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太多孩子!分床的最好年齡到底是幾歲?

2020-12-03 積木育兒

最近,身邊一個媽媽,在為孩子分房的事頭疼。

確切說,從暑期開始她就在忙著跟孩子分房睡這件「大事」了,包括帶孩子布置小房間,挑選小飾品,講故事,說道理等等。

分房第一天,孩子表現得倒也雀躍。很快就在自己房間裡睡下了。

然而,下半夜就醒了。

獨自爬起來,跑到媽媽床頭邊站著,眼淚鼻涕一起下。

自從那天以後,只要媽媽提起分房睡的事,孩子就激烈地抗拒。

如今折騰了幾個月,不僅分房沒分成,反倒孩子看上去愈發粘人了。

這讓媽媽很困惑。

我問,你看起來很焦慮,為什麼?

她解釋道,網上都說了,3歲分床,5歲分房!我家都5歲半了,再不分床是不是就晚了?


這是個很有代表性的問題。

我也不止一次聽到「3歲分床,5歲分房」的說法。

這句話有問題嗎?按說也沒有大問題,但這是有前提的。

如果簡單粗暴地「照本宣科」,不僅可能分睡不成功,反而還可能使得親子關係惡化,甚至損傷孩子的安全感。


前提一:你有沒有給夠孩子安全感

我認識一個男孩,7歲了仍然沒法跟大人分床睡。

為什麼?

看看孩子平日的成長環境就有答案了。

孩子的爸爸媽媽脾氣都不太好。孩子哪裡做得不對、不合大人心意就是一頓批評打罵。

在孩子4歲半時,媽媽又懷了妹妹。

孩子爸爸抱怨:他總是一副「膽小、怕事、看人臉色」的模樣,看著就難受。

孩子媽媽則憂慮地問:孩子看起來一點主見都沒有,這麼大了還動不動就愛哭,粘人,為什麼?

其實,無論是孩子「膽小、沒主見」這件事,還是孩子無法獨立睡覺這件事,都跟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有關(自我力量不足的孩子,很難有力量去獨自面對陌生的人、事以及陌生的環境)。

而要談孩子的自我發展,就不能脫離安全感跟依戀關係。

如果依戀關係不好,孩子的安全感沒有建構起來,那麼他所有的精力都會放在「得到爸爸媽媽(的關注和愛)」這個重點上。

簡單理解,就是一個孩子,他沒吃飽一定會一直喊餓。

一輛小汽車,沒加夠油他就跑不遠。

一個孩子,他的安全感不足,時刻擔心著「被拋棄」、「不被喜歡」這樣的問題,那他的自我意識是無法真正發展起來的,更無法順利地走向獨立。


一位心理學的朋友這樣說過:「從兒童情緒發展的角度,順產的孩子5歲左右分床,上小學前分乾淨;剖腹產的孩子, 7歲左右分床,10歲左右分乾淨。」

分床怎麼還有「分不分乾淨」一說呢?因為分床和分房睡這個事,它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絕對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一般大約要持續一年左右。

為什麼還要分順產和剖腹產呢?因為人們認為,剖腹產的孩子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出生以後對外界的聲響更加敏感,更可能缺乏安全感,故而需要更多的緩衝時間。

我比較認同這個說法。

我家老大就是剖腹產。

儘管我也在他5歲前後,給他備了小房間,但是大部分時候,都是我去陪他睡小床。或者到後半夜,他又從小房間溜回到主臥裡去。

我沒有批評過他,也沒有因為這件事太焦慮。

大約到他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他就再也沒有半夜起床、往主臥跑過了。

而且是他自主決定的。全程沒有任何逼迫或者親子間的撕扯。

結合個人經驗,我想說的是,父母跟孩子分床,不是一下子把孩子丟給黑暗。而是幫著孩子度過獨自睡覺的恐懼。

具體幾歲分床或者分房間睡,並沒有那麼的要緊。

親密關係的養成更重要。



前提二:你是不是真的做好了準備

要想順利跟孩子分開睡,還有一個前提,就是父母本身做好了「分離」的準備。

比如,我身邊有這樣一個反例。

一位女性朋友,她兒子已經三年級,還沒分床。

因為沒法分床這個事,夫妻倆時不時地爭吵。

老公對於孩子媽媽和孩子都有意見。

他一要求分床,孩子就哭鬧。

媽媽心疼孩子,於是就妥協。甚至不惜跟老公分居,把老公擠到睡書房,自己跟孩子睡在大臥室裡。

所以,這個孩子一直沒法獨立睡覺的表象背後,藏著本就糟糕的夫妻關係。

妻子當初就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嫁給丈夫的。

自從生了孩子後,她就把關注全部都投注在兒子身上,並把丈夫排除在自己與兒子之外。

孩子潛意識裡配合著媽媽的需要,黏住媽媽不放。

可是,這樣沉重的關注和愛,孩子哪裡承受得起?這個小孩後來出現了很嚴重的厭學情緒。時常喊「活著沒意思」。只有在跟同齡人遊戲的時候,他看起來才稍微像個正常小孩,找回屬於他的活力。

總之,看起來是睡眠問題,說到底根本還在於這對母子關係太近的緣故。這樣持續的高濃度母子關係,讓親子關係常年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而家庭內部秩序混亂、失衡,孩子又如何能夠真正安心地長大呢?

從這個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到,何時分床這個事本身不會傷害孩子。能夠傷害孩子的,是這個事件背後,父母的狀態、信念都是什麼。

如果父母允許孩子獨立,那麼孩子就能獨立;

如果父母不允許孩子獨立,孩子就很容易成長為無法脫離襁褓的巨嬰。

如果父母自身有問題沒解決,孩子的那些所謂問題,就不過是父母問題的擋箭牌罷了。


我還接觸過另外一個案例。是一位做父親的,他一邊發愁兒子好像總是長不大,一邊又主動縱容10歲的兒子跟夫妻二人擠在一起睡。

了解後發現,父親幼時得到的關注很少。

他像疼愛當年的自己一樣寵愛兒子,一直試著去補償早年的缺失,卻忘了看見眼前的孩子所面臨的真實課題,不是缺愛,而是獨立。

上述這些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分床的具體時間和技巧,其實都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為何跟孩子分開睡這個事,到了你家就成了一個問題?

明明滿足了分床條件,為何夫妻中有一方,遲遲捨不得跟孩子分開?

是什麼賦予了孩子這麼大的能量,去獨自佔有父母中的一方,去把丈夫和妻子分開?

簡言之,分開睡,不僅僅是和孩子分兩張床、兩個房間那麼簡單。

通過這個事,可以觀察到父母有沒有做好準備,放手讓孩子長大;甚至可以體察到這個家庭內部的關係互動模式到底是怎樣的。


最後,關於這個何時分床、分房睡的問題,我還想延伸說一點。

很多家長養了孩子後,都會去學習、去讀很多當紅專家或者紅人分享的育兒知識。大部分人的分享都有其可取性,但也有其局限性。

因為孩子和孩子太不一樣了。家庭和家庭的具體情況也不同。

比如,有育兒書籍上說初生嬰兒應每隔多長時間喝一次奶,你能說這個觀點錯誤嗎?不能說它絕對錯誤,因為它畢竟給家長們提供了一個泛泛的參考作用,不至於新手爸媽在餵養初期手忙腳亂。

但真正執行起來,就需要在按需餵養的基礎上,再去參考這個標準化的餵養提示。

尤其是,如果孩子沒到時間就餓了,或者你餵的時候孩子不肯吃,那麼還是放棄你的固定時間哺乳的原則吧。

否則,這種無視孩子需要的刻板做法,只會造成對孩子的壓迫和不尊重,損壞他們對外部世界的信賴和基本的安全感。

還比如,普遍的育兒觀點會說,孩子8個月的時候應該會爬了。有些商家還會宣傳說,如果你的孩子不會爬,就會怎樣……於是,很多新手爸媽們忙不迭地訓練孩子的爬行能力,還不厭其煩地在寶寶面前擺放一個色彩鮮豔的小玩具,以激發寶寶向前爬行的動力。

這樣做對嗎?從方法層面看,也沒錯。

但真的就有很多家長這樣做了以後,沒有訓練出來爬行表現優秀的孩子,這個時候就開始杞人憂天或者患得患失了,疑惑地問我們:「是不是我家孩子天生缺陷;孩子將來會不會走不穩;不會爬的孩子會不會不聰明?……」

事實是,孩子們的個體差異真的非常大。不少寶寶的表現,根本不像書上所說的,經過鍛鍊就會爬行,他們甚至可能暫時跳過爬這個階段,直接就會走了。

這個時候,父母們反而應該抱著順其自然的思想,放下心理包袱。你可以繼續陪著孩子練爬,但只是為了玩,而不要有那麼強的訓練目的。

因為孩子總是會走路的。


父母過於焦慮,要麼延長這個自然而然的過程,要麼會損害到親子關係。這就得不償失了。

等到孩子長大了,但凡出現某些發展中的問題或者行為問題,那原因就更複雜了。

不僅是孩子內部的生長節奏不同,先天氣質類型不同,家庭內部的氛圍如何、爸爸媽媽之間以及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如何,都會影響到孩子的發展節奏,造成極大的差異。

美國的兒童教育學家迪馬斯•洛佩茲教授在給家長的培訓中,讓家長們做了個雙手籤名對比的小試驗。迪馬斯教授先讓家長用常用手籤名,然後又要求家長用另一隻手再籤一次。兩次籤名對比下來,家長們說,用不常用的手籤字,「十分彆扭,不舒服,還很慢。」迪馬斯教授比喻說:「籤字的手就是教育方式,用了不適合的手,寫出的字一定不好看。」

濃縮成一句話就是,一切外部的理論跟方法,都只是一種參考。我們與其盲目相信他人的成功經驗或設定的所謂標準,不如先學會保持覺察和自我成長,早日找到並學會信任自己做父母的直覺。

你本應該最了解你的家庭,也最應該了解你的孩子。


相關焦點

  • "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多少孩子!分床的最好年齡是"幾歲"
    幾乎一半的孩子是在睡眠中長大的,所以家長總是格外關注孩子的睡眠問題,其中最關心的就要數孩子什麼年齡階段能和家長分開住這個問題了,有人說孩子3歲的時候就要開始分床住,在孩子5歲的時候就要開始分房住;但是有的家長又反應在3歲的時候分床睡,孩子總是哭鬧不止,那究竟什麼時候分開睡才是最好的選擇呢?
  • 「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太多孩子!分床的最好年齡到底是幾歲?
    是呀,有多少媽媽抱著同樣的心態,按部就班的計劃著跟孩子分房睡:想借著分床睡、分房睡,讓孩子更獨立;不想孩子太粘人、太嬌氣,想早點和孩子分開睡;「3歲分床、5歲分房」過了這個年齡就更不好分了;聽說很多媽媽,孩子一出生就要自己睡了……
  • 「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太多孩子!分床的最好年齡到底是幾歲?
    她解釋道,網上都說了,3歲分床,5歲分房!我家都5歲半了,再不分床是不是就晚了?這是個很有代表性的問題。我也不止一次聽到「3歲分床,5歲分房」的說法。這句話有問題嗎?一個孩子,他的安全感不足,時刻擔心著「被拋棄」、「不被喜歡」這樣的問題,那他的自我意識是無法真正發展起來的,更無法順利地走向獨立。一位心理學的朋友這樣說過:「從兒童情緒發展的角度,順產的孩子5歲左右分床,上小學前分乾淨;剖腹產的孩子, 7歲左右分床,10歲左右分乾淨。」
  • 「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無數孩子!分床睡的最好年齡到底是幾歲
    孩子多大開始和父母分房睡最好?這是一個讓很多家長都特別糾結的問題。一方面怕分房睡太早孩子會缺乏安全感,變得敏感脆弱,而且當父母的也會擔心孩子太小就分房睡不安全;另一方面怕分房睡太晚了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
  • 「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多少孩子!孩子最好幾歲和父母分床睡?
    「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多少孩子!孩子最好幾歲和父母分床睡?孩子斷奶,和孩子分床睡可以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難的兩件事情,不僅孩子害怕,家長也頭疼。很多家長想怎麼才能夠陪孩子邁過這個坎?怎麼才能過了孩子心理這一關?孩子最好幾歲和父母分床睡?網上說的「3歲分床,5歲分房」合理嗎?
  • 「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無數孩子!分床睡的最好年齡到底是幾歲
    是呀,有多少媽媽抱著同樣的心態,按部就班的計劃著跟孩子分房睡:想借著分床睡、分房睡,讓孩子更獨立;不想孩子太粘人、太嬌氣,想早點和孩子分開睡;「3歲分床、5歲分房」到底有沒有最佳分床、分房睡的年齡?和孩子分開睡是不是越早越好?怎麼才能讓孩子適應分開睡?今天這篇文章,就給您最需要的答案!
  • 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無數孩子!分床睡的最好年齡到底是幾歲
    畢竟寶媽圈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歲四歲不分房,五歲六歲悔斷腸」。網上也有各種關於分床睡的年齡期限:有六個月,一周歲,還有2歲,3歲,5歲......總之各有各的道理,也有父母會跟著效仿。確實有權威建議過,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和父母同屋不同床,從3、4歲開始可以考慮分房。
  • 你被3歲分床,5歲分房的說法坑了嗎?分房睡的最好年齡是幾歲?
    關於分床分房睡,我聽過幾種說法:第一種:三歲分床五歲分房,超過這個年齡再不分房就晚了第二種:從兒童情緒發展的角度,順產的孩子5歲左右分床,上小學前分乾淨;剖腹產的孩子, 7歲左右分床,10歲左右分乾淨。第三種:都是杞人憂天,過去生活條件差,好多人家就一個炕,全家人都在一起睡,哪個長得不健康了。
  • 3歲分床?5歲分房?黃金分床睡年齡到底是幾歲,選錯很坑娃
    每次讓孩子自己睡,都要大鬧一場,再不半夜的時候就往自己房間跑,這樣一來無論她還是孩子他爸還是孩子每次訓練分床睡都精疲力竭。朋友說都怪她自己,沒有及時的給孩子訓練分床和分房,自己的太心軟錯過了黃金分床睡的年齡!黃金分床睡年齡?這真的存在嗎?
  • 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無數孩子!分床睡的最好年齡到底是幾歲?
    畢竟寶媽圈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歲四歲不分房,五歲六歲悔斷腸」。網上也有各種關於分床睡的年齡期限:有六個月,一周歲,還有2歲,3歲,5歲......總之各有各的道理,也有父母會跟著效仿。確實有權威建議過,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和父母同屋不同床,從3、4歲開始可以考慮分房。
  • 「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多少孩子!孩子最好幾歲和父母分床睡?
    相信大家小的時候都和自己的父母一起睡覺,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想要自己一個人睡,到了現在作為家長的我們也開始煩惱,何時和孩子分房睡,如何讓自己和孩子的心裡都能舒服。孩子最好幾歲和父母分床睡?網上說的「3歲分床,5歲分房」合理嗎?
  • 「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多少娃?李玫瑾:年齡不是唯一標準
    小時候,為了照顧孩子同床睡,等孩子長大了準備讓孩子自己睡的時候,往往沒那麼容易。不少寶媽遵照著「3歲分床,5歲分房」的老說法,但這只是老輩人的迷信傳言,不一定有科學依據。「3歲分床,5歲分房」並不科學,三種危害傷害寶寶,連累媽媽同事小王最近上班總是無精打採、哈欠連連,工作效率也不高,聊天的時候才知道是因為兒子「分房睡」的問題。
  • 「育兒知識」「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無數孩子!分床到底幾歲?
    不知從何時起,育兒界就流傳一種說法:​「3歲分床,5歲分房。」不少父母卻把這種年齡建議當成了鐵律,對照著執行,強制跟孩子分床、分房,生怕錯過這關鍵時間點。結果,不知道坑了多少孩子和家長!孩子確實始終要學會獨立睡覺,可到底在孩子幾歲分床睡最好呢?
  • 「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多少娃!分床睡的最佳年齡到底是幾歲?
    分床分房睡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很多爸媽都會疑問:多大和孩子分床、分房合適?分床/分房,不一定要看年齡孩子多大要分床分房睡,國內外有不同建議: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可以同房不同床,寶寶床可以放離爸媽比較近的位置。
  • 「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無數孩子!到底幾歲分床睡?
    「孩子什麼時候分房睡比較好?」這肯定是每位家長都頭疼的問題。想早點分房睡吧,孩子太小,家長心疼;想晚點分房睡吧,又怕不能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網上也有各種關於分床睡的年齡期限:有六個月,一周歲,還有2歲,3歲,5歲…總之各有各的道理,也有父母會跟著效仿。但這只是一個參考,大家千萬不要根據年齡一刀切,要找到適合娃的分房年齡段才是最好的。
  • 「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無數孩子!分床睡的最好年齡是幾歲?
    畢竟寶媽圈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歲四歲不分房,五歲六歲悔斷腸」。網上也有各種關於分床睡的年齡期限:有六個月,一周歲,還有2歲,3歲,5歲......總之各有各的道理,也有父母會跟著效仿。確實有權威建議過,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和父母同屋不同床,從3、4歲開始可以考慮分房。
  • 「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不少孩子!分床睡的最好年齡是幾歲?
    最近,朋友阿文正在為了和孩子分房睡,做著艱苦卓絕的戰鬥。阿文眼瞅著孩子已到了四歲年紀,擔心再大點就更不好分房睡了。想著長痛不如短痛,就趁著天涼快些,趕緊給娃安排上了。剛開始感覺還好,阿文陪著娃看故事書,把孩子給哄睡著了。阿文出於擔心,整夜開著電話語音放在孩子床頭的,想著孩子哭鬧時,她可以第一時間聽到趕過去。
  • 「3歲分床,5歲分房」,坑害了多少父母和孩子!幾歲分床睡最好?
    不想以後孩子變得太嬌氣、太粘人,就儘快的讓孩子單獨睡。「3歲分床、5歲分房」這種思想讓一些家長覺得過了這個年齡再分床就不好了。其實我們回想一下,分床、分床睡真的有最佳時間,最佳年齡嗎? 3歲前分房睡會損害孩子的安全感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個講座上講到過:為什麼3歲以內的孩子必須跟媽媽睡?
  • 「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無數孩子!分床睡最好年齡到底是幾歲
    「都說三歲分床五歲分房啊!可是不分等孩子大了就更難了!」「越早分房的孩子單獨的性越好。」「要早點分房睡,不然孩子會性早熟。」連是被一些無悔責任的文章歪曲了,而急著分房,結果孩子整日晚上11點哭,對小夥伴們本身都是種忍受。
  • 「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無數家長孩子!幾歲和娃分床睡最合適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從孩子出生後,就一直依賴在家長的身邊,而多數孩子喜歡在父母身邊睡覺,這樣比較有安全感,但是孩子終究是要長大的,不能一直和父母睡,有的說孩子應該「3歲分床、5歲分房」,可是最佳的分床年齡應該在什麼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