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後多久吃東西不會發胖還能減肥?
運動後什麼時候吃東西都有可能胖,也有可能不胖,區別僅僅在於攝入熱量的多寡。運動後適量的能量攝入,有助於身體快速恢復,提升運動效果,預防運動損傷,這樣就能更加持久的運動,更加有效地提升運動能力。因此可以說這樣的飲食有助於減肥。
眾多錯誤的減肥觀念中,把飲食與減肥對立起來,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
辛苦運動了大半個小時,然後隨便吃點什麼,就能讓人覺得今天的運動全白費了。
比如以前就有一個很出名的說法:跑步八公裡才消耗不到300大卡,而一隻炸雞腿的熱量也有300~400大卡,一個冰淇淋的熱量也有200~500大卡。
這樣的數據擺出來,雖然能幫助人重視熱量攝入,但也會導致人懷疑運動的必要性。
辛苦跑半天,吃一個雞腿就打回原形,還反超了。還有誰願意去運動?難道真的天天躺在床上餓肚子才是唯一出路嗎?
其實上述描述的熱量消耗攝入數據並不準確,因為不僅運動時會消耗熱量,運動後身體恢復也會消耗能量,而食物吃進肚子,也不能把能量全給吸收了。
減肥的事說來說去並不複雜,多消耗熱量、少攝入熱量,但在實操中,一丁點的誤解都有可能導致完全錯誤的結果。
運動後三十分鐘內,攝入適量的高碳水食物,能快速補充電解質與糖分,讓人快速擺脫疲勞狀態。這樣可以明顯降低內心對運動的抗拒心理,能更輕鬆地把運動堅持下去,最終得到夢寐以求的減肥結果。
因此健身房裡大把人擼鐵後,都吃一根香蕉什麼的。
因此,運動後適量吃點高熱量食物,雖然有點反直覺,但的確是能不會胖反而能減肥。當然重點是,適量!適量!適量!
萬一飲食沒有限制,不管什麼時候吃,吃什麼,甚至不管運動多少,都一樣有可能發胖。
因此無論如何,都需要先好好管理自己的食慾,不然減肥根本無從談起。
因此比起思考運動後吃什麼能減肥,還不如花點心思考慮一下如何管理飲食。
最起碼做到以下幾點:
①一日三餐準時吃飯,營養均衡。
主食、肉蛋奶、蔬菜水果,這三類飲食要相互搭配,再加上準時準點吃飯,這樣的飲食想胖起來都難。
②少吃零食
任何食品,能成為零食,都幾乎有熱量高的特點,這就是受人類時刻儲存熱量的本能影響。因此,零食都很好吃,都容易吃得停不下嘴。儘量控制住三餐以外的食慾,這樣才能控制好熱量的攝入。
③儘快滿足食慾
三餐間隔時間四五個小時,這期間沒點食慾是不可能的,但很多人控制食慾的方法就只有忍,結果越忍越饞。其實如果能在有食慾的時候,儘快吃一點東西,反而能幫助控制食慾。當然不能吃熱量太高的零食,吃點水果什麼的就好了。