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起辦理保險需「雙錄」 保監會要求落實至兼業代理機構和...

2020-12-23 網易新聞

(原標題:11月1日起辦理保險需「雙錄」 保監會要求落實至兼業代理機構和其他銷售渠道)

信息時報訊(記者 李晶晶) 據保監會網站消息,為進一步規範保險銷售服務行為,解決此前備受詬病的銷售欺騙誤導問題,保監會於近日下發《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要求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對銷售關鍵環節實行錄音和錄像(即「雙錄」)。《辦法》自今年11月1日起實施。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此前在廣東地區,「雙錄」已在銀行代理渠道進行試點,保險公司對此已有一定的經驗積累,本次在其他銷售渠道進一步普及「雙錄」,這肯定會帶來險企技術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上升,但由於大部分成本是一次性投入,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影響有限。

「雙錄」將擴展至所有渠道

所謂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是指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通過錄音錄像等技術手段採集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的方式,記錄和保存保險銷售過程關鍵環節,實現銷售行為可回放、重要信息可查詢、問題責任可確認。業內對錄音和錄像這種操作手段簡稱為「雙錄」。

業內人士表示,此前,廣東地區銀保渠道已實行了「雙錄」規定,不少險企都已累積了一定的經驗。「但由於操作環節增多、時間成本上升,以及 鑽空子 機會的減少,銀保渠道銷售人員的積極性出現明顯降低,導致銀保渠道的業務量受到一定影響,銷售量有所下滑。」一名壽險公司相關業務人士對記者表示。

此次《辦法》就把實施「雙錄」的具體範圍進一步擴展到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以及除此以外的其他銷售渠道。其中,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凡是滿足「銷售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人身保險產品,包括利用保險兼業代理機構營業場所內自助終端等設備進行銷售」的,都必須進行錄像和錄音。

而在其他銷售渠道方面,凡是滿足「銷售投資連結保險產品,或向60周歲(含)以上年齡的投保人銷售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人身保險產品」,都必須進行錄像和錄音。除此以外,電話銷售渠道和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方面將維持現有的監管制度不變。

「雖然《辦法》將 雙錄 的實施範圍進一步擴大到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以及其他銷售渠道,但實際上其他渠道中60歲以上的投保人佔比不是太高,因此不會對渠道業務造成很大影響。公司下一步將會進行系統升級改造,推進作業模式電子化、標準化、精細化發展。」一名大型壽險公司廣東分公司高層人士表示。

銷售成本提升仍可受到控制

《辦法》指出,「雙錄」視聽資料應真實、完整、連續,能清晰辨識人員面部特徵、交談內容以及相關證件、文件和籤名,錄製後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剪輯。保險公司應建立視聽資料質檢體系,建立質檢信息系統,配備與銷售人員崗位分離的質檢人員,按不低於30%的比例在猶豫期內對成交件視聽資料進行質檢。

保險公司在質檢中發現視聽資料不符合《辦法》要求的,應在15個工作日內整改。「視聽資料保管期限自保險合同終止之日起計算,保險期間在一年以下的不得少於五年,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不得少於十年。如遇消費者投訴、法律訴訟等糾紛,還應至少保存至糾紛結束後二年。」《辦法》指出。

「從此前廣東銀行渠道實踐的經驗來看, 雙錄 的進一步推廣肯定會帶來成本的提升,這些投入包括設備投入、系統改造、人員培訓等,但由於大部分成本增加都是一次性投入,因此成本的上升還是可以承受的,這個主要是對業務有一定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肯定是銀保渠道,短期影響較大,長期還是看好的。」一家小型壽險公司廣東分公司高層人士對記者表示。

對於如何在銷售過程中進行「雙錄」,上述高層人士就指出,只需要銷售人員具有相關的技術支撐,就可以簡單完成這一過程,「使用具有 雙錄 功能的智慧型手機,銷售人員就能實現同步錄音和錄像。我們也會在每天的早會中加強對此的培訓,總體來說,人員培訓成本投入不會太大。」

連結

「雙錄」需包含的關鍵環節

一是保險銷售從業人員出示有效身份證明;

二是保險銷售從業人員出示投保提示書、產品條款和免除保險人責任條款的書面說明;

三是保險銷售從業人員向投保人履行明確說明義務,告知投保人所購買產品為保險產品,以及承保保險機構名稱、保險責任、繳費方式、繳費金額、繳費期間、保險期間和猶豫期後退保損失風險等;

四是投保人對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的說明告知內容做出明確肯定答覆;

五是投保人籤署投保單、投保提示書、免除保險人責任條款的書面說明等相關文件。

(原標題:11月1日起辦理保險需「雙錄」 保監會要求落實至兼業代理機構和其他銷售渠道)

本文來源:大洋網-信息時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保險代理人不需實行「雙錄」 客戶信息安全會否受考驗?
    信息時報訊(記者 李晶晶)根據保監會出臺的《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以及《關於落實〈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2017年11月1日起,保險業正式實施「雙錄」。
  • 規範保險銷售 保監會今起實施「雙錄」制度
    在人身險市場,銷售誤導成為重災區,保監會在採取「亮劍行動」打擊銷售違法違規行為的同時,也通過完善銷售制度,來封堵銷售誤導的漏洞。從11月1日起,保監會要求人身險公司的重點業務領域執行「雙錄」制度,即通過對保險銷售過程現場的錄音、錄像,以便於隨時檢查抽查,並在發生糾紛時進行可回溯管理。
  • 以後不會再有了,保險雙錄來了
    一則江蘇某媒體的報導引起保險業的廣泛關注:《10月起江蘇投保壽險要「雙錄」》。繼2017年實施雙錄規定,雙錄再次成為行業熱點話題。2017年保監會印發的《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指出,除電銷、網險之外,銷售人身保險達成以下條件,經投保人同意,啟用雙錄:1、人身保險公司通過保險兼業代理機構銷售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人身保險產品;2、銷售投資連結保險產品;
  • 「雙錄」新規實施前夕保監會再念緊箍咒
    在「雙錄」新規實施前夜,保監會再次為該規範性文件的落實加了一把火。10月31日,保監會發布《關於落實〈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過回溯保險銷售過程、細化錄音錄像要求、推薦銷售用語等進一步細化保險銷售過程可回溯的要求,切實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
  • 銷售保險「雙錄」首日 各家各地實施情況不一
    銷售保險「雙錄」首日,我們問了幾家保險銷售人員,結果…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1日電(畢彤彤)繼銀行理財銷售、證券開戶等業務「雙錄」後,今天(11月1日)開始,保險銷售也正式邁入「雙錄」時代。  去年6月底,保監會發布了《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並於10月31日發布了《關於落實〈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有關事項的通知》,根據兩個文件要求,將於11月1日起實施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
  • 銀保監會:區域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最低註冊資本調至兩千萬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3日電 據銀保監會網站23日消息,為進一步促進保險中介監管法律制度體系協調統一,鞏固保險中介市場清理整頓工作成果,深化保險中介市場改革,銀保監會近日印發了《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簡稱《規定》),有關部門負責人就《規定》回答了記者提問。
  • 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規定正式出爐,1月1日起施行
    近日,銀保監會就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有關事項下發通知,規定了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應具備的條件,要求保險公司嚴格甄選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落實相關管理責任。 8月,銀保監會起草《關於保險公司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在業內徵求意見。
  • 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規定正式出爐 1月1日起施行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作者:朱豔霞近日,銀保監會就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有關事項下發通知,規定了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應具備的條件,要求保險公司嚴格甄選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落實相關管理責任。8月,銀保監會起草《關於保險公司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在業內徵求意見。
  • 保險"雙錄"新規落地:銀保渠道就位 保險公司執行滯後
    而「雙錄」通過錄音錄像兩種技術手段,更直觀地記錄下投資者與金融機構在投資理財過程的關鍵環節。一方面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時也有利於釐清雙方的責任。  10月31日,保監會發布《關於落實〈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根據文件要求,將於11月1日起實施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
  • 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規範出爐,對4S店旅行社都有要求
    1月12日,銀保監會印發《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監管辦法》(下稱《辦法》),規定了保險中介機構的信息化工作機構職責、關聯企業隔離要求、高管負責制度、信息化崗位要求、業務申請條件、分支機構管理、監管報送要求、突發事件報告等內容。
  • 變通雙錄救業績?保險機構推廣無接觸式雙錄
    江蘇調整雙錄方式記者從業內了解到,江蘇多地壽險公司在疫情期間推出「無接觸雙錄」服務,方便消費者投保重疾險等1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險產品。保險業「雙錄」,是在2017年11月1日起實施的。這些情形主要是三種,一是通過保險兼業代理機構銷售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人身保險產品,包括利用保險兼業代理機構營業場所內自助終端等設備進行銷售;二是通過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以外的其他銷售渠道,銷售投連險產品;三是向60周歲以上的投保人銷售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人身保險產品,都需要雙錄。本來市場上符合上述三種情形的保險產品份額並不大。
  • 11月來了,高鐵購票可微信支付、保險投保需雙錄……看看還有哪些...
    【銷售保險將實施「雙錄」,誤導消費者投保將被追責】 11月1日,中國保監會發布的《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將正式實施。為進一步規範保險銷售服務行為,解決消費者關注的銷售欺騙誤導問題,辦法規定,銷售保險應當「雙錄」,即投保時錄音錄像,通過記錄和保存保險銷售過程關鍵環節,實現銷售行為可回放、重要信息可查詢、問題責任可確認。 根據辦法,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開展電話銷售業務,應將電話通話過程全程錄音並備份存檔,不得規避電話銷售系統向投保人銷售保險產品。
  • 保監會要求保險銷售執行「雙錄」制度 他國保險如何買賣
    央廣網北京11月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在人身保險市場,銷售誤導往往成為重災區。從11月1日起,保監會要求人身險公司的重點業務領域執行「雙錄」制度,也就是說,保險銷售過程現場要進行錄音、錄像,以便隨時抽查,並在發生糾紛時進行可回溯管理。
  • 8家銀行違規銷售保險被罰 銷售誤導欺騙投保人是常招
    來源:證券日報近期,銀保監會下發《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徵求意見稿)》,除對個人代理人、專業代理機構未來的監管措施徵求意見之外,也對銀行等龐大的兼業代理機構提出經營要求。實際上,今年以來,銀保監會對銀行等保險兼業代理機構的監管也明顯趨嚴。
  • 銀保監會將研究4S店等非銀類保險兼業代理的監管政策
    原標題:銀保監會將研究4S店等非銀類保險兼業代理的監管政策非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的監管政策,已成為中國銀保監會下一階段研究制定的工作任務之一。南都記者今日從中國銀保監會獲悉,為進一步促進保險中介監管法律制度體系協調統一,鞏固保險中介市場清理整頓工作成果,深化保險中介市場改革,銀保監會近日印發了《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據披露,《規定》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施行。針對兼業代理機構的監管當中,《規定》設置相應罰則,對保險兼業代理機構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設定了規章權限範圍內的罰則。
  • 根治保險中介市場亂象 銀保監會發布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
    新華社上海11月24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韓宋輝)為進一步促進保險中介監管法律制度體系協調統一,鞏固保險中介市場清理整頓工作成果,深化保險中介市場改革,銀保監會昨日發布《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下稱《規定》)。
  • 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 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20年第13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已於2020年9月1日經中國銀保監會2020年第11次委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銀保監會出臺保險代理人統一規範 區域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註冊資本...
    保險代理人是指根據保險公司的委託,向保險公司收取佣金,在保險公司授權的範圍內代為辦理保險業務的機構或者個人,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及個人保險代理人。截至目前,全國共有保險專業代理法人機構1776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3.2萬家、網點22萬個,個人保險代理人900萬人,保險中介機構從業人員300萬人。
  • 關係千萬從業人、3萬家機構!保險代理人「多合一」新規重磅出爐
    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的註冊資本過低,必然導致規模小,業務經營上只能經營一些簡單產品,容易形成市場的惡性競爭,不符合監管要求保險中介機構做大做強的要求——這些都在客觀上要求增加區域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的清償能力能夠跟上。「因此,提高區域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的註冊資本要求,將會促使市場保險專業代理機構做大做強,能夠更好地適應保險市場發展的需要,規範市場行為,也有利於維護消費者的利益。」
  • 銀保監會:保險中介不得違規向關聯企業洩露保單、個人信息
    銀保監會對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提出全面要求。1月12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監管辦法》(下稱《辦法》),共總則、基本要求、信息系統、信息安全、監督管理、附則等6章36條。《辦法》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