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通雙錄救業績?保險機構推廣無接觸式雙錄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時報

原標題:變通雙錄救業績?保險機構推廣無接觸式雙錄

證券時報記者 潘玉蓉

2月份的保險新單銷售跌入近年低谷,3月份的開局也不景氣,保險公司亟需加強線上化運營,改善經營效果。

證券時報記者從業內了解到,江蘇省部分地區調整了壽險銷售全面雙錄的方式,從過去的面對面雙錄改為視頻等非接觸式雙錄。

江蘇調整雙錄方式

記者從業內了解到,江蘇多地壽險公司在疫情期間推出「無接觸雙錄」服務,方便消費者投保重疾險等1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險產品。

保險業「雙錄」,是在2017年11月1日起實施的。根據《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規定,除電話銷售業務和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之外,人身保險公司在相關情形下銷售保險產品的,要對銷售過程關鍵環節以現場同步錄音錄像的方式予以記錄。

這些情形主要是三種,一是通過保險兼業代理機構銷售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人身保險產品,包括利用保險兼業代理機構營業場所內自助終端等設備進行銷售;二是通過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以外的其他銷售渠道,銷售投連險產品;三是向60周歲以上的投保人銷售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人身保險產品,都需要雙錄。

本來市場上符合上述三種情形的保險產品份額並不大。但2019年,江蘇、寧波等地將「雙錄」的範圍擴展,除了中介機構外,所有保險機構銷售一年期以上壽險都要雙錄。

疫情爆發後,全國不少地方的人員流動被限制,面對面雙錄的風險增加。在江蘇,各家保險公司推出無接觸雙錄流程,也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

據了解,無接觸雙錄的操作是營銷人員通過第三方視頻向投保人介紹保險屬性、保險責任等內容,並把這個過程錄製下來,錄製過程中除了投保人認證合一外,還需要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同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此前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曾建議,政策上考慮在減少人員接觸的情況下,淡化雙錄的要求。雙錄增加了投保人和公司成本,不利於業務發展,現在可能對業務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保護消費者有很多選擇,雙錄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政策應需要考慮到公司以及消費者因此增加的成本。

改善線上化經營效果

疫情爆發後,保險公司紛紛推動客戶運營和銷售轉至線上化,但事實是,很多工作並沒有準備好。

為保險公司提供技術服務的一位人士表示,未來在全國範圍實施全業務雙錄是監管趨勢,但「雙錄」本身是一個技術問題,疫情的出現,讓大家再次發現,保險公司科技水平還跟不上要求。

據了解,去年江蘇實行全面雙錄後,各家保險公司都紛紛採購或開發保險智能雙錄軟體。現在壽險公司雙錄面臨的問題有,不支持遠程雙錄、需要代理人朗讀、需要多個手機或準備很多紙質資料、不能實時質檢或質檢反饋慢等等,影響了客戶體驗。

國內資深的個險營銷培訓師鄭榮祿表示,這次疫情倒逼保險公司從總公司到支公司都轉到了線上,但這是被動上線而不是主動改變,大多數人的線上經營水平並不高。

他表示,線上經營有三要素:連結、價值觀、內容。卓越的保險經理人應該從容淡定,認識線上經營的樂趣,長期做才會起變化。

他呼籲,應該要對線上經營有合理預期。「恨不得開一個會增到多少人,做多少業績,恨不得從早到晚什麼會都開,早晚把大家逼上焦慮之路。把短期應急手段轉變為常態化,才是線上運營的關鍵。」

相關焦點

  • 如果全國實行保險業務全面雙錄,我們還能「活下來」嗎?
    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保險公司科技賦能的步伐趕不上監管的要求,監管再次給保險公司調整的時間。2017年11月起,銀監會要求全國實行特定人群(60歲以上)、特定地點(銀行)購買保險需要雙錄。這並沒有引起保險公司足夠重視,大部分保險公司採取「規避」的方式。直到2019年10月起,江蘇實行全方面雙錄。各家保險公司都紛紛採購或開發保險智能雙錄軟體。
  • 保險業出臺「雙錄」斬斷保險銷售無證可查的難溯之路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銷售關鍵環節的「雙錄」,在一定程度上可操作性較強,能為日後的保險糾紛起到積極作用。與銀行、證券相同,保險業實施「雙錄」,短期內可能會給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帶來諸如技術成本增加、第三方渠道不予配合等問題,實際操作起來仍存在一定難度,甚至可能會對銷售業績造成一定影響。但長期來看,將大幅提高保險監管部門投訴處理效能,提高消費者保護工作水平。
  • 保險"雙錄"新規落地:銀保渠道就位 保險公司執行滯後
    所謂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是指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通過錄音錄像等技術手段採集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的方式,記錄和保存保險銷售過程關鍵環節,實現銷售行為可回放、重要信息可查詢、問題責任可確認,通常稱為「雙錄」。  險企、銀行和保險中介公司執行情況如何?《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調查了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以及多家保險公司、保險專業中介公司。據了解,大部分銀行網點都已經實施專區「雙錄」。
  • 創新AI遠程雙錄 助力保險展業戰「疫」
    疫情當前,保險行業紛紛響應國家號召,積極開展遠程展業。在人壽保險業務場景中,如何在「零接觸」的情況下有效隔離人群、並在符合監管要求的情況下開展雙錄業務,成為眾多企業當下所面臨的棘手問題。作為人工智慧保險業應用的先導企業,思圖場景創新推出 「AI遠程保險雙錄」系統,並在疫情期間以SAAS服務模式免費提供給金融企業使用。
  • 11月1日起辦理保險需「雙錄」 保監會要求落實至兼業代理機構和...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此前在廣東地區,「雙錄」已在銀行代理渠道進行試點,保險公司對此已有一定的經驗積累,本次在其他銷售渠道進一步普及「雙錄」,這肯定會帶來險企技術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上升,但由於大部分成本是一次性投入,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影響有限。
  • 買保險,要全面雙錄了!
    10月1日起,在江蘇全省範圍內,通過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和專業保險代理機構、保險經紀機構銷售的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險產品的,都必須在銷售的關鍵環節進行雙錄。雙錄,就是指錄音錄像。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在保險銷售的關鍵環節,需要進行現場同步錄音錄像。
  • 金融界全球保險科技報告案例:有限元AI智慧雙錄系統
    本期案例:《有限元AI智慧雙錄項目》案例簡介金桔保險AI智慧雙錄項目:北京金桔保險經紀公司自身不具備雙錄平臺,之前採用的雙錄系統因雙錄質量不高,人工質檢耗時長、成本高、效率低,且人人雙錄,導致代理人成為投保業務辦理瓶頸,並發量低,
  • 以後不會再有了,保險雙錄來了
    2017年保監會印發的《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指出,除電銷、網險之外,銷售人身保險達成以下條件,經投保人同意,啟用雙錄:1、人身保險公司通過保險兼業代理機構銷售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人身保險產品;2、銷售投資連結保險產品;
  • 銷售保險「雙錄」首日 各家各地實施情況不一
    銷售保險「雙錄」首日,我們問了幾家保險銷售人員,結果…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1日電(畢彤彤)繼銀行理財銷售、證券開戶等業務「雙錄」後,今天(11月1日)開始,保險銷售也正式邁入「雙錄」時代。也就是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通過錄音、錄像等技術手段採集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的方式,記錄和保存保險銷售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實現銷售行為可回溯、重要信息可查詢、問題責任可確認,通常稱為「雙錄」。
  • 浙江麗水:保險「雙錄」有利保障客戶權益
    浙江在線12月19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梁貝貝)為規範保險銷售行為,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此前,原中國保監會已發布《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通知,人身保險公司銷售的保險產品,應對銷售過程關鍵環節以現場同步錄音錄像(簡稱「雙錄」)的方式予以記錄。
  • 規範保險銷售 保監會今起實施「雙錄」制度
    從11月1日起,保監會要求人身險公司的重點業務領域執行「雙錄」制度,即通過對保險銷售過程現場的錄音、錄像,以便於隨時檢查抽查,並在發生糾紛時進行可回溯管理。  在保險業,投訴及理賠糾紛時有發生,有時因當事方證據不足又難以判定。
  • 保險代理人不需實行「雙錄」 客戶信息安全會否受考驗?
    《辦法》和《通知》規定,保險公司通過銀郵等兼業代理機構銷售長期人身保險、通過其他渠道銷售投資連結保險和向60歲以上人群銷售長期人身保險時,應對銷售過程中關鍵環節開展現場同步錄音和錄像。同時,針對不同的人身險產品,保險銷售人員應在「雙錄」過程中使用不同的規範用語。
  • 保險業「雙錄」實施在即,你該怎麼辦?
    【IT168 資訊】7月10日,保監會發布了《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對市面上主要的險種如重疾險、分紅險、萬能險的銷售進行「雙錄」,即錄音錄像,各家保險公司和銀行等中介機構,在業務系統、人員培訓、硬體設備上做好準備。該《辦法》將自今年11月1日起開始實施。
  • 馬上金融打造智慧雙錄服務平臺
    智慧雙錄平臺提供移動端SDK、H5集成等能力,使平臺用戶能夠利用移動端設備,在選購金融產品的過程中,自助式地完成錄製音視頻、身份認證、風險揭示、電子籤署協議等一體化的整個認證留檔過程,改變了傳統的雙錄體驗,顯著提升了雙錄的效率。
  • 理財銷售「雙錄」新規出爐 信託公司參照執行
    對於部分「雙錄」硬體設施及人員配備尚未跟上的信託公司及代銷金融機構來說,尚有兩個月的改進時機。   信託公司   推薦自主錄製視頻   8月23日,銀監會網站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專區錄音錄像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銷售專區錄音錄像(簡稱「雙錄」)。
  • 雙錄是什麼 有何意義
    其中之一就是雙錄這個環節越來越複雜了。很多投資者常常表示不理解為什麼信託經理一定要堅持籤約過程中執行「雙錄」程序,我們經常聽到投資者抱怨「多此一舉」、「太麻煩」、「沒必要」。其實執行「雙錄」程序並不僅僅是信託公司的要求,更是監管當局的硬性規定,而這項規定,實際上是出於保護投資者自身利益的考慮。
  • 「雙錄」新規實施前夕保監會再念緊箍咒
    (原標題:「雙錄」新規實施前夕保監會再念緊箍咒 細化保險銷售過程可回溯要求)
  • 買理財產品要"雙錄" 不會扯不清了
    但7月1日起,重慶各家銀行都開始了理財產品銷售「雙錄」(錄音、錄像)工作。在過去的幾天裡,一些市民在銀行購買各類理財產品時,都會發現旁邊有攝像機在進行錄像。昨日,記者走進銀行,「零距離」接觸了這套雙錄系統。那麼,雙錄究竟會給市民的投資理財帶來什麼樣的新變化呢?
  • 保險業「雙錄」即將開始 了解這些再不用擔心被誤導營銷
    懷化新聞網訊 為規範保險公司的經營銷售行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中國保監會於2017年6月28日頒布了《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要求從11月1起開始施行「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即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通過錄音錄像等技術手段採集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的方式(即「雙錄」)
  • 保監會要求保險銷售執行「雙錄」制度 他國保險如何買賣
    央廣網北京11月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在人身保險市場,銷售誤導往往成為重災區。從11月1日起,保監會要求人身險公司的重點業務領域執行「雙錄」制度,也就是說,保險銷售過程現場要進行錄音、錄像,以便隨時抽查,並在發生糾紛時進行可回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