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聲書市場的最新數據來了

2020-12-22 澎湃新聞

美國有聲書市場的最新數據來了

2020-07-11 1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出版人都愛看的 出版人雜誌

美國有聲書出版商協會(APA)近期發布了2020年度報告。報告顯示,美國有聲書在2019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6%,達到12億美元,已經連續8年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同時,2019年有聲書的新書數量比2018年增長了18%,24家主要出版商共出品了6.03萬種新書。

「短視頻」更受青睞

除了最新銷售數據,2020年有聲書報告也揭示了用戶消費行為的變化趨勢。調查顯示,在美國,18歲以上的有聲書用戶年人均聽書的數量從去年的6.8本增加到8.1本。聽書與傳統的老年讀者群體「解除綁定」的趨勢愈發明顯,有更多的年輕讀者投入有聲書的懷抱。在經常聽書的有聲書用戶中,有57%的年齡在45歲以下,而在2019年這一數字為51%。

最受歡迎的有聲書種類沒有變化,仍然是懸疑、驚悚小說。有37%的受訪者「聽的最多」的是這一類有聲書。這一數字相比2018年的27%和2019年的31%也有不小的增長。

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牌作家親自為作品「發聲」往往成為有聲書推廣的噱頭。但是本次調查發現這種做法也許得不償失。有聲書用戶更看重有聲書的配音質量,無論非虛構還是虛構類讀物的消費者都傾向於專業配音的聲音,而不是由作者本人親自播講。

2019年,湯姆·漢克斯、梅麗爾·斯特裡普等著名演員

曾為《荷蘭之家》《夏洛的網》等有聲書配音。

報告也揭示了一個巨大的「短音頻」市場。43%的有聲書消費者更傾向於購買總時長在一至三小時的中短篇有聲書,而非動輒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的鴻篇巨製。中長篇有聲書意味著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相比之下,「短音頻」無疑更有靈活性。

科技仍然是有聲書市場增長的最大推手。在本次調查中,60%的受訪者擁有智慧型手機、智能音箱等智能設備。同時,46%的智能設備擁有者曾經使用該設備聽過有聲書,而在2019年,這一數字只有31%。此外,最重要的聽書場景仍然是「車上」,但是聽書頻率最高的場景是「在家中」,這也顯示了有聲書正從一種移動閱讀的方式向日常閱讀轉變。

聽書消費習慣不斷強化

自APA的有聲書年度報告發布以來,有聲書銷售額已經連續8年實現兩位數的增長。APA研究院聯合主席、西蒙與舒斯特有聲書公司總裁克利斯·林奇(Chris Lynch)在聲明中稱讚這是「非凡的成就」。在今年的報告中,有超過50%的有聲書用戶表示他們有了「新的時間」來聽有聲書,從而消費了更多有聲書。這顯示聽書的閱讀習慣已經形成。林奇也表示,「消費者的聽書消費習慣不斷強化,無論是聽書的數量還是在有聲書上花費的時間都一直呈現高速增長的趨勢。」

本次調查由APA委託InterQ等研究機構於今年春季完成,包括有聲書出版商和消費者兩個調查板塊。其中前者的數據主要基於美國24家主要有聲書出版商,包括Audible、阿歇特、哈珀·柯林斯、西蒙與舒斯特、麥克米倫和企鵝蘭登書屋。

END

原標題:《美國有聲書市場的最新數據來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有聲書市場或成下個「藍海」
    原標題:國內首部紙電聲同步出版的圖書《AI迷航》上市後爆紅引發業界關注有聲書市場或成下個「藍海」1 2016年到2018年是有聲閱讀市場發展較快的三年,有聲書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為《餘罪》《清明上河圖密碼》等暢銷書很早便試水紙電同步,今年最新的紙電同步案例是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新書《刺殺騎士團長》和知名演員王俊凱的新書《十九歲的時差》。紙電同步的流行標誌著電子書市場的成熟,而當下市場嗅覺靈敏的出版機構已經瞄向下一個高速增長的藍海——有聲書市場。
  • 全球有聲書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前景分析
    美國有聲書市場情況  美國有聲書市場每年由音頻出版商協會(Audio Publishers Association,APA)幫助整理和公布產業數據。2015年7月發布的美國有聲書市場2014年數據表明,美國有聲書市場估值達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5億元),較2013年增長13.5%,單位銷量同比上升19.5%。
  • 2016美國出版業:電子書發展放緩 有聲書強勢崛起
    2016年美國傳統出版業的總收入為143億美元,比2015年的152.6億美元下降6.6%。 從分類數據中可以看到,美國的紙質書市場依舊繁榮,電子書發展趨勢放緩,有聲書的崛起勢頭依舊很猛。雖然不是全部的數據,不過美國主要的傳統出版商基本囊括其中,因此這些數據也基本能看出美國傳統出版業的整體狀況。
  • 金庸作品有聲書銷量大增,有聲書市場井噴發展
    京東大數據顯示,從10月30日19點開始,金庸作品銷量一路直上;到20點時較29日增長超過120倍。而噹噹數據表明,36冊《金庸全集》於19點開始下單量大幅上漲,到31日零時環比前一日增長超350倍。澎湃新聞記者還觀察到,除了傳統紙質書銷量上升,金庸作品的有聲書銷量也直線提升。
  • 對話阿丘:揭開有聲書的神秘面紗
    以美國為例,根據美國有聲書出版協會(APA)最新公布的數據,2018年全美有聲書的銷售收入達到9.4億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長24.5%,50%的12歲以上美國國民聽過有聲書。而放眼國內,據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8 年我國成年國民的聽書率為 26.0%,較 2017 年的平均水平(22.8%) 提高了 3.2 個百分點,而據2019年1月23日艾媒諮詢發布的《2018-2019中國有聲書市場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有聲書用戶規模為3.85億人,市場規模為46.3億元,2019年用戶規模有望增至4.78億人。
  • 中國有聲書市場規模將達95億元 中文在線雙輪驅動打造有聲精品
    數位化媒介不斷衝擊傳統的紙質報刊書籍閱讀模式,有聲書市場蓬勃發展,以聲音為載體,為國民帶來閱讀新體驗。本次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有聲書行業發展趨勢報告》主要針對有聲書行業進行外部環境研究、市場解讀、產業鏈與價值鏈分析、用戶研究、標杆企業分析以及未來趨勢預測。
  • 有聲書演播人:影視IP入局是「救市者」嗎?音頻市場創作者系列
    《魔道祖師》《甄嬛傳》《如懿傳》《香蜜沉沉燼如霜》《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鬥破蒼穹》等影視劇大IP,都紛紛看向有聲市場,或廣播劇、或有聲書、或多人劇,形式不一而足。根據艾媒北極星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在線音頻市場用戶規模為3.48億,2019年預測為4.86億。2017年1-8月下載版有聲書銷售額增長30.2%,連續3年保持近20%的增速。
  • 有聲書銷量或超電子書
    德勤全球公司調查顯示,有聲書市場增長迅速,未來銷量有望超過電子書。英國《泰晤士報》12月2日以德勤年度技術和媒體趨勢預測報告為消息源報導,全球有聲書市場2020年將增長25%,達到近40億英鎊(約合363億元人民幣)。
  • ...書行業數據分析:2020年41.8%中國有聲書用戶閱讀首選媒介為電子書
    中國有聲書行業正處於快速成長期,尚未接近成熟期,且行業受宏觀經濟周期影響較小,處於持續增長階段。有聲書行業中本質是基於IP的內容產業和基於音頻播講者的人才產業的有機結合,二者與聽眾發生關聯,並通過技術上的個性化推送,提高核心競爭力。近年來,通過融資、併購、購買版權和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等方式,各大資本紛紛針對IP內容和有聲書平臺,布局市場。
  • 2019 倫敦書展:有聲書持續高熱,中國出版業備受關注
    在量子大會上,尼爾森圖書公布了2018年英國圖書市場的統計數據。數據顯示紙質書市場整體規模穩定,銷量同比增長 3%;但其他形式的圖書增長則更為迅速,有聲讀物銷量同比增幅達13%,相比2014年更是增長了87%,發展迅速,在整體圖書市場中佔據5%的份額,在小說類圖書市場中所佔的百分比翻番。
  • 全球有聲書市場2020年將增長25% 達到近40億英鎊
    全球有聲書市場2020年將增長25% 達到近40億英鎊 來源:北京日報 • 2019-12-05 10:00:18
  • 有聲閱讀市場悄然興起:不受時間限制 想聽就聽
    有關調研數據顯示,在音頻技術和用戶需求的雙重刺激下,2018年國內有聲閱讀的市場規模或將逼近45億,呈現出穩定增長的趨勢。而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以及用戶對內容付費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未來有聲閱讀付費空間潛力巨大。有跡象顯示,一場有關全民閱讀的新市場正在打開。
  • 挖掘「耳朵經濟」 金礦,他到海外做有聲書
    於勐因為之前一直接觸國際版權內容,再考慮到國內有聲書市場現狀,於勐做出了權衡。在他看來,國內有版權交易價值的有聲書存量有限,而且行業內大平臺多,競爭性強。再看國際市場,尤其是歐美市場,市場成熟度和滲透率高,閱讀是一種剛需,對當地人來說,只是選擇哪種方式進行閱讀。
  • 有聲書風口已過?出版機構如何利用大平臺布局有聲領域?
    可以說,隨著幾年來的發展,一些出版機構已經跳脫出了簡單的版權售賣模式,逐漸摸清自己想要在有聲書方面探索的方向,並嘗試和平臺進行新探索,力求有聲書產品在新時代效益的最大化。這也帶給我們一些啟發,在有聲書發展漸趨平穩的當下, 是否應當重新注視這個市場?
  • 從版權方與平臺方雙重視角看有聲書內容勃興
    前言本期《媒介》雜誌從發展態勢、市場角色、細分品類等多個視角重新審視音頻產業,梳理音頻產業的新邊界。之前我們從市場角色出發,推送了有關傳統廣播、網絡電臺的文章。今天我們著眼於細分品類,其中先來看看勢頭正勁的有聲書。
  • 2018喜馬拉雅有聲書用戶行為報告 | 克勞銳&喜馬拉雅
    來源:北國網從紙質書、到電子書、再到「有聲化」閱讀,「聲音」撬開了閱讀的新世界,讓閱讀變得更有趣。喜馬拉雅&;克勞銳聯合出品了《潤物有「聲」-2018喜馬拉雅有聲書用戶行為洞察報告》,聚焦有聲書用戶數據,透過用戶喜好,洞見有聲書市場價值!
  • 十點讀書發布2021聽書會員戰略 CEO林少稱未來有聲書市場將超電子書
    【TechWeb】11月25日消息,文化生活平臺十點讀書創始人、CEO林少發布2021聽書會員戰略,並分享了近兩年來自身對於閱讀的探索,他表示:「未來的閱讀市場將迎來三個巨大的機會,分別是有聲書市場、人人都是創作者趨勢以及短視頻直播。」
  • 艾媒諮詢:2020年中國有聲書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有聲書市場蓬勃發展。2019年中國有聲書行業市場規模達63.6億元,持續三年增速高於30%,預計2020年有聲書市場將達94.7%。2019年中國有聲書用戶數量為4.78億,同比上升19.0%。有聲書收聽場景多樣,推動國民閱讀率提高,其他媒介對有聲書亦有推動作用。65.1%的受訪用戶接受有聲書以插入廣告的形式代替付費形式的商業模式,免費模式前景利好。
  • 有聲書主播上榜福布斯:內容創業正進入音頻時代
    1月28日,艾媒諮詢發布了《2018-2019中國有聲書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8年中國有聲書市場規模達46.3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6.4%,2019年市場規模有望增至63.6億元。整體增長勢頭強勁,整個賽道也在高速發展。
  • 進擊的有聲書——內容出海的深度本地化範本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全球有聲書市場 2020 年將增長 25%,達到 363 億元。這種不佔用屏幕時間的伴隨性媒體,慢慢成為用戶獲取內容的主要渠道之一。 但有聲書這一載體的全球化也面臨著文化、監管和市場等問題和挑戰。 今天的嘉賓是「書閱」數字科技創始人於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