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微塾】格律詩寫作之立意

2020-12-14 騰訊網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詩詞微塾

格律詩寫作之立意

一、立意的重要性。

寫好一首詩(詞)的關鍵是情、意境和立意。尹俊認為,「情是詩的基礎和支柱,情乃詩之魂,無魂則是殭屍;意乃詩之骨,無骨則不成體態」。注意這裡的詩包涵詞。情是詩之根,無情則無詩。寫詩不但要情,而且要有激情、真情,如此才能寫出好詩來。意境:是形象,是生動美,鮮活美,是詩味。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指出:「詩詞以境界為最上。至煉意則未必知也。故知煉意者可與言詩。」就是說,作詞的高手必是要練意境,詞格和字句都在後面,你的字句再好,沒有好的意境,也是不行的。這些名人的高談,足可以見其立意之重要了,這是立意的重要性。所以說,寫詩不但要情,而且要有激情、真情,作詞的高手必是要練意境,詞格和字句都在後面,你的字句再好,沒有好的意境,也是不行的。

二、淺談怎樣立意

歷來詩論者提出的立意標準和要求很多:有境界則成高格,自有名句。那麼「意」又是什麼呢?意:就是思想,就是詩的主題。

鄭邦利指出「人云詩詞有三柱:即情感構成詩之魂,思想構成詩之骨,意象構成詩之象。詩之有情感、有思想、有意象,猶人之有魂、有骨、有貌」。所以寫詩必先立意。必先立好意。煉詩必先煉意,修改詩必先修改立意。由此看來,立意至關重要,它甚至可以決定一首詩的存亡絕續,非比一般。(注意這裡的詩包涵詞,下面就不再提示了。)

杜牧在《答杜充書》說:"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採章句為之兵衛」。意:意義,即現在所說的思想內容。氣:氣勢。兵衛:衛兵。這幾句話的大意是:寫文章應以思想內容為主,以貫通全文的氣勢作為輔助,以好的文辭章句作為它的衛兵。也就是說,一篇好的文章,應該有好的內容,好的氣勢,好的文辭。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意,其次是氣,然後才是文辭章句。如果主腦不立,輔佐和兵衛也就沒有了著落。

王夫之說:「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意思是:無論詩歌還是長篇文章,都以「意」(主旨)為主,「意」是(詩文的)主帥,沒有主帥的兵,叫做烏合之眾。張其俊在《詩詞煉眼》的「煉意」中指出:「意高則格高,意深則旨趣遠,意雅則情韻超凡脫俗。」清人葉嬌然《龍性堂詩話》說:「作詩高手在煉意,煉格煉詞次之,詞格之煉,人恆知之,「新、奇、高;」「新、高、深」;「高、深、雅;」「新、奇、巧」;「高遠、新深」;「精深、健朗」;「高遠、超逸」等。

「新」與「奇」密不可分,新亦奇,奇必新。「高」與「深」緊密關聯,高包容深,深有助於高。把立意歸納成「新奇」與「高深」來探討,可以簡潔一些。

詩的立意首先要「新」和「奇」,不「新」不「奇」,不能吸引讀者,平淡無奇令人難以卒zú讀,遑論其他。(遑huáng論--不必論及)也就是談不上別的了)

所謂新就是要有新的立意,物情厭舊,筆意喜生;拾人牙慧,為人不恥。

袁枚說:「以出新意,去陳言為第一著。李樹喜指出:「意重在出新,同樣事物和題材的作品,新意往往就是亮點」。尹賢指出:寫詩「要注意避熟趨新。求新求真,始終是一切藝術不懈追求的目標之一」。這裡的熟,就是我們說的熟語,注意避熟。臧克家提出詩要:「思想新、感情新、語言新」。李元洛指出:「不論是佳篇乃至精品,都離不開「新其意境、」「新其想像」、「新其語言」。陳中寅則提倡「求異思維」、「反向思維」、「超前思維」,其他還有「翻案法」等等說法,提法不一,意思相同,都指詩意要新。累見鮮花吐豔,未見陳言流傳。張安民說:「待有新意再賦詩.」所以說:「詩無新意休輕作,平淡無奇莫浪吟。」像大家常說的湊字,儘量不要,當然了,現在寫作業,都在湊字,但是,等你有了不湊的基礎,又有了真實寫作的衝動,那你寫出來的東西就不一樣了。寫詩要認真煉意,不僅要煉「深」意,而且要煉「新」意,才有韻味。

再說「奇」。奇:是新奇、神奇、奇趣、奇妙之奇。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蘇軾說:「詩以奇趣為宗」。奇趣,是因有奇,才有趣;奇與趣相連,趣與味相連,奇趣即味,味即詩。一字之奇便可使境界全出。如:「紅杏枝頭春意鬧」之「鬧」「「雲破月來花弄影」之「弄」就是一個奇字。所以詩有神奇美之譽。如詩仙李白,詩鬼李賀就有不少神奇美的詩篇與佳句。

再談立意的「高」和「深」。「高」與「深」相互包容,互為依存,相互促進,互為裡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很重要。

先談立意高,其涵義有二。

一是指詩詞的思想境界高。

也就是必須具有愛國主義的偉大思想和高尚的情操,及熱愛人民,關心群眾疾苦的博大襟懷等高貴品質。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還有陸遊的《示兒》「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吉鴻昌臨刑時,以大地作紙,用**作筆,為我們書寫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等等這些,都是光昭日月,擲地有聲的不朽詩篇。

二是藝術境界高。

舉兩例:

1、欲飛還斂,欲露還藏。比如辛棄疾的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就是藝術境界很高的一個範例,可謂精彩之至。這裡「欲說」、表明胸中塊磊,不吐不快;「還休」,他的憂國憂民思想不容說得,只好對今天的天氣哈哈哈了。最妙的是末句「卻道天涼好個秋」一語,此乃「欲說還休」的最佳註解。剛說「欲說還休」,卻不直說出原因,而一下卻跳到「天涼好個秋」去了,直是「顧左右而言他」之意。奇特跳躍,出人意表,引人遐思。比直接批判南宋偏安小朝廷苟且偷安,不思收復失地的效果,不知好到多少倍,真是風流千古,妙不可言,韻味無窮的絕妙好詞。

同樣是批判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方式盡可不同。林升的「暖風燻的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是直接批判。李清照的《絕句》(項羽):「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作者是影射批判。辛棄疾的《採桑子》下闋是「欲飛還斂,欲露還藏。」作者是欲擒故縱批判。以上批判的方式不同,各臻妙境。但辛詞構思別致,亦莊亦諧,頗富情趣,使人喜愛,因而更具韻外之致。

2、包孕豐富,意函多層。如杜甫的詩《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這首詩的頸聯:「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就意涵八層(上下聯各四層),一層:常年作客在外苦,有家歸不得更苦;二層:秋天作客苦,秋風瑟瑟,觸景添悲。三層;在離家萬裡的秋天作客更苦,正是:極目鄉關何處是,萬裡悲秋倍添愁。四層;懷愁登臺苦,居高憑遠,觸景傷懷。五層:滿懷艱難苦恨獨自登臺更苦,憂國懷鄉,思念親人,情何以堪!六層:抱病登臺苦,集國破家亡,疾病於一身,焉得不苦。七層:百年多病獨登臺更苦,長期艱難苦恨誰為分憂。八層;百年指一生。根據杜甫當時的情況真是萬苦千愁。然而能在一聯中包涵八層意思,確實是古今罕有,所以有人把此詩譽作千古第一律詩是很有道理的,當是立意高的又一典範。

最後談「深」。「深」指含蓄雋[jùn]永,蘊籍豐厚,藝術高超,精湛,使人回味無窮。

下面也舉兩例

1、含蓄蘊籍。

一般說來,詞貴含蓄曲折,含蓄曲折乃詩詞之大美。司空圖《詩品》說:「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斯謂含蓄之善品矣。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所說的「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亦是此意。丁芒說:「詩作多義解,詩無達詁gǔ,其實就是多用暗示、象徵手法達到含而不露,這才是詩的最高境界。」如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平常百姓家。」詩人以燕子之主人的變換,描寫了時代變遷,王侯第宅成了普通人的家的住處,以婉曲的構思,表達了那種深沉的歷史感與滄桑感,沒有一句議論而感慨無窮,含蓄雋永,耐人尋味,被公認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千古名篇與典範,真可謂盡得風流者矣。

2、複合運筆。石理俊在《複合運筆——詩詞審美小札zhá》中例舉的李清照的「綠肥紅瘦」,即是享譽千古的藝術修辭美的光輝典範。藉助高人石文之的解析:「綠、紅」以色代葉、花、借代;以形容動物的肥瘦來形容植物,移就;「綠肥」與「紅瘦」對偶作對比。而且種種修辭元素,一經形成「綠肥紅瘦」便產生質的飛躍,出現嶄新的詩意。不僅如此,它反映出經風歷雨中此長彼消事物的運動與變化,「綠肥紅瘦」是對立統一的新鮮、獨特的形象,這詩句閃爍著自然辨證法的光輝,這可謂藝術修辭的千古絕唱,真可謂高之又高了。我國是詩詞大國,詩詞之鄉,古往今來名句佳章極多,上面所舉數例只是說明立意必須「新、奇、高、深」,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不能一一拿來描述。至於修辭的暗示、象徵、反常得趣等,我們這裡就不多說了。

本文轉載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詩詞微塾」格律詩寫作之修辭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詩摘詞選投稿郵箱mm0127m@163.com詩詞微塾詩詞微塾格律詩寫作之修辭毛澤東詩詞中的"黃鶴"、"黃粱"、"鯤鵬"、"不周山"、"霸王」「東臨碣石"、"神女"、"吳剛、嫦娥"、"華佗"、"九嶷山"、"陶令"等,都是用典之例。用典需要貼切,忌生僻,忌晦澀,也忌堆聚。此外,還有對比、設問、反問、雙關、嵌字等修辭方法,在詩詞中也常可見到,在此不再一一介紹。詩詞是語言藝術。詩詞寫作的過程,說到底就是語言的斟酌、推敲的過程。
  • 【詩詞微塾】格律詩入門途徑
    詩詞微塾 格律詩入門途徑 詩是一種文學體裁 唐詩宋詞,詩律之工,音韻之秀,鍊句之縝密,意境之深構,實為中華詩詞之登峰造極!格律詩以獨特的韻律美、意境美、對稱美、簡潔美,成為中華文化瑰寶中的明珠,並在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傳承和發揚。
  • 【詩詞微塾】格律詩之聲律
    詩詞微塾 詩詞微塾 格律詩之聲律 但由於仄聲字之間尚有上、去、入之分,所以問題不如連用三個平聲字嚴重,詩家並不絕對禁止,唐人也屢有在句末連用三個仄聲字的。 三平調 詩律術語。詩家的一種禁忌。指近體詩不論五言句或七言句,其句末不宜連用三個平聲字,否則即成三平調,需要改動。
  • 「詩詞微塾」對聯的詞性(上)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詩摘詞選投稿郵箱mm0127m@163.com詩詞微塾對聯的詞性(上)詞性即詞的特點。同詞性即劃分為同一特點的詞類。如:虎賁三千,直掃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堯舜之天這個就是代名。「九」和「五」,本為《易經》中的兩個卦位名。《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術數家釋為人君之象。後即以「九五」指帝位。
  • 詩詞寫作常識:格律詩的基本格式及平仄要領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巷,這是我們《格律詩詞創作精講,玩轉格律詩詞》課程的第一章內容。基於大家對格律詩詞的熱愛,詩巷特開設了本專欄課程,我們將全面、系統地講解格律詩詞,從律詩、絕句到詞逐一展開;希望能夠幫助欲學寫格律詩的朋友正確入門,力爭做到不但要學會、還要寫好格律詩詞。歡迎加入詩巷,帶你玩轉格律詩。
  • 詩詞寫作入門:幾分鐘教你搞懂格律詩的押韻,寫詩就是這麼簡單
    大家好,歡迎來到一號詩巷,這是我們《詩詞聯寫作精講,帶你快速入門》 課程的第十一章內容。>今天這一章我們來講解格律詩的押韻及其有關要領總結。我們在前面章節中就說過,格律詩能夠讀起來朗朗上口,主要就是因為遵循了一定的平仄和押韻規律。在格律方面,句內、句間的平仄是格律詩的第一大硬體,那麼第二大硬體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押韻。
  • 【詩詞微塾】對偶,對仗,與對聯
    詩詞微塾 對偶,對仗,與對聯 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可能很難區分對偶句與對仗句及對聯的差異在哪裡,甚至還可能以為是所指同一種形式的句子,現在我簡單的給大家說一下,對偶,對仗,與對聯三者間的相似處和不同處,我給大家看兩組不同的句式大家就會明白了: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詩詞微塾】如何寫好七律
    詩詞微塾 如何寫好七律 七律創作中所謂格律詩潛規則,是指唐宋人不要求的,明清人所制定的規則,因詩詞格律起源於唐宋,而唐宋人又不嚴格要求的,故稱為潛規則罷了。 結構合掌,不是指一聯中上下句的合掌,而是指律詩的相鄰兩聯尤其是頷聯、頸聯這兩個對仗聯之間的句法結構(語法成分)完全相同。結構的合掌,在創作中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尤其是初學者,往往都不注意結構的合掌。
  • 詩詞寫作:格律詩中的押韻規律,平水韻的運用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巷,這是我們格律詩課程的第五章內容,今天我們開始講解格律詩的押韻。格律詩能夠讀起來能夠朗朗上口、帶給我們美的享受,不僅和它精煉的語言有關,更與它的押韻有關。雖然一般的詩歌也講究用韻,但是格律詩卻將「用韻」推上了至高境界,所以格律詩便成就了自己在詩壇的特殊地位。一、關於韻01、本身定義:韻即為漢字除聲母或聲母及介音以外的部分,大家都學過拼音,肯定都懂這個。
  • 【詩詞微塾】詩之八要
    詩詞微塾 詩之八要
  • 格律詩寫作(連載1)引言、平仄
    格律詩寫作(連載1)作者  憑高望遠(謝啟斌) 為回饋《新華詩詞》的廣大讀者,並應《閱讀與欣賞文化沙龍》之邀開展《格律詩寫作》講座,自本期起,將講座內容予以連載。古人有「詩言志,歌永言」之說——《書·舜典》。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流行的詩的定義是何其芳的:「詩歌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它飽含著豐富的想像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語言精煉,音調和諧,有鮮明的節奏和韻律。」這說的是那個時代流行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詩的定義,並且包含著何其芳對詩的形式美、格律美的強調。
  • 【詩詞微塾】詩詞寫作之比興
    詩詞寫作之比興 比興是中國詩歌中的一種傳統表現手法,宋代朱熹比較準確地說明了「比、興」作為表現手法的基本特徵,他認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通俗地講,比就是譬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徵更加鮮明突出。
  • 初學者寫格律詩容易出現的幾個硬傷,能夠杜絕水平就會大幅度提升
    經過千百年的演變,中國詩詞發展成為一種具有音樂美感的格律詩,它代表著中國古代文字藝術的最高成就。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與傳統文化的復興,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喜歡作詩填詞,不少報刊雜誌上也開始發表一些今人的格律詩作品,但是大部分的格律詩卻沒有按照格律詩的規則來寫作,雖然有的詩詞意境極佳,卻因為一些硬傷導致整首詩的水平下降了不止一個檔次,實在是讓人感到惋惜與遺憾的。
  • 律詩和格律詩的區別
    律詩和格律詩的區別關於古典詩詞寫作方面的資料網絡有很多,或許一般都是洋洋萬言的長篇,大家很難有耐心看下去。我隨便就古典詩詞說幾句,對不對的大家再糾正。看來的朋友有可以按格律寫的,也有才接觸不太了解的,所以就低不就高,從最基本的說起。
  • 【詩詞微塾】詩家語的跳躍
    詩詞微塾 詩家語的跳躍詩家語具有跳躍之特性。概因詩之句式因受字數、韻律、意象等因素限制,其構成方式與現代漢語之表達差異甚大,這就是所謂的「詩家語」。 除常用式句外,主要有省略句、倒裝句、意象組合句、和互文句等形式。
  • 【詩詞微塾】格律詩對仗句的運用
    格律詩對仗句的運用 在律詩中,對偶句的位置大多在頷聯、頸聯,首聯和尾聯可用可不用。它是律詩特有的一種語言形式,不僅能使律詩顯得凝練、整齊、勻稱、典雅,而且也是律詩中最精彩的部分,更能展示一個人的學識、修養、胸襟、氣度,可見在律詩中的重要作用非同尋常。
  • 【詩詞微塾】格律詩中的拗救技巧
    格律詩中的拗救技巧 如果仔細看一下前面所舉的近體詩的幾種基本格式,會發現一個規律:在一聯之中,平聲字和仄聲字的總數相等。
  • 詩詞寫作入門(一)押韻
    話說詩詞君從昨晚八點一直弄到十二點左右,結果微信網站掛了,今天補上昨晚的文章。2001年在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出土的古韻書《排字韻》的殘片,其內容與王文鬱的《新刊韻略》完全一致,具有106韻的組織,是更早的206韻的《廣韻》的一種略本。 新韻代表:中華新韻為二十世紀以北京官話為主體之現代標準漢語逐漸形成以後,依照現代標準漢語知音韻結構所整理出之韻母分類,可用於詩詞創作。目前流通數種不同時其制訂的版本,內容有不少差異。
  • 寫作構思之立意與布局
    要求:用規範的現代漢語寫作;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不少於800字。【具體答題思路】:(一)審題立意(定中心):準確(二)謀篇布局(打框架):結構布局(三)落筆行文(成體系)1.標題擬寫2.開頭寫作(鳳頭)3.正文寫作(豬肚)4.結尾寫作(豹尾)寫作構思:一、審題立意:(一)立意的基本要求1.立意要鮮明
  • 格律詩的平仄四大原則 一文搞懂格律詩的平仄
    平仄是格律詩最重要的因素,格律詩對平仄的要求非常嚴格。掌所致格律詩的平仄規定,是學習格律詩寫作的基礎,也往往是學習格律詩寫作最難跨越的障礙。詩人陶淵明一、四聲與平仄四聲,是指漢語中的四種聲調。聲調是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其中,高低和升降是主要因素。古代漢語有四個聲調:平、上、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