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理財產品要"雙錄" 不會扯不清了

2020-12-23 華龍網

重慶晨報記者零距離見證理財產品雙錄系統。記者 平索茜 攝

近年來,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和代銷產品發展較快,產品種類逐步增多,規模不斷擴大,部分商業銀行在理財產品和代銷產品業務中出現了信息不透明、風險提示不到位,甚至誤導銷售、未經授權銷售、私自銷售以及風險責任不清等問題。而出事後,銀行與消費者往往雙方各執一詞,說白了就是沒證據,扯不清。

但7月1日起,重慶各家銀行都開始了理財產品銷售「雙錄」(錄音、錄像)工作。在過去的幾天裡,一些市民在銀行購買各類理財產品時,都會發現旁邊有攝像機在進行錄像。昨日,記者走進銀行,「零距離」接觸了這套雙錄系統。那麼,雙錄究竟會給市民的投資理財帶來什麼樣的新變化呢?

體驗購買理財產品的過程全部記錄

雙錄是怎麼運作的?其效果如何?銀行工作人員如何操作?客戶體驗感如何?建設銀行重慶觀音橋支行營業部客戶經理宋小波為記者進行了演示。他打開工作電腦界面進入雙錄系統後,點擊了「運行提示信息」,這時,就出現了一套客戶基本信息填寫表,在錄入證件名稱、號碼及客戶姓名後,還需錄入銷售理財產品種類、類型、發行公司名稱及客戶購買金額等。然後,這才開始為客戶介紹相關理財產品。而當客戶經理為客戶介紹產品時,旁邊的那套錄音錄像設備就開始運行了。

記者注意到,在這個過程中,包含了對理財產品的各種風險提示、對客戶的風險評估以及對客戶在理財產品投資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各種問題的詢問等內容。而對於投資者來說,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清楚了就說「是」,不清楚馬上就問,然後由客戶經理進行解答。一般銷售產品和介紹的過程大約在10分鐘。宋小波說,這個系統要求對問題的解答符合相關標準,由於以前習慣了用一些通俗的話跟客戶解釋,現在還有些不適應了,不過行裡每天會組織培訓。

觀音橋支行營業部網點相關負責人表示,從7月1日開始,他們每一筆理財產品的銷售都有嚴格備案,雙錄能對工作人員的銷售行為起到約束作用,使客戶在完全了解金融產品的成本、收益、風險等信息後,再做出理性投資選擇。

客戶現在比以前知道得更詳細了

在工行某網點購買理財的張鳳坤先生已年過六旬,他說:「這次來買理財產品,感覺有點不一樣了,工作人員的語速變慢了。說實話,以前我只看理財產品到期能收到好多錢,還真的不曉得買的什麼東西,只是覺得大銀行放心點。這回我曉得了,更放心了。」

市民餘先生在交行楊家坪某支行購買理財產品後告訴記者:「說實話,我還有點不太自在。一個攝像頭對著你,感覺像直播一樣,有點不舒服。不過後來銀行客戶經理解釋清楚了,我也覺得這樣不錯,以前花幾十萬都不知道買的什麼東西,就一張蓋了公章的紙,現在清楚明白了,以後就算出了問題也能尋根問底。」

隨後,記者又隨機採訪了多位在各家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市民,發現無論是大中小銀行,都進行了雙錄。

銀行員工有了這個系統省心不少

「終於來了!等了好久!說真的,有這東西確實太省心了!」某國有行楊家坪支行理財經理劉先生對記者感嘆道,雖然有同事反映使用這套系統有點麻煩,使銷售時間變得更長了,不過,現在麻煩一點總比以後扯皮好。

劉先生隨後說起他印象中的一件扯皮事。去年3月,有一名購買了銀行保險的客戶來找到他,要求退2008年購買的一份10年期的保險產品,客戶說他先後一共繳了10萬,但劉先生算出來的退保加分紅卻只有8.3萬左右,「這下那位客戶不幹了,在我辦公室大吵大鬧,說2008年時沒跟他說清楚,一定要退10萬,而且還要加上這7年的利息,場面很尷尬。」

業內人士提醒在雙錄區域內籤合同

某資深業內人士對雙錄的評價是,可以杜絕個別銀行工作人員有意弱化風險、誇大收益、胡亂承諾等現象,對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很大的保障力度。他認為,雙錄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而是事關銀行服務形象和金融消費者權益的大事,「我認為銀行與金融消費者雙方都應當以積極心態面對這個事,把雙錄當成一項金融使命來看待。」該人士還提醒消費者,既然有了這套系統,市民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就一定要按照這個程序來做,一定不要在銀行外面或雙錄系統無法覆蓋的地方籤合同,以免惹出不必要的麻煩。記者 吳黎帆

相關焦點

  • 買了800萬理財產品後 券商說:雙錄沒成功,重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最直接的就是雙錄帶來的工作量明顯上升,還有系統出錯帶來的各種無奈。  而在投資者這方面,也是各種抱怨聲不斷,不僅辦理業務時間拉長,甚至按程序下完單了還被券商說交易無效,重新來過。那麼,這又是咋回事呢?  雙錄沒成功,下單後又取消  對於券商來說,7月4日算是適當性新規正式實施後的第二個工作日。
  • 理財銷售「雙錄」新規出爐 信託公司參照執行
    具體而言,「雙錄」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營業場所銷售自有理財產品及代銷產品時,應設立銷售專區,並在銷售專區內裝配電子系統,對每筆產品銷售過程同步錄音錄像。而對於信託公司來說,此次《暫行規定》中明確要求,「信託公司及郵政儲蓄銀行代理營業機構參照執行」。
  • 銀監會發布銀行理財「雙錄」暫行規定
    為規範銀行業金融機構理財及代銷產品銷售行為,有效防範和治理誤導銷售、私售「飛單」等市場亂象,切實維護銀行業消費者合法權益,8月23日,銀監會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專區錄音錄像管理暫行規定》,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營業場所銷售自身依法發行的理財產品(以下簡稱自有理財產品)及合作機構依法發行的金融產品(以下簡稱代銷產品),應實施專區「雙錄」管理,即設立銷售專區,並在銷售專區內裝配電子系統
  • 銀監會發布「雙錄」新規 上海先行先試全覆蓋
    原標題:銀監會發布「雙錄」新規上海先行先試全覆蓋  今天,銀監會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專區錄音錄像管理暫行規定》,要求各家商業銀行設立銷售專區,並對自有理財產品及代銷產品銷售過程中,同步錄音錄像,也就是俗稱的"雙錄"。上海的"雙錄"工作從4年前先行先試,目前已經實現全覆蓋。
  • 不會理財的人適合買什麼理財產品?
    看了網上常見的回答,一個基本的前提似乎沒人提起:問問題的人、或者說問題裡提到的「不會理財的人」,是一個怎樣的投資者?他的風險偏好如何?個人和家庭經濟情況怎麼樣?準備長期還是短期投資?投入資金的規模怎麼樣?預期收益率和對虧損的忍受程度如何?
  • 雙錄是什麼 有何意義
    且聽小瑞君為你一一道來~NO1 為什麼要雙錄信託雙錄(即錄音錄像)是銀監會的硬性規定,一方面避免信託公司或者三方理財銷售人員在跟客戶溝通過程中出現虛假承諾、違規保本宣傳的現象,另一方面也是對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產品風險認識的再提醒,其初衷仍然是為了保護投資者。
  • 散莊書苑孔令飛:不會理財的人,適合買什麼理財產品?
    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如果大家手頭有一些閒錢,一定要學會理財要不然錢只會越來越貶值的。當然理財並不是說隨便把錢存在某一個地方就可以,大家一定要有一個計劃,在理財的過程當中要充分考慮收益、流動性以及安全性。那對於不會理財的人來說,如何才能購買到合適的理財產品呢?
  • 哪些理財產品適合不會理財的投資者?
    現在不會理財的人還是多數,但是並不代表他們就沒有一顆想要成功的心,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更加理性地去看待未來的問題,有時候我們正是從不會到會,從不懂到慢慢明了,只不過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不同的投資者也應該保持一份冷靜。哪些理財產品適合不會理財的投資者?
  • 科普貼 | 什麼是雙錄,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不曉得你有沒有這樣一種體驗,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銀行銷售總會帶你到銷售專區購買,標準式服務話術,統一化操作流程,錄音錄像雙向記錄。Emmm……一般這個時候,你算和銀行確認過眼神,成為理財產品的精準客戶了。【答疑解惑,雙錄是何物?】
  • 買保險,要全面雙錄了!
    10月1日起,在江蘇全省範圍內,通過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和專業保險代理機構、保險經紀機構銷售的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險產品的,都必須在銷售的關鍵環節進行雙錄。雙錄,就是指錄音錄像。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在保險銷售的關鍵環節,需要進行現場同步錄音錄像。
  • 恆昌利通公司:銀行理財產品如何識別
    如今面對銀行裡種類繁多的理財產品,很多投資者因為缺乏一定的投資常識而上當受騙。投資者為什麼會上當?最關鍵還是不會區分銀行正規理財產品和虛假理財產品。那麼如何識別銀行理財產品的真假?今天小編整理了以下投資理財產品所需了解的常識,供投資者參考。
  • 銀行理財產品可以買,但要對自己有正確評估,躺著賺錢是不可能了
    打破剛性兌付從17年11月發布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的第十八條的內容描述來看,理財產品將不具有剛性兌付的可能。在以往的理財產品中,大多數能盈利的情況下是沒問題。很多沒有盈利的,只要銀行有實力,也會通過自己的辦法進行補足收益。這樣就造成了,大家都以為買的理財產品都是只賺不賠的。
  • 有人提前做好雙錄都沒搶到 這個理財產品長啥樣?
    來源:東方財富網2020年出爆款產品的不光基金,還有保險!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12月8日,招商銀行銷售的一款由泰康資產管理的泰康人壽投連險,40億元額度,僅半天即告售罄。還有人儘管提前在招行做好了雙錄等預備工作,但當天還是沒有搶到額度。
  • 保險"雙錄"新規落地:銀保渠道就位 保險公司執行滯後
    某股份制銀行工作人員明確告知,只要在銷售區內購買理財產品或者代銷的產品,都必須要先進行「雙錄」  ■本報記者 彭 妍  古語有云「口說無憑,立字為證」。二是通過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以外的其他銷售渠道,銷售投資連結保險產品,或向60周歲(含)以上年齡的投保人銷售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人身保險產品。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多家銀行調查發現,大部分銀行網點都已經實施專區「雙錄」,即設立銷售專區並在銷售專區內裝配電子系統,對自有理財產品及代銷產品銷售過程同步錄音錄像。並且,大部分銀行網點都要求先進行雙錄再購買理財產品或者同步進行。
  • 比財買理財產品像網購一樣便捷
    銀行理財產品也是同理,目前規模達到30萬億的銀行理財產品說到底是剛性兌付的標準理財產品(專業名詞叫固定收益理財產品),以前理財用戶需要在銀行櫃檯買,排隊時間長,不方便,現在可以足不出戶地在直銷銀行買了。
  • 警惕這類銀行理財,可能是「假理財」
    羅某因為自己債務還不上,於是打起了客戶資金的主意,在2012年~2019年間,羅某通過偽造假的委託協議,使用銀行作廢公章等手段,名義上推薦用戶買理財產品,實則騙取用戶資金打入了自己個人帳戶。為了維持這個騙局,他也會支付用戶高額的本息,直到2019年他無法償還了,這個 「龐氏騙局「終於敗露。有銀行工作人員推薦、有委託協議、加蓋銀行印章,竟然也被騙了???
  • 如果全國實行保險業務全面雙錄,我們還能「活下來」嗎?
    2、全面雙錄來臨,我們該怎麼辦?不支持遠程雙錄、需要代理人朗讀、需要多個手機或準備很多紙質資料、不能實時質檢或質檢反饋慢等。如果是這樣的系統,客戶的體驗感能好嗎?代理人業務效率能高嗎?4、3.0智慧雙錄時代來臨雙錄產品經歷了1.0線下雙錄和2.0遠程雙錄,即將步入3.0智慧雙錄新時代。有限元接駁行業發展,順勢推出得助AI智慧雙錄。通過引入10餘種自研AI算法,整合數十項雙錄功能,適用於全金融展業場景。
  • 5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買什麼理財收益高?
    很多投資者手上攢有一筆存款後,就會考慮通過理財方式實現資產增值。選擇理財產品是,除了產品風險外,投資者最關注的莫過於理財預期收益。那麼如果有五萬,個人投資理財一年預期收益多少呢?買什麼理財收益高?一起來做一下個人理財分析!
  • 信託產品怎麼買?這些問題一定要看!
    《資管新規》中規定,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只資產管理產品不低於一定金額且符合下列條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家庭金融淨資產不低於300萬元,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
  • 買銀行理財產品,新手應該如何進行選擇?
    從來沒有買過理財產品的投資者,總是會擔心被欺騙,如果手中購買的產品沒有賺錢該怎麼辦呢?等等問題讓投資者唯唯諾諾不敢下手,實際上投資渠道只要是正規的,投資者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來進行選擇即可。買銀行理財產品,新手應該如何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