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配五味,五味入五臟,這些食物吃對可防癌!

2020-12-18 澎湃新聞

五色配五味,五味入五臟,這些食物吃對可防癌!

2020-12-14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黃帝內經》指出,五色配五味,五味入五臟,青色養肝、紅色補心、黃色益脾胃、白色潤肺、黑色補腎。人體五臟與大自然的五色有著密切的關聯,人生活在天地之間,自然環境之中,是整個物質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應和大自然融為一體,自然界五顏六色的動物和植物,接受陽光雨露的滋潤生長,為萬物之靈的人提供了食物來源。不同顏色的食物,性味歸經不同,養生保健的功效自然不盡相同。因此,日常要平衡膳食,粗茶淡飯可以防癌抗癌。

01

青色

指的是青綠葉蔬菜和瓜果,主要包括芹菜、青瓜、菠菜、青椒、空心菜、綠豆等。研究表明,這些食物能減輕和消除各種毒素對肝臟的損害,促進新陳代謝和消除疲勞。它們都含有大量的纖維素,能清理腸胃防止便秘,減少直腸癌的發病率。另外,經常吃綠色蔬菜能讓身體保持酸鹼平衡的狀態,更大程度上避免癌症的發生。

02

紅色

包括番茄、桑葚、紅酒、大棗、豬肉、山楂、紅蘋果、草莓等。研究表明,紅色食品富含番茄紅素、胡蘿蔔素、鐵和部分胺基酸,是優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多種無機鹽的重要來源。此類食品含有大量抗氧化劑,能夠降低患上癌症等疾病的危險。

中醫認為此類食品中部分具有健脾益氣、滋陰養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癌性貧血或者糾正放化療後體虛。

03

黃色

包括豆類和豆製品,還有黃色的水果和蔬菜以及蛋類,如黃豆芽、金針菜、柿子、柑橘、南瓜、香蕉等。研究表明,黃色果蔬的優勢在於富含維生素A和D、纖維素、果膠,能粘結和消除體內細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很好地保護胃腸黏膜,對於防止食管癌、胃癌、腸癌等疾患發生有一定的作用。

04

白色

在自然界中分布範圍非常廣泛,包括大米、海鮮、白薯、山藥、白蘿蔔、白木耳、白醋、魚肉、雞肉、火龍果、百合、茭白等健康食品。此類食品含有豐富的澱粉、糖分、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很多為我們日常的主食,能夠為身體提供很多必要的營養物質,有助於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防止腫瘤的發生。

05

黑色

指有保健功效的黑色食物,如烏骨雞、甲魚、墨魚、黑芝麻、黑豆、黑糯米、香菇、黑木耳、黑米、黑麥、紫米、黑蕎麥、黑豆、紫菜等。現代醫學認為,黑色食品不但營養豐富、且多有補腎、防衰老,保健益壽、防病治病、烏髮美容等獨特功效。經大量研究表明,黑色食品保健功效除與其所含的三大營養素、維生素、微量元素有關外,其所含黑色素類物質也發揮了特殊的積極作用。如黑色素具有清除體內自由基、抗氧化、降血脂、抗腫瘤、美容等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合理食用五色食物,能夠對預防腫瘤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關鍵是在合理搭配,切忌對某些食物偏食,過分強調忌口。另外,單靠食物治療腫瘤力量薄弱,腫瘤患者使用食療抗腫瘤,必須有正確有效的抗癌治療為基礎。用於食療的食物、藥材,應在專家的指導下合理選擇,避免與治療性藥物產生不良反應,影響療效,適得其反。

圖片來源:Pixabay

來源:中國中醫

本微信號為中華中醫藥學會官方微信,郵箱:xinxibu102@126.com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五色配五味,五味入五臟,這些食物吃對可防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五色配五味,五味入五臟,合理搭配膳食可防癌!
    小編說:《黃帝內經》指出,五色配五味,五味入五臟,青色養肝、紅色補心、黃色益脾胃、白色潤肺、黑色補腎。人體五臟與大自然的五色有著密切的關聯,人生活在天地之間,自然環境之中,是整個物質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應和大自然融為一體,自然界五顏六色的動物和植物,接受陽光雨露的滋潤生長,為萬物之靈的人提供了食物來源。
  • 五色五味 本草小廚
    君子治國,小廚填腹;一個小廚只能在方寸廚室獨自菜刀飛舞,運鍋如花;然而道可道非常道,小廚雖小亦有小道;小廚今夜孤獨未眠,寂寞之中侃侃小廚的調和之道。一、天地調和。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臟心肝脾肺腎,五色青火黃白黑,五味酸苦甘辛鹹;五行相生相剋,相乘相侮,補損火候,飲食禁忌,瞭然於胸;調和定有規律,古代就有調和六食,六飲,六膳,百羞,百醬,八珍,凡食齊眼春時,羹齊眼夏時,醬齊眼秋時,飲齊眠冬時,就是說春天吃谷,夏季喝湯,秋天貼膘,冬天內藏,宜於喝酒助陽。千萬別小看五行變化,能調人間百味。三、五味調和。
  • 茶的五應(五行、五臟、五色、五味、五經)
    五應:應五行、應五臟、應五色、應五味、應五經Five should: five elements, five internal organs, five colors, five flavors, five meridians古人云「茶中直五行,養生有講究。」
  • 善吃五色五味 讓你容顏更美
    懂得食物科學、合理地搭配,是最天然的美容藥方。《黃帝內經》提示,人的五臟健康,容顏才美。其中的奧妙就是,美麗是可以吃出來的。愛美的女人,最佳的美容方法不是靠外在的化妝品,而在於要把身體調理好,有節制地吃、有準備地吃、有選擇地吃,講究合理飲食、科學養生。因此,五味五色美容法是符合科學的。
  • 五味食物對應人體五臟養生 五臟病變會影響舌的味覺功能
    五味食物對應人體五臟養生 五臟病變會影響舌的味覺功能  中醫學認為,五味(酸、苦、甘、辛、鹹)源於天地之氣,五臟對五味各有所主,五味對五臟各有所歸,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長期地五味偏嗜會引發五臟的「連鎖反應」,不利於健康;反之,五臟病變會影響舌的味覺功能,使人對五味的喜惡發生改變,產生不同的飲食嗜味或口味的突然變化。  1.偏嗜酸味提示肝臟問題  酸入肝,酸味對肝有滋養作用,如山西、陝西一帶菜餚多酸,緣於當地氣候乾燥,人體津液易損,適當食酸可滋養陰液。
  • 五味入五臟,養五臟,遠離5個字,常做4件事,身體越來越健康!
    《黃帝內經》記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因此,常食五味,可調和五臟的健康。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鹹入腎,養五臟,方為健康!一、酸入肝酸性的食物具有收斂的功效,對肝臟有收斂的作用,尤其是肝火過旺,可以吃一些酸性的食物平肝火,補肝陰虛的作用。
  • 五色食物是什麼?常吃五色食物,養五臟,又健康!
    五行對應著五臟,心、肝、脾、肺、腎,五臟又可引申出五色:白、青、黑、紅、黃。今天要說的就是這五色的食物,這五色食物就好比五行一樣,當我們食用後有著五行相生的功效,從而滋補我們體內的五臟,最終起到很好的養生效果。首先是白色的食物,有些白色食物人們每天都吃,比如米飯、麵條,此外還有牛奶、豆腐、白蘿蔔等。白色食物屬金,吃這些食物可補肺益氣。
  • 食物的四氣五味和功效
    蜂蜜具有促進人體鈣質吸收的功能,體弱多病、體質較差的兒童以及老年人可多食蜂蜜,對防治佝僂病、老年性鈣質缺失都有很好的功效。【食物的五味】食物的五味,是指食物具有酸(澀)、苦、甘(淡)、辛、鹹五味。根據五行理論,五味與五臟的關係是「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 每種食物所具有的味可以是一種,也可以兼有幾種。不同味的食物,其功效各異。一般而言:1.酸味(含澀味) 有收斂、止澀功效,具有斂汗、止瀉、澀精等作用,如梅子、胡頹子等。合理食用,可用於多汗、久瀉、遺精滑精等病證,多食則引起筋脈攣縮。
  • 五行五臟五色五味,自然與人體奇妙的融合
    木,五臟中對應肝臟,五色中對應青色,五味中對應酸味,五官開竅於目。食物中例如:五穀中的綠豆,水果中的獼猴桃,蔬菜中的菠菜,所含的營養都有利於肝臟健康。火,五臟中對應心,五色中對應紅色,五味中對應苦味,五官開竅於舌。平日中我們常說到「上火」,體內的「火」確實多反應在人體上焦,例如舌尖生泡多與心火相關。
  • 五音丨五色丨五味令人……
    飲食口味同樣如此,如果總是吃那些過辣、過鹹、過甜的食物,不僅會損傷人的味覺,而且相對應的臟腑會受到損害。至於過分迷戀、沉湎於打獵、打牌、打球等遊樂活動,進而將遊樂變成賭博,同樣會使人心靈躁動不安,甚至造成仇殺、自殺等後果。收藏寶物之風過甚,不僅使人玩物喪志,而且還會引起偷盜、造假、坑蒙拐騙的醜惡現象。
  • 「五味」養五臟,怎麼食用很重要
    與這五季相對應的飲食又被稱為五味,即:甜、酸、苦、鹹、辛。《黃帝內經》說:「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長夏,肺主秋,腎主冬。」如此,五臟便與五味相對應了。在不同的季節進補不同滋味的飲食,才是養生的最高境界。中醫一直認為食物本身即藥,所以不同味就有不同功能,下面我們就分別了解一下這五味的功能和作用。甜味(中醫稱「甘」),具有補緩、和臟腑的功效,是一種讓人最愉悅的味道,這也就與春天最為契合。
  • 【養生寶典】五臟五味與情志
    於博士說健康 天津中醫藥大學 於春泉教授 程琦 中醫學認為,人體屬於一個整體,所以五臟、五味與情志關係密切,互相影響。
  • 「一物具五味,五臟皆可養」,天生保護五臟的法寶,就是它……
    遼五味子它是林蘭科植物或華中五味子的乾燥成熟果實是一種中藥材《新修本草》有記載「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鹹味」因果實具有甘、酸、辛、苦、鹹五味而得名它勁勁的,很好喝遼五味子果實既可入藥也可用於釀酒、制汁生產飲料具有滋肺、澀精、止汗、止瀉生津、益智、安神之功效岫巖遼五味子小小一串兒果子是長在穗上
  • 五色之變與五味之美
    草生五色,五色之變,不可勝視;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勝極,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黃帝說:「講得好。我聽說天地之氣相合而生成有形的萬物。
  • 把握食物四氣五味,吃出健康孕期
    中醫飲食養生所倡導的正是「藥補不如食補」以及「治未病」的理念, 即「吃出大健康」。飲食養生原則:一要「和五味」,即食不可偏,要合理配膳,全面營養;二要「有節制」,即不可過飽,亦不可過飢,食量適中,方能收到養生的效果;三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四要因時因地因人而宜,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配膳營養。#和五味中醫認為食物具有酸、苦、甘、辛、鹹五味。
  • 十天幹與時令、五色五味五事
    十天幹與五色十天幹按照順序兩兩被歸納到木火土金水五種五行,按這個順序依次相生。甲乙木代表綠色、青色等。丙丁火代表紅色。戊己土代表黃色、橙色等。十天幹與五味其本質是五行與五味。甲乙屬木主酸味。丙丁屬火主苦味。戊己屬土主甜味。庚辛屬金主辛味。壬癸屬水主鹹味。
  • 身為一個中國人,你知道五色、五香、五味都是什麼嗎?了解一下~
    中國菜更有「五色」、「五香」、「五味」之說。這具體是哪「五色」、「五香」、「五味」你都知道麼?讓我們一起阿里了解一下吧!所謂「五色」,中國人把紅、黃、藍、白、黑作為正色,其他為間色。飲食時通過舌口,獲得味覺,原本與視覺無關,但五彩繽紛的菜餚,同時能引起人們的食慾,因此,中國菜歷來注重色彩鮮明、和諧、悅目。
  • 飲食今古談(2)談五味
    ——《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 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 ——《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篇》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苦,心氣喘滿,腎氣不衡。味過於甘,脾氣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 中醫來源於生活,古人大智慧,通過五味就能知道這藥能治啥
    五味對應五臟,五味如何影響五臟呢,日常中中藥的味道和主治有什麼關係那?生活處處是中藥,因為中藥來源於生活,是古人生活中總結的科學!辛味的藥物主發散,酸味的藥物主收斂,甜味的藥物主緩和,苦味的藥物主堅燥,鹹味的藥物主軟堅。肝為青,甜味中藥可緩急!
  •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鹹入腎,養五臟,記住5個字
    而人的五臟有心、肝、脾、肺、腎。自然界中的五味有酸、甘、苦、辛、鹹。中醫的五行學說講,五味與五臟有著一定的聯繫。《黃帝內經》記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因此,常食五味,可調和五臟的健康。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鹹入腎,養五臟,方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