力弘揚客家文化、為遊客提供更多美好體驗的理念。

客家文化融入活動

點亮洛帶「體育+」新功能

據了解,洛帶古鎮按照市場化邏輯,積極推進文體旅融合發展,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積極與川內知名越野跑賽事品牌「周末享跑」合作,與洛帶的客家文化相結合,探索實踐出了包括「成都洛帶·HAKKA50越野賽」「蜀巴古道-重走挑夫路越野賽」「遊龍夜舞越野賽」等在內的「兩大四小」賽事活動,將客家文化融入賽事和活動,與此同時,也點亮了洛帶古鎮的「體育+」新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為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跑步賽事常規的聚集起跑調整為相應時間段內的隨時出發。實名認證、出示健康碼、測體溫、「四問四登記」、籤訂《疫情防控安全承諾書》等等,一系列措施最大程度地保障了選手和活動地的防疫安全。

未來,成都洛帶·HAKKA50越野賽將總結經驗,並持續擴大賽事規模,力求在打造成為全國範圍內文化特色鮮明的跑步賽事的同時,將更多的項目如旅遊、農業、學術等與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其成為成都龍泉驛地區多維發展的新名片。

本報記者 李柯雨 主辦方供圖

【來源:愛看頭條】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客家文化、川西民俗、千人祈福……過一個有特色的新年
    黃龍溪古鎮有「天府第一名鎮」之美譽,景區由一湖、兩河、三寺、七街、九巷組成,融合了古蜀、三國、龍、碼頭、市井、農耕等眾多文化於一身,擁有燒火龍、府河號子、打更、川劇等非遺和傳統民俗文化。這座因水而興的古鎮,逢年過節放河燈祈福已經是一項傳統,今年春節的「千人祈福」吉祥會、放河燈活動更為盛大。看完喧囂熱鬧的火龍燈舞,和家人一起安靜地點燃河燈許下心願。
  • 千人春耕夜宴 體驗客家草藥養生美食
    一年一度的「春耕節」將於4月15日在福建連城培田拉開帷幕,「春耕節」集農耕民俗、生態旅遊、美食薈萃為一體,成為培田獨特的文化符號,吸引了大批慕名而來的遠鄰。4月14日晚,千人春耕夜宴率先登場,客家美食輪番登場,鹽酒雞,墨魚豆腐燉豬腳、炆盆肉,炒米凍,清明包等讓人們感受原汁原味的客家美食文化。
  • 嘗美食玩遊戲體驗客家文化
    12月16日上午,五桂山中心幼兒園的孩子們在社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製作客家圍屋模型,在動手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了客家圍屋的特色以及構造。本報記者 付陳陳 攝寫福字、剪窗花、做客家圍屋模型、嘗客家美食……12月16日上午,五桂山社區首屆新年廟會活動在五桂山中心幼兒園內舉行。本次活動圍繞中國夢主題,結合五桂山地域文化特色——客家文化,為近400名幼兒園的小朋友、家長、老師以及社區工作人員打造了一場專屬於客家文化的盛事。
  • 第三屆客家文化論壇上,與會嘉賓共話客家文化傳承
    美國費城崇正會董事長、美東深圳總商會副會長賴玉光在論壇上表示,近年,洛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客家文化的發掘與保護工作,極大地豐富了客家文化的內涵,客家之源紀念館將為海內外客家兒女的尋根之旅提供高端歷史文化平臺。 「深入發掘客家文化的精神內核,是弘揚傳承客家文化的重要基礎。」
  • 走進龍昌樓,體驗客家文化代表性建築土樓
    2008年,以永定客家土樓為主體的福建土樓申遺成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土樓,是客家先民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是世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結晶。在中國數次歷史動蕩引發民眾大遷徙的過程中,客家先民遵循「天人合一」哲學理念,就地取材,與青山、綠水、田園風光為伴,建成適宜人居、功能多樣、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居所,展現出東方建築智慧的獨特之美。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對客家土樓獨特的民居魅力愈感興趣,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過住宿土樓的體驗? 筆者今次體驗的土樓是福建南靖龍昌樓。
  • 第二屆客家餐飲文化美食節開幕
    看客家舞蹈、聽儀隴清音、品德鄉美食……12月2日,以「遊朱德故裡 品德鄉美食」為主題的朱德故裡第二屆客家餐飲文化美食節在朱德故裡景區川北院子廣場舉行,吸引遊客及附近居民近千人品嘗特色美食,觀看客家民俗文藝匯演。
  • 傳承客家文化,共築中國夢
    搏擊商海數十年,他始終放不下文化情結,對客家文化的傳承和推廣更是不遺餘力。林光如說,上世紀中,在香港有很多客家鄉親,但是由於歷史原因,文化血脈被破壞,許多年輕一代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這讓從事文化產業的他感到傳承客家文化血脈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林光如強調說,客家文化是客家族群認同的紐帶。2003年,他發起成立了香港梅州聯會,以凝聚鄉情,傳承客家文化。
  • 來梅州,體驗客家文化
    、休閒、度假、居住和旅遊等為一體的客家民俗文化旅遊產業園。它是中共梅州市委、市政府「十一五」規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造「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重點工程,是梅州「旅遊產業興市」的社會工程、民心工程,更是梅州走向世界的一張新名片。客天下是梅州客家文化的縮影,想了解客家文化,來這裡就對了。夏天暑熱,還好這裡的叢林、高聳的山峰都可以遮天蔽日,潺潺的溪水、徐徐的清風,更讓人覺得清涼不少,是避暑的好地方。
  • 看客家舞蹈、聽儀隴清音、品德鄉美食……第二屆客家餐飲文化美食...
    客家水席開席。陳思濤 攝客家美食大品碗。農特產品展銷。南充新聞網訊(李斌 張明)看客家舞蹈、聽儀隴清音、品德鄉美食……12月2日,以「遊朱德故裡 品德鄉美食」為主題的朱德故裡第二屆客家餐飲文化美食節在朱德故裡景區川北院子廣場舉行,吸引遊客及附近居民近千人品嘗特色美食,觀看客家民俗文藝匯演。上午9時許,遊客紛至沓來,整個廣場熱鬧非凡。
  • 這份客家文化旅行指南,請收下!
    幾千年的建城史,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還有那些流傳千古的詩詞,都已經將文化的基因,融入在梅州這座城市的血脈之中了。 如果你既想探究客家民居的特色,又想領略客家文化的魅力,那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一場探尋客家文化之旅吧。 中國客家博物館
  • 銅鼓縣舉辦客家懷遠文化婚禮
    據了解,銅鼓是全國著名的客家人聚居地,是贛西唯一的純客家縣,文化、風情、建築和飲食具有鮮明的客家特色。包括本地人在內,全縣有80%的人在講客家話。銅鼓客家懷遠系又是客家中最特別、最有個性的一支。作為2019年宜春市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大會開會前的重頭戲,銅鼓文化研究會精心籌備此次客家懷遠文化婚禮活動,來的都是客,此次活動圍繞「十喜十賀 歡樂銅鼓」展開。
  • 客家文化,梅州旅遊業的關鍵詞
    由全球客家人的集中地區——粵、閩、贛3省多市聯手打造的「重走客家遷徙古道」之旅首發團近日凱旋廣州。此次活動再次攪熱了客家地區旅遊市場,進一步推動了以客家文化為依託的主題旅遊品牌的打造。最注重客家文化旅遊品牌的城市,還數全球客家人的集中地——梅州。如今,該市已成為客家文化旅遊的策源地。
  • 客家文化——極具特色和活力的族群文化客家文化
    據調查,客家人現散居在江西、福建、廣東、臺灣等9省186縣及世界各地,共約6650萬人。客家人的精神與品格   客家人的歷史,是一部充滿顛沛流離、辛酸苦難的歷史,也是一部披荊斬棘、自強不息、可歌可泣的歷史。客家文化的特徵主要體現在:    充滿開拓進取精神。
  • 兩岸青年探尋客家之美 體驗生態之秀
    你好臺灣網12月8日消息(記者 梁佳樂、陳少偉)12月4日-8日,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之客家文化與生態農業體驗之旅從世界客都梅州啟程,七十多位來自兩岸的青年,經古邑河源,至客城惠州,一路探尋客家人文、體驗生態之秀。
  • 首屆客家文化藝術節隆重開幕
    首屆客家文化藝術節以「融匯世界的客家,展示客家的世界」為主題,旨在堅持包容開放,銳意改革創新,凝聚客屬力量,促進交流合作,弘揚客家文化,展現客都風採。本屆客家文化藝術節內容豐富、精彩紛呈,重點體現出客家文化藝術作品展示、客商產品展銷、幸福導向型產業招商引資和世界客都旅遊歡樂節等四大亮點。
  • 世界客家第一大縣博白打造客家文化旅遊目的地
    黃豔梅 攝   中新網玉林4月19日電(記者 楊志雄 黃豔梅)廣西玉林市委常委、博白縣委書記禤甲軍19日介紹,作為廣西客家最大的聚集地、世界客家第一大縣,博白縣依託秀麗的丹霞山水旅遊資源、濃鬱的客家民俗風情和優越的區位條件,正全力打造國內外知名的客家文化體驗旅遊目的地。
  • 兩岸三地客家餐飲文化交流會暨客家文化美食節在河源巴伐利亞莊園...
    深圳新聞網訊 (記者 劉玲 通訊員 羅文琪) 1月18日上午,由河源市旅遊局主辦、河源巴伐利亞莊園承辦、河源餐飲協會、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協辦的「兩岸三地客家餐飲文化交流會暨客家文化美食節開幕」活動在巴伐利亞莊園福朋喜來登度假酒店盛大舉行。
  • 豐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堅韌頑強的客家精神
    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而客家文化又是獨樹一幟的精華部分之一。起源於我國北方中原地區的漢人,為了更好地報效祖國,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舉家舉族南遷,千百年一路走來,為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和堅韌頑強的客家精神,也讓客家文化傳遍天下,客家精神譽滿華夏。
  • 河源客家文化驚豔亮相深圳文博會
    深圳文博會期間,河源市極具客家傳統風格、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富有創意的客家特色產品成功「吸睛」,深受商家和遊客的喜愛。據統計,現場售賣產品價值近百萬元,30餘家採購商與河源市參展企業籤訂了意向協議。此外,本次深圳文博會,市文廣新局獲優秀組織獎,河源市展團獲優秀展示獎。
  • 客家文化博物館聯盟2015年年會暨論壇在福州召開
    福建省文物局副局長謝平,客家文化博物館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理事長、福建省文物局副局長、福建博物院院長吳志躍,聯盟理事長、廣東省博物館館長魏峻,聯盟副理事長兼執行秘書長、河南博物院黨委副書記丁福利,聯盟副秘書長、河南博物院副院長劉玉珍,聯盟理事長單位、臺北歷史博物館代表、檯曆博前主任秘書徐天福,福建省文化廳閩臺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黃星及兩岸多地共三十餘家聯盟成員單位的50多位嘉賓參加了本次年會和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